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03

君临天下之嚻
首页 > 医学论文 > 冠心病遗传病论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倍笨儿9999

已采纳

冠心病有一定的家族性,长辈人患冠心病下一代患病率高,冠心病中最重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此病较凶险死亡率较高,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死亡率一般为10-30%。但是现在明确诊断冠心病后只要坚持规律服药或做介入治疗后效果都很理想!

259 评论

janelin1002

冠心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父母之一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2倍;父母均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4倍;若双亲在年轻时均患冠心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庭。

297 评论

id独自等待

首先来说冠心病不是一种遗传疾病,在目前人类已知的遗传疾病当中,是没有冠心病的。但是,冠心病表现出了很强的家族聚集的倾向。打个比方,如果父母有冠心病,那么子女,尤其是儿子,出现冠心病的几率就会增加,这是为什么?我们说冠心病,它的发病有很多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当中,包括年龄、性别以及相关的家族史。另外还包括血糖、血压、血脂以及很多的生活习惯。在一个家庭当中,很多生活习惯都是类似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这些疾病同样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所以这样看来,冠心病会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的倾向。对于父母有冠心病的这些朋友来说,一定要注意对自己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同时要注意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改善,戒烟限酒,这样才能减少患冠心病的几率。但是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冠心病是不会遗传的。

171 评论

海天浪涛

冠心病不是遗传疾病,但是如果父母患有冠心病,那么子女患病的几率就会增多,尤其是儿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一些诱发因素,平时要注意饮食调理,不要吃高脂肪、高胆固醇、辛辣刺激性食物。诱发因素主要是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糖,吸烟,喝酒等。经常吸烟的患者可造成动脉管壁含氧量不足,促进动脉粥状硬化的形成,患病率要高于不吸烟的患者。对症用药建议:冠心病患者适合用于疗效高,作用快的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硝酸酯类药物能够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使心排血量减低,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的心肌需氧从而缓解病情症状。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等。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低心肌收缩力和耗氧量,常用的药物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对于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效果最好,常用的药物有硝苯地平和维拉帕米。抗血小板药物,能够防止血栓的形成,改善微循环,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右旋糖酐。

344 评论

丹凤眼女汉子

冠心病不是遗传病,不过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在年轻时易患本病的人,他的近亲患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

233 评论

江秀梅+刘洋

首先来说冠心病不是一种遗传疾病,在目前人类已知的遗传疾病当中,是没有冠心病的。但是,冠心病表现出了很强的家族聚集的倾向。打个比方,如果父母有冠心病,那么子女,尤其是儿子,出现冠心病的几率就会增加,这是为什么?

我们说冠心病,它的发病有很多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当中,包括年龄、性别。另外还包括血糖、血压、血脂以及很多的生活习惯。在一个家庭当中,很多生活习惯都是类似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这些疾病同样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所以这样看来,冠心病会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的倾向。对于父母有冠心病的这些朋友来说,一定要注意对自己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同时要注意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改善,戒烟限酒,这样才能减少患冠心病的几率。但是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冠心病是不会遗传的。

冠心病的患者平时要避免高脂肪和油炸、烧烤的食物,还有热性食物,动物脂肪以及动物内脏等食物,因为这类食物都是含胆固醇,或者甘油三酯比较高的食物,对冠心病的患者来说,尽量少食用或者是不食用,以免会引起加重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而导致冠心病的患者病情加重。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或者是狭窄等原因引起的心脏缺血而引发的心脏疾病,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多见于高血脂和高胆固醇以及高血压、肥胖等中老年人群。冠心病的患者,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平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可以少食多餐。可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还可以多吃一些改善血管的食物,比如大蒜,洋葱,山楂,黑木耳等。

88 评论

橄榄色的水

国内外调查表明,冠心病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已成为我国三大死亡疾病之一。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关于老年冠心病的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摘要】回顾总结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护士首先应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作用,灵活应用健康教育的方法,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疾病的病人及家属,给予他们以帮助,从而降低了病人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冠心病 健康教育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身疾病,由于社会、心理、个性和生物等诸多易患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狭窄,使心肌缺氧、缺血,从而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国内外调查表明,冠心病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已成为我国三大死亡疾病之一。该病多发生于40~50岁之后,患病率为3%~5%,近年大有增高趋势。关于冠心病的研究很多,尤其是行为医学在综合防治冠心病过程中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有研究表明,对冠心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临床资料

在2005年1月―2007年12月的两年间,共对98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中男51例,女47例,年龄48~70岁,平均岁,文化程度小学45例,中学33例,大学20例;患者家属100位,男32位,女68位,年龄在23~60岁之间,平均41岁,文化程度初中26位,高中、中专共43位,大学31位。

2健康教育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心理指导: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应激密切相关,外界的应激源,如理化的、生理的、社会的因素经常持久地作用于机体,会产生心身紧迫状态,导致疾病。所以患者所处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减少各种噪音,应保持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作好充分解释安慰工作,避免他人谈论使患者烦恼、激动的事。

饮食指导: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低脂低盐,不能过饱,宜少食多餐,忌食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禁烟酒,给予高纤维、高维生素饮食,多喝水,供给新鲜蔬菜,以维持足够的营养及保护血管。对于饱和性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如猪油、牛油、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易导致动脉硬化的食物应适当限制,不宜过量。少食多餐是为避免吃得过饱而增加心脏负担。

休息指导:重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置于心电监护室,保持病室安静,一切日常生活由护士帮助解决,避免不必要的翻动,并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在床上做四肢活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在护士的帮助下逐渐增大活动量,由起床、站立、慢走、室内步行,逐步增加医疗体操,直至院内行走,允许探视、看报、看电视等,但应避免过于疲劳。恢复期患者可恢复原先日常活动,逐步增加散步等活动。

用药指导:硝酸甘油是冠心病的首选药,应告诉病人要舌下含服,不要吞服。应用扩血管药物后要定期测量血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病人应慢慢起床,头晕时平卧片刻,必要时给予吸氧。抗凝药使用时应注意身上有无出血点、瘀斑,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对于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不能漏服或随意停药,因食物能延缓药物的吸收,故应在饭前服用,静脉输液的速度不可随意调整,应由护士严格掌握。

生活指导:保持大便通畅,患者应多吃水果、蔬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习惯。对便秘者可用首演结肠走形方向轻轻揉压,连续数日未解大便者可给予缓泻剂或低压温水灌肠,无效者可戴手套润滑手指后轻轻将粪便抠出。

出院后健康教育

根据心功能情况制定活动计划。心功能Ⅰ级患者应适当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心功能Ⅱ级患者应增加休息,但可起床活动;心功能Ⅳ级患者限制活动,增加卧床时间;心功能Ⅵ级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不出现症状为限。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控制进食量,低盐低脂,忌烟酒。

按医嘱准时服药,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注意劳逸结合,如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平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经常到门诊随访,坚持服药,不能中断。

3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从理论上阐述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冠心病发作的因素,使患者和家属共同学习互相配合,掌握避免不良因素刺激的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个别指导:在日常的治疗护理或在巡视病房与患者交流中,发现问题随时给予指导。

建立健康教育手册:内容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知识,如冠心病发作的机制、诱发原因、常用药物及不良反应等。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便于患者和家属掌握。

4结果

改变了护士角色与护理工作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中,护士的角色不仅是照顾者和管理者,更是教育者和研究者;护理方法不是过去的“以监管为主”的看护方式,而是以生理、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等综合考虑。

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对诱发冠心病发作的因素有了正确的认识,掌握了在不同时期应注意的事项及如何避免诱发因素的不良刺激,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有助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实施健康指导过程中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还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要有一定的授课能力和交流技巧,激发了护理人员的求知欲望。

5结论

通过我们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可激励患者积极参加健康维护,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预防急性发作,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使重患者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机体防病能力。把健康知识教给冠心病人,使他们改变认识模式,调整饮食结构,降低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作为护士应具有健康教育的能力,根据病人的职业、年龄、社会背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使每个病人都能接受与理解,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肖春芳.冠心病的健康教育.中华常见病临床研究.2005,5(2):102-103.

[2]曹翠蓉.心血管病恢复期的护理.中华误诊学杂志.2005,2005(3):393.

[3]程建初,邱桂香.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2005,3(13):1235-1236.

作者简介:马海静,黑龙江省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主管护师,本科学历。

256 评论

相关问答

  • 遗传与遗传病论文

    医学遗传学论文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和核心学科,并且是生命科学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以下是我整理的医学遗传学论文,欢迎阅读

    茜茜Julie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新冠与遗传病的联系论文

    是真的。新冠疫苗可以激发病毒的抗体,如果可以遗传给婴儿那就更好了。

    威达天下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遗传学及遗传病论文

    疾病简介 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编辑本段]疾病类型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

    cdzsmz528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冠心病遗传病论文

    冠心病有一定的家族性,长辈人患冠心病下一代患病率高,冠心病中最重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此病较凶险死亡率较高,在医院住院治疗的死亡率一般为10-30%。但是现在明确诊

    君临天下之嚻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遗传病论文发表心情

    我看到过(亚洲遗传病病例研究)里面专门写这样的论文`~

    zhang小美12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