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12

林小贱灬
首页 > 医学论文 > 杨猛医学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百拜嘟嘟

已采纳

《辨证法理论形态新议》,《河北学刊》2008年4期。《朱熹与〈朱子本义〉》,《历代易学名著研究》,齐鲁书社2008年年。《思维的网络性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春风讲席》,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论朱震易学中的象数易》,刘大钧主编《大易集释,上海古籍2007年;岳麓书社《朱震集》序,2007年。《论中医学的网络性思维》,河北学刊2007年3期。《〈管子〉的卫生之经与杨朱学派的养生论》,《诸子学刊》2007创刊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市场经济的网络结构与宏观调节的科学性》,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6期。《葛洪与黄老之学》,《道学研究》2007年1期。.《萧氏源头考》,载萧汉明《传统哲学的魅力》,中华书局2008年。《荆公新学与道家思想》,《哲学评论》第四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汉代易学の基本的な特征についで》,白井顺译,渡边义浩编《两汉における易と易三礼》汲古书院2006年。《五行学说的缘起、发展与思维特征》,载《传统哲学的魅力》,中华书局2008年。(原为2005年在日本关西大学讲学的提纲,收入本书时略作了一些修订)《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论庄子的人性素朴论与德行修养观》,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1期。《魏源论老子为救世之书》,《当代道家与道教》,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又《中国哲学与易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周髀〉“周公与商高对话篇”、“荣方与陈子对话篇”与〈易·系辞〉》,刘大钧主编《大易集奥》,上海古籍2004年。《欧洲近代的科技之路不是唯一的发展向度——与杨振宁先生商榷》,《传统哲学的魅力》,中华书局2008年。(原载杨猛《杨振宁指易经阻碍科学,众学者质疑》,《北京科技报》2004年9月22日。)《庄生之说可因以通君子之道——论王夫之的〈庄子解〉与〈庄子通〉》,《中国哲学史》2004年1期。《〈淮南鸿烈〉与黄老思潮的终结》,《人文论丛(2002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论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人文与社会》,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4年。《道学初创》,《中国哲学史》(下册),人民出版社2004年。《庄子养生论思想的阶段性考察》,《道学研究》2004年6月。《虞翻易学与〈周易参同契〉》,刘大钧主编《象数易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论〈鹖冠子〉的素皇内帝之法》,《江汉论坛》2003年3期。《论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1期。《苏秦生平考略》,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研究》(第二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李白与道家》,《思想与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老子的社会历史观与治国思想》,《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期。《马王堆四篇古佚书与黄老思潮》,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现状及其与西方文化的互动问题》,载《传统哲学的魅力》。(本文原为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会议发言提纲)《从传统文化看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生存哲学研究通讯》2001年1月。《〈太一生水〉的宇宙论与学派属性》,《学术月刊》2001年12期。《老子道德论中的宇宙发生与演化学说》,《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期。《论庄子的性命说与道性二重观》,《人文论丛》特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关于“阳有余,阴不足”之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2期。《论〈京氏易传〉与后世纳甲筮法的文化内涵》,《周易研究》2000年2期。《三代礼教的崩溃与人文精神的勃兴——兼论中国哲学的缘起》,《珞珈哲学论坛》第四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论〈参同契〉的内丹术》,《道韵》中华大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2000年3期。《〈周易参同契〉非伪书辨》,《福建道教》2000年2期。《唐五代三种注〈契〉之作的外丹术异同合论》,《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4期。《五行学说的近代遭遇及现代诠释》,《人文论丛》(1998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魏伯阳及相关人物生平考》,《上海道教》1998年4期。《医〈易〉会通与文化进化论——与李申兄再商榷》,《周易研究》1997年1期。《论阴阳家》,《中国哲学与伦理学》,辅仁大学出版社1997年。《五脏模型与河图五行数》,载《象数易学研究》,齐鲁书社1997年8月。《太极,科学与伪科学》,(比利时)《太极科学》1997年6期。《周敦颐〈周濂溪集〉》,《塑造中国文化的200本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周易参同契〉的易学特征》,《道家文化研究》(第11辑),三联1997年。《论参同契的外丹术》,萧汉明、郭东升,《道家文化研究》(第11辑)。《论俞琰易学中的道教易》,载《道家文化研究》(第11辑)。《濂溪易学与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国际易学研究》第二辑。《兵家的阴阳五行观与兵阴阳家》,《珞珈哲学论坛》(第一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河图·易数·思维形式》,台湾《中华易学》1996年3期。《关于河图、洛书问题——答李申兄》,《周易研究》1995年4期。《关于〈易传〉的学派属性问题——兼评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哲学研究》1995年8期。《王船山贫乏的天文知识及其追求实证的时代倾向》,《船山学刊》1995年1期。《五行方位的板块结构及其动态运作》,《中国智慧透析》,华夏出版社1995年。《论运气学说的思维框架》,《羑里易学》第一卷第七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张介宾医学哲学简论》,《明代思想与中国文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河图·五行·图象语言》,《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国文化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东方出版社1994年。《医〈易〉会通之我见——兼与李申兄商榷》,《周易研究》1994年4期。《太阳神话、太阳神崇拜与阴阳学说》,《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1期。《易学与医学》,朱伯昆主编《易学基础教程》,广州出版社1993年。《王船山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终结》,《船山学论》(《船山学刊》增刊)1993年10期。《〈孙子兵法〉是一部系统工程学》,《孙子学刊》1993年2期。《周易的动态理论与中医学》,《大道之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1993年。《易象简论》,《大道之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1993年。《论〈周易参同契〉的宇宙模型》,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2辑,上海古籍1992年。《论〈周易参同契〉的人体生命模型》,《中国文化月刊》1991年7月.《〈杂卦〉论》,《周易研究》1988年2期。《论〈参同契〉人体生命动态模型》,《宗教学研究》1988年1期。《王夫之论卦象、卦德与卦序》,《齐鲁学刊》1987年5期。《论〈易纬〉与中医气象医学》,《江汉论坛》1987年5期。《试论王船山的易学体系》,唐明邦等编《周易纵横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观射父——春秋末期楚国宗教思想家》,《江汉论坛》1986年5期。《论船山社会学说中的启蒙特征》,《船山学刊》1986年3期。《论〈周易〉的哲学思想与爻性爻位的关系》,《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年5期。《王夫之论〈易〉与象》,《江汉论坛》1984年3期。《絪蕴发微》,《王夫之辩证法思想引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王夫之矛盾观中的几个问题》,《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2年2期。《论中国古史上的两次“绝地天通”》,《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3期。

242 评论

xyrlovecat

杨猛,男,汉族,1974年1月生,隆化人,1996年4月入党,1998年7月参加工作,河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现任河北省保定市副市长,挂任北京市丰台区委常委、副区长。

21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上海汪猛sci医学论文

    获奖概况 根据2016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建所80年来,药物所共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170余项,其中国家三大奖20项,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奖励21项,省部级奖90

    慧紫愿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杨菁医学论文

    学术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理论进行综合归纳、推理的过程。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不孕不育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女性流产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流产对不孕

    盐见黄瓜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杨迅医学论文

    论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技巧的缺失及对医德教育论文 医学生走进临床,是一个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检验医学生理论知识水平能否联系实际的必经之路。医学生进入临床后,

    好食物一起分享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汪猛sci医学论文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在动手书写学位SCI医学论文之前,首先要在头脑里详细构思SCI医学论文的整体结构,多参考其他的SCI医学论文的写法,列出详细的提纲,并尽可能的

    慵懒安静的阳光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杨成医学论文

    杨成,男,1966年6月出生,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远程教育的研究,担任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验和论文指导等工作。现任教育技术学专业

    黄紫完美搭配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