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5

泰迪熊Teddy
首页 > 医学论文 > 青蒿素医学杂志张军芳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amsongsam

已采纳

《新华社》指出,究其原因,除了对疟疾防治经费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预措施覆盖不足等因素外,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屠呦呦表示,「青蒿素联合疗法是目前世卫组织大力推广的一线抗疟疗法,是当前全球抗疟的最重要武器,一旦疟原虫普遍对其产生抗药性,后果将十分严重。」针对抗药性情况,屠呦呦团队经过3年多研究,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3天疗法增至5天或7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

210 评论

吃货高老师

截止2019年6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2015年获得过生理学或医学奖,作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文学奖,这也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俩个诺贝尔奖。

2012年10月11日晚上七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而凭借《蛙》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因此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洛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屠呦呦由此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中国科学家,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除了莫言和屠呦呦,还有9位华人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分别是:高锟(2009年物理学奖)、钱永健(2008年化学奖)、高行健(2000年文学奖)

崔琦(1998年物理学奖)、朱棣文(1997年物理学奖)、李元哲(1986年化学奖)、丁肇中(1976年物理学奖)、杨振宁(1957年物理学奖)、李政道(1957年物理学奖)。

扩展资料:

屠呦呦: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

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2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又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92卫药证字X-66、67号)。

2003年,“双氢青蒿素栓剂”、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剂获得《新药证书》,分别为国药证字H20030341和H20030144。

在北医有关部门支持下,已将双氢青蒿素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和光敏性疾病。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研究批件”(2004L02089)和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经临床100例疗效初步观察,总有效率94%,显效率44%。

莫言:

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2014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短篇小说奖。2019年,创作的《等待摩西》获得第15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 。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5]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295 评论

甜蜜到腻

截止到2018年6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2015年获得过生理学或医学奖,作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文学奖,这也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俩个本土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

2012年10月11日晚上七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洛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除了莫言和屠呦呦,还有9位华人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分别是:高锟(2009年物理学奖)、钱永健(2008年化学奖)、高行健(2000年文学奖)。

崔琦(1998年物理学奖)、朱棣文(1997年物理学奖)、李元哲(1986年化学奖)、丁肇中(1976年物理学奖)、杨振宁(1957年物理学奖)、李政道(1957年物理学奖)。

扩展资料: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 [1]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 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诺贝尔奖官网摘录了《天堂蒜薹之歌》一章节,作为对莫言作品的介绍。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莫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屠呦呦

173 评论

yuqian1004

1、截止到2018年6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在2015年获得过生理学或医学奖,作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文学奖,这也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俩个本土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

2、2012年10月11日晚上七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3、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洛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除了莫言和屠呦呦,还有9位华人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分别是:高锟(2009年物理学奖)、钱永健(2008年化学奖)、高行健(2000年文学奖)。

崔琦(1998年物理学奖)、朱棣文(1997年物理学奖)、李元哲(1986年化学奖)、丁肇中(1976年物理学奖)、杨振宁(1957年物理学奖)、李政道(1957年物理学奖)。

扩展资料:

屠呦呦: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

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2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又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92卫药证字X-66、67号)。

2003年,“双氢青蒿素栓剂”、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剂获得《新药证书》,分别为国药证字H20030341和H20030144。

在北医有关部门支持下,已将双氢青蒿素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和光敏性疾病。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研究批件”(2004L02089)和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经临床100例疗效初步观察,总有效率94%,显效率44%。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屠呦呦

302 评论

我只爱摄影

提起屠呦呦,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她是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团队在青蒿素抗药性等研究中取得的突破为世界抗疟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世卫组织疟疾项目主任曾说过,青蒿素联合疗法治愈的疟疾病患已达数10亿,而在这之中,屠呦呦团队开展的抗疟疾科研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的科研力量。

在经过了三年多的攻坚研究后,屠呦呦团队在“抗药性成因”,“抗疟机理”,“研究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获得了新的突破,提出了全新的治疗应对方案:

屠呦呦团队的重大研究成果被刊载在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上后,引发了业内的关注,这也成为中医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表现。

青蒿素除了能够用来应对疟疾之外,屠呦呦团队还发现了它的另一个重要用途,那就是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变异性高的红斑狼疮存在效果。根据临床的实验,青蒿素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率超过80%,对于盘状红斑狼疮有效率超过90%,这样喜人的成果更是令研究人员们十分振奋。

除了在科研方面的成就突破之外,屠呦呦团队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建立起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沟通的桥梁,帮助中医疗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希望日后能有越来越多的我国科学家在世界领域崭露头角,为国争光。

107 评论

vicki瑶瑶

从青蒿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分子式为C15H22O5的有机化合物,即为青蒿素。青蒿素具有强烈的抗疟作用。青蒿素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疟疾的药物,并且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抗疟疾药品之一。除了治疟疾以外,青蒿素还被用于治疗其他一些疾病,如癌症、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拓展方面,青蒿素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作用。首先,青蒿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人体的危害。其次,青蒿素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和杀灭一些病原菌。此外,青蒿素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就是因在青蒿素的研究上获得重大突破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总之,青蒿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不仅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生物活性,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天然产物。

83 评论

相关问答

  • 青蒿素医学杂志

    对我们人类有重大的意义。青蒿素主要是针对痢疾的一种良药。减少大家生病的概率

    华美新建材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医学论文青蒿素是中药吗

    青蒿素属于中药,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纯的中药提取物,其发现者屠呦呦奶奶是主攻传统中药研发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研究对象是中药,研究人员是中药研究员,研

    笨笨的2003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美国青蒿素治癌论文

    屠呦呦与青蒿素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

    最爱黄冕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南开大学药学院青蒿杂志

    4年弹性学制。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基于4年的弹性学制,最长修业年限(含保留学籍和休学时间)为6年。本科直博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最长修业年限(含

    一1777777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青蒿素与糖尿病的论文

    青蒿素是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人从中国古代典籍中获得灵感而从青蒿中提取出的药物,它在治疗疟疾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因此被称作“中国神药”,屠呦呦也

    zhakuqinglong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