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94

踏雪1230
首页 > 医学论文 > 焦易堂创办了什么医学杂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圓滿如意妹

已采纳

【国民党时期的废止中医案】 对中医歧视、摧残最酷的莫过于国民党政府。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西医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另拟“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呈教育部,并规定了6项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 1、施行旧医登记,给予执照方能营业,登记限期为一年。 2、限五年为期训练旧医,训练终结后,给以证书。无此项证书者停止营业。 3、自1929年为止,旧医满50岁以上、在国内营业20年以上者,得免受补充教育,给特种营业执照,但不准诊治法定传染病及发给死亡诊断书等。此项特种营业执照有效期为15年,期满即不能使用。 4、禁止登报介绍旧医。 5、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医学宣传。 6、禁止成立旧医学校。 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 “废止中医案”。曾留学日本学习西医的余云岫,是废止中医派的代表人物。他一向攻击贬低中医学,把中医等同于巫术,甚至直指“中医是杀人的祸首”,必欲废止清除而后快。他对中医的处置办法是“废医存药”,中医废止,而中药作为医学研究资料尚可以加以利用。余云岫提出“废止中医案”的四点理由是:(1)中医理论皆属荒唐怪诞;(2)中医脉法出于纬候之学,自欺欺人;(3)中医无能预防疫疬;(4)中医病原学说阻遏科学化。他多次解释该提案是打算在五十年内逐渐消灭中医,一者任其老死,自然消亡;二者不准办学,使后继无人。因此,余云岫被世人讥评为“东西医奴隶”,成为千古罪人。 1929年2月26日,上海《新闻报》首先披露此事。消息传出,全国为之震动,人们热血沸腾,中医界空前大团结、大觉醒,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废止风潮。上海市中医协会首先发起召开上海市医药团体联席会议,邀集神州医药总会、中华医药联合会、上海中国医学院、医界春秋社等40余个中医药团体的代表商讨对策(Petition Report of National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Organizations Chronicle of Medical Field,1929,34:48.全国医药团体请愿报告,医界春秋,1929,(34):48)。会上讨论决定,组织上海医药团体联合会以便采取统一行动,议决筹备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定会期为3月17日。1923年8月17日,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假上海商会会场举行开幕式。 为了表示对大会的支持和拥护,上海中医、中药界分别停业半天,药店门前张贴许多醒目的标语,如“拥护中医药就是保持我国的国粹”、“取缔中医药就是致病民的死命”、“反对卫生部取缔中医的决议案’等等。会场上悬挂着巨幅对联“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药以防经济侵略”。出席大会的有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15省132个团体的代表共262人。经大会议决的重要提案包括: (1) 请愿问题,议决由执委会负责办理。推选谢利恒、随翰英、蒋文芳、阵存仁、张梅庵组成晋京请愿团,分别向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政府、行政院、立法院、卫生部、教育部等单位请愿,要求撤销废止中医提案。 (2) 建设问题,请求中医药学校加入学校系统,准予立案,并设立各省中医药学校。 (3) 确定3月17日为中医药界大团结经念日——国医节。 上海名中医张赞臣主办的《医界春秋》,出版号外“中医药界奋斗号”,揭露余云岫等人的阴谋。3月2日,余云岫主编的《社会医报》竟然公然刊出了还没有宣布实行的“废止中医案”。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双方剑拔弩张,直面对峙起来。几天内,数不清的各地中医药团体的质问函电飞向了南京政府。 1929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242个团体、281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会场上悬挂着“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药以防经济侵略”等巨幅标语,高呼口号“反对废除中医”、“中国医药万岁”。大会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组成赴京请愿团,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上海中医药界全力支持大会,罢工半天并提供全部交通工具。同时,全国总商会、中华国货维持会、医药新闻报馆,以及南洋华侨代表等电请保存国医。社会公众舆论也支持中医界,提出了“取缔中医药就是致病民于死命”、“反对卫生部取缔中医的决议案”等声援口号。一时间群情激愤,运动的浪潮颇似“五四”运动在中医问题上的重演,可见废中医是何等地违背民心。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中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国民政府没料到会造成如此轩然大波,当时正值召开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叶楚伧、李石曾、薛笃弼等要人亲自接见了请愿代表并表示慰问。这迫使卫生部不得不公开表示对中医并无歧视,并面允代表:该提案虽获通过,但暂不执行;改称中医为国医;同意成立“中医学社”。 虽然这次斗争取得了一定胜利,但政府的反中医政策丝毫没有改变,废止中医一直在以变相的手法进行着。不久,教育、卫生两部通令中医禁止参用西药及器械;中医学校降格为中医传习所或中医学社,不准用学校的名称,以限制中医人才的培养;中医医院改为医室等。目的仍是企图逐渐消灭中医,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尤为南京政府所忌恨。该会人力、物力、财力雄厚,动辄通电全国,号召力很强,是中医界与南京政府斗争的强有力的组织。1931年1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以该会不符合法律强令解散。这再次激起中医药界的愤怒。2月1日,中医界在上海召开临时代表大会,有17个省市及南洋、菲律宾等223个团体的457位代表参加。这时的中医界已清醒认识到行政地位的重要性,于是明确提出中西医平等待遇,中医参加卫生行政,中医药改称国医国药,编纂中医药字典及教科书等,并再次派代表进京请愿。这次请愿的规模和声势较前一次更大,惊动了蒋介石。他先是煞有介事地答应代表,让文官处撤销两部公告。然而这不过是缓兵之计,代表们一撤,身兼教育部长的蒋介石马上以教育部的名义推翻了自己的诺言。 1930年3月,由焦易堂等人提议,仿照国术馆之例,在南京设立了中央国医馆,并在各省及海外设立分馆、支馆。它负责制订学术标准大纲,统一病名,编审教材,设有学术整理委员会和编审委员会。人们正奇怪呢,难道国民政府忽然热心起中医来了?其实是为了缓和中医界的愤怒情绪。国医馆的经济来源,名义上是国民政府每月支给五千元,但从第二个月起就减半发给,使得国医馆迟迟办不起刊物、开不起训练班,要靠分馆和各地中医界的接济来维持。这是一个半官、半民、半学术的特殊组织,是在特别情况下建立的畸形机构。它的建立曾使中医界欢欣鼓舞,但因受政府操纵,国医馆名为学术机构,实为政府的御用工具。所以国医馆成立后作为不多,形同虚设,曾受到中医界的尖锐批评。

207 评论

哈哈的静静哈

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主要从杨氏太极拳的拳式发展创新的。杨式太极拳原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小架拳式基础上逐步修订的。 创办人吴鉴泉(1870--1942年),河北省大兴县人,满族,自幼从其父吴全佑学太极拳。吴全佑(1834--1902年)又在北京从杨露禅学拳。许禹生在《太极拳势图解》里写道:“当露禅先生充旗营教师时,得其真传盖三人:万春、凌山、全佑是也;一劲刚、一善发人、一善柔化;或谓三人各得先生之一体,有筋骨皮之分。” 吴全佑先学杨露禅的大架,后又学杨班候初改的小架,两面三刀者互相吸收溶化,传至其子吴鉴泉时,又经数十年的溶化和发展,遂形成柔化为主的一种紧凑、大小适中的拳术,即吴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共84式,不仅在中国国内,而且在美国和东南亚一带也颇为盛行。 特色吴式太极拳以柔化着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拳式小巧灵活。拳架由开展而紧凑,紧凑中不显拘谨。推手动作严密、细腻,守静而不妄动,亦以柔化见长。溯源太极拳相传为武当道士张三丰所创。据明史《方伎传》记载:“洪武(1368-1398)十七年太祖诏三丰不赴。二十五年乃隐人云南。建文元年完璞子访三丰于武当,适从平越归来,相得甚欢。永乐四年侍读书士胡广奏曰:“三丰深通道法,拳技绝伦。……”此说大致可信。张三丰辽东人,名全一,又名君宝。欣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因观蛇鹤相斗而得灵感,遂创立太极拳。其后,有山右王宗岳、温州陈同洲、海盐张松溪、河北蒋发等一脉相传。后经至河南陈家沟,再传至杨露禅。清同治(1862-1874)年问,宗师杨露蝉受聘于端王(载漪)府,教授太极拳。端王又称神力王,当时掌管神机营,管理三旗事务。宗师同时任神机营总教练。端王待宗师甚厚,礼仪有加。多年后,端王对宗师说:"小王待师可谓甚厚,何无优秀门人为我所用?”。宗师对端王说:“我已注意三位护卫,可传吾艺”。三人即是凌山(满族)、万春(汉族)、全佑(满族)。此后,端王命专从宗师学艺,技艺大进。…因受当时;阶级观念所限,故宗师命三人拜其子杨班侯为师。实际上三人的拳技都是杨露禅教的。经数年勤学苦练,三人各有所长,凌山善发劲、万春善刚劲、全佑长于柔化。宗师全佑先生,性格外柔内刚,外表斯文,为人乐善好施,慷慨助人。曾于路上见有军人,打商贩,遂上前劝告。但军人自持孔武有力又见宗师斯文,认为可欺,则一言不合拳脚相加。但如蜻蜒撼树,陪地不起。宗师告诫其不可欺凌百姓,放其归去。但此军人是御轿营的,他并不以此为诫,又纠合同营前往复仇,但仍不得其惩,此后方知宗师身份,并陪礼道歉,永记教训。宗师全佑之子吴鉴泉先生(1870—1942)匡贯满族音译故姓吴刀,自幼受父熏陶,喜武功,善射骑。对太极拳造诣精深,对宗师的太极拳不断发展、修润和充实。使拳架更加规范,连绵不断,更符合太极拳阴阳理论,特点更加明显。从而自成流派,创建了吴式太极拳,传遍大江南北。宗师吴鉴泉,原任职清廷禁卫军护军营,宣统逊位后,由参谋总长荫昌荐于大总统黎元洪,任总统府卫队师第十—一师武术教官。当时政要如段芝贵、陆锦等皆随其学技。 一九一六年吴鉴泉与当时武术名家杨少侯、杨澄甫、许禹生、纪子修、孙禄堂、刘恩绶、刘彩臣、张忠元、佟连吉、姜登撰、兴石如等成立北京体育讲习所,招收北京市各大中学体育教员等六十余名。吴家第三代传人吴公仪、吴公藻昆仲即为该所首届毕业生。学员成绩斐然,深得北大校长蔡元培嘉许,提请教育部拨给新址,扩大为北京体育学校,通令各省选派学员到京训练,为期两年,毕业后返回本省担任武术教员,吴家太极拳遂普及全国。北伐成功后,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由李景林、张之江任馆长。该馆历届国术考试皆聘吴鉴泉为评判委员。一九二八年,上海市政府、精武体育会、中法大学及当时社会闻人黄金荣、杜月笙、张晓林、王晓籁等致电北京体育学校,聘请吴鉴泉南下传授太极拳,受业者至众。当时党国要人焦易堂、王用宾、熊式辉、彭养光、袁良、吴思预、谷正伦、诸辅成、陈布雷、章乃器等亦先后从其学拳。一九三三年,鉴泉太极拳社在上海成立,一九三八年拳社自筹资金建武术馆,征得八仙桥青年会当局之同意,在青年会顶楼加盖一层十楼,并起名为“鉴泉厅”,为练功者提供了极好的练武、探讨和交流的埸所,吴鉴泉任社长,其婿马岳梁任副社长。1942年宗师患糖尿病,因当时上海沦陷,缺医少药,不幸逝世。吴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中,英才倍出。其中翘楚者,当数宗师吴公仪为首。 宗师吴公仪(1900—1970),宗师吴鉴泉长子,天资聪明,勤谨好学,悟性极高。弱冠即代父教学。北京体育讲习所首届毕业生。1924年受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聘请,担任军校学生部及高级班太极拳教官。兼任中山大学体育系讲师。从业者有方鼎英、谭延闓、朱培德、陈嘉佑等名流。 1937年宗师在香港成立鉴泉太极拳分社,担任社长。1943年香港沦陷后回上海,担任鉴泉太极拳社社长,1948年重返香港复社。 1954年宗师在澳门为慈善筹款举办的“吴陈比武”中,甫交手对方即鼻部中拳而流血过多,休息超时,再因起脚过膝犯规,公证宣布停赛。由此宗师及吴氏太极拳名噪一时,海外团体纷纷致函邀请。宗师命长子吴大揆于九龙设立分社。次子吴大齐、侄子吴大新分赴新加坡、吉隆坡、马尼拉等地设立分社。并于九龙佐敦道建立总社。从此,吴氏太极拳风行于东南亚并发扬于海外。宗师吴鉴泉次子吴公藻(190l—1985),家学渊源尤以理论见长,著作甚多。自第一届北京体育讲习所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教练。1929年于上海精武体育会任教。1933年随吴稚辉等赴长沙,在欢迎会上表演太极拳,举座赞赏。得到省长何键器重,聘为湖南国术训练所教官兼省党部教习。1934年南京中央国术馆举办第二届全国武术考试,宗师任湖南省教练,成绩斐然。 1937年宗师南下香港,与兄吴公仪共同建立香港及澳门鉴泉太极拳社。1943年香港沦陷后回国。宗师一身著作甚多,80年宗师于七十八岁高龄,在香港出版“吴家太极拳”一书,堪为吴氏太极拳之经典著作。宗师吴英华(1907—1997),泉公之长女,自幼从父学太极拳,天赋、资质、悟性、均可与长兄吴公仪媲美。宗师所练的拳架柔和、大方、极其工整。宗师泉公曾赞誉:“巾帼不让须眉”。宗师十六岁应上海西门子公司总裁邀请,赴上海教拳,历任上海鉴泉太极拳社副社长、社长。为弘扬吴氏太极拳作出杰出的贡献。1956年应上海体育宫邀请出任教练,培养许多人才。多次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1978年上海恢复鉴泉太极拳社任社长,199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同年,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以“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称号。1986年与马岳梁一起编写《吴氏精简太极拳》还有《吴氏太极拳祥解》、《吴氏太极拳快拳》、 《正宗吴式太极拳》等经典著作。宗师马岳梁(190l—1998)满族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任职于协和医院。青年时嗜好武术,因与宗师吴鉴泉具世谊,鉴泉公谓:“武术贵在专一,若弃所学而从余,当以技援汝。” 此遂从宗师专攻太极拳。1928年应上海中山医学院颜福庆院长邀请,来沪就职于中山医院。并协助宗师鉴泉公教授太极拳。在长达七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历任上海鉴泉太极拳社副社长、社长之职。抗日战争期因不愿担任汪伪政府要职,潜往四川,表现出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曾先后在四川、广西等省教授太极拳。宗师马岳梁,一生为弘扬吴氏太极拳作出了杰出贡献。在耄耋之年,远赴德国,传播吴氏太极拳。后又至新西兰、澳大利亚(与吴英华同行)进行访问。著作有《吴鉴泉氏的太极拳》、《太极难解》、《吴氏太极拳快拳》等。1992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同年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称号。1995年为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授予“中华武林百杰”光荣称号。此外,与上述几位宗师齐名的还有赵寿村、徐致一、吴耀宗、马普安等名家,在承前启后、著书立说、继承和弘扬吴氏太极拳中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吴氏太极拳第四代中有吴大揆、吴大齐、吴大新、吴雁霞、郭少炯、马海龙、马江豹、马江熊、马江麟等。他们对国内和海外弘扬吴氏太极拳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惜吴大揆、吴大齐等英年早逝。现吴雁霞在香港鉴泉太极拳总社任社长。吴雁霞,女,1933年出生,满族人,宗师吴公仪之女。幼从父学习太极拳,天资聪敏,对吴式太极拳有很深造诣。长期协助父、兄(吴大齐)管理社务,1996年接任社长职务。 马江豹,宗师吴英华之三子,在欧洲主持社务。 吴氏太极拳第五代中有吴公仪之孙吴光宇在加拿大主持社务。1996年吴氏太极拳在加拿大召开世界交流大会,盛况空前。由此可见,吴氏太极拳目;前在欧美均有大量爱好者。在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和造福社会,吴氏太极拳均起了模范作用。

176 评论

街头流浪泡泡

正确的就是正确的,错误的就是错误的。如果你认为西方的东西都不对,那干脆枪支弹药都别用了,跟对方拼大刀吧,等中国人死到几亿人以后,说不定会有一个如来佛祖来救你!!哦,我都忘了,你是他的信徒啊,或许他会把你收了去?

219 评论

飞龙在天wxd

⑴重柔善化,以柔克刚。能做到因势利导,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极柔软而后极坚刚。柔软不是软弱无力,极柔软是高度的不丢不顶,如影随形,触之总觉得空虚无物,摸不到对方的中心,进则落空,退则失势。极坚刚是受者总觉得对方力气大,自己处处不能得机、得势;另一方面,是久练之后,产生一种鼓荡之劲,一种极富弹力的整体劲。吴式太极拳在推手时,特别强调不顶撞,不把别人当扶手,也不给对方作扶手。使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使对方败于不知不觉之中。吴式太极拳平时多主化,而不打,以化为主,即引而不发,使人感到的不是刚力,而是柔劲。 ⑵实腿转换,节节贯穿。吴式太极拳在重心转换时,腰部先松,使实腿重心稳定,并在虚腿的胯、膝、踝、足各关节逐节虚松之际,及时进步或退步,以实腿送虚腿,再逐渐由虚变实,不骤然变动或出现身体的上下起伏。吴式太极拳在转身时要求实腿转动,多以重心腿脚跟为支点转动。旋转时要求以腰带胯,以胯带腿,以腿带膝,以膝带踝,以踝带足,节节贯穿,不可逾越,在外观上成各肢节逐节变化之势。 ⑶架势紧凑,小圈转关。吴式太极拳动作幅度不大,肢体配合严密,追求架势紧凑,看上去轻灵沉稳。动作中重视下肢的拧转、手臂的拧旋、腰身的转动三者协调配合的练习,培养整体的转化力,练出小圈转关的化劲功夫。这种圆转之劲,如跷跷板和车轮滚动,故又称“翻板劲”。 ⑷身形沉稳,重视内动。吴式太极拳非常注重意、气的修炼,强调以内动导引外动,表现在外在形式上是身体的松静自然、中正沉稳。 ⑸细腻和顺,注重端引。吴式太极拳动作均匀和缓,绵绵不断,轻灵圆活细腻顺畅,力达四肢末梢,即手脚在运动过程中,要由四肢末端牵引而出,形成节节贯通、对拉拔长之力。 ⑹斜中寓正,川字步形。吴式太极拳姿势是头前脚后,头顶百会穴,通过裆中的会阴穴至后脚的足跟,三点拉成一条斜向地面的直线,看似偏前,而重心仍稳,头颈正直,尾闾中正,敛臀裹裆。步型特征是两脚掌平行,两脚尖都向前。

297 评论

么么三姨

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云南虽为大后方,但也同样感受到了战争的硝烟。 1938年的一天,一辆小车在昆明金碧路曲焕章的百宝丹大药房前停住,车上走下两名宪兵和一少尉军官。他们带来了重庆政府的特别使命:任命云南白药发明者为后方医院的院长,并受国民党高等法院院长焦易堂的邀请,去重庆共商大业。 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能为抗战尽匹夫之责,曲焕章不禁喜出望外,当天下午就辞别妻儿,启程上路。哪料想,这一切都是重庆政府要他交出"百宝丹"秘方的诱饵,并且自从到了公馆就被软禁起来,不交秘方就别想活着回昆明。已是花甲之年的曲焕章,又气又愤,他抱定主意至死也不交出秘方。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曲焕章强坐起来,颤抖的手从怀中掏出那专门用在谨访假冒百宝丹仿单上的印章,一根接一根地划亮火柴点烧自己的印章。火光一闪一灭,仿佛映照出曲焕章创制云南白药走过的风风雨雨…… 曲焕章是云南江川人,清光绪年间生在一个农民家里,读过几年书。10多岁时,遇连年饥荒、瘟疫流行,父母相继去世,他投亲靠友,帮做农活度日。不知不觉,曲焕章长大成人。为闯一条生路,他先后为通海酱油商做过零担卖户,将江川、通海的汉家布卖给哀牢山一带少数民族的卖布人。然而卖布不久,曲焕章身染重病。一天,他只身来到滇南建水县城,突然人事不省,昏死街头。这时他刚16岁。 正当曲焕章举目无亲,坐以待毙的时候,一位民间草药医生正好路过,立即解囊相救,这偶然的相逢成了曲焕章一生中的转折。病愈之后,他深深体会到无知与疾病的痛苦,立志学医,遂拜老人为师。 老草医常年奔走于山野岭谷之间,对各种草药的性能了如指掌,还总结了许多秘剂。曲焕章虚心学,敬师父如同自己的亲生父亲。20岁时,曲焕章便拜别师父,回到江川独立行医。滇南地势险恶,多高山祟岭,成群结队的马帮旅客终年来往于原始莽林小道之上,极易被猛兽伤害,留下终身残疾。 为了解除受害者的疾苦,曲焕章开始了止血活络,接骨生肌的药物研究和探索,立志要配出一种收效神速,用法简便的良药来。在一位百岁老人的指引下,曲焕章找到一种专治刀伤口的草药。这种草药山间稀有,开着美丽的白花,生长在高高的悬岩之上。 一次,曲焕章看到一只山融衔些草根茎和入水边的粘土中,然后涂在断腿上,如此往返于湖畔和草丛间,直到完全"敷好石膏"为止。动物的"自我医疗"本领,使年轻的曲焕章意识到大自然中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奥秘,而药材的广阔天地就在这无穷无尽的神奇自然之中!一次采药中,他见到两条大蛇撕咬搏斗,一条斗败,温体鳞伤,钻入草丛中,不久便止住血。曲焕章到那草地上认真鉴别,发现了一种创伤良药。又一次到野牛山采药,见猎人为一只被兽夹打伤腿流血不止的小老虎上药,药到血止,效果神奇。曲焕章拱手请教,猎人爽快地告诉他用 的药叫"独钉子",说完就在屁股底下的草丛中拔出两颗给他,他兴奋地连声说:"奇药,宝贝!" 曲焕章还仿效传说中的"神农氏遍尝百草"。一次,他服用"迷草",曾被麻醉了一天一夜才醒来。经过整整10年的苦心研究,终于在1908年,他30岁的时候,正式配制出《曲焕章白药》。这应验了中国的一句名言: "三十而立"。 白药的问世,给穷苦百姓带来了治病救人的福音。有一回,曲焕章挖药路经彝寨,见一7岁的男孩从高房上摔下,家人认为小孩已死,放声悲哭。曲焕章立即解下药囊,把白药一点一点地灌到孩子的嘴里,然后,又为其按摩接骨。半个时辰后,孩子奇迹般地活了过来。3天后,更大的奇迹出现了:小孩不仅完全康复,而且又能爬到房上去玩!消息传开,人们都把白药视为"神药"。 成名以后的曲焕章,生活依旧十分清苦,在外出治病时,他总是在破庙里栖身。他相信只要有心行善,定会得到神灵保佑。 1923年,云南军阀在滇南打仗,通海住满伤兵。当时,军医治疗枪伤用纱布塞填,换药时要把纱布拉出来,伤员痛苦不堪,叫声异常凄惨。曲焕章的治法一点也不痛苦,只将伤口洗净,撤上白药,一个月便好。如有子弹在里面,便使用撑骨散,过上些日子,弹头会自己滑出来。伤员们纷纷要求用白药医治。从此,曲焕章名声大振,许多将士身上都常备白药。就在这一年,白药传人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省。 曲焕章的事业开始顺利发展,为增加白药的神奇色彩,他给白药另起一新名"百宝丹",意思是如太上老君炼丹那样九转百炼而成。1930年,四川瘟疫流行,百宝丹输入四川后大显神威,在全国声威大振。连蒋介石也题词"功效十全"的匾额。曲焕章的资本也渐渐雄厚起来,1931年,他用40万滇币在昆明金碧路盖起有5个铺面的三层大楼药房,专心经营百宝丹。 白药生产达到顶峰,年销40万瓶之多,香港、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也开设了代售店。并且,这白药还与长征中的红军有一段小小的插曲呢。 遵义会议后的中国红军节节胜利,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州,吓得蒋介石慌忙调动滇军前往贵阳保驾。1935年4月,红军趁虚进军昆明。红军似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云南境内,龙云惊慌万状,一面向蒋介石急电报告,一面急令各地驻军增援昆明。在贵州堵截红军的"前敌总指挥"薛岳派副官向龙云索取云南军用地图以便配合行动,并带了满满一汽车火腿和白药。 汽车开到曲靖遇上红军。红军缴获到的那张云南军用地图对红军抢渡金沙江作出了巨大贡献。火腿成了红军的"慰劳品",而白药,对医疗条件困难的红军来说,更是雪中送炭!红军指战员收到总部首长送来的白药,激动得热泪盈眶。 抗日战争中,白药更成了滇军将土的军需品。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六十军将土负伤,外敷内服白药后继续拼杀。日本报纸惊呼:"自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猛烈冲锋,实为罕见。" 就在这时,因曲焕章不愿把辛劳一生的白药秘方交出,变成官僚买办的摇钱树,而数次入狱,最终还是中计,含很死去。所幸的是,在他最后一次赴重庆之前,他让妻子对佛像起誓:"百宝丹秘方绝不传他人!"而后将秘方内容一一告诉妻子。 自曲焕章死后,市场上假药充斥泛滥,真正的云南白药却卖不出去,"百宝丹"面临生死抉择。而随着1949年12月云南的解放,云南白药迎来了新的复苏。 1951年,百宝丹在西南工业展览会上,荣获一等奖。1955年,百宝丹月产1万瓶。面对政府对民众百姓医疗事业的热沈扶持,使曲焕章"普济生民"愿望得以真正实现,于是,曲焕章的妻子缪兰英决定将曲焕章用生命保护下来的秘方交给人民。当年的《云南日报》刊登了献方受奖 的照片,并追述了曲焕章先生悲欢离合的一生。 周恩来总理生前十分关心白药的生产,曾作过3点指示:建立云南白药专厂;设立研究机构;白药原料要由野生变成家种。1971年,云南白药厂正式建成。1978年,白药产量已达1956年156.8倍,云南白药每年为国家换回数百万美元的外汇。 l979年,云南白药荣获中国优质产品奖。为方便使用,云南白药还增加了囊剂和片剂。研究表明:白药不仅能治各种出血症和胃病、妇科病,并在医治癌症、脉管炎、风湿关节炎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 云南白药是祖国丰富药学宝库中的一株绚丽夺目的山茶花,它诞生于中国的西南边疆,却造福于全人类。云南白药,可内服、外用,具有止血愈伤、活血化瘀、抗炎消肿、排脓祛毒、止痛的功效。为增强其药效,每瓶中还放有一粒红色保险粒。由于疗效显著,该药一直被广大患者冠以“神药”、“仙丹”等美称。云南白药的诞生和发展也极富传奇色彩,而这一切都和它的创始人曲焕章的一生紧紧相连。曲焕章字星阶,生于清朝光绪五年(1879年)。年轻时代他抛舍妻儿来到云南个旧,以贩卖土布为生。一次,他突然肚子疼得很厉害,几乎死去,幸被草药医生姚连钧及时救活。从此,他立志学医,并拜姚连钧为师,由于他勤学好问,尽得姚连钧真传。之后,曲焕章拔山涉水历尽艰辛,寻找和品尝多种民间中草药,以解除贫困村民的疾病痛苦。对一些中草药他反复多次试验,最终配制出一种白色粉末状的药,这就是名扬海内外的云南白药。在民间还有一传说。有一天曲焕章进山采药,遇见两条巨蟒在搏斗,霎时斗得血雨腥风,毒液四溅。其中一条蟒被咬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好不容易爬到一块草地上。只见它蠕动了一会身体,突然好像有一股力量,这条蟒飞快地在地上滚动了几下。过了一会儿,蟒身上的鲜血止住了,伤口也好了。曲焕章看得惊呆了。心想,一定是这草有神奇的止血效力,治好了蟒的创伤。等蟒游走后,他把草药揪下来仔细辨认,后来他把这种止血神草加进其他中草药里,研制成了云南白药。辛亥革命后,云南省政府请他帮助医治伤员。那时由于缺医少药,军医只能用纱布给伤员填伤口,将纱布塞进去之后再抽出来,伤员疼痛难忍;而曲焕章用白药医治,内服外敷,有相当好的止血效果,受到伤员的赞扬。上世纪20年代初,他来到昆明,有一位高级军官右腿骨被打断,好些名医都主张将腿锯掉。曲焕章用他的白药在患处外敷,配合内服,没多久就治好了,为军官保住了受伤之腿。由于他的高超医术和白药的神奇功效,不久众人向当时云南省省长唐继尧推荐了曲焕章,唐任命他为东陆医院滇医部主任医师,并赠以“药冠南滇”的匾额。随后,白药开始在市场上销售了。为了增加其神秘性,白药改名为“百宝丹”,意思是像神话传说中太上老君炼仙丹一样九转百炼而成。以后百宝丹市场销售量日益扩大。滇军外出打仗,也随身携带此药,后来逐渐传到全国各地,知名度越来越大。1938年初,曲焕章到重庆开辟市场新路,可他刚到重庆就被高等法院院长焦易堂软禁起来。曲焕章因不肯交出百宝丹秘方,备受摧残,终忧愤成疾,同年8月病死异乡。新中国成立后,曲焕章的妻子缪兰英毫无保留地把制造百宝丹的秘方献给了人民政府。1956年春,百宝丹正式改名为云南白药,由昆明制药厂生产销售。1979年,茶花牌云南白药荣获国家颁发的金质奖章,产品畅销国内和世界五大洲,备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云南白药"传说能肉白骨、生肌肤,为中国有名疗伤圣药,传闻发明过程很玄妙,一说是猴子采药医疗骨折,被人发现药方;一说是蛇被人断其尾,自觅药草衔接愈合,为人偷窥得知药方。 传闻或许言过其实,但动物觅食草药,可常见于猫狗等家畜,在笔者草药园中,还曾见老鼠吃毒饵后挣扎觅食草药回生的实例,动物天生有此原始本能,反而人类已经退化,不知草药功能妙用。 云南白药由数种药材合成,据祖传药方中载有"藤三七"和"白鹤灵芝",目前台湾已相当普遍,餐厅或市场卖的川七,就是藤三七,别名云南白药,为极佳药膳食品,曾有报导指称对其疗效存疑,实际上以本人祖传草药临床经验,其功效实不容忽视。云南白药叶有整肠健胃、通便解毒功效,一般均以麻油、姜丝或蒜头炒食;珠芽有滋补营养、强壮腰膝和消肿散瘀之功,可炖瘦肉食用。主治糖尿病、尿道炎、尿毒症、肝病、肝硬化、胃病、便秘、虚弱、腰膝酸痛诸症,外敷跌打损伤和无名肿毒。 糖尿病以云南白药、白猪母乳、白鹤灵芝、土人参、赤查某、甘薯叶,加水果作精力汤,空腹服用效果奇佳,喜甜食者加甜菊叶,甜菊糖分极高,但对糖尿病也有疗效;西瓜为糖尿病的精力汤最佳水果,但虚寒阴冷者忌食。 提起云南白药,人们都会知道,这是一种珍贵的中成药,可以治疗内伤、外伤、骨折……也可以用它止血,它是怎样得来的呢?品牌世家:据说云南白药,原是我国云南彝族民间医生曲焕章首先研制出来的。曲焕章自幼父母去世,16岁时被迫离家贩土布。1902年夏天,他在一次贩土布的途中,突然腹痛,几乎昏死过去,幸遇民间中草医姚连钧用草药为他治病才起死回生,从此他便拜姚连钧为师学习医术。3年后他学成回到家乡行医。在行医中,他博采众长,根据彝族百姓治疗跌打损伤的经验,选用云南特产的7种名贵中药材(田七、麝香、独定子等),改进炮制技术,终于在1914年研制生产出“曲焕章白药”。他的成功很快在医学界引起了轰动,并逐步被广泛用于临床,经过近百年的不断提炼加工改进,成为今日驰名中外的“云南白药”。云南白药具有活血消肿、止血止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吐血、血丑血、咳血等。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妙用,如治疗急性肠炎、消化性溃疡、婴儿腹泻、妇科等等疾病。

302 评论

钢结构彩钢板

一种中药成药,为白色粉末。能治出血疾患、跌打损伤等。以云南出产的最为著名。曲焕章生于1880年,云南江川县人,民国时期中医外伤科著名医家,勤求当地民间医生许多伤科良药、良方,苦心钻研试验,于1902年研制出伤科圣药百宝丹(即云南白药),1923年以后,曲焕章进一步合理配方,集中精力总结临床验证,终于使百宝丹达到了最理想的疗效,成为“一药化三丹一子”,即:普通百宝丹、重升百宝丹、三升百宝丹、保险子。1931年,曲焕章在昆明金碧路建盖“曲焕章大药房”,生产百宝丹。云南白药的声誉,由国内走向港、澳、新加坡、雅加达、仰光、曼谷、日本等地。曲焕章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妙手”、“神医”,前往求医者,门庭若市。唐督赐给 “药冠南滇”、吴学显赠以 “效验如神”、蒋介石赠以 “功效十全”、胡汉民赠以 “白药如神”匾额。曲焕章的事业如日中天,一九三八年因病逝于重庆,其妻缪兰瑛继续主持大药房,生产 百宝丹,直到解放。 曲嘉瑞是云南白药创制者曲焕章之子、唯一传人。数十年的行医制药历史,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祖传秘方的实际应用,探索治病良药的独特工艺,曾在医疗、科研单位任职、曾任云南白药厂副厂长,昆明中药厂厂长、总工程师。1985年,携妻带子来福建三明发展,福建省政府、三明市政府给予重视关心,定居三明,创办三明中药厂(后并入国营厂)。曲嘉瑞先生是当代中医药界名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以时代人物称号,是多种新药的研制者。2002年元月因病去世。其妻李荣峰携子共承遗志,继续发展中医药事业。曲罗云、曲罗昆、曲罗敏是曲嘉瑞的子女均从小师从父亲,在制药企业、科研单位、医疗单位有多年工作的经验。在三明市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2005年创办曲嘉瑞(三明)中医药研究所继承发扬祖辈的制药精神,努力完成先辈未了的夙愿,将曲氏祖传的秘方不断开发,奉献社会,同时也希望各方有识之士的加盟。

254 评论

相关问答

  • 新创办的医学杂志叫什么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天空海阔99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新创办的医学杂志是什么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梅干菜201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创办医学杂志

    期刊号没那么好申请,要求很严格,《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九条创办期刊、设立期刊出版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确定的、不与已有期刊重复的名称;(二)有期刊出版

    心在翠微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创办医学杂志怎么做

    办电子杂志吧,纸质的发行很困难做电子杂志只要学会专业的杂志制作软件,加上你自己很好的策划,组稿,排版就可以了。网上受众也是很多的

    carryalon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焦易堂创办了什么医学杂志

    【国民党时期的废止中医案】 对中医歧视、摧残最酷的莫过于国民党政府。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西医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

    踏雪1230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