•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8

端木青烟
首页 > 医学论文 > 宁夏医科大学药学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唐帝国皇帝

已采纳

中医养生学是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中医养生在增进人类健康、延年益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中华民族优秀 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医养生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浅谈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教学设计

摘要:本研究以宁夏医科大学选修课“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为例,探讨其教学设计策略,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

关键词:选修课;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教学设计

回族是一个注重健康的民族,全国第三、四次人口普查发现,宁夏的百岁老人中,回族老人占绝大多数[1]。究其长寿因素,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回族的饮食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哲学,食与疗密切相关,“以食养病,以食代药,医食同源”,是我国养生学界的瑰宝。在历代的回医回药著作中,饮食疗法都作为防病治病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既是回医回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回族文化的主要承载者,更是健康饮食理念的重要内容。本项目致力于从生活化的角度,面向本校大学生开展选修课“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采用“以身探索”的 教学 方法 ,引领医学生体会回族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本课程又是学校进行人文素质 教育 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

一、整合教学内容

(一)合理设计内容体系

由于本课程暂无固定教材,授课内容由本项目成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材,并参照《中医饮食调护》(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郭瑞华主编)的章节设计,对整理后的教学内容分门别类。本课程共分为四大部分:“一、回族饮食养生理念”、“二、常用食材、药材的分类、性质、功用、现代研究”、“三、回族药膳、民间食疗方的类型、功用、制作方法及现代营养分析”、“四、常见病症饮食调护方法”。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对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实际案例为主线,讲授药膳的具体应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前面已经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创新体例设计

每章内容均以实例或现象、或民俗 谚语 为引导,提出问题,然后引出正文内容。“正文”先以回医回药理论进行阐释,要有理有据,有明确的文献来源;对相关内容进行中医中药论证、现代营养学论证。本部分内容应以“够用”为原则,突出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能力。编写时应注重知识的深度,不片面追求知识的广度。“食膳举例”部分应紧密贴合正文内容,列举的食谱应具有可操作性,在食材选择、调味剂使用、烹饪方法等方面,应具有显著的“回族”、“清真”特色。“知识小链接”部分是对上述内容的补充,相对独立,可以插放在任何需要知识补充之处。

此部分内容应纳入相关的回族文化、生活习惯、养生谚语、宗教信仰、斋戒习俗等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回族文化的熏陶,增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这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特色”的体现,突出趣味性,富有启迪性,使本课程更具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思考问题”的设置,不应是对重点知识的提问,而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设置的问题应以培养学生“ 发散思维 ”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为目的,贴合实际生活。

二、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授课以“课堂讨论”为主,“以问题为主导”,追求“亲力亲为,以身探索”。教师只对关键性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而对一般性、容易理解的内容,则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鼓励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去理解回族饮食文化,思考在原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方面的考究及蕴含的养生理念,等等“;课堂讨论”还包括生活现象讨论、药膳分析讨论、疾病食疗讨论等专题讨论。具体方法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先提出不同意见,经过集体讨论后,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并分析原因,最后由轮流小组组长以“ 报告 ”形式书面 总结 上交。本课程这样设计可使学生在互相探讨中增进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视频教学所选内容多为公众媒体或专业网站上提供的素材,涵盖回族烹饪、养生等方面的内容,使本课程成为真正意义上“色香味俱全”的公共课、文化课,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丰富课堂活动,更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动手的热情。

三、实施成绩综合评价

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和撰写的“报告”纳入本课程考查范围,占成绩考核的30%。“试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教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以及药膳方的使用、食谱分析能力,占成绩考核的30%。“实践调研”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深入生活,对身边人群的饮食习惯和常用食物进行调研分析,以培养学生“立足实际”“,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成绩考核的15%。在“动手能力”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自身、家人的体质特点,或者对某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痤疮等)的易感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自拟或自选药膳,在家操作,操作过程以视频或图片形式呈交,并对药膳的功效进行口头阐述,对药膳的实际功效、服用时间以及体会进行如实记录,以此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各项能力,将结果纳入本课程考核内容,占成绩考核的25%。这也是本课程在成绩考核方面的特色和创新点。

四、全面考察教学效果

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理论的讲述上,以“够用,会用”为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化处理,始终贯穿“以应用为主线”,所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是反应教学效果一个重要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满意度、存在的问题、改进意见等方面,以评价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授课方式、成绩考核方式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另外,学生的出勤率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 爱好 程度,是评价教学效果最直接而简单的风向标。

本人认为教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授课方式灵活、授课内容贴近生活、寓教于乐,都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保证出勤率。而活跃的课堂氛围、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以及课间学生咨询问题的多少等等,都可反映出学生对本课程的喜爱程度。所以应纳入教学效果的评估范围。本次课程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一个班大约为50名学生。

根据学生签到表、课堂互动情况、小组讨论及提交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本课程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气氛热烈而轻松,加深了学生对回族饮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具备了鉴别“美食与营养美食”的能力,督促学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以身探索”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了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地接受知识的意识和精神。“以身探索”的教学方式是本项目率先提出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初步具备批判精神。

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而个人的认知能力在海量信息面前显得愈发渺小,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必须具备基本的分析判断能力。本项目开设的“回族药膳与饮食养生”,其内容取自回族古今相关书籍,如《回回药方》《饮膳正要》《回族清真美食文化》《汤瓶八诊》系列丛书等,以及回族民俗、饮食习惯、烹饪习惯、伊斯兰经等大众通俗的内容。所以在作为一门课程讲授给学生时,教师必须首先要保证所授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要批判某些不合时宜、不符合现代营养学的内容,发扬真正对健康有益的饮食文化;而教师更有责任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建立批判地接受知识的意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所谓的批判精神,是指对既定的学说或理论进行思考与质疑,有自己独到的、科学合理的见解和判断,它是建立在探究问题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正确的批判态度,与简单的否定与抛弃完全不同[2]。

笔者认为,批判精神是 创新思维 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本课程将素质教育融会贯通于课堂,使学生受益匪浅。因此本课程“以身探索”的教学方式或可为高校素质教育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作为全国回民比例最多的宁夏地区,宁夏医科大学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较多的回族食物,对回族食物较为熟悉,学生往往可以根据亲身体会对日常饮食进行初步评价,从而自觉形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这是本课程开设的现实意义。从长远来看,本课程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是汉族学生了解回族文化的一个窗口,促进民族融合,共建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丁月玲.从回族的节食习俗谈养生长寿[J].中国穆斯林,2001,(6).

[2]蒋笃运,蒋桂芳.谈大学生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4,(2).

试谈睡眠与中医养生

【摘要】从古至今,许多养生学家都认为睡眠与养生息息相关,良好的睡眠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睡眠的时间和时限、睡眠的环境、睡眠的姿势、睡眠的情态等等,而在这些方面前人已为后世积累了许多 经验 ,值得我们重视与借鉴。

【关键词】睡眠;养生

睡眠,通常认为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需要,使感觉活动和运动性活动暂时停止,给予适当刺激就能使其立即觉醒的状态。良好的睡眠是产生和储备能量的过程,就像车子开一段时间后需要进入加油站充电加油一样,良好的睡眠可以修复我们疲乏的细胞,产生新的能量,造就更强的免疫力。

1 睡眠时间和时限

时间:我国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已逐渐形成了“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 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 对四时的起居时间作了相应的论述。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明•谢肇撰的《五杂俎》卷十三•事部一里说:“读书不可过子时, 盖人当是时, 诸血归心, 一不得睡, 则血耗而生病矣。”晋•葛洪在《抱朴子•极言》也说:“寝息失时,伤也。”

时限: 吴清忠认为人体造血的最佳时段是从下午天黑之后到午夜一点,而且必须是达到深度睡眠的状态,一个人每周至少保持午夜12点以前累计有8小时的睡眠。[1]

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著的《老老恒言•昼卧》曰:“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所以养阴”。《灵枢•大惑论》也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在中医来看,睡眠其实就是一种人体阴阳交替的现象,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就有利于人体养阴和养阳。

由此看来,睡眠更注重质量与有效性,即以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作为标准。古人说:“凡睡至适可而止, 则神宁气足,大为有益。多睡则身体软弱,志气昏坠。”[2]

2 睡眠环境

明•高濂撰的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中的《起居安•上卷》说:“所寝之室,名安乐窝, 冬暖夏凉,遇有睡思则就卧。”生命的三分之一都要在这“安乐窝”中度过,所以应该注意它的美化。《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道林养性第二曰:“居处不得绮糜华丽,令人贪婪无言,乃祸害之源,但令素雅洁净,无风雨暑湿为佳。”

宋代养生家温革在《琐碎录》中说:“卧处不可当风,恐患头风,背受风嗽,肩受风则臂疼,善调摄者,虽盛暑不当风及坐卧露下”。风为百病之长,最容易侵袭人体而致病,出现头痛、耳聋、面瘫、瘾疹、肩背冷痛等。所以卧处有风, 应该急避开, 尤其是体虚年老之人。《琐碎录》还说过:“卧处不可以首近火,恐伤脑。”如果在卧具边安放火炉之类的东西,日久便会引动火气,妨碍睡眠,而且由于近火,温度可能过高,睡着后容易掀被,反而容易着凉。

北宋•张君房攥写的道家典籍《云笈七签》云:“夜寝燃,令人心神不安。”南宋•真德秀《真西山卫生歌》也曰:“默寝暗眠神晏如。”中医学也有“神安则寐”之论, 就寝即灭灯, 则目不外眩, 神守其舍也。日光为阳气之精华, 故日间人的阳气得以增强, 处于优势, 体内的生理活动亦处于升、动的状态, 神志清醒,不易入睡。若夜间燃灯而卧,灯光虽然不及日光纯盛, 亦为阳热之源, 可扰动体内阳气不得安伏于营阴, 阻碍人体进入睡眠的状态。[3]此即宋末元初人李鹏飞撰养生学著作《三元参赞延寿书》中所说的“灯烛而卧,神魂不安”。另外,齐梁时代著名医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里也说过:“凡卧讫头边勿安灯,令人六神不安。”

3 睡眠姿势

在《希夷睡诀》中提倡右侧卧时屈右足,屈右臂,以手承头,伸左足,以手置于股间。[4]佛门称此式是“吉祥卧”。《道藏• 混元经》曰:“仰面伸足睡, 恐失精, 故宜侧曲。”《道藏》中《修真十书•卫生歌》云:“卧不厌觉贵舒”此即“ 睡不厌屈,觉不厌伸。”孔子在《论语》中也说:“ 寝不尸”。《千金要方•养性•道林养性》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老老恒言•安寝》也指出:“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于上可知,古人们均认为右侧卧睡比其他任何睡姿都好。而现代研究也证明了右侧卧有利于心脏功能,还有利于消化系统的运化吸收。因为, 心脏位置较高, 有利于心脏排血, 并减轻其负担; 肝脏位于右侧最低处, 可获得较多的供血; 胃向十二指肠和小肠通向大肠的开口都向右侧,所以右侧卧位有利于食物在胃肠内运行。[5]

4 睡眠情态

心神是睡眠的主宰者,神静则寐,神动则醒。大怒大喜深思则阴阳不和,神不守舍,很难入睡。唐代李群玉《火炉前坐》:“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深夜。”这就反映了作者因思虑而不眠的睡前情态。

古人认为寤则神栖于目,寐则神栖于心,心静无欲则能入睡,心情烦躁,杂念纷纭,常常难以入睡。[6]古人并详细介绍了睡心的方法,战国早期庄子所著的《南华经》记载睡心有“操纵”二法:“ 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著,乃不纷驰,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肤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 渐非臆想所及, 惟忘乎寐, 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之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客观条件尽量睡好觉,让身体在睡眠外生命三分之二的时间里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 吴清忠. 人体使用手册[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1.

[2] 蒲昭和.古人推崇的睡眠养生法.保健医苑[J].37

[3] 赵颖初, 腾晶.道教睡眠养生观在中医养生中的体现.中华中医药学刊[J]. 2009-9. 27(9):1941

[4] 明道藏[M].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8: 478

[5] 吴静.宋咏梅.睡眠养生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江西中医学院学报[J]. (2):47

[6] 宋执云,董桂兰.古代睡眠养生术浅探.安徽中医临床杂志[J].(1):62

248 评论

早秋2013

就业广、人才基地。1、宁夏医科大学药学毕业能从事药品生产、检验与质量控制、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2、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是宁夏地区培养药学、中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设有药学、中药学两个本科专业。

318 评论

表哥很内涵

赵巍赵巍,男,1960年6月生,籍贯河南,教授,宁夏医科大学遗传学硕士生导师,宁夏生物学会理事,民革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生物学专业,2002年获宁夏医学院生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宁夏医科大学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兼任宁夏医科大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中心实验室主任、基础部生命基础学科实验中心主任。中文名:赵巍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职业:科技中心副主任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主要成就:2005年获宁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7年宁夏回族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9年获宁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获宁夏卫生科技奖一等奖代表作品: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研究方向及意义研究方向包虫病分子疫苗研究的科学意义1.利用中国本土病原体(宁夏本地包虫病患者手术后获取),提取基因组,并克隆出10个疫苗候选基因,经测序其中有5个基因的序列为我们首次发表(已在NCBI网站GenBank上进行了注册),在此基础上成功构建10基因工程菌株,获取了10种重组抗原,这些重组抗原具有我们自主的知识产权,这对于我们今后开发应用这些重组抗原意义十分重大。2.在包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开展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对于本地区基础科研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来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本研究历经7年时间,先后得到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对10个重组抗原进行了基因克隆、表达,免疫保护力及其机制的研究,获得了8个具有应用潜质的疫苗候选分子,这8个重组抗原分子的免疫保护力及其机制的研究均为国内外首次发表。这些成果对于我国及世界包虫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抗包虫病疫苗的深入及应用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寄生虫病感染及抗感染过程中宿主机体免疫应答时发生变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金及获奖情况基金资助情况(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细粒棘球蚴虫重组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项目批准号:30260105,主持人:赵巍,资助金额:16万,时间:。(2)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细粒棘球蚴虫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学特性研究”,项目批准号:NZ0540,主持人:赵巍,资助金额:2万,时间:。(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细粒棘球蚴虫重组抗原的免疫保护性及其机制的研究”,项目批准号:30660176,主持人:赵巍,资助金额:24万,时间:。(4)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细粒棘球蚴虫重组铁蛋白的免疫保护性及其机制的研究”,项目批准号:NZ0878,主持人:赵巍,资助金额:2万,时间:。(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细粒棘球蚴虫蛋白质组学的初步研究和应用分析”,项目批准号:30960360,主持人:赵巍,资助金额:23万,时间:。获奖情况(1)科技奖:2005年,宁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获奖题目“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重组抗原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克隆”。2007年,宁夏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奖题目:“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免疫学特性鉴定”(2)优秀论文奖:2006年,宁夏医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获奖题目“重组质粒EgEF-1/pGEX-6p-1的构建及原核诱导表达”2007年,宁夏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获奖题目“细粒棘球蚴重组铁蛋白基因的克隆重组高效表达及免疫学初步研究”(3)优秀硕士论文:200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硕士论文一级,题目:“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铁蛋白基因的克隆重组表达、纯化及免疫学特性鉴定”200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硕士论文一级,题目:“细粒棘球蚴热休克蛋白重组疫苗的研究”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硕士论文,题目:“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亲肌肉抗原基因重组疫苗的表达、纯化及免疫保护力研究”2008年,宁夏医科大学优秀硕士论文,题目:“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重组P-29抗原的克隆、表达、免疫保护力及其机制的研究”个人作品SunJF,WangYN,LiZJ,(4):193-200.师志云,赵巍.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4):101-102..ZhiyunShi,(1):79-85.(SCI)罗永云,赵巍.细粒棘球蚴重组EgP-29诱导免疫小鼠脾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3):292-294.师志云,马锐,李昭宇,赵巍.等.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20):1965-1967(中国核心期刊).师志云,李昭宇,卜阳,赵巍.等.细粒棘球绦虫(中国大陆株)诊断抗原P-29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初步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25(9):41-44(中国核心期刊)王娅娜,赵巍.细粒棘球蚴铁蛋白基因的克隆重组高效表达及免疫学初步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22(5):399-402.(中国核心期刊)丁聃,赵巍.细粒棘球蚴铁蛋白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学特性鉴定.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2):(4),335-340(SCI)丁淑琴,赵巍.细粒棘球蚴2HSP70重组质粒构建、原核表达、纯化和初步鉴定.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22(8):764-766.(中国核心期刊)丁淑琴,赵巍.生物信息学技术在细粒棘球蚴热休克蛋白70重组疫苗研究中的应用.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1):29-40.于晶晶,赵巍.细粒棘球蚴重组HSP70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学鉴定.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2):140-142.丁淑琴,赵巍.细粒棘球蚴热休克蛋白70重组抗原的免疫学特性研究.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5):454-457.李宗吉、赵巍.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重组、表达及免疫学鉴定.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23(1):76-79.(中国核心期刊)棘怀庆,赵巍.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谷胱甘肽S-转移酶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2):150-153.王健,赵巍.宁夏人细粒棘球蚴重组延伸因之-1重组蛋白特性分析及抗原表位预测.中国药学杂志,2008,43(9):654-657.(中国核心期刊)王键,赵巍.细粒棘球蚴重组延伸因子-1重组蛋白对小鼠免疫保护性研究.中国药房,2008,43(11):2408-2409.(中国核心期刊)卜阳,赵巍.细粒棘球蚴重组延伸因子-1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学鉴定.宁夏医学杂志,2008,30(3):193-195.王健,赵巍.细粒棘球蚴重组延伸因之-1抗原的免疫原性研究.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2):101-102.王健,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原核诱导表达.药物生物技术,2006,13(2):79-82.(中国核心期刊)马锐,赵巍.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亲肌肉抗原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学鉴定.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1):1-3..马锐,赵巍.细粒棘球蚴亲肌肉抗原在小鼠中的免疫保护力研究.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8,35(4):194-200.(中国核心期刊)张静,赵巍.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亲肌肉基因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3):185-186张炜,赵巍.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Eg10基因片段的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1):1-3.张静,赵巍.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株)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免疫特性分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1(4):249-252.(中国核心期刊)黄瑾,赵巍.细棘球蚴重组14-3-3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学鉴定.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1(4):253-255.(中国核心期刊)

293 评论

相关问答

  • 药学毕业论文半夏

    在医学领域中,药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基础医学相关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药学人才。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药学的论文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猫妖梦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宁夏医学论文网

    张琳,女,护理学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宁夏护理学学科带头人,中共党员。宁夏护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宁夏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CuteGourmet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宁夏医科大学药学毕业论文

    中医养生学是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中医养生在增进人类健康、延年益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中华民族优秀 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医养生论

    端木青烟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宁夏医科大学外科王琦论文

    不一定就会被植入心脏更好一些,但是效率会更高一些

    食品监督所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宁夏医科医学杂志

    《大健康》《健康管理》还可以,都是省级维普。

    小L快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