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2

sophialili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发表文章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蘅芷菁苓

已采纳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生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医生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临床医生的创新

【摘要】临床医学的特点是研究未知数最多的人类自身,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探索与创新的本质是排除错误,不断进步,服务病人。但近几年来,国内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生们宁愿做“太平医生”而不敢创新了。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简要浅析。

【关键词】临床医生 探索 创新 风险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01-02

我常喜欢看中央电视台CCTV10科教频道的一个品牌栏目----探索与发现,也经常由此想到临床工作一线的医生,在日复一日大量而又繁琐的临床工作中,有没有探索和发现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医学是一门仍在探索的科学,人类对自身和疾病的认识,至今还是处于“童年阶段”。面对充满未知的医学世界,医生们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或发现新的认识。一部医学史,充满了探索与发现,才成就了今天的医学。我们临床医生现在所学习、认识、掌握和应用的医学,无论西医还是中医,无论内科还是外科,无论手术还是用药,都是由无数“医学哥伦布”先驱们为我们所探索、发现和揭示的。探索与发现的起点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永无止境。

临床医生们身边的病例和诊疗工作中有着许多未知与疑难的问题,带着疑问去查找文献资料,求教老师或同仁,参与会诊讨论,上网发帖求助,使出浑身解术利用各种渠道来寻求解决办法,这就是在探索。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奥秘,找到了新的、好的诊疗技术、方法或术式,甚或会有小小的创新与发明,这就是发现。看似很普通,很平常,却深刻地反映出科学活动的思维认识过程,目的是找到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规律,以帮助医生们战胜疾病。

然而,世事都有两面性,探索就意味着冒风险。最近几年,国内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生“带着钢盔开着坦克”行医,自我防护意识越来越强,该做的手术不做了,该冒的风险不冒了,该创新的不创新了。临床医生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愿做“太平医生”。在医患关系和谐的年代,医生的失误往往能够得到患者的理解,这才促使医生不遗余力地为患者治病,从而加快医学的进步。对于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状况,大多数临床医生的内心都充满了矛盾与苦闷。我们既希望探索医学禁区,又害怕患者无理取闹,使本来单纯的医学问题,最终上升为法律纠纷。为此,许多医生不得不选择“无为而治”。

一代名医张孝骞曾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来形容现在国内从医的谨慎。医生面临的病人个体差异巨大,诊疗过程时刻存在犯错误的可能。因此,有些医生感叹,如果把每个医疗过程倒过来分析,多数都能发现一些治疗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为此,美国医学会于1999年发表了著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公告,指出:公众必须认识到医生也是人,也会犯错误,把所有医疗缺陷的责任都归结在医生身上是不公正的。有资料显示,即使在医疗技术更发达的西方国家,医疗缺陷的发生率仍高达10%~15%,比一些恶性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都多。

我们目前对医疗缺陷还缺乏理性对待的态度,医生对自己的医疗缺陷有种神经质的忌讳。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对医疗缺陷缺乏一个切实可行的应对办法,飞机失事,国家有一套赔偿标准来安抚家属,可是对医疗缺陷却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于是医疗纠纷中的争执和天价赔偿屡屡见诸报端,这更加剧了医务人员对医疗缺陷的逃避。如此,在面临患者质疑的时候,就把医德、规章抛在脑后,通过修改病历来“保命”。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医生“举证责任倒置”,也使我们医生处于不利地位。而且,当前医生和医院的隶属关系,使得某个医生的过失,成为某个医院的过失。一旦发生了赔偿,一般也需要医院承担大头。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在共同利益的作用下,会不遗余力地为医生修改病历创造条件,甚至敦促、指导当事医生修改病历。

相比起来,国外医生的独立执业的管理方式就显得合理些。在很多国家,医生尽管和某些医院发生工作关系,但其利益是独立的,其和保险公司直接挂钩,病人找医生看病,然后到保险公司报销,包括医疗缺陷,也可能由保险公司来买单。可是一旦某位医生经常遭到患者投诉,赔偿超过一定数量的时候,保险公司就可能和该医生解约,而医生一旦失去了保险公司的支持,就意味着病人找他看病没有保险公司报销,那么一般也就很少有患者会找他,他也很难和医院签订工作合同。这种医生自己为自己负责的模式,既可以增强医生的责任感,也可以避免医院和医生因为利益关系,玩“猫腻”共同应付患者的情形。面对医疗缺陷,如何让医生相对独立出来,应该是当前医疗改革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没有失误也可能失败,没有失误并不意味着成功。没有错误就等于完美无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更何况,从来不犯错误的医生是没有的。医生们的这种“无为而治”,不仅阻碍了医学进步,也损害了患者的根本利益。医生应该怎么办?医学应该怎么办?

医生这个职业,是相当特殊的职业。因为人命关天,所以,对这个职业的要求更高一些。就拿大学本科来说,正规的医科大学的学制要比普通大学多上一年。毕业以后,必须要当相当长时间的住院医师,要有相当长时间的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当上医生。但是,医生又是个高风险职业。除了确实因为医术不高或因为疏忽可能发生人命关天的问题外,来自病人家属的误会也不得了。因为医生接触病人,而没有一个病人不希望自己尽快好起来,医生又不能保证每个病人都尽快好起来,这样,势必会发生医生和病人的摩擦,经常听到的新闻是某某医院某某医生又受到了病人家属的攻击。受攻击的医生中,应当有不少人是无辜的。不是他们不想治好病人,而是他们回天乏术。这个回天乏术不是医生的手段不高强,而是病人已经病入膏肓。

医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医学的特点是研究人类自身,而人类自身的未知数是最多的。医学的局限性在于认识的局限,而认知也是相对的,也许是片面的,过后是错误的。医学原理也会如此。科学并不会说“我什么都知道”,科学只知道一部分。“包治百病”肯定是谎言。医生对病人说话一定要留有余地。什么都能治,就意味着什么都不能治;没有任何副作用,就意味着没有作用。医学的局限性还在于方法的局限性,100年前没有输血、没有抗生素、没有真正的麻醉。疾病不可能被人类征服,它们总是伺机反扑,或者“提升水平”,把人类推向陷阱。

医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到患病的人的体验上,而不仅仅集中到疾病的过程本身。治疗并不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有时候意味着体恤,减轻痛苦而已。2004年4月《英国医学杂志》曾刊登这样一段话:对于有些“病”(至少60余种),没有必要采取什么方法去治疗,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有什么方法有效,也许不治疗比用什么方法去治疗更好,也许最好的方法是不去治疗。

医疗也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医疗的特点是在获的人体上实施诊断和治疗。医疗的风险性存在以下几种,诊断风险:误诊、误伤。用药风险:毒副作用、剂量耐受差异、过敏。手术风险:麻醉、出血、损伤、感染。风险在于疾病的复杂、认识的局限、技能受阻,也有责任心和经验不足。医疗是服务性行业,却是特殊的、极大风险的服务。医学是一辆行使在高速路上的破车。各种媒体电台将医学推向尴尬,使医生陷入无奈。医生的手谨慎而颤抖。医生只能以“尽可能”“尽力而为”的表达得到理解。

作为临床医生,要有为科学、为患者献身的精神。一名医生如果不愿冒险,就只能成为“修机器”的匠人,而不能成为医学大师。医生的冒险精神不仅来自于对真理的追求,也来自于对患者的感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医生深怀仁爱之心,患者都是通情达理的。当然,患者理解医生也是有条件的。在临床中,尽管误诊是客观存在的,但医生不能以此为借口,无视生命的尊严,随意让患者付出无谓的牺牲,承受无谓的痛苦。患者可以宽容正常的失误,却无法宽容因敷衍塞责、草菅人命造成的失误。

中国古代政治家、哲学家说:做事要“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作医生也当如此,对医生而言,天理即为自然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人情即为人的思想、意识、情感和意愿。而国法即为诊治的原则、规范、技术路线、方法技巧和政策。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探索的本质就是排除错误,不断进步,服务病人。“先病家之忧而忧,后病家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医学仁爱的真善美精神,这种精神正深深地植根于现代医务人员之中。无论时代和社会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仍然是中国医学的主流。

郎景和教授的这样一段话,很值得我们临床医生好好回味的:珍视自然的每一种状态,是客观地看待科学。科学不是万能的。认识无限,而我们认知的程度和探索的范围总是十分有限的。疾病的诊治要遵循两个原则:科学原则与人文原则。科学的原则是针对病情而言的,需要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和技术路线而采取科学谨慎的原则;人文原则是针对人情而言的,需要对病人的心理、意愿、生活质量、个人与家属要求而采取人文关怀的原则。

现金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生要将科学与人文交融:有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繁荣思维品质,有效地工作方法,和谐的相互关系,健康的身心状态。医生与病人和病人家属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是诊断、治疗、医学发展和医疗纠纷防范的关键环节,也是医德的表现。新时代的临床医生必须是细心的观察者、耐心的倾听者和敏锐的交流者。

临床医生们的探索与发现之路就是一条临床医学研究之路,是理论联系实践、修炼求道、功成自然之路。临床科研的土壤就在临床诊治的病例、病案之中,关键是善于发现问题,要有思维、学术的敏感性,抓住问题就去研究、去探索,在探索中产生创造性。临床医生在工作中的探索与发现之路更是一条深入云端的羊肠小道,需要咱们临床医生们具备一种执著的献身精神,一种事业激情,一种睿思智慧和一种行动习惯,不是为了寻求功利,而是为了选定的目标和使命而去苦苦探索的。真正使医生能力和智慧提高的是病人。病人是病理现象的展现者。只有这时(在病人面前,而不是在书本上),医生的双眼才能焕发智慧。病人是医生真正的老师。专业和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是必要的。人文修养和哲学理念具有根本性、终身性。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个狭窄的领地内,我们需要学习的更多更多……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医生学术论文

251 评论

jason大魔王

需要。中国职业医学杂志规定,来稿初审需要支付审稿处理费,每篇100元。《中国职业医学》杂志是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主办的统计源期刊,是一本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双月刊。

88 评论

刀刀吹雪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265 评论

镜SHOW公主

硕士生导师

医学硕士(中山医科大学)

1981-86年 湖南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 学士学位

1986年至今 中山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4年 中山大学卫生统计学专业 硕士学位。

1.医疗卫生领域的成本效果分析

2.慢性病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

3.行为流行病学。

4.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1. 综合电脑软体加强医学统计学的形象化教学 中山大学 2001年 主持

2.筛查方案的统计设计与资料分析 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子课题 2002年 第二

3. 临床型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中山大学 2001年 第二

4. 子宫肌瘤相关基因的筛查与克隆 广州市科学委员会 2001年 第五

5. 健康促进学校预防中小学生吸菸效果评价 CMB课题 2002年 第三

6. 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同时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前瞻性研究 广东省科技计画项目 2003年 第六

7. 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人群可持续性健康评价的研究 4万 广东省科技计画项目 2004年 主持

8. 医学统计学结合网路教学综合改革模式的研究 中山大学 2004年 主持

9. 磁共振成像为主要手段的鼻咽癌临床分期系统的建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4年 第四

10. 磁共振成像为主要手段的鼻咽癌临床分期研究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国际合作项目 2004年 第四

11. 磁共振成像为主要手段的鼻咽癌临床分期系统的建立 广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引导项目 2004年 第四

12.广州市流动女工预防爱滋病危险行为与行为干预的研究 3万 广东省爱滋病防治项目 2005年 主持

13. 吸毒人员预防爱滋病及减少伤害的行为干预方法探讨 15万 2005年 主持 卫生部爱滋病防治套用性研究项目

1. 病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信息 2005年. 18(9)

2. 经济发展对可持续健康影响的评价指标的探讨 2005年. 12(4)

3. 眼科病案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中国医院统计 2006年. 13(2)

4. 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与置信区间估计的电脑实验. 卫生软科学. 2004,18(3) 第一

5. 广州市845名流动女工对爱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4,11(4) 第一

6. 医院资料如何套用SPSS软体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3,10(1) 第一

7. 广州市502名宾馆服务人员爱滋病的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的调查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12(2) 第二

8.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2,18(3) 第三

9. 广州市532名宾馆、酒店及娱乐场所女服务人员爱滋病预防干预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21,Suppl 第二

10. 套用SPSS软体包做二项分布及其正态近似的电脑实验.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2001, 18(5) 第一

11. 广东省各级医院就诊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0,7(3) 第一

12. 二项分布及其正态近似的电脑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医学信息. 2000,12 第一

13.美国公共卫生教育的现状与优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 6 第二

14. 广东省1360例SARS病人治疗措施与预后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6,13(4)329-331

15. 广州市432名强制戒毒人员爱滋病防治知识及减少伤害技能的调查. 中国爱滋病性病杂志. 2007,13(1)

16. 广州市吸毒人群爱滋病高危行为及知识水平的调查研究.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7,14(2)

1.提高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5010课题 统计负责人 2008-2018

内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的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 5010课题 统计负责人

碘规范化治疗Graves病及预防不良反应的前瞻性研究 5010课题 统计负责人

4.广州地区爱滋病的流行规律和相应防治模式的研究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重大项目 第四 40万 2006-2009年

5.广东省残疾人致残原因分析和康复需求与对策的研究 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横向课题 第三 5万 2007年

6.广州地区吸毒人群爱滋病监测模式的研究 主持 广东省科技计画项目 3万2007-2009

7.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得基因互作分析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 第二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万 2008-2011年

8.广州市越秀区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综合管理与干预模式的研究 2008-2011年 10万 广州市卫生局重大项目

9.广东省社区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综合预防与控制模式的研究 主持 广东省科技厅重点专项 2009-2011年 20万元

10.美沙酮治疗门诊吸毒人群针对减少伤害的教育模式效果的研究(科技部十一五攻关课题"广东爱滋病、病毒性肝炎规范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分题主持<项目总负责:凌文华>,万元,2008年-2010年)

11.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研究 主持 2009-2011年 1万 中山大学

新增发表文章(2009年11月16日更新):

1.健康状况综合指标体系的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7, 14(3):193-197

2.陆丰市1953-2004年脊髓灰质炎防疫分析 通讯作者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7,8(4):378-381

3.广州地区638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通讯作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16(2):147-149

4.广州市吸毒人群预防爱滋病及减少伤害的同伴教育效果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8, 15(1):3-8

5.强制戒毒人员爱滋病防治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通讯作者 中国健康教育 2008,24(8),578-580

6.珠江三角洲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国医院统计杂志 2008,15(3),239-241

7.广东省城乡残疾人个体生活能力的分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9期),第三

8.广东省 *** 力残疾主要致残原因和对策分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10期),第三

9.广东省城乡残疾人社会参与状况的比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10期),第三

10.广州市流动人口中女工预防爱滋病两种干预模式的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2009,20(2)

11.广州市769名流动女工爱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调查 通讯作者 卫生软科学 2009,23(3)

12.吸毒者爱滋病知识、行为及卫生服务利用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009,25(7):783-784

13.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调查. 通讯作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15(15):1475-1477

14.临床护士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 通讯作者 护理管理杂志 2009,9(7):6-7

15. 广州市越秀区1988至2007年居民恶性肿瘤减寿分析 通讯作者 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16)

16.广州市越秀区1988年至2007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分析与预测. 通讯作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30(5):24-628

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和St. Gee's呼吸问卷综合评价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国职业医学 2009,36(5):382-385,388

新增发表文章(2010年4月27日更新):

1.广州市越秀区1988~2007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年龄分布及减寿分析. 通讯作者 中国卫生统计 2009,26(6):633-635

2.外来务工人员爱滋病知、信、行状况以及健康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调查. 现代预防医学 2010,37(5):1281-1283

新增发表文章(2011年4月8日更新):

1.境外生源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通讯作者 中国学校卫生 2010,31(3):281-283

2.尘肺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通讯作者 中国职业医学 2010,37(3):202-205

3.广州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及防治状况调查. 通讯作者 广东医学(CA收录) 2011,32(2):233-236

for Windows统计分析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年 编委

2.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第二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 编委

for Windows统计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副主编.

4.实用心脏病预后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年 编委

5.中国医学统计百科全书《单变数推断统计分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 编委

6.中国医学统计百科全书《多元统计分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 编委

7. 妇幼卫生管理学 编委 2006年2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现任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医院统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及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妇幼保健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

179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华医学杂志发表文章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

    臻品之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发表文章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生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医生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临床医生的创新 【摘要】临床医学的特点是研究未知数最多的

    sophialil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发表论文

    具体看文章,综合类的医学期刊适合刊发各学科稿件,专科类的期刊只能刊发本专业的稿件。核心一般都是比较有难度的,不贵只要放轻松点都是没事会度过的。感觉自己选择有困难

    祎伊妈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国医学杂志发表文章

    说实话,自己投稿发表论文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找代理成功率很高很多!医学杂志投稿

    小老头and小胖子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国职业医学杂志怎么发表

    《广东医学》这些都不错啊。我去年弄了,要提前准备哦核心的,找了这个帮忙他QQ是935990,信誉不错吧。主要看你是什么专业。你去看看吧。以下看有没有适合你的咯中

    黑粉精灵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