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6

真的啊1988
首页 > 医学论文 > 医学论文影响因子20分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凌空抽筋

已采纳

20分的sci是很高水平了。 sci的分值也成为IF分,IF=前两年文章引用数/前两年文章收录数,看到公式你应该就一目了然了。高低只是一个比值而已,当然分越高发表难度越高,权威越高。 最低分值是0~1分,高的到10分,甚至几十分。投递的时候先对自己的文章评估,选择适宜的区间,提高成功率是最需要考虑的。

146 评论

反叛的路鲁修

吕教授从医执教5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神经病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脑血管病和神经免疫病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早在1990年,他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Lancet上发表“Early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meningitis by detection of Anti-BCG secreting cells in cerebral spinal fluid”一文,为结核性脑膜炎的免疫学诊断提出了革新方法,至今仍影响深远。此后,他一直主要从事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系列研究,1991年于J Nerul Sci上发表Antipresynaptic antibodies in myasthenia gravis,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重症肌无力”不仅仅局限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病变,同时也有突触前膜的参与,为“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作出了重要补充。“重症肌无力突触前膜抗体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课题先后2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重症肌无力突触前膜损害的证据与临床亚型”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后,他又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寻找“重症肌无力”的相关致病基因,首次在Pubmed基因库中注册了“P9”基因,还领导课题组在骨骼肌成分的研究中取得较大进步。他主持的重症肌无力系列研究在2005年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教育部科技提名一等奖。在脑血管病研究领域,吕教授主要研究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行为和脑循环动力学、脑血管自动调节作用的研究,先后发表“急性脑血管病人的血液流变和血小板行为”、“血粘度与动脉均压的线性回归方程及其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意义”及“脑循环与临床”的专著。1998年后与复旦大学丁光宏教授合作,研究Willis动脉环的脑血流动力学,获得教育部发明二等奖。1996年成为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首席科学家后成立了脑卒中病区,规范脑血管综合治疗方案,进行了糖尿病脑梗塞的临床和基础、缺血性神经元保护等研究,先后在Exp Neurol,Brain Research,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Biochemistry Society Transacti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拓宽了思路。吕教授医术精湛,强调规范化和个体化诊治相结合,敢于打破传统诊疗模式,开辟和探索新的思路,不断为临床实践注入新理念。他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总是想方设法为病患解决问题。作为学科带头人,吕教授坚持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应用现代医学新思路,对临床科室和研究所进行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改革。首先,他对学科梯队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了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学科梯队。其次,他倡导在临床科室实施专业分组制度,使得科室专业水平得到了纵深发展,目前各专业组在国内相应领域都初露头角。第三,他在研究所中调整、改造各个实验室,增添设备,优化配置,使神经病学研究所的实验条件在国内各大医院研究所中处于领先地位。第四,优化梯队结构,他先后引进任惠民、肖保国和吴志英等教授,弥补了生化、免疫和分子遗传相应领域的不足,为保证科室长期发展的后劲补充了重要的软实力。经过吕教授和全部科室同志的共同努力,目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初见成效,研究所人员发表的SCI论文数量逐年增长,神经病学药理基地成为多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的牵头单位,2001年使学科被评为教育部二级重点学科。吕教授非常重视国内外在专业学术领域的交流——“走出去与请进来”,多次参加并在国内组织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为促进国内神经病学学科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做了大量工作。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科分会于2007年底加入了世界神经病学联盟(WFN),在神经病学专业对外交流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吕教授从90年代开始培养研究生,他为人师表,治学严谨,非常重视对青年医师的培养,主张“大胆放手和具体指导”的育人理念,要求青年医师在医、教、研全方位发展。他目前已培养了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35名、硕士研究生17名,目前在读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4名。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吕教授发表各种论文180多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最高影响因子达20分以上。此外,吕教授主编了《骨骼肌肉疾病》、《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神经病学》教材;副主编《神经疾病基础与临床》、《临床神经免疫学》、《神经疾病新理论与新技术》、《实用神经病学》;分主编《实用内科学》第十一版至十三版;参编《脑循环与临床》、《中华内科学-神经症状篇》等著作。

261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论文影响因子16分

    影响因子在8分以上的就属于顶级期刊了。小自然杂志就是10分左右。影响因子在5~8分的就属于比较优秀的期刊了。影响因子,如果是在2~3分的期刊,那也是可以拿得出手

    xiaoyizhu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影响因子10分医学论文

    影响因子10.0已经是非常高的期刊影响水平了,影响因子也是一个衡量期刊价值的关键指标,是根据期刊近两年的发文总量和引文量之比计算得出的。 通常来说,影响因子越高

    兔小主改名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医学论文影响因子20分

    20分的sci是很高水平了。 sci的分值也成为IF分,IF=前两年文章引用数/前两年文章收录数,看到公式你应该就一目了然了。高低只是一个比值而已,当然分

    真的啊198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医学期刊5分影响因子

    属于常见的水平。 影响因子5到6的sci刊物绝对算不上是高影响因子刊物,一般3-5分的影响因子在sci刊物也是很多见的,所以5到6分的sci刊物在sci刊物中属

    俊之独秀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医学期刊影响因子6分

    “投稿医学领域的sci期刊肯定选择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低分值是0~1分,高的到10分,甚至几十分。但是对于学sci影响因子多少算高并没有明确的划分,一般10分左

    爱吃之虎虎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