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氨酚
江苏南京人,副主任医师,巢湖紫晨手外科医院院长,1,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2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再植再造学组委员,1精通手外科、显微外科各类技术,并达到国内选进水平。在国内外创新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再植断指并且提出双动脉式新理念;创新设计双神经弓式双端侧吻合,打破神经端端吻合单一模式;倡导并首先吻合指侧方静脉,成功解决多年来末节、指尖离断再植中回流的问题;应用“化整为零”思路修复创面缺损;在国内首先将加速康复外科及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应用于手外科中。《实用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国手足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及《现代临床医学》审稿专家,中华医学会第十五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八届COA国际学术大会创伤组优秀论文获奖者,3《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第七届“三优”评选中优秀论文获得者,4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全国显微外科青年论坛论文竞赛获优秀论文者。2014《实用手外科杂志》封面设计者,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长期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市手外科研究所合作。目前以第1作者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等中华系列杂志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SCI收录5篇,并且入选《中华骨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及《东南国防医药》高影响力论文排行榜第一名。562014年获第九届COA大会发言同时入选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
dp73754458
杨述华杨述华,男,1954年7月生,武汉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留校工作。1991-1994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留学。主要从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颈椎病等方面研究。对关节疾病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率先在湖北开展人工颈和腰椎间盘置换术,人工踝关置换术,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同时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及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等病。中文名:杨述华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54年7月职业:医生代表作品:《实用脊柱外科学》等专业特长人工关节置换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疾病、颈椎病和脊柱疾病。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分会肉瘤委员会主任委员;亚洲创伤骨科学会理事;亚太人工关节学会中国分会理事;华裔骨科学会关节外科分会理事;湖北省医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委员;中国科协生命科学与医药卫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南六省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六省脊柱脊髓损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疼痛学会常务委员;湖北省脊柱脊髓损伤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康复医学会理事。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和临床骨科杂志副主编;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首席执行编委;中华医学进展杂志编委;国际骨科学杂志、实用骨科杂志、中国微创骨科杂志、中国微创骨科杂志和现代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医学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护理学杂志、美中国际创伤杂志、临床医学杂志、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和创伤外科杂志编委等29种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特邀审稿专家。获奖情况2010年,杨述华在全国率先开展40直径大头陶瓷对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2011年,杨述华先后开展全国第一例及第二例新型三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杨述华还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人工颈椎和腰椎间盘置换术、人工踝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等11项新技术。作为第一申请人,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及LCS人工膝关节临床研究等8项其它科研课题。获“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股骨头坏死实验研究”等省、部级2或3等奖共8项。个人作品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280余篇。其中《EarlyandIntermediateFollow-upResultsafterTreatmentofDegenerativeDiscDiseasewiththeBryanCervicalDiscProsthesis:Single-andMultiple-level》and《BiomaterialLoadedAllograftThreadedCagefortheTreatmentofFemoralHeadOsteonecrosisinaGoatModel》.等5篇在国际箸名的《Spine》和《BiotechnologyandBioengineering》发表.(8篇SCI收录)。主编《实用脊柱外科学》《人工关节置换外科学》《微创骨科手术学》《骨坏死学》和《骨科并发症防治》等5部百万余字的骨科专著;参与编著10余部。
上海二当家
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1994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 神经外科学习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及难治性脑肿瘤的手术治疗;1996年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硕士学位;2002年获得日本关西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博士学位,2003-2006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现任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兼一病房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从事神经外科专业20多年,擅长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颅内深部肿瘤,脑胶质瘤的手术加综合治疗为主要科研方向。 治疗胶质瘤的特色是手术治疗结合颅内、介入超选择动脉化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有效降低放射治疗的剂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国内率先开展荧光引导技术切除脑胶质瘤技术,可选择性的切除脑胶质瘤的浸润边界而不损伤周围正常脑组织,提高胶质瘤的全切率,延长病人生存期,明显改善预后。 对各种疑难复杂的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血管内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等不同的治疗措施。熟练掌握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技术、微创技术,手术干净利落,对待患者耐心细致。 现正在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18名,并承担临床专业七年制、本科生神经外科教学课程。 主要科研方向为“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曾发表专业学术论文80余篇(SCI收录5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黑龙江省科技厅重大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海外学人科研(合作)资助项目、博士后基金、归国人员基金、黑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资助项目、卫生部科研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日本文部省科研基金等科研课题多项。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华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神经肿瘤学会常委,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日本关西医科大学客座教授,亚太地区神经外科学会会员,日本国际脑肿瘤病理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黑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Brain Tumor Pathology》国际编委、《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国神经肿瘤杂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国急救医学杂志》、《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审稿专家。
序号 期刊名称 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内科医学类 1、 中华肝脏病杂志
如果有稿号,然后通知退稿,正常;否则,就不正常!
太不道德了,稿件积压你直接给人退稿就行了,干嘛先收了稿费在再退稿。而且现在审稿费成了200了。谁知道真积压还是假积压,以这个理由退稿多赚钱也是有可能的,,就不能
不是。《中国康复》杂志属于国家级学术期刊,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仍是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目前仍是中文核心期刊,位于核心期刊表“R4 临床医学类”4 复合影响因子:1.404 综合影响因子:1.168主办: 中国康复医学会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