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0814
心源性脑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介绍心源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24例住院患者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脏的监护,并观察肢体血供情况,加强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19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结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心脑梗死并有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死 护理 心源性栓子先后栓塞肢体及脑部动脉,随时可危及生命或致肢体残疾, 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笔者对2007年10月~2008年7月收治的2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38~76岁;原有高血压病史18例,冠心病史21例, 其中行冠脉支架植入术2例。主要临床表现:偏瘫 20例;偏瘫并失语16例;意识障碍7例;合并肢体动脉栓塞1例。本组病例符合 1995 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标准[1]。 2 护理 严密观察神志变化 动态评估病人神志变化是预见病人病情的主要指标,应通过对病人的语言反应、疼痛刺激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情况,一旦病人发生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监测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 心源性脑梗死病人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继发的房颤史,血压波动较大,心脏功能多有损害。脑梗死发生后可影响心脏及血压的变化,故在护理中应密切监测心脏功能、血压的变化,予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记24h出入量,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注意观察肢体血供情况 偏瘫肢体合理摆放肢位,加强肢体被动功能锻炼。若急性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患肢皮温低、动脉搏动消失,应避免抬高患肢,腘窝处悬空以免受压,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局部热敷。在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除观察栓塞平面有无改变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肢体坏疽。本组中1例肢体动脉栓塞者出现肢体坏疽而放弃医治。 药物治疗护理 应用药物时,注意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应在每分钟30滴左右,并注意血压的变化。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时应先做皮试,结果阴性者才可使用。溶栓和抗凝药要严格掌握剂量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颅内高压者给予20 %甘露醇或与速尿针交替使用。 基础护理要点 1) 卧床休息,病房床单位设置舒适、整洁、加床栏保护,防止坠床。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2)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防止肺部并发症。3)重视饮食护理。清醒者第一次进食前常规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对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昏迷的病人予留置胃管,进食时可稍抬高床头。4)保持二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心理护理 心源性脑梗死多为急性起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大多存在紧张焦虑情绪,渴望得到最大的关注、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极容易产生失望、急躁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多巡视病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手势、写字、指图画等,多关心患者和安慰家属,耐心地解释疾病知识和药物作用,消除其顾虑,帮助他们建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通过加强对全身, 尤其是心脏情况的监护,保护心脑细胞及对症治疗,注意对于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结果本组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22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 (1995)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 29: 376 - 378.
木雨大大雯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 O(∩_∩)O!--------------------------------------------------------------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体会【关键词】 脑梗塞;急性病;护理 急性脑梗塞是丘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软化,病情相对较重〔1〕。除积极地配合治疗外,做好基础护理,对防止进一步梗塞、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通过对2004年1 月~2006年10月我院10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在心理、安全、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饮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36岁,平均岁,其中36岁~ 21例,60岁~ 38例,71岁以上47例。入院时意识障碍11例。一侧肢体偏瘫76例,失语1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CT扫描证实有不同部位梗塞灶,符合急性脑梗塞诊断标准。 2 护理与体会 心理护理 急性脑梗塞起病急,多在无其他前驱症状时发生。多数患者在安静休息、睡眠中发病,过后或次晨被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偏瘫或失语等〔2〕。本组病例中有 76例偏瘫,失语或言语不清、口角歪斜18例,3例出现会厌麻痹,吞咽功能暂时性丧失。患者和家属都很难接受眼前的现实,患者发生偏瘫后会出现急躁、悲观情绪,突然失语或言语不清者往往有焦虑心理,表现为不思饮食、失眠、便秘等。患者及家属对起病前的健康十分留恋,而更多的是担心预后和日后的生活质量问题。特别是吞咽功能丧失者,更感到恐惧和失望。针对家属及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在安慰家属及患者的时候,特别让家属与患者认识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方言热情地向家属及患者介绍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病程、时间及预后。其次,向患者说明起病1周内是疾病关键期,多数典型病例在1~2天内脑水肿达到高峰〔3〕,有可能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面发展,还有可能有继续发生梗塞的可能,让家属和患者对什么是脑梗塞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再次,从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对失语或言语不清者可让其将需求用文字书写进行交流;对梗塞较重出现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允许其亲属陪护。使患者感到温暖、亲切,消除恐惧和焦虑心理,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愉快地接受治疗。 安全护理 对于急性梗塞引起意识障碍或偏瘫者应注意安全,防止坠床或跌倒,对躁动不安者要采取防护措施:如专人陪护,床旁设护栏,双手约束,防止病人拔除各种管道,翻身和下床时有人协助和扶持等。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因急性脑梗塞患者病情多数危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及体温的变化,如发现患者一侧瞳孔散大或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有脑疝发生的可能。本组病例中出现8例脑疝,死亡2例。一旦出现脑疝应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输入,要求在30min内输完。因大量甘露醇会造成肾功能损害、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功能不全〔4〕,应进行24h连续心电、血压、血氧监测。如病人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脉搏增快>100次/min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若平时神志清醒者突然言语不清、嗜睡且反应迟钝时,应考虑出现新的梗塞,必须加强监护,经常巡视病房,并做好应急措施。 预防并发症护理 预防肺部感染 急性脑梗塞大多数发生在老年人,本组病例中>60岁85例,占本组病例的80%。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大多有呼吸道功能减弱,尤其是昏迷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口腔分泌物滞留,肺部易发生感染。本组病例就有19例发生肺部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后,肺部痰液就增多。对神志清醒者,应鼓励他们在分泌物多时,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咳嗽,尽量把痰咳出。注意使用多功能摇床,在病情许可时取半坐卧位。对昏迷患者,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防止痰液、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坠积性肺炎。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和拍背,帮助痰液的排除。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护士将手并拢,空心适度拍打,震动患者背部,由上而下,由两侧至中央,反复进行5~10min,促进排痰;若患者咳嗽反射弱,则在其吸气终末,护士可用一手指稍用力按压其环状软骨下缘与胸骨交界处,刺激其咳嗽;痰液粘稠时,给雾化吸入每4h 1次。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所用的吸痰管及无菌液要保持无菌。动作应轻柔、无创、敏捷,每次吸痰过程时间应<15s。口腔、鼻吸痰管各部位要专用。同时,间断氧气吸入。对于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应给予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防止套管堵塞,应及时吸痰,并保持气道湿化,每日2次行管道切口护理。对于意识障碍者,应采用管饲饮食,每次200~300ml,两次之间加喂水1次,也可使用微量泵使营养液通过加热器以 30~50ml/h的速度匀速胃管内输入〔5〕,避免经口进食,以防止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 预防泌尿系感染 对于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患者行留置导尿管,留置尿管期间,用氯化钠500ml加庆大霉素8万u进行膀胱冲洗2次,每日2次。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并用碘伏棉球擦洗会阴,按时留尿送检,警惕泌尿系感染。 预防便秘发生 急性脑梗塞患者由于需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很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患者排便用力可以使颅内压升高,进一步使病情加重。在以往的病例中,入院1周后,大部分患者就出现便秘。因此要及早预防,首先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训练在床上排便,要为患者营造一个排便的环境,注意用屏风遮挡,并教会患者如何用力。平时还要教会患者按结肠蠕动的方向按摩下腹部,以促进肠蠕动。饮食方面注意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对于极少数便秘者及时给予口服缓泻药,必要时灌肠,灌肠压力要低,而且不宜>600ml,以免加重病情。本组患者通过以上预防护理基本上无便秘发生。 预防褥疮发生 据报道〔6〕,脑血管病所致偏瘫患者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在20h内即可发生褥疮。所以,要及早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首先,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建立床头翻身术,每1~2h为患者翻身1次,必要时使用气垫床、气圈。对昏迷、病情危重及肥胖不宜翻身的患者,身体受压部位可放置水囊,水囊中水的流动能对受压部位起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并减轻局部压力作用。温水擦洗身体,保持皮肤干净,同时也促进血液循环。由于护理得当,本组106例除2 例死亡外无一例发生褥疮。 加强肢体和语言的功能锻炼 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生肢体偏瘫的人数较多,本组病例中就有 76例发生偏瘫,失语或语言不清18例。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家庭的社会生活状况。因而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的恢复就成为康复的重点,康复的目标是最终使患者恢复行走和语言清晰,把残疾减轻到最低限度。如肢体停止运动1周即可引起肌萎缩〔7〕,因此,康复应及早进行,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8〕。在临床中,当患者生命征稳定、神志清醒、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就应着手进行康复。首先对患者进行肌力的评估,然后和家属一起制定锻炼计划,具体做法是:语言障碍者听录音,从简单发音、单词、短语开始,反复训练到说绕口令,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预防肢体功能碍障的发生:每4h做 1次肢体被动运动和按摩,每次20min,帮助患者做关节伸展、内旋、外展等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并将肢体保持在功能位置〔9〕。然后练习翻身,促进肌力恢复。随着患者病情好转,能坐稳后要及时进行站立的行走锻炼,指导患者站立平衡训练:双手扶杆站立—单手扶杆站立—不扶杆站立达到三级平衡〔10〕。行走训练:指导患者先原地踏步,走时由慢到快,循序渐进。 做好饮食及出院指导 注意做好患者出院后的指导,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塞的根本原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力劝患者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建立合理饮食结构,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取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食物,进行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植物油等,避免暴饮暴食。适当体力劳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情绪。另外要按时用药,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患者出院后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指导和随访,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 张季平.临床内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06. 〔3〕 邝贺龄.内科急症治疗学〔M〕.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7. 〔4〕 李清美,谭兰,韩仲岩.脑血管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5. 〔5〕 赵岩,吴坤艳.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5,4(3):9. 〔6〕 王晓玉,张淑连.中风初起的家庭护理措施〔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18. 〔7〕 邓艳红,梁柯.家属配合感觉输入法在脑梗塞急性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25. 〔8〕 朱绷连.加强神经康复学的研究工作〔J〕.中华护理杂志,(4):195. 〔9〕 任萍,张振美,侯亚丽.人文关怀在出血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421-1422. 〔10〕 王平侠.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实践杂志,2006,15(9):703.
青蛙公主999
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分析!
(急性脑梗死,变现为低密度的伴有水肿的梗塞灶)
不同影像医师对一个影像学检查的“影像学描述”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因为有个人经验、水平在里面,但是不要担心,一般原则上的标准是统一的!
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不妨拿着两次的头颅CT片子去当地的 “神经内科门诊” 直接去咨询一下!
我奶奶就有这种事发生,她做了很多次脑CT,每次结果都差不多,都是老年性改变,腔隙性脑梗塞。我们也觉得年纪大了,都这样,做好预防工作就好了。后来有一次,她去姑姑家住,然后生病住院了,医生和她说,她有脑梗塞,把她吓得不轻,说她要半身不遂了。后来我看了那个报告,就是腔隙性脑梗塞。
我是小影大夫。二年前做了CT查脑梗死,两年后复查却没有了,是什么原因?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二年前的脑梗死,要看梗塞的范围有多大。如果是大面积的脑梗死。CT能发现的脑梗死,一般都是在急性期或者亚急性期了,不算数超早期,如果是一个叶或者多个叶的大面积梗塞,即便是抢救及时,两年后都或多或少会留下痕迹。
如果是抢救不及时,那么梗塞的这一部分脑组织就会坏死,这个部位就会留下一个"坑",两年后的复查,CT上就不是报脑梗死了,而是报脑软化灶,也就是脑梗死的后遗表现。有些朋友看到报告上没有写脑梗死,就说是不是漏诊了,其实不是,只是医生看到的是两年后这片梗塞的脑组织坏死融化掉的改变,也就是软化后了。所以报告上就不会出现脑梗死的字眼,如果是专业的人士一看报告,再询问下病史,就知道这个是脑梗死后留下来的后遗征象。
另外,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两年前发现的脑梗死范围很小,比如腔隙性脑梗塞。有些腔隙性脑梗塞没有任何症状,即便是有人有症状了,经过治疗后,有些小的梗塞灶在CT上是显示不出来的。所以有可能出现两年前报了,而现在没有得情况。
根据题主的描述,我觉得是最后这个原因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我们也常常遇到一些这样的病例,CT上发现小梗塞,经过一段时间的复查,确是看不到了。这是好事呀。
对于颅脑检查来说,特别是对于检查脑梗死,磁共振检查的显示效果比CT要好很多。颅脑CT和磁共振这两个检查的报告,经常会有一些出入,有时候CT报了小梗塞,而做磁共振却发现那可能不是小梗塞,可能是一些血管周围间隙。所以有时候CT发现小梗塞,做磁共振却是很多小缺血灶,这也都是正常的。
如果题主没有任何症状,可以放下心来。如果还是不放心,其实可以做个磁共振再看看。
在过去脑梗死的高发人群主要是老年人,但是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生活节奏加快、各种污染加重、食品安全问题、不良的饮食习惯、运动量减少等,都使得脑梗死的发病率增加,而且日趋年轻化。 得脑梗死的人大多数都是严重的,还有不少危及生命,即便是能够存活下来,大多数还是会有后遗症,比如偏瘫在床、不能说话,这类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家里至少要留一个人照顾,所以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负担是沉重的。关于题主提出的脑梗死第二次检查没有脑梗死,我来说一下个人看法。
之前在急诊科呆过一段时间,每天都有脑梗死的病人,很多患者家属都在问这个病能否痊愈,很遗憾的是脑梗死很难完全恢复正常。
因为脑细胞和心脏细胞是类似的,都是属于一次性用品,坏死以后就不能再恢复如初,和我们的皮肤不太一样。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看看身边的朋友有谁得过脑卒中瘫痪以后,过几年又能正常走路的,至少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是无法恢复如初的。
不过也不要悲观,人类进化了很久很久,肯定会有对应的一些措施来弥补脑梗死带来的损伤。当脑细胞坏死以后,那些正常的脑细胞之间会增加更多的突触,突触的功能就是促进正常脑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使患者恢复部分的功能。
不过得了脑梗死是就说完全不能恢复正常,有些患者如果被抢救的及时,可以进行溶栓处理,由于缺血的时间短,脑细胞可以被抢救过来。在临床上还有很小一部分的患者血管可自动恢复通畅,这种情况下也是没有什么后遗症的。
CT的全称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X线、超声波等,与探测器对某一部位做断层扫描。可能很多人对这句话不太了解,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指CT主要是对某个层面来检测的,它不可能对一个脏器的所有层面都能诊断,而且切的层面也是有厚度的。 如果患者脑梗死的范围比较小,那断层扫描很有可能扫不到梗死的那个部分,也就不会查到脑梗死,这个是头颅CT的一个局限性,是比较难避免的,这种情况下,可以多查几次。 另外,在临床上很多影像科对于陈旧性脑梗死的描述可能没有这么直接,而是说某个部位存在小的缺血灶,这些缺血灶其实就是小的脑梗死,只不过范围小。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影像科医生太忙了,对脑梗死漏报了,而且还有一些影像科医师专业技术不过硬,没有看出来。
一砣凝血时聚时散若即若离!什么脑梗!每个人都有这个情况,你一去身体检查病就查出来了!你不查没么病都没有。查出的你又不叫他赔偿,又不要他负责,谁都会给你说一堆不负责任的事摆起!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慢性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逐渐向低龄化发展,由其引发的脑卒中(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也不断增多。脑梗死又叫缺血性脑卒中,现已成为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为何两年前做CT查出脑梗两年后查又没有?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弄清楚两年前CT查出的脑梗死诊断是否正确,患者是否存在脑梗死相关的临床症状,例如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单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语言理解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等,且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如果患者并无上述症状之一,那么就要怀疑两年前CT诊断的正确性了,因为根据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需要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鉴别。
如果两年前的诊断正确的话,那么即使患者梗死的病灶再小,经过治疗后肢体及语言功能康复得再好,脑组织内还是会遗留下陈旧性的软化灶,且基本不太可能会消失,就像皮肤损伤后留下的疤痕。
而两年后复查却没有发现,很有可能当初的梗死病灶小,在不同的CT下扫描和不同的技术人员进行的检查中不一定都能发现,因此建议再进行增强CT扫描或者核磁共振。但无论怎样,两年后的CT检查至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就是你当初的脑梗死病灶没有扩大,如果遗留的症状没有加重,可能也没有新发的病灶出现。
可能腔梗吧!也就是腔隙梗塞,系指脑组织中毛细血管网的阻塞,不是大的血管,不是过去说的脑血栓。在CT和磁共振没有出现之前,心恼未稍血管不能做影像检查,只能根据临床症做出论断,诸如脑血栓、恼栓塞、恼出血,都是较大血管,临床上出现嘴歪眼斜一侧肢体活动障碍等,才能下出确切的诊断!
身边同事都用的常笑医学网
心源性脑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介绍心源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24例住院患者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脏的监护,并
维普,中国知网,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好多数据库均可以找到你想要的资料。但不是免费的,你可能需要注册付费才可以下载,免费的一般很少。
1、ClinicalKey for Nursing由Elsevier公司出品,由权威的护理医师、教育者及研究者组成的顾问委员会联合开发,内容主要包括循证护理医学
所述这此病理都会导致脑缺氧而不能支配调节运动平衡而发生摔倒。病理是脑血管阻塞不能调节支配脑植物和运动神血供使支配调节运动神经缺血失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