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1

雨林之声
首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学报怎样找到论文目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ally7juicy

已采纳

就是你参考的文章 是哪里的 什么人的 在什么时候发表的

277 评论

小蟠桃儿

<<黄帝内经>>

243 评论

Xiaonini71

1、药学学报2、中国药学杂志3、广东药学院学报4、华西药学杂志5、中国医院药学杂志6、解放军药学学报7、河北中医药学报8、药学实践杂志9、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0、中南药学11、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2、中华中医药学刊13、药学服务与研究14、儿科药学杂志15、国际药学研究杂志16、药学与临床研究17、中医药学报

111 评论

青柠果茶

基于模型的耳蜗核神经元反应类型随着刺激强度的变化 刘佳浩 王超 肖中举 周凌宏 心脏淀粉样变性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多中心病例分析 张璐 唐红 陈良龙 吴晓霞 程流泉 王湛博 王叶 黄鹤 李金国 汪晶晶 冯斌 智光 右美托咪定抑制五羟色胺诱导的人离体肺内小动脉收缩 农丽丹 邓春玉 邝素娟 张光燕 崔建修 HERG基因G572R突变体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稳定转染细胞系的建立 杨阳 黄娜 高岭 常素娥 郭波 胡丽丽 宋土生 黄辰 急进不同低海拔环境对大鼠心肌的影响 王延玲 王荣 杨锁泉 尹强 谢华 李文斌 张娟红 马骏 贾正平 联合表达BMP2和Sox9促进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 廖军义 周年 林良波 易世雄 凡廷旭 赵辰 胡宁 梁熙 司维柯 黄伟 AD模型小鼠海马和小脑Aβ的沉积与相关miRNAs表达的变化 邓炎尧 侯德仁 田密 李维 奉夏露 盐酸椒苯酮胺通过降低caspase-3表达减轻庆大霉素豚鼠耳蜗损伤 陈浩 谢民强 吴剑 李威 李永贺 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PI3K/Akt的影响 刘祥 景桂霞 白娟 袁慧 移植肾排异反应的病理及免疫学改变:附56例报告 隋燕霞 孙涛 赵东利 侯军 李晓峰 杨喆 超声射频分析技术无创评价血脂异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动脉弹性 张艳玲 郑荣琴 刘金来 张辉 徐杰 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TE-e’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汪晶晶 陈韵岱 王晶 智光 穆洋 徐勇 大肠癌患者血浆miR-106a的表达及意义 张丽静 孟丽敏 樊智彬 刘博 裴永彬 赵增仁 靶向VEGF的miRNA对恶性黑色素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蒋源 韩永智 孙建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小儿额叶癫痫:附105例报告 张宇昕 翟琼香 汤志鸿 卓木清 miRNAs慢病毒文库筛选靶向EZH2 3’非翻译区的新型miRNAs及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刘萃萃 王璐璐 赵卫卫 彭攸 王玉平 孙振亮 冯景 大黄素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IL-23/IL-17炎症轴、Th17细胞及病毒复制的影响 蒋娜 廖雯婷 匡希斌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质量指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关系 侯震晖 全松 钱卫平 杨伟洪 许丽燕 曹炎陪 肾移植术后供受者MICA抗体对早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付绍杰 刘如敏 罗敏 杜传福 王亦斌 徐健 肖露露 于立新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慧 高方 薛耀明 钱毅 近红外线激光拉曼光谱具有在分子水平诊断胃癌的价值 金少琴 毛华 miR-146a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曾长青 黄良祥 郑羽 黄海啸 陈林昊 池良杰 208例低危型宫颈癌患者的辅助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孙菲 李艳芳 刘继红 熊樱 符合Milan标准肝细胞癌患者行肝移植和肝切除术预后分析 黄俊海 周杰 IL-1β诱导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细胞activin A及相关因子的表达 李蕾 刘木彪 朱峰城 潘颖 西北地区开展公民心脏死亡后捐献肾脏移植的报告 潘晓鸣 薛武军 刘林娟 项和立 丁晨光 何术琴 任莉 田普训 丁小明 IgA肾病患者血清6种常见过敏食物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周朝敏 刘志刚 眭维国 谷东风 李永强 邹和群 MMP2过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意义 李姝君 沈湘 杨志雄 吴爱兵 唐志 黎明春 宁映霞 抗菌肽LL-37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史鹏伟 高艳彬 卢志阳 杨磊 酪蛋白磷酸肽-非结晶型磷酸钙溶液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实验研究 龙宝军 陈柯 张栋杰 李云鹏 流式细胞术检测VASP的磷酸化程度可监测氯吡格雷抵抗 李广华 罗燕飞 罗盈 林婷 范小斌 梁玲 谢红东 黄锦维 利伐沙班抗凝状态下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和肢体肿胀的影响 程文俊 徐海军 肖志宏 任义军 郑琼 勘武生 2013年第一期目录 Scan time reduction with a small field-of-view quadruple inversion-recovery high-resolution contrast-enhanced MRI forcarotid atherosclerosis 王庆军 王勇 蔡剑鸣 蔡幼铨 刘丹青 韩旭 实时三维超声评价肥厚型心肌病舒张失同步性及舒张功能 赵蓓 李娟 朱伟红 徐勇 周肖 智光 小鼠VEGFR2胞外1-4IgG样结构域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王伟 殷小涛 李云奇 田仁礼 阎瑾琦 高江平 于继云 喹诺酮信号分子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的影响 伏小红 张雪梅 景春梅 刘岚 尹一兵 姜俊茹 IFN-γ增强人γδT细胞杀伤骨肉瘤细胞的研究 李朝旭 唐际存 叶招明 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上调5型磷酸二酯酶的表达及介导内皮素-1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卢家美 王小闯 谢新明 韩冬 李少军 李满祥 鳖甲煎丸对肝细胞癌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抑制基因DKK-1、FrpHe表达的影响 贺松其 程旸 朱云 范钦 孙海涛 贾文燕 延迟增强核磁共振评估经皮球囊封堵冠状动脉法制备的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 尹巧香 赵玉生 王姮 裴志勇 相关函数法用于监控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准确性研究 赵欣 邹建中 伍烽 刘芳 焦娇 siRNA沉默葡萄糖调节蛋白78可增强乳腺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浦龙健 黄莹莹 李阳 徐锦程 蒋琛琛 刘浩 蒋志文 种植自体尿路上皮细胞的包膜化输尿管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 谭海颂 符伟军 李健强 王忠新 李钢 马鑫 董隽 高江平 王晓雄 张旭 HPLC测定唾液、龈沟液和血清中甲磺酸帕珠沙星药物浓度 蒋一 李鸿波 鄂玲玲 吴霞 刘洪臣 流式细胞仪用鸡红细胞的制备 殷建 赵书涛 武晓东 王策 吴云良 连续和间断运动对高脂饮食大鼠肥胖和脂肪肝作用效果的比较 杨敏丽 李云川 张忍发 丙戊酸钠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的增强作用及其机制 郑超 董淑英 童旭辉 蒋国君 韩溪 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 刘海亮 杜晓辉 孙培鸣 肖春红 徐迎新 李荣 年龄对正常人脑边缘区功能连接的影响 陈志晔 李金锋 刘梦雨 马林 异丙酚和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申新 赵鸽 王瑞 刘婷婷 刘琳 MCP-3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ICAM-1、VCAM-1、TF/TFPI及其凋亡的影响 陈劲松 张波 潘从泽 任磊 陈韵岱 MRI斜矢状位T1W黑血序列测量颈动脉分叉角的可行性研究 王勇 王庆军 蔡剑鸣 马林 陈为军 刘丹青 韩旭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EZH2的表达对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 王浩然 王铭辉 连贵勇 吴多光 加味四逆散对慢性身心应激模型大鼠胃粘膜超微结构及脑肠轴的影响 谢慧臣 刘芬 杨强 熊常初 无糖代谢异常史高血压患者及正常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 张新梅 胡允兆 温主治 王景峰 18F-FDG PET/CT显像对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价值 柳伟坤 李向东 全江涛 欧阳习 郑辉 脑卒中后便秘与脑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蔡文智 王丽 郭丽 王静新 张晓梅 曹文静 盛小燕 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杀伤活性 赵一俏 曹东林 陈伟 遗传性和散发性胃癌上皮型钙黏附素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关系 李晓军 赵阳 任宏 转录因子SOX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蔡春芳 谭国胜 俞奇 栾峰 余雷 王莹 复合手术治疗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继发左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 周忠信 符方勇 林智琪 潘春球 MAP-2和巢蛋白在人胚胎舌肌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刘学红 张泳 显微镜下经腹股沟途径与传统Palomo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陆军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曾京华 胡卫 列 罗汉宏 王鑫 曹建雄 谢俊杰 鲁亦君 彭怡华 NADPH氧化酶p22phox与非瓣膜性心衰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杨树国 姚宗芹 李敏 尤润生 王爱红 赵洪进 菝葜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部位的药效学筛选研究 马云 罗艳琴 宋路遥 秦飞 侯连兵 血清中sFas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关系 张萍 韩永凯 赵国有 顾家鹏 魏蕤荭 顾仁骏 王传升 常温非体外循环进行弓部优先重建在A型夹层全弓置换中的应用 陆华 张卫达 马涛 王晓武 王俊 于浩 杨博 徐宇 原发性腹膜前间隙巨大畸胎瘤的诊治并文献复习 雷瑞霖 肖松舒 薛敏 左肾上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1例报告 黄东方 王云炎

196 评论

李小墨Lena

【关键词】 靶向给药;药剂学;药物载体0引言常规剂型的药物经静脉、口服或局部注射后,药物分布于全身,真正到达治疗靶区的药物量仅为给药量的小部分,而大部分药物在非靶区的分布不仅无治疗作用,还会带来毒副作用. 因此,药物新剂型的开发已成为现代药剂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其中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TDDS)的研究已经成为药剂学研究热点〔1〕. TDDS指一类能使药物浓集定位于病变组织、器官、细胞或细胞内的新型给药系统. 靶向制剂具有疗效高、药物用量少. 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理想的TDDS应在靶器官或作用部位释药,同时全身摄取很少,这样,既可提高疗效,又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TDDS要求药物能到达靶器官、靶细胞,甚至细胞内的结构,并要求有一定浓度的药物停留相当长的时间,以便发挥药效. 成功的TDDS应具备3个要素:定位蓄积、控制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 靶向制剂包括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3大类. 目前,实现靶向给药的主要方法有载体介导、受体介导、前药、化学传递系统等. 现就靶向给药方法研究进展作一介绍.1载体介导的靶向给药常用的靶向给药载体是各种微粒. 微粒给药系统具有被动靶向的性能. 有机药物经微粒化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及制剂的均匀性、分散性和吸收性,改变其体内分布. 微粒给药系统包括脂质体(LS),纳米粒(NP)或纳米囊(NC),微球(MS)或微囊(MC),细胞和乳剂等. 微粒靶向于各器官的机制在于网状内皮系统(RES)具有丰富的吞噬细胞,可将一定大小的微粒( μm)作为异物摄取于肝、脾;较大的微粒(7~30 μm)不能滤过毛细血管床,被机械截留于肺部;而小于50 nm的微粒可通过毛细血管末梢进入骨髓.肝癌、肝炎等肝脏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但目前药物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其原因除药物本身药理作用尚不够理想外,不能将药物有效地输送至肝脏的病变部位也是一重要原因. 将一些抗肿瘤、抗肝炎药物制备成微粒,给药后可增加药物的肝靶向性. 米托蒽醌白蛋白微球(DHAQ BSA MS)的体内分布研究发现,给药20 min时,DHAQ BSA MS和米托蒽醌(DHAQ)在小鼠体内分布有显著差异,DHAQ BSA MS约有80%的药物集中在肝脏,而以上的DHAQ存在于血液中〔2〕. 张莉等〔3〕考察去甲斑蝥素(NCTD)微乳的形态、粒径分布及生物安全性,研究NCTD微乳及其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结果表明,NCTD微乳较NCTD注射液增强了药物的肝靶向性,降低了肾脏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循环时间. 纳米粒和纳米囊肝靶向制剂的研究报道较多,如氟尿嘧啶、阿霉素、羟基喜树碱、狼毒乙素、环孢素等抗癌药物都被制成了纳米靶向制剂〔4〕. 王剑红等〔5〕采用二步法制备米托蒽醌明胶微球,粒径在 μm范围的占总数,体外释药与原药相比延长了4倍. 经小鼠体内分布试验表明具有明显的肺靶向性,靶向效率增加了3~35倍,肺中药代动力学行为可用一室开放模型描述,平均滞留时间延长10 h. 在纳米粒表面上包封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或通过化学方法连接上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可以减少与网状内皮细胞膜的亲和性,从而避免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提高毫微粒对脑组织的靶向性. Gulyaev等〔6〕以生物降解材料聚氰基丙烯酸丁酯为载体,以吐温80为包封材料制备了阿霉素毫微粒,研究结果表明脑中阿霉素浓度是对照组的60倍. 一些易于分解的多肽或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达拉根、洛哌丁胺、筒箭毒碱)通过制成包有吐温80的生物降解毫微粒在动物身上已取得一定的靶向治疗效果〔7〕. 研究表明粒径是影响微粒进入骨髓的关键因素,粒径越小越容易进入骨髓. 彭应旭等〔8〕制得不同粒径的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小鼠尾静脉给药,小粒径组(70±24) nm骨髓内柔红霉素浓度是大粒径组(425±75) nm的倍. 骨髓会因肿瘤浸润、化疗药物或严重感染受到抑制. 研究表明,多种生长因子,如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促使骨髓细胞自我更新、分裂增殖,并提高其活性. 利用骨髓靶向载体可提高药物在骨髓内分布,并避免血象中的不良反应. Gibaud等〔9〕以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异己酯毫微粒为载体携带GCSF,提高了其在骨髓内的分布.基因治疗是一种专一性的靶向治疗. 基因治疗就是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重组基因或核酸导入人体靶细胞内,以纠正基因缺陷或其表达异常. 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纳米颗粒能包裹、浓缩、保护核苷酸,使其免遭核酸酶的降解;比表面积大,具有生物亲和性,易于在其表面耦联特异性的靶向分子,实现基因治疗的特异性;在循环系统中的循环时间较普通颗粒明显延长,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像普通颗粒那样迅速地被吞噬细胞清除;让核苷酸缓慢释放,有效地延长作用时间,并维持有效的产物浓度,提高转染效率和转染产物的生物利用度;代谢产物少,副作用小,无免疫排斥反应等.2受体介导的靶向给药利用细胞表面的受体设计靶向给药系统是最常见的主动靶向给药系统.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它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肝实质细胞上. 其主要功能是去除唾液酸糖蛋白和凋亡细胞、清除脂蛋白. 研究发现,ASGPR能特异性地识别N乙酰氨基半乳糖、半乳糖和乳糖,利用这些特性可以将一些外源的功能性物质经过半乳糖等修饰后,定向地转入到肝细胞中发挥作用. Lee等合成了三分枝N乙酰氨基半乳糖糖簇YEE,它与肝细胞的结合能力为乙酰氨基半乳糖单糖的1万倍. 我们考察了半乳糖苷修饰的十六酸拉米夫定酯固体脂质纳米粒(LAPGSLN)的肝靶向性,其靶向效率为,比未修饰纳米粒的靶向效率高倍〔10〕. 药物通过与大分子载体连接,再对载体进行半乳糖化,可以产生较好的肝靶向效果. 若能使药物直接半乳糖化,则可以简化耦联环节,提高靶向效率. 这一思路对蛋白类药物而言,较易实现. 蛋白质或多肽(分子质量在一定范围)在连接上半乳糖后,都有可能成为受体结合的肝靶向性物质. 小分子物质经类似途径能否靶向于肝,取决于糖和药物密度、分子质量、摄取屏障等多方面因素. 小分子药物共价连接乳糖或半乳糖,初步揭示其靶向性并不好,有关机制和可行性尚待进一步探讨.半乳糖基化壳聚糖(GC)与质粒pEGFPN1混和制备成纳米微囊复合物,体外转染SMMC7721细胞. 将含1 mg质粒的纳米微囊经肝动脉和门静脉注射入犬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半乳糖基化壳聚糖在体外有较高的转染率,在犬体内有肝靶向性,可用作肝靶向基因治疗的载体〔11〕. 大多数肿瘤细胞表面的叶酸受体数目和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细胞. 以叶酸作为导向淋巴系统或肿瘤细胞的放射性核素的载体,同时将叶酸作为靶向肿瘤细胞的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已做了广泛的研究〔1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跨膜糖蛋白,由原癌基因cerbB1所编码,是erbB受体家族之一,在多种肿瘤中观察到EGFR高水平的表达,如神经胶质细胞瘤、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和胸腺上皮癌等. 针对富集EGFR的恶性肿瘤,方华圣等〔13〕成功地建立了EGFR富集的恶性肿瘤的靶向基因治疗方法.3抗体介导的靶向给药mAb是药物良好的靶向性载体, 将其通过共价交联或吸附到药物载体(如脂质体、毫微粒、微球、磁性载体等)或药物具有自身抗体(如红细胞)或抗体与细胞毒分子形成结合物,避免其对正常组织毒性,选择性发挥抗肿瘤作用. 徐凤华等〔14〕利用己二酰肼制备腙键连接的聚谷氨酸表阿霉素,然后使其与单抗交联制得偶合物. 偶合物较好地保留了抗体活性,体外细胞毒性较游离药物略有下降,但表现出单抗介导的靶细胞选择性杀伤作用,为其进一步制备细胞靶向的肿瘤化疗药物奠定了基础.用于治疗白血病的CMA676是由一种人源化的mAb hp 与新型的抗肿瘤抗生素calicheamicin的N乙酰γ衍生物偶联而成的〔15〕,当CMA676与CD33抗原相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迅速内在化,进入胞内后,calicheamicin衍生物被水解释放,通过序列特异性方式与DNA双螺旋的小沟结合,使脱氧核糖环中的氢原子发生转移,从而使DNA双链断裂,诱导细胞死亡〔16〕. EGFR mAb可直接作用于EGFR的细胞外配体结合区,阻滞配体的结合,如IMCC225, ABXEGFR和EMD55900等,能抑制细胞生长和存活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曲妥珠单抗(Trasruzumab)作用于erbB2的细胞外区域,该药已获美国FDA批准用于转移性的乳腺癌的治疗〔17〕. IMCC225具有增强细胞毒性药物和放射治疗效应的作用,IMCC225与拓扑特肯(TPT)的联合用于荷有人类结肠癌移植体的裸鼠,能提高其生存率〔18〕. 由第四军医大学和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治疗肝癌新药碘〔13l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日前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生产文号,即将上市. 这是全球第一个专门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单抗导向同位素药物.4制成前体药物一些药物与适当的载体反应制备成前体药物,给药后药物就会在特定部位释放,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 脑是人高级神经活动的指挥中枢,也是神经系统最复杂的部分. 但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存在,使得大部分治疗药物不能有效透过BBB. 含OH, NH2, COOH结构的脂溶性差的药物可通过酯化、酰胺化、氨甲基化、醚化、环化等化学反应制成脂溶性大的前体药物,进入CNS后,其亲脂性基团通过生物转化而释放出活性药物. 张志荣等〔19〕合成了3′, 5′二辛酰基氟苷,并制备了其药质体,给小鼠静脉注射后用HPLC法测定药物在体内各组织的分布,结果表明,氟苷酯化后的前体药物的药质体有良好的脑靶向性.结肠内有大量的细菌,能产生许多独特的酶系,许多高分子材料在结肠被这些酶所降解,而这些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在胃、小肠由于相应酶的缺乏不能被降解,这就保证药物在胃和小肠不释放. 如多糖、果胶、瓜耳胶、偶氮类聚合物和α, β, γ环糊精均可成为结肠给药体系的载体材料. 常利用结肠内厌氧环境,使偶氮键还原的特点制成偶氮前体药物. 柳氮磺胺吡啶是由5氨基水杨酸(5ASA)与磺胺吡啶用偶氮键连接而成. 口服后在结肠释药,发挥5AS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减少其胃肠吸收产生的全身不良反应. 5ASA也与非生理活性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偶氮双键制成前体药物〔20〕. 糖皮质激素共价连接于多糖〔21〕,环糊精〔22〕制成的前药,口服后在结肠部位可释放出药物,可用于结肠炎的治疗. 我们〔23,24〕合成了果胶酮洛芬(PTKP)前药,进行了体内外评价. 结果表明,此前药在不同pH环境下结构稳定,只能被结肠果胶酶特异性降解,释放出KP,发挥治疗作用. 也可以利用结肠pH差异和时滞效应设计结肠靶向给药系统〔25〕.5化学传递系统化学传递系统(chemical delivery system, CDS)是一种输送药物透过生理屏障到达靶部位,再经生物转化释放药物的药物传递系统. CDS通常是将含OH, NH2, COOH结构的药物共价连接于二氢吡啶载体(Q),药物(D)与靶向剂二氢吡啶结合为DQ结合物,建立了二氢吡啶―二氢吡啶钅翁盐氧化还原脑内定向转释递药系统. Chen等〔26〕设计了Tyr Lys的脑靶向CDS,并评价它的药效. Lys的C末端接亲脂性胆甾烯酯,N末端通过一种L氨基酸桥接靶向剂1,4二氢葫芦巴碱(含吡啶结构)制成Tyr Lys CDS,全身给药后,通过被动扩散机制透过BBB,且经酶催化1,4二氢葫芦巴碱变为季铵盐型使其存留于脑内. 通过小鼠甩尾间隔期实验证明,Tyr Lys CDS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Mahmoud等〔27〕将吸电子羧甲基连接到氮原子构建了一种新的二氢吡啶载体介导的脑定向转释系统(N羧甲基1,4二氢吡啶3,5二酰胺),该载体稳定,具有良好的脑定向转释能力.靶向给药的研究还面临许多实质性的挑战. 提高药物在靶组织的生物利用度;提高TDDS对靶组织、靶细胞作用的特异性;使生物大分子更有效地在作用靶点释放,并进入靶细胞内;体内代谢动力学模型;质量评价项目和标准,体内生理作用等问题都是研究的重点. 随着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的深入,新的靶向给药途径、新的载药方法将会不断出现,遇到的问题会逐步解决. 靶向给药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会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 Theresa MA, Pieter RC. Drug delivery systems: Entering the mainstream 〔J〕. Science, 2004;303(5665):1818-1822.〔2〕 张志荣,钱文. 肝靶向米托蒽醌白蛋白微球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7;32(1): ZR, Qian WJ. Study on mitoxantrone albumin microspheres for liver targeting 〔J〕. Acta Pharm Sin, 1997;32(1):72-78.〔3〕 张莉,向东,洪诤,等. 肝靶向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研究〔J〕. 药学学报,2004;39(8): L, Xiang D, Hong Z, et al. Studies on the liver targeting of norcantharindin microemulsion 〔J〕. Acta Pharm Sin, 2004;39(8):650-655.〔4〕 韩勇,易以木. 纳米粒肝靶向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师,2002;5(12): Y, Yi YM. Studies on the liver targeting mechanism of nanoparticles 〔J〕. Chin Pharm, 2002;5(12):751-752.〔5〕 王剑红,陆彬,胥佩菱,等. 肺靶向米托蒽醌明胶微球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5;30(7): JH, Lu B, Xu PL, et al. Studies on lung targeting gelatin microspheres of mitoxantrone 〔J〕. Acta Pharm Sin, 1995;30(7):549-555.〔6〕 Gulyaev AE, Gelperina SE, Skidan IN, et al. Significant transport of doxorubicin into the brain with polysorbate 8Ocoated nanoparticles 〔J〕. Pharm Res, 1999;16(10):1564-1569.〔7〕 Ramge P, Unger RE, Oltrogge JB, et al. Polysor bate 80coating enhances uptake of polybutylcyanoacrylate(PBCA)nanoparticles by human and bovine primary brain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 〔J〕. Eur J Neurosci,2000;12(6):1931-1940.

199 评论

相关问答

  • 药学论文怎么找到最后

    1、打开百度,进入百度首页。准备进行相关网站的搜索。 2、在百度的对话框里面输入相关的网站地址 3、进入相关的网站后,就可以看到下面的界面。 4、在搜索菜单里面

    皛白白皛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药学学报怎样找到论文导师

    只允许有一位通讯作者。国内国外刊物都有不少只允许有一位通讯作者的,即便署名标注了第一通讯作者和第二通讯作者,期刊也会默认排在第一的是通讯作者,而不认可排在后的第

    华兰欣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药学学报怎样找到论文目录

    就是你参考的文章 是哪里的 什么人的 在什么时候发表的

    雨林之声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药学学报怎样找到论文

    数据库中,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读秀学术等。

    小美人杰西卡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医学期刊怎么找到目录查询

    专业的医学网络数据库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美国化学文摘(CA)、国际药文摘(IPA)、美

    mrs探险家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