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4

麦兜籹籹
首页 > 医学论文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秋末夏初

已采纳

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曾于1982年5月—7月、1987年10月—11月去美国,1986年10月—1989年7月去日本留学访问及学者交流。现任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创伤研究室主任。技术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运动创伤科研、医疗及教学工作。主讲运动创伤学。主要研究方向:关节软骨损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对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病原因机制、病理及临床治疗有较深的造诣。先后获国家体委委托科研基金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对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为国内先进水平,达到国际水平。医疗工作:负责领导运动创伤临床的医疗及预防,担负国家级运动员的创伤防治及康复工作,多年来很多优秀运动员经过治疗重返运动场为国争光。在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历史上,这位耕耘半个世纪仍在继续耕耘的前辈,为中国运动医学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李宁、李小双、郎平、赵宏博、赵蕊蕊和李小鹏等我国著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心目中,田得祥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明星”。数十年的下队服务,不仅使他与运动员、教练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为其临床与科研工作提供了帮助。他以精湛的医术和一把手术刀使无数伤病中的运动员恢复了健康,重返体坛;为许多优秀运动员伤后重返赛场为国争光勇夺金牌作出了贡献。今天,76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下队服务。田得祥主要从事关节软骨损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其关节软骨损伤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除日常的临床工作外,他同时担负国家级运动员的创伤防治及康复工作。在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先后获全国科学技术奖,国家体委(体育总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科委奖等许多奖项;1991年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者奖;曾任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医疗组专家组组长;2004年被聘为雅典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医疗组专家。他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著有多部医学书籍:专著《实用运动医学》,合著《运动创伤检查法》,参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运动医学分册、《膝关节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等,并写了70多篇学术论文。培养博士生3名、硕士生1名。田得祥现兼任中国运动医学会委员,《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常务编委,北京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踝足外科组成员, 北京体育科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医学顾问等职。

248 评论

许文强的爷

崔立刚,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诊断科主任

337 评论

梦叶草2011

名誉主编:曲绵域、杨天乐。主编:李国平副主编:于长隆、田野、张世明、史小才。常务编委:冯美云、敖英芳、杨则宜。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丁树哲、马云、马建、王予彬、邓树勋、艾华、冯连世、冯炜权、吉力立、乔德才、孙学川、苏全生、杨锡让、李之俊、李岳生、李捷、励建安、吴侔天、吴毅、余家阔、张长久、张勇、陆绍中、陆爱云、陈世益、陈启明、陈佩杰、陈家旭、林文弢、周石、周志宏、郑刚、胡扬、钟伯光、骆勤方、秦岭、钱金华、王启荣、徐军、徐晓阳、常芸、梁俊甫、葛新发、傅浩坚、谢敏豪、虞亚明。

22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委换届

    崔立刚,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诊断科主任

    魔羯女悠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杂志

    投稿前最好先阅读本刊,以便对本刊有基本的了解。尤其要注意以下问题。2.1 作者和单位的中英文名字、所在地、邮编分别列于中英文题目之下,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是系统内认

    金语佳诚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投稿前最好先阅读本刊,以便对本刊有基本的了解。尤其要注意以下问题。2.1 作者和单位的中英文名字、所在地、邮编分别列于中英文题目之下,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是系统内认

    幸福的小萝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issn

    那么多说不好。 有好多的你自己找找看了。

    宝妈妈爱吃醋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委会

    刊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主管: 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小蘑菇少吃点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