堇安年zqy
平面设计理论知识(色彩搭配)
总色调直接依据色相、明度、纯度一个色彩基本属性来具体体现。如明调,暗高,鲜调,灰调,冷调、强调、弱调、软训、硬调、重调等等。
面积因素
除色相、明度、纯度外,色彩面积大小是直接影响色调的重要因素。色彩搭配首先考虑大面积色的安排,大面积色彩在包装陈列中具有远距离的视觉效果。另外,在两色对比过强时,可以不改变色相、纯度、明度、而扩大或缩小其中某一色的面积来进行调和。
视认度
视认度是讲配色层次的清晰度。良好的视认度在包装、广告等视觉传达设计中非常重要。视认度一方面看色彩本身的醒目程度,另一方面要看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
强调色
强调色是总色调中重点用色,是面积因素和视认度结合考虑的用色。一般要求明度和统度上高于周围的色彩,在面积上则要小于周围的色彩,否则起不到强调作用。
间隔色
间隔色运用是指在相邻而呈强烈对比的不同色彩的中间用另一种色彩如以间隔或作共用,可以加强协调,减弱对比。间隔色自身以偏中性的黑、白、灰、金、银色为主。如采用有彩色间隔时,要求间隔色与被分离的颜色在色相、明度、纯度上有较大差别。
渐层色
渐层是渐渐变化的用色,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作渐层变化。渐层色具有和谐而丰富的色彩效果,在包装的色彩处理中运用较多。
对比色
对比色不同于强调色,这是面积相近而色相明度加以对比的用色,这种用色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具有广告性。
象征色
这是不直接模仿内容物色彩特征,而且根据广大消费者的共同认识加以象证应用的一种观念性的用色。主要用于产品的某种精神属性的表现或一定牌号意念的表现。如中华香烟的包装就选用了象征中华民族的色彩--红色。
标志色
这里讲的标志色不是商标的色彩,而是用色彩区别不同种类或同类不同品种产品系列包装的用色。例如以不同的色彩区别同一品牌的日用化学品的不同成分用品的包装用色。在处理上,面积,形状,位置应加以变化。
辅助色
这是与强调色相反的用色,是对总色调或强调色起调剂作用的辅助性用色方法,用以加强色调层次,取得丰富的色彩效果。在设计处理中,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不能盲目滥用。
一、色彩技巧的把握
色彩技巧应该从以下几点注意:一是色彩与包装物的照应关系;二是色彩和色彩自身的对比关系。这两点是色彩运用中的关键所在。
(一)、色彩与包装物的照应
那么,作为色彩与包装物的照应关系该从何谈起呢?主要是通过外在的包装色彩能够揭示或者映照内在的包装物品。使人一看外包装就能够基本上感知或者联想到内在的包装为何物如果我们能走进商店往货贺上一看,不少商品并未能体现到这种照应关系。使消费者无法由表及里去想到包装物品为何物。当然,也就对产品的销售发挥不了积极的促销作用。
正常的外在包装的色彩应该是不同程度地把握这么同个特点;从行业上进,食品类正常的用色其主色调鹅黄、粉红来表述这样给人以温暖和亲近之感。当然,其中茶,用绿色不少,饮料,用绿色和兰色的不少,酒类、糕点类用大红色的不少,儿童食品用玫瑰色的不少,日用化妆品类正常用色其主色调多以玫瑰色、粉白色、淡绿色、浅兰色、深咖啡色为多,以突出温馨典雅之情致,服装鞋帽类多以深绿色、深兰色、咖啡色或灰色为多,以突出沉稳重典雅之美感。从性能特征上,单就食品而言,蛋糕点心类多用金色、黄色、浅黄色给人以香味袭人之印象;茶、啤酒类等饮料多用红色或绿色类,象征着茶的浓郁与芳香;蕃茄汁、苹果汁多用红色,集中表明着该物品的自然属性。尽管有些包装从主色调上看去不象上边所说的那样用商品属性相近的颜色,但仔细看去如果该包装的设计是出自行家里手的笔下,那么,在它的外包装的画面中准有那点晴之笔的象征色块、色点、色线或以该色突出的集中内容。这应该是大家们的得意之作。有些服装的包装和一些化妆的包装,甚至一些酒的包装都能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二)色彩与色彩的对比关系
再说,色彩与色彩的对比关系。这是很多商品包装中最容易表现却又非常不易把握的事情。在设计中出自高手,包装的伤口效果就是阳春白雪,反之,就是下里巴人了。在中国书法与绘画中常流行这么一名话,叫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实际上说的就是一种对比关系。表现在包装设计中,这种对比关系非常明显,又非常常见。所谓这些对比,一般都有以下方面的对比:即色彩使用的深浅对比、色彩使用的轻重对比、色彩使用的点面对比、色彩使用的繁简对比、色彩使用的雅俗对比、色彩使用的反差对比等等。
1.色彩的冷暖感
红、橙、黄为暖色,易于联想太阳、火焰等,即产生温暖之感;而青、蓝为冷色,易于联想冰雪、海洋、清泉等,即产生清凉之感。另外还有一组冷暖的概念,即一般的色彩加入白会倾向冷,加入黑会倾向暖。如饮料包装,多用冷色,白酒类包装多用暖色。色彩的冷暖感觉以色相的影响最大。
2.色彩的轻重感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由色彩的明度决定。一般明度高的浅色和色相冷的色彩感觉较轻,白色最低;明度低的深暗色彩和色相暖的色彩感觉重,其中黑色最重。明度相同,纯度高的色感轻,而冷色又比暖色显得轻。在装潢设计中,一般画面下部用明度、纯度低的色彩,以显稳定;对儿童用品包装、宜用明度、纯度高的色彩,以有轻快感。
3.色彩的距离感
在同一平面上的色彩,有的使人感到突出、近些,有的使人感到隐退、远些。这种距离上的进退感主要取决于明度和色相,一般是暖色近,冷色远;明色近,暗色远;纯色近,灰色远;鲜明色近,模糊色远;对比强烈的色近,对比微弱的色远。鲜明、清晰的暖色有利于突出主题:模糊、灰暗的冷色可衬托主题。
4.色彩的味觉感
在食品包装上,色彩引起食品的味感有重要作用。人们一见到红色的糖果包装,就会感到甜味浓;一见到清淡的黄色用在蛋糕上,就会感到有奶香味。一般说来,红、黄、白具有甜味;绿色具有酸味;黑色具有苦味;白、青具有咸味;黄、米黄具有奶香味等。不同口味的食品,采用相应色彩的包装,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取得好的效果。
5.色彩的华贵质朴感
纯度和明度较高的鲜明色,如红、橙、黄等具有较强的华丽感,而纯度和明度较低的沉着色,如蓝、绿等显得质朴素雅。前者可用于礼品、工艺品包装;后者可用于医药品。同时色相的多少也起一定作用,色相多显得华丽,色相少显得朴素。色彩的上述感情作用,能使包装纸盒更具魅力,能使产品的典型特征更为突出,能扩大和促进商品销售。
三、纸盒包装装潢的色彩设计
纸盒包装装潢的色彩设计,是依附于图形、文字和肌里,不仅要求美观、大方,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而且应与人的心理感受高度协调。色彩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彩的色调
色调是画面上色彩配置所具有的总倾向、总情调,是一组色彩的主色,并在全画面中占绝对优势。包装要求在远距离的货架上从一瞬间的视觉上突出出来,传达商品信息,这就要求整体感极强的色调来配合。因此,包装色彩设计的关键,就是色调设计。色调设计要求与产品的主要功能相统一,如礼品包装宜用红调、橙调等冷饮包装宜用冷调。色调设计要求与时代、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色彩的喜忌相统一,要能适应这种变化,顺应时代潮流,如伊斯兰教区人喜欢绿色忌用黄色;藏族以白色为尊贵的颜色而忌用淡黄色、绿色;满族人喜爱黄、紫、红、蓝色而忌用白色等。色调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些传统习惯,才能使产品受到欢迎,对于出口商品,包装设计只能尊重别国或别国民族的习俗。
2.色彩的对比
在十二色相环上,两个相互对顶的色彩叫对比色,其色相明度差异最大,给人留下鲜明、强烈的对比感觉。色彩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正确表达形象。对比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明度对比包括同色相和不同色相的明度对比,需通过反复比较,以求准确表达。明度对比可加强明快感,对比越强,视觉效果越清晰,反之视觉效果越模糊。纯度对比在同一色相中,纯度越高,越显鲜艳,纯度越低,越加混浊。纯度对比可加强浓郁感。色相对比这是两种或多种色彩并置或交替变幻时,因色相不同而造成的色彩偏移现象,又可分临色对比、补色对比和冷暖对比。在进行色彩对比设计时,应使对比恰到好处,才使画面艳而不俗,华而不浮,产生协调和谐的美感。
3.色彩的调和
在十二色相环上,两个相近的色彩叫调和色。色彩调和给人以含蓄、丰富、高雅、愉悦、舒服的感觉。主要调和法有:
同类色调是指色相同而明度不同的色彩配合,如淡绿、鲜绿、深绿的配合或浅红大红、深红的配合。 近似色调和是指含有共同成分的不同色彩的配合,如橙、朱红、黄都含有黄的成分,配合在一起容易协调一致。
4.色彩的节奏
节奏是构成画面形式感的重要因素,体现在画面上则有许多变化,如强弱、大小、明暗、刚柔、高低、虚实等,这些矛盾双方的交替变幻,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多种形式的节律运动,它既有重复、又有发展,各个方面互相制约、互相推进,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从画面效果看,有激烈的,有平稳的,有快乐的,有忧郁的等。各种不同的色彩,为体现同一主题组成有机整体,融合在节奏的律动之中。色彩关系中,对比是变化的因素,调和是统一的因素。包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要处理好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两者相辅相成。同时,包装的色彩效果好并不在于用色多,关键在于对色彩的选择与配合,用色过多易产生杂乱过“花”的感觉,显得俗气。
①色彩的分类;色彩分为原色、间色、复色、补色四类。
在颜色中不能再分解的,并能调配其它色彩的色,如红、黄、蓝,也就是原色,即三原色。
由两种原色调配混合而成的色,叫做间色,如红与黄配为橙色,黄与蓝配为绿色,蓝与红配为紫色。
复色,是由两种间色调制而成的色如橙配绿为橙绿色等等。补色是指原色中的一种再间色,或者和复色相配而现出的色。以上四种色,依次又称之为第一次色(原色),第二次色(间色),第三次色(复色),复色也可以叫做再间色。
②色彩的三要素;三要素具体指的是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它们有不同的属性。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特征和相互区别。色彩因波长不同的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人便产生了不同的颜色感受。色相具体指的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其中红、橙、黄光波较长,对人的视觉有较强的冲击力。蓝、绿、紫光波较短,冲击力弱。色相主要体现事物的固有色和冷暖感。纯度,指的是色素的饱和程度。色彩的纯度体现事物的量感,纯度不同,即高纯度的色和低纯度的色表现出事物的量感就不同。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纯度是最高的。每一色中,如红色系中的桔红、朱红、桃红、曙红,纯度都比红色低些,它们之间的纯度也明度,是指色彩的深与浅所显示出的程度。所有的颜色都有明与暗的层次差别。这层次就是“黑”、“白”、“灰”。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中,最亮的明度最高的是黄色、橙、绿次之,红、青再次之,最暗的是蓝色与紫色。色彩明度的变化即深浅的变化,就使得色彩有层次感,出现立体感的效果。
③色彩的性质;色彩不同,其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使人产生的感受也不同,于是面对不同的颜色人们就会产生冷暖、明暗、轻重、强弱、远近、胀缩等不同心理反应。色彩的冷与暖。绿、蓝、紫色相能给人以文静、清凉近似于冷的感受,而红、橙、黄色相能给人以热烈、温暖、兴奋近似于暖的感受。在冷色、暖色之间也有一种给人不太冷与不太热的中间色,如色相环上的黄绿、蓝绿色。冷暖色也有层次关系,有的偏冷,如紫红、柠檬黄、蓝紫,有的偏暖,如桔红、桔黄、蓝绿则偏暖。冷暖关系在色相相互比较中产生的。色彩的轻与重。轻和重的色彩感是由色相的饱合度的高和低在视觉上产生的一种效果。凡是感觉重的色都是色相饱和度高的色,饱合度低则感觉就轻。色彩的色相因纯度(饱和度)值不同,其轻重的量感也就不一样。如把白色的心理感觉重量定为100克计,黑色是187克、黄色是113克、绿色是133克、兰色是152克、紫色是155克、灰色是155克、红色是158克。色彩的远与近。远和近的色彩感是由于色彩的冷暖关系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感受而产生的。一般冷色给人以远的感觉。在自然界蓝色的群山就给人远的感觉;暖色则给人以近感。色彩的胀与缩。胀与缩的色极感,是由色彩的明度不同而在视觉上产生的。一般,胀色淡,缩色深。灰色白色相比,白色就呈膨胀感。就是色彩的明度体现光感和事物的体积的大小。色彩中的冷和暖、轻和重、远与近、胀与缩,以及色彩的明与暗、强与弱,既说明色彩的性质,而冷与暖等等也是人们心理和视觉情绪上的反映,是不同。一种感觉对比。这种色彩的对比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极富有宣传性。
④色彩的调子;色彩的调子能激起人们的心理活动并引起快感与产生美感。
红色调它给人热情、欢乐之感。人们用它来表现火热、生命、活力与危险等信息。
蓝色调它给人冷静、宽广之感。人们用它来表现未来、高科技、思维等信息。
黄色调它给人温暖、轻快之感。人们用来表现光明、希望、轻快、注意等信息。
绿色调它给人清新、平和之感。人们用来表现生长、生命、安全等信息。
橙色调它给人兴奋、成熟之感。是很受人们欢迎的颜色。
紫色调它给人幽雅、高贵之感。人们用来表现悠久、深奥、理智、高贵、冷漠等信息。
黑色调它给人高贵、时尚之感。人们用来表示重量、坚硬、男性、工业等信息。
白色调它给人以纯洁、高尚之感。人们用来表示洁净、寒冷等信息。
红色(象征事物:夕阳、火焰、血液)温暖、热情、警惕、危险
橙色(象征事物:麦穗、夕阳、火焰)稳重、含蓄、丰收、喜悦、营养、华丽、诱惑
黄色(象征事物:月亮、香蕉、花朵)明快、光辉、辉煌、财富
绿色(象征事物:树木、草原、春天)希望、生命、和平、健康、安全、新鲜
蓝色(象征事物:蓝天、大海、月光)理想、理智、博大、宽广、永恒、冷淡、平静
紫色(象征事物:葡萄、丁香、紫藤)高贵、古雅、神秘、含蓄、享乐、幻想
白色(象征事物:白云、医护、雪花)清洁、神圣、纯洁、医疗、寒冷
黑色(象征事物:头发、魔鬼、黑夜)严肃、罪恶、恐怖、寂静、神秘、冷淡、死亡
灰色(象征事物:泥土、羽毛、皮毛)平凡、失落、中庸、颓废、阴森
平面设计理论知识(色彩搭配)一:各种色彩的象征:
红色 热情、活泼、热闹、革命、温暖、幸福、吉祥、危险......
橙色 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
黄色 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
绿色 新鲜、平静、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
蓝色 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
紫色 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
白色 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柔弱、虚无......
灰色 谦虚、平凡、沉默、中庸、寂寞、忧郁、消极......
黑色崇高、严肃、刚健、坚实、粗莽、沉默、黑暗、罪恶、恐怖、绝望、死亡......
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配色方案:
1.暖色调。即红色、橙色、黄色、赭色等色彩的搭配。这种色调的运用,可使主页呈现温馨、和煦、热情的氛围。
2.冷色调。即青色、绿色、紫色等色彩的搭配。这种色调的运用,可使主页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
3.对比色调。即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个空间里。例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这种色彩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亮丽、鲜艳、喜庆的感觉。当然,对比色调如果用得不好,会适得其反,产生俗气、刺眼的不良效果。这就要把握"大调和,小对比"这一个重要原则,即总体的色调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局部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小的强烈对比。最后,还要考虑主页底色(背景色)的深、浅,这里借用摄影中的一个术语,就是"高调"和"低调"。底色浅的称为高调;底色深的称为低调。底色深,文字的颜色就要浅,以深色的背景衬托浅色的内容(文字或图片);反之,底色淡的,文字的颜色就要深些,以浅色的背景衬托深色的内容(文字或图片)。这种深浅的变化在色彩学中称为"明度变化"。有些主页,底色是黑的,但文字也选用了较深的色彩,由于色彩的明度比较接近,读者在阅览时,眼睛就会感觉很吃力,影响了阅读效果。当然,色彩的明度也不能变化太大,否则屏幕上的亮度反差太强,同样也会使读者的眼睛受不了。
网页色彩的搭配
网页的色彩是树立网站形象的关键之一,色彩搭配却是网友们感到头疼的问题。网页的背景,文字,图标,边框,超链接...,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色彩,应该搭配什么色彩才能最好的表达出预想的内涵呢?阿捷这里谈一些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色彩的基本知识:
1.颜色是因为光的折射而产生的。
2.红,黄,蓝是三原色,其它的色彩都可以用这三种色彩调和而成。网页html语言中的色彩表达即是用这三种颜色的数值表示例如:红色是color (255,0,0)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为(FF0000)白色为(FFFFFF), 我们经常看到的"bgColor=#FFFFFF"就是指背景色为白色。
3.颜色分非彩色和彩色两类。非彩色是指黑,白,灰系统色。彩色是指除了非彩色以外的所有色彩。
4.任何色彩都有饱和度和透明度的属性,属性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色相,所以至少可以制作几百万种色彩。网页制作用彩色还是非彩色好呢?根据专业的研究机构研究表明:彩色的记忆效果是黑白的倍。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彩色页面较完全黑白页面更加吸引人。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主要内容文字用非彩色(黑色),边框,背景,图片用彩色。这样页面整体不单调,看主要内容也不会眼花。
●非彩色的搭配
黑白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搭配,白字黑底,黑底白字都非常清晰明了。灰色是万能色,可以和任何彩色搭配,也可以帮助两种对立的色彩和谐过渡。如果你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色彩,那么用灰色试试,效果绝对不会太差。
●彩色的搭配
色彩千变万化,彩色的搭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学习一些色彩的识。
一.色环。
我们将色彩按"红->黄->绿->蓝->红"依次过度渐变,就可以得到一个色彩环。色环的两端是暖色和寒色,当中是中型色。(如下图)
红.橙.橙黄.黄.黄绿.绿.青绿.蓝绿.蓝.蓝紫.紫.紫红.红
|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 | |
暖色系 中性系 寒色系 中性系
二.色彩的心理感觉。不同的颜色会给浏览者不同的心理感受。
红色---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刺激效果,能使人产生冲动,愤怒,热情,活力的感觉。
绿色---介于冷暖两中色彩的中间,显得和睦,宁静,健康,安全的感觉。它和金黄,淡白搭配,可以产生优雅,舒适的气氛。
橙色---也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具有轻快,欢欣,热烈,温馨,时尚的效果。
黄色---具有快乐,希望,智慧和轻快的个性,它的明度最高。
蓝色---是最具凉爽,清新,专业的色彩。它和白色混合,能体现柔顺,淡雅,浪漫的气氛(象天空的色彩)
白色---具有洁白,明快,纯真,清洁的感受。
黑色---具有深沉,神秘,寂静,悲哀,压抑的感受。
灰色---具有中庸,平凡,温和,谦让,中立和高雅的感觉。
每种色彩在饱和度,透明度上略微变化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以绿色为例,黄绿色有青春,旺盛的视觉意境,而蓝绿色则显得幽宁,阴深。
馋佬胚祖宗
一、含义不同:
补色又称互补色、余色。如果两种颜色混合后形成中性的灰黑色,这两种色彩为互补色。如黄与紫、青与橙、红和绿均为互补色。
两种可以明显区分的色彩,叫对比色。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对比、冷暖对比、补色对比、色彩和消色的对比等。是构成明显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赋予色彩以表现力的重要方法。
二、效果不同:
由于补色有强烈的分离性,故在色彩绘画的表现中,在适当的位置恰当地运用补色,不仅能加强色彩的对比,拉开距离感,而且能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对比与平衡效果。
色彩中的互补色相互调和会使色彩纯度降低,变成灰色。一般作画的时候不用补色调和。不过在两种颜色互为补色的时候,一种颜色占的面积远大于另一种颜色的面积的时候,就可以增强画面的对比,使画面能够很显眼。一般情况下,补色运用有得有失。
应用
在服装,建筑,家居,美术,广告等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运用对比色。市场经济时代就是被关注的时代,在艺术设计中对比色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了。像黑白,红绿,蓝黄等经典对比色更是在各行各业屡试不爽。
互补色对比,还有对比色对比,中差色对比等;互补色对比指在色相环上距离180度左右的颜色组对比,就是你说的几种,视觉效果强烈刺激,色彩对比达到最大的程度;对比色对比,指色相环上间隔120左右的三色对比。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对比色
惊艳你的眼
色彩技巧应该从以下几点注意:一是色彩与包装物的照应关系;二是色彩和色彩自身的对比关系。这两点是色彩运用中的关键所在。
(一)色彩与包装物的照应
那么,作为色彩与包装物的照应关系该从何谈起呢?主要是通过外在的包装色彩能够揭示或者映照内在的包装物品。使人一看外包装就能够基本上感知或者联想到内在的包装为何物。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多次在过去的文章中提到过,但是如果我们能走进商店往货贺上一看,不少商品并未能体现到这种照应关系。使消费者无法由表及里去想到包装物品为何物。当然,也就对产品的销售发挥不了积极的促销作用。正常的外在包装的色彩应该是不同程度地把握这么同个特点;
(1)从行业上讲,食品类正常的用色其主色调鹅黄、粉红来表述这样给人以温暖和亲近之感。当然,其中茶,用绿色不少,饮料,用绿色和兰色的不少,酒类、糕点类用大红色的不少,儿童食品用玫瑰色的不少,日用化妆品类正常用色其主色调多以玫瑰色、粉白色、淡绿色、浅兰色、深咖啡色为多,以突出温馨典雅之情致,服装鞋帽类多以深绿色、深兰色、咖啡色或灰色为多,以突出沉稳重典雅之美感。
从性能特征上,单就食品而言,蛋糕点心类多用金色、黄色、浅黄色给人以香味袭人之印象;茶、啤酒类等饮料多用红色或绿色类,象征着茶的浓郁与芳香;蕃茄汁、苹果汁多用红色,集中表明着该物品的自然属性。尽管有些包装从主色调上看去不象上边所说的那样用商品属性相近的颜色,但仔细看去如果该包装的设计是出自行家里手的笔下,那么,在它的外包装的画面中准有那点晴之笔的象征色块、色点、色线或以该色突出的集中内容。这应该是大家们的得意之作。有些服装的包装和一些化妆的包装,甚至一些酒的包装都能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二)色彩与色彩的对比关系
再说,色彩与色彩的对比关系。这是很多商品包装中最容易表现却又非常不易把握的事情。在设计中出自高手,包装的伤口效果就是阳春白雪,反之,就是下里巴人了。在中国书法与绘画中常流行这么一名话,叫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实际上说的就是一种对比关系。表现在包装设计中,这种对比关系非常明显,又非常常见。所谓这些对比,一般都有以下方面的对比:即色彩使用的深浅对比、色彩使用的轻重对比、色彩使用的点面对比、色彩使用的繁简对比、色彩使用的雅俗对比、色彩使用的反差对比等等。
(1)色彩使用的深浅对比。这在目前包装设计的用色上出现的频率最多,使用的范围最广。在很多平面设计上(指招贴、吊画类或局面装帧类)非常常见的。所谓的深浅对比,应该是指在设计用色上深浅两种颜色同时巧妙地出现在一种画面上,而产生出类比较协调的视角效果。通常用的如大面积的浅色铺底,而在其上用深色构图,比如淡黄色的铺底,用咖啡色的加以构图,或在咖啡色的色块中使用淡黄或白色的图案线条;还如用淡绿色的铺底;墨绿色的构图;粉红色的铺底;大红色的构图;浅灰色的铺底;皂黑色的构图等等。这些都是色彩使用的深浅对比,用这种形式在包装设计上我们可以在一些化妆品包装上或是一些西洋葡萄酒的包装上,尤其是西欧的葡萄酒包装上最为常见。中国的张裕葡萄酒和双汇的方式腊肠以及希杰的肉制品包装大都是用这种形式表现的。这种包装形式在日本和韩国台湾也常见的。它所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是明快、简捷、温和、素雅。
(2)色彩使用的轻重对比(或叫深浅对比)这在包装色彩的运用上,同样是重要的再现手法之一。这种轻重对比,往往是用轻淡素雅的底色上衬托出凝重深沉的主题图案,或在凝重深沉的主题图案中(多以色块图案为重)。表现出轻淡素雅的包装物的主题与名称,以及商标或广告语等。反过来,也有用大面积的凝重深沉的色素铺底。另用轻淡素雅的色调或集中一点某个色块中或全面装饰一些纹案。在这种轻重对比中,一般色素有协调色对比和冷暖色对比,协调色对比的手法往往是淡绿色对深绿;淡黄色对深咖啡;粉红对大红等,而冷暖色的对比则多为黑色与白,红与蓝等。
(3)色彩使用的点面对比(或大小对比)这种对比,主要在一个包装画面的设计过程中,使用色素上从一个中心或集中点到整体画面的对比、即小范围和大范围画面间的对比。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洗涤化妆用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产品的包装盒上,整个面积的干干净净的什么没有,就中间很集中的出现那么一个非常明显的重颜色的小方块(或椭圆型的或小圆型的)然后再从这小方块的画面上体现包装物内容的品牌与名称的主题,这既是点与面的结合,又是大与小的对比,偶尔也有从点到而逐渐过渡的对比。
(4)色彩使用的繁简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统一100方便面,它们的包装袋上,下半部是每杂的方便面实物图案,而在它画面的上端却是整个的干干净净的大绿大红颜色,然后非常显眼地突出“100”字样,再看《包装世界》杂志66期的封面(也叫书的包装)。用一个大面积的草编实物照片铺底,显得很繁杂甚至连包装世界四个字也繁杂进去了,可是正画面的中心位置,表现出了干干净净的一个圆色空白。在其中标明“本刊2000年将扩版增容”“欢迎您到当地邮局订阅”。就这么简单而又简捷,却匠心独立地把该杂志最需要表达的思想重心托出来了。笔者也曾在商店见过一种水饺的包装袋和一种调味料的包装袋整个画面采用绿色的黑色的和黄色的色素并相互交织出现在一个画面上,即想表现商标被迫无耐地又想表现名称,还想表现陪衬图案,结果由于其中大面积的繁杂的设计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暗衬图案出现,而把上述本该说明的主体全部冲淡了,淹泱了,造成这种包装在人的心理上一种压抑和烦燥之感,自然也影响着销售。
(5)色彩使用的雅欲对比,主要是以突出俗字而去反衬它的高雅。而这种俗的表现方式,是用颜色的“脏”乱和无序进行(实际上独具匠心,一些西方油画很关于这种表现——即现代抽象艺术)。这种构图,要么是一种象征性地揭示主题,要么是为主题“烘托荷花”服务。使之万花丛中一点红。如在一个包装画面上无所用心地看上去是胡乱地将乱七八糟的颜色一堆或扔涂在上面。然后悄悄地一旁或在其中巧妙地点晴出图案的主题。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除了包装以外,甚至书的装帧、广告、宣传画上的海报,电视上的休闲栏目都有这样尝试。
(6)色彩使用的反差对比。这种反差对比实质上是由多种色素自身的不同而相互间形成的反差效果。这种反差效果通常表现方法是:明暗的反差(或叫阴阳的反差),象中国的易轻图;冷暖反差,如红和蓝的对比;动静的反差,如淡雅平静的背景与活泼乱跳的图案文字对比:轻重的反差,如深沉的色素与轻淡的色素对比等等。
陈果果122
色彩搭配规律
色彩搭配规律,色彩间种种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对比情况,在生活中很少人对色彩有分析。其实懂得色彩搭配,才会更好的去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下面是色彩搭配规律。
法则一:色彩搭配黄金法则 6:3:1
这是一个色彩搭配最基本的法则。主色彩是60%的比例,次要色彩是30%的比例,辅助色彩是10%的比例。就好比一个男士的上装,外套可以用60%,那么衬衫是30%,领带就是10%。这个法则是黄金法则,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是非常正确的。世界最好的设计基本上都脱不了这个法则,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我们往往都会忽略它。
法则二:选择配色方案
选择配色方案,也就是说,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补色搭配,一个是叫类色搭配。补色即在色相环中,两个相对的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补色搭配能使色彩之间的对比效果达到最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舞美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中应用的最多。类色则是色彩较为相近的颜色,比如:橘红和桔黄,紫罗兰和玫瑰红、紫红,以及其它的在色环上很邻近的色彩,类色搭配不会互相冲突,所以在房间里把它们组合起来,可以营造出更为协调、平和的氛围。
类色搭配
补色搭配
法则三:听从自然的教导
只要是在地球上,你看到地球是什么颜色,是大地土壤,中间是群山。它是介于深和浅之间。很多人的很多作品,如果没有遵循这个规律,会非常不舒服。有时候遵从大自然,会让人感觉很舒适很踏实,这是给我们最好的提示。
法则四:流动色彩
俄罗斯视觉艺术家 Ruslan Khasanov 是名副其实的色彩大师。他擅长让色彩流动起来,构筑出充满神秘色彩的华丽宇宙。灵活的运用流动色彩,所有美好的颜色,液体的流动、扩散、分解、融合,极尽华丽,瞬间让人坠入到一场甜蜜的美梦中。
法则五:色彩的反差
色彩的反差大,会一下子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而色彩的反差小,则给人一种很舒服安静的感觉。一位来自英国的画师Angel Ganev笔下的场景作品,擅长用强烈的对比色去烘托画面,画面的色彩冲击非常抢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法则六:色彩的联想
主要色相抽象的联想——红色:热情。橙色:温暖、欢乐。黄色:光明、快活。绿色:和平、新鲜。蓝色:安宁、平静、理智。紫色:优雅、高贵、庄重、神秘。黑色:恐怖、死亡。白色:纯洁、神圣、清净。灰色:谦逊等等。如游戏站点,适合黑色,暗色比较神秘。旅游类站点,可以选用草绿搭配黄色。政府类站点,可以使用红色、蓝色。时装类站点,可以选择高级灰、紫色等,突出高雅氛围。校园类站点也适合绿色。科技类适合深蓝色。新闻类适合深红色或黑色,搭配高级灰等等。灵活的运用色彩的联想,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色彩间种种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对比情况,当对比过强时,会使人感到刺激、不协调,这时需要运用调和手法去完善色彩关系,使各种色彩协调相处。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进行合理的搭配、组织,营造协调、和谐色彩关系叫色彩调和,调和也是和谐,和谐包含着力量的平衡和对称。
所有的成对互补色,在色轮中凡是构成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3种色彩,以及所有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4种色彩都是和谐的。成为三角形的3个色彩和成为方形的4个色彩由于潜在的规律,都是全色相的搭配,符合人的视觉生理的需要,较易达到和谐的境界。
①同一调和构成。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因差别大而非常刺激排斥时,增加各色的同一因素,使强烈刺激的各色逐渐缓和;或选择同一性很强的色彩组合,寻求构成画面各色的统一,减弱不统一因素,增强色彩之间的共性因素。共性越多,则越调和。
②同色相调和。处于同一色相系里的色彩,色相相同,明度、纯度不同,它们之间形成的色彩搭配具有单纯简洁的美感,稳定、温馨、保守、传统、恬静。
③同明度调和。明度相同,色相、纯度不同,这些色彩的搭配组合,可以营造出含蓄、雅致的美感。
④同纯度调和。相同的纯度不同的色相、明度,这些色彩的搭配也较易调和,但互补色相除外。
⑤无彩色调和。黑、白、灰系列无彩色之间的搭配,以及它们与有彩色之间的搭配都较易调和。
⑥调性调和。所有对比的色彩在同一的色彩倾向之下,例如:以蓝色为主控制画面的蓝调,如同罩上了蓝色光一般,所有的色彩都有蓝的共性,这种人为的色彩处理充满了个人主观色彩。
⑦混入同一色彩调和。让对立的双方或多方的色彩都混入同一的有彩色或无彩色,使这些色彩都向混入的色彩靠拢。
⑧互混调和。双方分别混入对方的色彩,使色彩分别向对方靠拢,混合的量应注意把握,尤其是互补色,混合不当会有灰、脏等表现。
⑨点缀同一色调和。在对比的双方或多方的色形上分别点缀同一种色彩,或对比的双方相互点缀对方的色彩,使它们间的强烈对抗趋向缓和。
当相邻的色彩对比过于微弱、平淡,显得含糊不清,或对比过于强烈,显得对立冲突时,我们可以在色彩间用另一色进行隔离,使混沌的色彩关系明朗化,使刺激的色彩关系和谐化,这种调和色彩的方法就是隔离调和。
用来隔离的色彩是非常有讲究的,要能使被隔离的色彩都能协调,很多时候需采用黑、白、灰这些无彩色或金银等色,这些色和各个有彩色都可以相融。隔离色大都以色线出现,有时也可以用色面进行隔离,隔离线越粗或隔离面越大,则调和感越强;对比的色彩搭配,插入黑色使画面对比趋于缓和。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近似色彩所组成的调和,即选择性质或程度很接近的色彩组合以增强调和,凡在色彩环上相距只有2-3个阶段的色彩组合,由于它们在明度、色相、纯度上都较相似差异不大,都能得到调和感很强的类似调和。
相距阶段越少,调和程度越高。明度对比中的高中、低短调;色相对比中的类似色搭配;纯度对比中的灰弱、中弱对比,均可构成类似调和。离色相环中心地带越近的色彩越易组成类似调和,而处于色相环最外围的纯色较难组成类似调和。
秩序是具有规律性的循环反复、层层渐进或节奏韵律。在色彩关系的处理中,把不同明度、色相、纯度的色彩组织起来,形成渐变的或有节奏的、有韵律的色彩效果,使原来对比过分强烈刺激的色彩关系柔和起来,使本来杂乱无章的色彩更有条理、有秩序。
色彩间的关系秩序是构成调和的基础,色彩间若有一定序列存在时,就能给人舒适感。在色彩组织中让各种色彩在明度、纯度色相上分别建立秩序,对控制画面节奏,使画面协调有直接的帮助。
不同色相的各个纯色在对比时。配色要达到平衡。必须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明度和面积。
色量平衡所定的明度数字比例为,黄:橙:红:紫:蓝:绿=9:8:6:3:4:6,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每对补色的明度比,例如:黄色的明度是紫色的3倍,黄色只要有紫色1/3的面积就可以取得和谐的色彩平衡。
各纯色量的均衡比如下图:
色相:红橙黄绿蓝紫
明度:6 8 9 6 4 3
面积:6 4 3 6 8 9
1、暖色调。即红色、橙色、黄色等为主色彩的搭配,可使画面 呈现温馨、和煦、热情的氛围。
2、冷色调。即青色、绿色、紫色等为主色彩的搭配,使画面呈现 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
3、对比色调。即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个画面中。例如:红与绿、黄 与紫、橙与蓝等,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亮丽、鲜艳的感觉。
当然,对比色调如果用得不好,会适得其反,产生俗气、刺眼的不良效果,这就要把握“大调和,小对比”这一个重要原则,即总体的色调应该是统一和谐,局部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小的强烈对比。
蓝、暗红、褐和绿等保守的颜色,加上了灰色或是加深色彩,都可表达传统的主题。例如:绿色不管是纯色或是加上灰色的暗色,都可以象征财富。 狩猎绿配上浓金、或是暗红、或是黑色,表示稳定与富有,代表恒久与价值。 低沉之美的灰紫色没有对比色,灰紫色调合了红紫色、灰色和白 色,能表达出的柔和之美。
最鲜艳的色彩组合中通常都有原色 -- 黄色。黄色代表带给万物生机的太阳,活力和永恒 的.动感。当黄色加入了白色,它光亮的特质就会增加,产生出格外耀眼的全盘效果。高度对比的配色设计,像黄色和它的补色紫色,就含有活力和行动的意味。
髙雅的色彩组合只会使用最淡的明度。例如:少许的黄色加上白色会形成粉黄色,这种色 彩会带来更温馨的感觉。 米色色调能轻描淡写地表示古典、高贵的气质,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印象。
古典的色彩组合带有势力与权威的意味,强烈的宝蓝色是任何一个古典色彩组 合的中间装饰色,它是如此地醒目,就算和其它的色彩搭配在一起,也毫不会逊色。 古典的色彩组合表示真理、责任与信赖,又因为它接近绿色,会唤起持久、稳定与力量的感觉。 表达活力的色彩必定要包含红色,它是“运动”的最佳代言人。红色搭配它的补色黄、绿 ,将更能表达精力充沛的气息,充分展现热情与活力。
海蓝是最为大众所接受的颜色之一,采用这种颜色的色彩组合,可解释成可靠 值得信赖的色彩。 当海军蓝用红和金色来强调时。会变得较不严肃。但仍表达出坚定、有力量的感觉。
粉红代表浪漫,粉红色是把数量不一的白色加在红色里面,造成一种明亮的红。象红色一样, 粉红色会引起人的兴趣,但是比较柔和、宁静。 浪漫色彩设计,可以使用粉红、淡紫和桃红(略带黄色的粉红色),会令人觉得柔和、典雅。 今天“流行”的,明天可能就“落伍”了。流行的配色设计看起来挺舒服的,但却有冲击 目光的效果。例如: 淡黄绿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色彩醒目适用于青春有活力,且不寻常的事物。又如: 黄绿或淡黄绿色与红色搭配起来,就是一种绝妙的对比色彩组合。 在任何充满压力的环境里,只要搭配出一些灰蓝或淡蓝的明色色彩组合,就会制造出令人平 和、恬静的效果。 其中 淡蓝的配色设计,会给人安心的感觉,直接带着明色的“寒意”,可保持安宁、平和的感觉。
紫色透露着诡异的气息,所以能制造奇幻的效果。各种饱和度与亮度的紫色,配上橘色和绿色 便是刺激与新奇的最佳代言人。 如果紫色配上黄绿色或黄橘色,色调不合、怪异,而且俗不可耐,但如果配上黄色,便能展现怪诞、诡异的感觉,令人不禁要驻足、欣赏一番。 深色、鲜明的红橙色叫赤土色,我们常用它来组合、设计出鲜艳、温暖、充满活力与土地味 的色彩,这种色彩有种淡淡的温暖,就像经过琢磨、润饰的铜器,和白色搭配起来,就会象散发出自然灿烂的光。 土性的色彩令人联想到悠闲、舒适的生活。
灰色或黑色系列可以象征“职业”, 因为这些颜色较不具个人主义,有中庸之感。 灰色其实是鲜艳的红色或橘色最好的背景色,这些活泼的颜色加上低沉的灰色,可以使原有的热力稍加收敛、含蓄一些。 虽然灰色不具刺激感,却富有实际感,它传达出一种实在、严肃的气息。
①无色设计,不用彩色,只用黑、白、灰色。
②冲突色设计,把一个颜色和它补色左边或右边的色彩配合起来。(2种颜色组成)
③单色设计,把一个颜色和任一个或它所有的明、暗色配合起来。
④分裂补色设计,把一个颜色和它补色任一边的颜色组合起来。(3种色彩组成)
⑤二次色设计,把二次色绿、紫、橙色结合起来。
⑥类比色设计,在色相环上任选三个连续的色彩或其任一明色和暗色。
⑦互补色设计,使用色相环上全然相反的颜色。
⑧中性色设计,加入一个颜色的补色。
领带颜色:男士常用黑色,女士多为红色。男士系领带,女士可系领带或扎领结。上身为白色衬衣,下面男士为深色西装裤,女士为深色西装裤或套群,鞋子均为深色,一般以黑色为
一,综合型医学论文,将综述型和辩论型论文结合的论文形式。二,专题型医学论文,这是分析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直接展开论述发表见解。正面提出某一学科的学术问题。三,综述
平面设计理论知识(色彩搭配) 总色调直接依据色相、明度、纯度一个色彩基本属性来具体体现。如明调,暗高,鲜调,灰调,冷调、强调、弱调、软训、硬调、重调等等。 面积
在2014版中文核心出来之前,还是按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为准。目前实用医学杂志》还是中文核心期刊。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月刊 ISSN:0366-6999 影响因子0.393 CELL RESEARCH《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