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依若
周宏灏周宏灏,1939年5月29日出生于湖南长沙,遗传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授,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教授。1962年周宏灏从武汉医学院毕业后到广州军区空军医院等工作;1978年进入湖南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工作;198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3年至1984年在香港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986年至1991年在美国范德堡大学临床药理研究室工作;1991年回国后在湖南医科大学遗传药理研究所工作,并建成中国国内第一个临床药理研究所;1995年出任湖南医科大学副校长;1999年至2002年担任中南大学基础与临床药理学研究所所长;2002年担任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周宏灏长期从事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教学、研究和转化,他发现和阐明了遗传因素引起药物种族和个体差异的若干现象和机制及其规律,建立了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遗传药理学理论体系。中文名:周宏灏外文名:ZhouHongHào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出生日期:1939年05月29日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毕业院校:武汉医学院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作品:《遗传药理学》《药理学》性别:男人物经历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05月29日,周宏灏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7年09月至1962年08月,就读于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1962年09月至1977年12月,在广州军区空军医院等工作,担任内科医生。1978年01月至1983年08月,在湖南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工作。1982年03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先后担任民盟湖南医学院支部委员、民盟湖南医科大学委员会委员,民盟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委,民盟中央委员。1983年08月至1984年09月,在香港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984年09月至1986年07月,在湖南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国家培训中心工作。1986年07月至1991年10月,在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University)临床药理研究室工作,担任高级研究员。1991年10月至1999年11月,在湖南医科大学遗传药理研究所工作,担任所长,建成中国国内第一个临床药理研究所。1995年03月,出任湖南医科大学副校长。1999年12月至2002年04月,在中南大学基础与临床药理学研究所工作,担任所长。2002年04月,担任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08月,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主要成就科研成就周宏灏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证实药物反应种族差异,并系统研究其发生机制,促进世界各国药政管理和新药开发对种族因素的重视;深入系统研究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功能和机理,率先推向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应用;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首先提出和推动“量体裁衣”个体化药物治疗,创建中国首个个体化用药咨询中心,开发首张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并推向市场,推动中国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国家管理。根据2020年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周宏灏先后在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内的国际SCI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38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和教材十余部。根据2020年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周宏灏先后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完成3项美国中华医学基金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才培养2009年4月25日,周宏灏参加由中南大学校团委主办的“我的理想、实践与情操”院士系列报告会之周宏灏院士专场,在报告中,周宏灏首先肯定了理想的重要性,他认为,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理想为人生提供了追求和判断的方向;而追求和努力本身便是一种快乐,在追求过后得到了结果,人的存在便有了意义。在谈到做人原则时,周宏灏院士总结“正直、真诚、为善”是最重要的三点。周院士认为正直是一个人的根基,正直的人心胸才会坦荡,做人才能光明磊落。他还分享了他在做事上的“三做三不做”原则,即:做真事不做假事,做实事不做虚事,做主事不做旁事。截至2018年5月,周宏灏出版了研究生教材5部、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和八年制《药理学》中、英文教材6部。根据2020年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周宏灏先后培养硕博士和博士后230余名。荣誉表彰社会任职人物评价周宏灏潜心钻研了20余年。从质疑“体重决定用药剂量”开始,周宏灏一步步对人类用药的种族差异和个体差异进行解密,终于在世界上开创了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新时代。(《湖南日报》评)周宏灏是中国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个体化医学奠基人,为中国造就了一支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和服务的队伍。(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评)您(周宏灏)是我国著名的遗传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家,长期从事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的教学、研究和转化,在遗传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和个体化医学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您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证实药物反应种族差异,并系统研究其发生机制,促进了世界各国药政管理和新药开发对种族因素的重视,产生了极大的科学反响和社会效益。您在我国首先提出和推动“量体裁衣”个体化药物治疗,创建了我国首个个体化用药咨询中心,开发了首张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并推向市场,推动了我国个体化医学分子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国家管理,贡献卓著。您在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内的国际SCI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38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和教材十余部,获得美国临床研究学会最高奖HenryChristian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和省部级一等奖5项。培养硕博士和博士后230余名,为我国造就了一支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和服务的队伍。您心系国家发展,多次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您关心并积极参与工程院的各项工作,在战略咨询、学术引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您热爱祖国、心系人民、严谨治学、开拓创新、敬业奉献、为人师表,是我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李晓红书记祝贺周宏灏院士八十寿辰贺信)人物影响2019年10月12日上午,在长沙举行了“周宏灏基金——药学教育发展基金设立及首批捐赠”仪式。周宏灏基金——药学教育发展基金将用于支撑和表彰湘雅药学院优秀药学青年才俊的成长、扶持与鼓励优秀青年师生争先创优。该基金是由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和中南大学校友总会、中南大学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设立,以周宏灏院士名字命名,下设系列专项基金,用以奖励和激励医学口各类才俊。该基金首批捐赠仪式在“2019中国工程院医学科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个体化医学湘雅论坛”开幕式上进行。
大灵灵小乖乖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药理学课程 教育 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形成起关键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药理学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药理学硕士论文 范文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药理学元认知分析
摘要:针对新形势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医学生终身教育的目的,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临床医学专业186名学生在学习药理学课程时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情况,针对元认知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药理学教学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药理学;元认知;临床医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是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实验性学科[1],它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思维 方法 。学生学习药理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药理学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药理学的教学重点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内容繁杂、散而抽象、负担重、难于理解,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难度大。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于1976年提出的认知概念,是对认知的认知,即“认知主体关于自身认知过程、认知结果及相关活动的知识,是认知主体为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或目标,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监测、调节和协调的过程”[2]。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3个部分,三者紧密联系,彼此影响,共同制约着人的认知活动。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只是踏入医学领域的第一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限,远远满足不了临床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在临床工作中自我完善和提高。因此,了解学生药理学元认知情况并将元认知理论引入药理学本科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理论积极监控和调节药理学学习过程,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校教育和学生 毕业 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1调查对象和内容
调查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校临床医学专业2012级A班、B班的学生进行药理学元认知调查,发放问卷186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对调查信息采用百分比法进行统计处理。
调查内容[3-4]
根据元认知的3个基本部分设计元认知调查问卷(包含24道选择题),以探求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A班、B班学生在药理学学习中的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及元认知监控3个方面的基本状况。
2调查结果
元认知知识状况调查结果
关于本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86名学生在元认知知识的认知主体知识(认知主体对自身在认知方面特征的知识)、认知任务和目标知识、认知策略知识3个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 爱好 、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理解水平与别人相比是强还是弱;的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说明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获得了一些元认知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元认知培养时具有良好的基础。的学生认为学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努力程度,的学生没有 学习计划 或某一时间段有学习计划,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率一般或较差,说明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和技能比较欠缺,尚不能通过元认知来指导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元认知体验状况调查结果
在本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86名学生元认知体验(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中,的学生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彼此的 学习方法 ,的学生不习惯同学之间互相提问的学习方式,的学生很少在学习过程中觉察自己在思考,说明部分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导自己的学习过程、检查自己的学习质量。的学生认为学习过程中压力大,有惧怕心理;的学生从来都不能调整和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体验不足以让他们领略到成功的喜悦,使其有意识地控制、调节学习活动。的学生有听课时提出问题的习惯,的学生听课时从来都不提问题,说明部分学生习惯于灌输式的授课方法,对教师所讲知识 反思 很少,导致元认知体验缺乏激情。本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86名学生中,的学生没有学期学习计划;的学生没有预习习惯;的学生没有课后复习或对前后章节内容进行比较的习惯;的学生没有积极、自觉地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说明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监控学习的计划及意识,直接导致元认知知识和策略缺乏、元认知监控行为减弱。在元认知监控方法性方面具体表现为:的学生没有或很少有学习策略;的学生遇到和学习计划相冲突的事时,先做要做的事;的学生不做或很少做笔记。在元认知监控执行性方面具体表现为:的学生对不同章节的学习内容没有或很少有不同的学习策略,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意识不到或很少意识到自己的策略。在元认知监控反馈性方面具体表现为: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不反思或很少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元认知补救性方面具体表现为:的学生遇到困难不寻求或很少寻求解决办法。在元认知监控 总结 性方面具体表现为:的学生不进行或很少进行阶段性总结、反思。
3对策
丰富教师元认知知识,增强学生元认知观念
当前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教学模式也由传统灌输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客观上要求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元认知知识,在教学中自觉传授元认知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接受元认知方面的训练,促进学生在脱离教师和教学的外部监控时,能自发地迁移到不同的学习内容上。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上课前没有或很少有学期计划、不进行或很少进行 课前预习 和课后反思,这是导致其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教师在每学期开课初期,通过药理学绪论部分的讲解,使学生明白药理学课程的特点、内容设置、授课顺序及重点章节,使学生形成一个总体目标;每节课上课时,展示教学大纲,让学生明确掌握的知识、熟悉的知识和了解的知识;授课后组织学生讨论、反思学习过程,逐渐让学生在头脑中绘制药理学脉络图,总结章节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学生要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制订学习目标和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注意力。
积累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产生在认知活动的每一个阶段,可以是对“知”的体验,也可以是对“不知”的体验,是元认知中最活跃的成分,能对元认知产生强烈的影响。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中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及失败的滋味,从而激发高度的自觉思维,制订教与学的各种策略。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交叉运用的 教学方法 ,如对药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对重点药物和复杂用药采用案例式或者讨论式教学方法、对难理解的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合作式学习方法及同学之间的讨论式学习方法等。通过教与学的成功体验,使学生心情愉悦、兴趣倍增,增强教和学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形成教和学的良性循环。
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是元认知调控和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过程,在医学教学领域,教学效果主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性,因此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监督与调节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开展学习。例如在教学之初,教师要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内容设计包含学习重点和难点的预习提纲并发放给学生,学生制订明确的学习计划,形成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逐项实施和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不断强化对自身特点以及学习任务的分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和学习手段,通过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相提问和自我提问,充分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把握学习趋向,使学习按计划有序进行;在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反思,如果没有达到既定目标,要查找原因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 学习态度 ,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手段,以提高学习效率。
4结语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证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调查了我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A班、B班学生的元认知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对于药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元认知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今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药理学元认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将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升到元认知层次,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灵活使用各种学习策略,教师通过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自主学习药理学能力的提升注入强劲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国泰,任远,王志旺,等.信息分类耦合适宜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8):125-126.
[2]高晖.论元认知理论框架的构建[J].商业 文化 ,2012(6):372.
[3]林辉,李媛媛,符逢春,等.中医学专科生“元认知”的调查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108-110.
[4]孙君艳,董丽平,仝胜利.不同层次的专科生学习遗传学的元认知意识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2):144-145.
药理学硕士论文范文二:临床医学药理学说课设计
摘要:药理学是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说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药理学》中镇静催眠药安定的说课设计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镇静催眠;说课;临床医学;药理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说课”以其独特的形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活动。它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对某节课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简而言之,就是授课教师系统描述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从而达到相互交流切磋、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1]。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学科。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围绕目标,强化技能”的教育理念,笔者以执教的药理学中的镇静催眠药安定为例,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设计,提出可供广大药理学教师参考的教学实例。
1.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所选教材为济南出版社出版,万丽英老师主编的《药理学》,该教材适用于临床医学、检验、药学等专业的专科教学,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参考了杨宝峰主编的《药理学》第八版和张庆主编的《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教材。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有睡眠障碍的人数与日俱增。镇静催眠药是有效帮助睡眠和改善睡眠质量的良药,而安定(又称地西泮)的作用可靠,副作用小,被称为医学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安定具有依赖性,属于精神药品,临床上须合理使用,严禁滥用。
(2)教学目标。根据目前职业教育以就业为指导,以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①知识目标。掌握安定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熟悉安定的用药注意事项;了解其作用机制。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对病人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③情感和态度目标。通过本次课,大家要理性对待安定的利与弊。培养学生严谨学习态度和医学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其具备胜任临床岗位必需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3)重点难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即安定的作用、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难点是安定的作用机制。
2.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专科生,已经系统学习生理、生化、解剖等专业基础课程,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初步掌握了医学相关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但学生的年龄阶段处于17-20岁, 逻辑思维 能力相对较弱,对知识兴趣感不强。同时,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遗忘比较严重,给新知识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掌握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注意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说教法
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是教学的前提,而教法是教学程序中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恰当的教法,有效地传递知识信息,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安定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法。并使用多媒体演示法将枯燥知识有趣化,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说学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将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预习本节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采用多种学习的方法:听讲法,自主探究法,对比法等,对于本节中难以记忆的知识,要培养学生采用联想记忆或借助口诀谐音记忆的方法掌握知识。此外,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理论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应用安定。
5.教学过程分析
(1)情境导入。让学生“一见倾心”:通过图片展示,瞬间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引出要介绍的主角—经典药物安定。提到镇静催眠药,同学们脑海里便可浮现出“睡觉”二字,因此可以以睡觉为话题引入,讲解失眠和睡眠时相,从而导入安定。
(2)内容详解。让学生“学有所用”:通过讲授,使同学们掌握安定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尤其是随着剂量的增大依次出现的作用。通过图片展示和借助视频观看服用安定自杀的实例,从而让学生谨记服用安定勿过量,知道一旦过量用什么特殊的解救药。
(3)歌诀总结。让学生“寓学于乐”:药物的药理作用冗长,采用歌诀教学,让学生朗朗上口,记忆深刻[2]。安定口诀:镇静催眠用安定,生理睡眠成瘾轻,能抗癫痫有镇惊。静注过快呼吸停。
6.结语
这是笔者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总结而来的。通过说课活动,可以引导教师去思考更好的教学策略,去探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3],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迅速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跃伟.高效利尿药的说课设计及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732-1733.
[2]尹艳丽,张兰,王乐.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的说课设计[J].教育教学,2015,29:269-270.
[3]丁燕.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说课设计探讨[J].医学信息,2011,24(4):575-577.
药理学硕士论文相关 文章 :
1. 药学论文
2. 本科药学毕业论文:浅论临床药学实习管理
3. 药学本科临床药理学教学与实践论文
4. 关于中药学毕业论文
5. 莪术油微乳制剂的药学研究论文
时间太紧急了,不好安排的,核心半年出的很少。你可以申请走加急,或者是考虑转的。树人论文可以去查看一下,有的选就选,没得选只能再想其他方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以下期刊可供你参考:1.《按摩与康复医学》2.《中国医学工程》3.《中国健康月刊》4.《健康必读》5.《祝您健康》6.《求医问药》7.《中外健康文摘》8.《心理
济宁医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山东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医科院校。学校现有济宁太白湖校区、任城校区和日照校区,占地总面积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与济宁国
《洗牌》是一部构思大胆、难得一见的职场小说,作品以生动的故事、流畅的文笔触及波澜壮阔的第三次电信重组,揭密电信运营商的艰难蜕变及所波及的社会生活,种种现象发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