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3

fairyzhangyanting
首页 > 医学论文 > 肝胆胰外科杂志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ngwei8689

已采纳

耿小平主任医师教授简介及专业特长:肝脏移植、肝胆胰外科、普外其他专业技术特长—改良肝移植术中静脉转流技术国内首次应用、全省率先开展成人间部分活体肝移植术、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技术省内首创、小儿扩大肝叶切除术、前入路肝切除、肝中叶及肝尾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省内领先。承担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省教育厅教学课题等多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近80篇。现任大外科主任、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安徽省政协常委,中华医学会全国肝脏外科学组委员、安徽省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及小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医学部初评专家。刘付宝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简介及专业特长:安医大一附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卫计委首届青年领军人才,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门静脉高压学组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胆胰学组委员,曾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和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及移植外科研修肝脏移植,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肝胆胰外科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各种肝癌肝切除、肝内外胆管结石、胰腺良恶性肿瘤、肝门胆管癌或胆囊癌,胃肠癌等根治性切除,个人累积开展胰腺十二指肠切除400余例,擅长肝胆胰外科的腹腔镜外科手术。作为主刀之一参与全省首例肝肾联合移植,参与及主刀肝脏移植30余例,负责肝移植术后随访200例次,发表文章40余篇,担任《肝胆外科杂志》,《中华肝脏病学杂志》,《重庆医学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电子版及《手术学杂志》编委,主持省级重点课题3项,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重点项目及安徽省科技攻关各一项,2008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培养研究生10余名, 2014年获得安医大一附院首届“服务之星”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得医院科技先进工作者。赵红川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简介及专业特长:外科生涯20余年,专业特长为临床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治;每年完成复杂肝胆胰手术100例以上,自2006年以来,完成肝、肾移植200例以上,成功主持完成安徽省首例公民逝世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安徽省首例肝肾联合移植术,安徽省首例儿童肝移植术,安徽省首例再次肝移植术等多项器官移植新技术,填补了安徽省器官移植技术多项空白;入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附属New Haven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和德国波鸿大学附属Saint Joseph医院胰腺外科中心访问学者;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等奖各一次,2017年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现任器官移植中心和肝胆胰外科二病区主任,、普外教研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手术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全国委员,安徽省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主委,安徽省肝病学会常委;参加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先后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王国斌 医学硕士 副主任医师简介及专业特长:1996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2012年获安徽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扎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年余,早期从事普外科重症医学,擅长肝、胆、胰疾病的危急重症诊疗,2003年投身肝胆胰外科临床工作,工作兢兢业业,视病人如亲人,治愈病人无数,数次获得院内“医疗先进工作者”、“服务之星”称号。积极参加临床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赵义军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简介及专业特长:1996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学习,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肝胆胰外科及肝移植临床工作。临床特长: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治,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的综合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学术兼职情况:安徽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胰腺炎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胆胰学组委员,安徽省微创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学委员会常委,安徽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肝胆外科杂志》编辑,《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特邀审稿专家;主持卫生厅青年课题一项;参与研究课题五项;发表论文十余篇,SCI论文1篇。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一项,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谢坤副主任医师简介及专业特长: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安徽省外科学会微创与内镜学组委员,从事肝胆外科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肝胆胰疾病。能熟练的完成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腹腔镜胆道、腹腔镜胰胃手术等,在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方向有深入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各一项,省重大项目一项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发表SCI论文5篇,国家级核心论文多篇 。黄帆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简介及专业特长:擅长复杂肝胆胰相关外科疾病诊治,肝移植术及器官捐献获取,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评估,急性重症胰腺炎外科处理。先后赴德国Stralsund医院肝胆胰外科、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附属HammerSmith医院进修肝胆胰学习。现为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分会外科学分会肝胆胰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围手术期管理学组委员、安徽省微创医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特邀审稿人及《肝胆外科杂志》编辑。曾受政府委派作为首批队员赴南苏丹共和国进行医疗援助,2015年获得由国家卫计委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颁发的十佳“最美援外医生”。余孝俊医学博士主治医师校聘副教授简介及专业特长:从事肝移植及常规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治。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国内著名肝胆胰外科专家耿小平教授,学习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治。博士期间就读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从事肿瘤免疫领域的热点研究,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一项。发表论文数篇,其中包括以第一作者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Blood》文章一篇。

128 评论

Bohollsland

随着以疾病为本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及联合诊疗机制的建立、完善和普及,将使各类肝胆疾病患者都能获得最优化的系统治疗。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越来越注重,他们生病来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护理服务工作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篇1

浅谈肝胆外科的护理方法

【摘要】肝胆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比较多,注意事项比较多,因此难度比较大,护理工作比较繁重,并且在护理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性。

如果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的话,就更加的加重了护理过程的风险性问题。

肝胆外科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往往都是因为护理人员素质问题、医疗器械问题和环境问题所引起的,所以肝胆外科应该要注重对风险的管理和处理,让医院的医疗纠纷尽量的避免,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肝胆外科;护理方法;风险分析

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越来越注重,他们生病来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护理服务工作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目前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并不统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因此导致了护理质量得不到患者的满意,加上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总是得不到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本文就肝胆外科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了一些帮助,让护理工作能够更加完善。

1 肝胆科护理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肝胆外科护理工作比较繁重,护理人员压力比较大,护理人员面对的都是一些危重患者,同时会有并发症存在,因此护理起来并不轻松。

部分护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不到位,没有护理安全意识,工作也是比较粗心大意,因此容易出错,导致了患者的不满,而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压力和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在面对患者的不满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情绪,将情绪向患者发泄,导致了患者的投诉,引起了护患纠纷。

还有就是护理人员自身水平有限操作生疏,因此对患者的抢救产生了影响,或者是进行药物的使用不够灵活,导致了护理质量为患者所诟病。

患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肝胆外科患者病情比较重因此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其心理会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加上目前社会群众普遍的具有比较高的法律意识,也导致了护理投诉量直接增长,护理工作出现问题,患者及其家属就会不依不挠的,因此纠纷往往很难避免。

医疗器械和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 医疗器械与管理出现问题,导致了护理服务的质量问题。

医院医疗器械没有及时的进行维护和维修,导致了使用出现问题,影响了医疗服务工作,这是医院管理不善和体制不健全的表现,对于护理人员面对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没有进行训练,使其无法胜任护理工作。

社会方面的问题 新的医疗体系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加上目前的医疗技术先进度比较高,而且医疗风险一直都存在,因此,也是比较难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完全满意,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问题和冲突也是或多或少的存在。

2 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如果缺少责任感就无法做好护理工作。

对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她们的责任意识,一切为病人考虑,不但要做好他们身体方面的护理工作,在心理上也要多给予安慰和关心,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

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工作 在肝胆手术中,引流管护理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引流管还可以提高疗效,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和引流管的护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对引流管护理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引流管的高度要比出口平面低,这样才能避免逆行回流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引流管的位置要固定好,避免受到扭曲、受压和折叠。

要仔细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味和质,在手术前期一般颜色为淡红色,后期转化成黄色。

如果颜色不清、清亮液不正常就说明患者身体情况发生异常,要马上告知医生。

如果引流量每小时在五十毫升以上,而且连续三个小时都呈现红色就是发生了异常。

但是,如果引流量突然减少,而且患者发热并伴有腹胀感,就应该马上检查引流管是否发生堵塞或者脱落的问题。

对待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对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和性质要认真作出评估。

3 结束语

护理工作具有比较高的风险,因为其和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有关,甚至是关系生命安全,如果没有足够强烈的防范意识,那么护理人员容易产生倦怠感,对待工作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解决,不能够利用闲暇时间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升技能水平,导致了护理质量跟不上医疗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护理人员需要学会自我总结和反省,通过总结和反省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让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红樱.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00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7).

[2]苗青,杨晓丽.心理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8).

[3]姚秋爱.集体健康宣教对术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07)

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篇2

浅谈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

【摘要】 目的 研究疼痛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积极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55例。

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

然后应用NRS评价量表对两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及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疼痛评分更低,且P<,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术前及术后的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病患的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 肝胆外科手术;疼痛;护理

肝胆手术,它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其范围涵盖肝脏手术、胆囊手术、脾脏手术以及胰腺手术等,它具备治疗范围广、患者众多的特点。

相应的,肝胆手术医疗意外及并发症也较多。

疼痛是外科手术患者的主要不适[1]。

疼痛护理是外科护理的重要课题[2]。

患者切口疼痛以术后24h最为剧烈,术后(2-3)d疼痛逐渐缓解。

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器官的生理功能及休息,因此进行疼痛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中,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收效良好。

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55例。

在对照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在17-80岁,平均年龄岁;其中,37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15例-胆囊切除,3例-肝脏手术。

在干预组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在16-79岁,平均年龄岁;其中,36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16例-胆囊切除,3例-肝脏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P>,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方法

对照组 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即常规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一般护理等。

干预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

干预组的疼痛护理主要包括二大方面即术前疼痛护理及术后疼痛护理。

术前疼痛护理 ①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及健康宣教。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接诊,收集患者的信息,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及住院制度,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然后,有针对性的了解患者病情相关的问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有创伤经历及手术史的患者,我们应了解以下一些问题:创伤及手术是怎样发生的;患者既往止痛药的应用情况;患者对待疼痛的态度。

218 评论

无锡美艺馨

都差不多。胆管癌(共4位医生)好评医生:刘付宝(100%好评)赵义军(100%好评)许业传(80%好评)耿小平(100%好评)

305 评论

小蓉~蓉

上海人民医院彭志海副院长老家在泗水泉林家是泗水泉林的。大学本科在泰山医学院就读彭志海,男,教授、主任医师,现就职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教育背景 1978.2-1982.2 入学时候是山东医学院泰安分院,毕业时间已经改为泰山医学院,医学学士。(注:泰山医学院的前身是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自1974年起独立办学,1980年由楼德迁至泰安,1981年经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泰山医学院”。) 1988.9-1993.7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医学硕士、博士(硕博连读) 1996.10-1997.12 奥地利Granz大学医院,奥地利政府南北对话奖学金资助访问学者 2000.7-2000.10 美国UMASS Memorial Health care, Inc. Worcester,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Surgery 工作经历: -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助教 -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外科教研室,讲师 -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普通外科,讲师 -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普通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破格晋升) -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破格晋升) -至今 以人才引进方式调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至今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主任 -至今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学术背景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副主编、《肿瘤》副主编、《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临床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肝胆外科杂志》编委、《外科理论与实践》编委、《肝脏》编委、《肝胆胰外科杂志》编委。中组部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863”项目专家库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招生专业:普通外科 研究方向: 肝胆外科及腹部器官移植,胃肠道肿瘤发生分子生物学机制 特色、手段和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目前共完成600余例肝移植手术以及联合脏器移植,全年肝移植数量居上海市第一、全国第三。在移植手术方式上,创造了一项全国第一,即国内首例胰腺内分泌门脉系统引流及外分泌肠内引流式一期胰肾联合移植,代表了国际胰腺移植的最新科学水平和潮流。四个上海市第一,其中包括:首例胰腺外分泌肠内引流式一期胰肾联合移植;首例减体积式原位肝移植;首例肝肾联合移植;首例重症肝炎急诊肝移植。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例数最多、移植费用低、平均控制在15~20万元之间,手术成功率最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和移植物有功能率皆为96%,移植质量和效果处国内领先水平。肝移植中心在保持肝移植项目、例数、长期存活3项综合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临床肝移植、胰腺移植、胰肾或肝肾联合植的水平与规模,并积极开展移植免疫、生物人工肝支持及肝干细胞等一系列临床和基础的前沿性研究。在结直肠肿瘤的基础研究方面,在国内率先完成结直肠癌全基因扫描,并开展结直肠癌基因的精细定位及有关基因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大肠肿瘤发病机制,寻求包括基因诊断和治疗在内的大肠癌现代化诊疗的新概念、新途径、新方法。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市级课题多项,总科研经费300万。 实验/临床工作条件: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拥有自己独立研究室,掌握免疫组化、多种PCR、细胞培养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每年承担10余位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并承担科室人员实验工作。同时普外科目前拥有床位200余张,有胃专业组、大肠专业组、乳甲专业组、肝移植专业组、腹腔镜专业组、胆胰专业组和SICU。平均收治住院病人总数约3800余人,完成手术近3000台,其中大型手术、特大型手术占1/3以上。科室每年门急诊病人数、住院人数、手术量逐年上升。科室已和交大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美国Texas大学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院建立长期的人才共同培养合作计划。 主要研究成果: 1) 获奖情况 (1) 肝脏移植和门静脉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6年 (2) 细胞周期基因与蛋白和Fas 系统研究肝硬变转癌机制及预后。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6年 (3) 肝移植和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研究。上海市临床医学成果奖二等奖,2003年 2) 论文 (1) RUNX3 Inhabits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reduces the angiogenesis,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 Integration of the hepatitis B virus X fragmen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multiple molecules: a key to th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International J Oncology. (3) Loss of heterozygosity on hromosome 1 in 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 World J Gastroenterol (4) Transcription factor Sp1 expression i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survival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5) Altered 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Sp1 Critically Impacts the Angiogenic Phenotype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Clinical & Experimental Metastasis. (6) 散发性结直肠癌1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缺失。中华消化杂志。 (7) 散发性结直肠癌1p36.33-36.31区域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精细定位。中华医学杂志。 (8)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肝移植治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9) 大鼠肝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基因的关系。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0) 散发性结直肠癌22q13区域杂合缺失的精细定位分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11)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4p15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精细定位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2) 预防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治疗现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3)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移植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检测。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4) 散发性结直肠癌4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5)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10q23~24区域杂合缺失分析。中华医学杂志。 (16) 肝脏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点。中华医学杂志。 (17) 肝肾联合移植15例报道。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8) 经门静脉及肠道引流式一期胰肾联合移植六例报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9) 经门静脉-小肠引流的胰肾同期联合移植一例。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 门静脉和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中华外科杂志。这是我所知道的全部

331 评论

相关问答

  • 外科肝胆胰论文题目

    肝脏、胆道和胰腺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 第1章 肝脏、胆道和胰腺的外科及放射学解剖第2章 手术病人肝功能的评价第3章 肝脏血流:生理、测量及其临床意义第4章 肝脏再

    哆啦C梦的梦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肝胆胰外科杂志论文要求

    (1) 网友评价较好的神经内科医院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简称兰大二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百姓放

    MichaelShaoe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肝胆胰外科毕业论文

    耿小平主任医师教授简介及专业特长:肝脏移植、肝胆胰外科、普外其他专业技术特长—改良肝移植术中静脉转流技术国内首次应用、全省率先开展成人间部分活体肝移植术、常温下

    卫浴小哥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肝胆胰外科博士论文

    1.蒋力 穆毅 黄容海 赵风林 李传胜 鲁岩 赫荣 毛羽.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临床特点分析. 肝胆外科杂志. 2006,14(5):366-368.2.黄玉波

    魔女小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肝胆胰外科护理论文

    随着以疾病为本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及联合诊疗机制的建立、完善和普及,将使各类肝胆疾病患者都能获得最优化的系统治疗。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

    小小mini罗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