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7

yiliudewendu
首页 > 医学论文 > 良药苦口利于病驳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琳子雄霸天下

已采纳

齐帆齐微课 中国有许多有益的格言,这些格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非常重的作用,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是一条具有代表性的格言,这条格言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没仍有很好的警惕作用。好药吃起来有点苦,但是却能把病治好。有些话说出来不好听,但对将来的行动、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古今中外人人都喜欢好听话,因为听起来舒服、听起来高兴、听起来有成就感,听的多了就如同吸鸦片一样,一旦不听,全身难受,感觉浑身痒痒的,于是“拍马屁”这种人应时而生。这种人能说的天花乱坠、死的能说成活的、说到你心坎里,让你产生共鸣。这种人很不简单,特别善于奉诚,大多数是小人,关键时刻背后捅你一刀,让人防不胜防。还有一点这种人当官必定是贪钱好色,甚至通敌卖国。 二千多年前春秋时期,在长江流域有个国家经常打仗,一个吴国、另一个是越国。两个国家的争霸都与伍子胥、伯嚭有关。伍子胥与伯嚭何许人?他们两个都是楚国贵族,都是因家族被重臣陷害而逃亡。最终都逃忘到吴国,对楚国、对楚平王恨之入骨。因为同病相连的缘故,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伯嚭为大夫。接着二人同仇敌忾,利用吴国军队杀入楚国,伍子胥鞭打楚平王尸体,总算报了仇。 此后,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之间越来越远了。伍子胥为吴王阖闾的托孤大臣,对吴王夫差忠心耿耿。但是,伍子胥性情急躁,敢子讲真话,惹的吴王很不高兴。伯嚭这个人说话灵活,善于迎合吴王,通常令吴王高兴不已,在吴王面前甚是吃香。 吴国与越国一战中,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俘。伍子胥主张把越王杀了,而伯嚭主张放了。原来伯嚭收到大量厚礼及数个美女,导致伯嚭站在越王那边。在佰嚭的劝说下,吴王放了越王。 从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休养生息。因越王之事让伯嚭耿耿于怀,于是伯嚭找个机会说伍子胥造反,吴王就令伍子胥自刎而死。可怜伍子胥忠心为吴国,却被吴王所杀。伯嚭风光无限,这个小人的日子也不长了。越国伐吴,吴王自杀,临死后悔不已,但已晚了,伯嚭也被越王所杀,小人得到了应有下场。 这个故事说明了不听忠言而偏听小人言必将灭亡。唐太宗是善于听忠言的典型。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明皇帝,在位期间善于纳谏。魏征曾多次与李世民争的面红耳赤,但是每次皆以魏征让李世民接受自己意见为止,让李世民对魏征又敬又恨。正是李世民善于纳谏,励精图治使大唐很快繁荣起来。 李世民在魏征死后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说魏征就是自己的镜子。然而不久,因魏征举荐的候君集因谋反被杀,李世民把魏征的墓碑打碎。李世民已听不得意见,沉醉于长生不死之中,最终因吃丹药中毒而亡。 李世民一代英主,到后期竟听不进真言,可见真话、忠言让人接受是多么难。这恐怕就是小人那么盛行的原因吧。然而,光听那些虚伪、动听的话能让我们进步吗?能让我们不断成长吗?恐怕不能的,只有不断改正错误,才能更好的提高,别人都说我们这好、那行,我们是完美的,那岂不是神仙了。可惜我们不是神仙,而是一介凡人。我们应让别人说出来自己的错误,有了错误并不可怕,我们改正了,不就提高了。 我们在写作中要想不断的进步,就应该让别人说出不足之处,我们就可以好好分析一下,不足之处的原因,以免再犯。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当然我们说别人不足之处时要注意说话方式。有时因说活方式不对所产生的效果可能天地之别。我们很多领导、老板都爱好面子,当他正说的兴奋之时,可能我们一句领导你那一点不对,让领导尴尬之极,面红耳赤的。领导胸襟广的,不会与我们计较,但是那小心眼的领导,可能会给我们“穿小鞋”。我们可等会议结束后,没人的时候,说出问题,讲出道理,这样领导就很容易接受了。 说话语言艺术也非常重要。尤其面对上级领导时,我们提出不足之处时,讲究一下效果更佳。首先肯定领导讲的非常精釆,然而再说某一处是否说的不太恰当,就这样说您看如何?我们这样效果是否此单刀直入说领导不当之处更好点呢。 当我们面对发小,经常在一起玩的朋友时,说他们缺点时,可以直接说出来,不必绕一大圈再说。如果绕圈,反而显得生僻了。 无论如何,为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我们敢于讲真话,少说空话、大话,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人负责。随着中国发展,敢于讲真话、敢于面对真理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祖国明天会更好! 齐帆齐第四期28天写作成长营(16)篇1725字,累字 29317字。

153 评论

水瓶座小小猪

就像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在有些人小的时候,因为生病,而不得不打针吃药,但又因小,药又非常苦,所以多半不肯吃药。这是有些教育有方的家长就会告诉孩子,这药虽然苦,但对自己的病有好处,可以快点好,这样可以少花钱进行长期治疗,病好后还可以吃糖,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这样一说,听话的小朋友,便会乖乖地吃起药来。还有些人,十分孤傲,认为自己什么都对,不把被人的意见放在心上,满不在乎,这样到最后自己就被这害惨了。所以,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要学会改正。面对别人的一句忠告,要以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不要因为别人向你提议,而很不乐意,在人家身后讲坏话,破坏了朋友之间的友谊,否则将会一错再错,到达一种无法自拔的情况,到最后害的是自己。影响了一生,走向绝路!让我们永远记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让自己变的更加优秀,有更多的朋友,加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34 评论

chetcn0948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最近我们学了古今贤文(真理篇),其中有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使我深有感触,它的意思是:药虽然是苦的,但如果你生了病,就必须得吃药,它能够让你恢复健康,对你有着巨大的作用,而朋友或家人的一句忠言,虽然这些话有些不中听,你听上去认为很没有面子,感到难堪,但这些忠告都是他们对你的真实评价,他们是真想让你改正缺点或不足之处的. 由此,我想说,如果有你的知心朋友或其他人指出了你的缺点或不足之处,对你讲了几句忠言时,你不能错误地理解它,错误地认为这不是真话,却是故意挖苦自己的气话,也更不能听过后,感觉很生气而对别人大吼大叫,这样既让别人对你绝望,对自己也没有半点好处,或明明知道了错误却不改正,这样只会一错再错下去.倘若你的缺点正是会影响你一生的缺点,那么你最终将会走向绝路,步入歧途…… 说到这里,我联想到我们的生活实际. 人的一生总会生病,生病了就要吃药.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药都是苦的、十分难吃的,甚至还有的会让你感觉很恶心,于是只得捏着鼻子痛苦的吃了下去,过后几天,你会发现你的病情好转得很快,你的病情好转得如此之快,不就是药的功劳吗?你的大“功臣”不就是曾经让你皱紧眉头的药吗?假如你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而不吃药的话,你的病情就会恶化.是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呀! 在家里,我们也经常因为学习不认真之类的问题而被家长骂,例如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记得有一次,我匆匆写完作业,没有认真检查就把本子塞进了书包.结果,第二天,本子发下来时,我发现,我犯了一个计算算错的极为低级的错误,有一次,我妈妈检查我的作业时,意外发现了这个低级错误,于是非常生气,对我说:“你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计算都会错吗?你为什么每次做作业都如此粗心马虎?你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再和粗心的缺点纠缠不清了,否则你的成绩会下降,这会很危险的!”我一听她这么生气,心中非常委屈,我毕竟也不想这么做嘛!之后,我只好努力改正,最后,终于改掉了这个坏毛病,作业的质量提高了很多.是的,忠言逆耳利于行呀! 没错,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希望在今后如果有人给你提出建议,要你弥补自己的不足,就请你不要听不进忠告,就努力改正吧!

251 评论

相关问答

  • 议论文良药苦口利于病

    有病就得吃药,这已成了一条定理,当然,有了病,吃药固然重要,然而,药的成分与吃药的时机、方式也同样深深地影响着疗效。“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一代雄才,一统天

    永琳欧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良药苦口利于病作文议论文

    就像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在有些人小的时候,因为生病,而不得不打针吃药,但又因小,药又非常苦,所以多半不肯吃药。这是有些教育有方的家长就会告诉孩子,这药虽然苦,但

    情流感92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作文良药苦口利于病议论文

    就像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在有些人小的时候,因为生病,而不得不打针吃药,但又因小,药又非常苦,所以多半不肯吃药。这是有些教育有方的家长就会告诉孩子,这药虽然苦,但

    greenxixi503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苦口良药利于病议论文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是,良药何必要“苦口”,忠言又为何要“逆耳”呢? 把驱除蛔虫的药做成宝塔糖,不是孩子们就欣然接受

    无人边框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良药苦口利于病驳论文

    齐帆齐微课 中国有许多有益的格言,这些格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非常重的作用,

    yiliudewendu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