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7

超级好奇诶
首页 > 医学论文 > 烟草青枯病综合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迪夫米米

已采纳

烟草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目前仍无十分有效的措施。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着重进行农业栽培措施防病,结合选择正确的药剂预防,推迟青枯病发病高峰至采收后期,尽量减少损失。目前药剂保护效果较稳定的药剂种类及施用方法为,200ug/ml农用“链霉素”、50%“琥珀酸铜”(dt)300~400倍稀释液[3]、20%“青枯灵”400~600倍稀释液用于烟草灌根,每株50~100ml,如土壤湿度较小,可适当增加药剂稀释倍数,以利于药剂药力的发挥。另外,目前已有一些生物制剂用于生产,如青枯散(300×109cfu/g)600~800倍,在移栽期、团棵期、旺长期或零星发病时各用1次药也可起到较好的药剂保护效果。总之,青枯病是1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必须坚持以农业防病措施为主,辅以药剂保护的措施,选用效果较稳定的药剂,掌握正确的用药时期和用药量,才能预防或减轻青枯病的为害。

197 评论

桃乐丝816

水稻 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138 评论

海鸟2010

烟草育种工程方案烟叶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品种是烟叶生产的基础.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烟草育种工作十分重视,将烟草育种工程列为重大战略性课题,以满足中式卷烟发展和中国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推进烟草育种工程的实施,结合我国烟草育种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程方案.一,烟草育种工作现状"九五"以来,全国烟草育种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育种科研协作网络,并在种质资源等基础研究,新品种选育,繁种与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1. 新品种选育成效显著.全国烟草育种工作坚持"四为主,四为辅"的原则,相继育成和引进一批优质抗病品种,在烟草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2004年,云烟85,云烟87,中烟100等自育烤烟新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较2000年增加个百分点.目前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品种53个,其中烤烟43个(自育31个,引进12个);白肋烟8个(自育5个,引进3个);香料烟2个(引进).明显改善了我国烟草品种单一,生产长期依赖国外引进品种的被动局面.2. 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明显.在烟草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已编目保存种质资源4042份,对各种质的植物学性状,部分种质的抗病性,抗逆性,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及遗传特性分析,建立了一级库核心种质859份,二级库核心种质446份,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材料.3. 生物技术应用初显成效.单倍体育种技术已成功地用于育种实践,细胞培养加压选择与理化诱变,体细胞远缘杂交育种也已进入应用阶段.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开始应用于遗传育种研究和性状鉴定选择.开展了烟草转基因品种安全性评价及检测方法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4. 育繁推一体化已具雏形.国家烟草专卖局相继成立了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和中国烟草东北,东南,中南,西南农业试验站及中国烟草白肋烟试验站,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烟草育种科研协作网络和品种区试网络;成立了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原种与良种繁殖基地,实行统一繁种,供种,初步形成了烟草种子的育,繁,推体系.我国烟草育种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与中国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 基础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一是烟草种质资源研究的系统性不够,对一些重要性状(如抗病性,品质等)遗传规律的研究鉴定尚不够全面和系统.二是新品种选育的理论和技术缺乏深入的探讨.三是在烟草的基因图谱,功能基因定位,基因工程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尚未涉入.2. 育成品种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一是国内育成品种的品质性状尚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式卷烟发展对原料的需求;二是地方特色品种较少,现有地方特色品种综合性状有待进一步改良;三是品种的抗病性和适应性不强,在抗病毒病,青枯病等主要病害方面亟待加强.3. 育种科技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一是育种工作周期长,见效慢,工作艰苦,长期从事育种的一线人员待遇不高,缺乏激励机制,不能很好地调动育种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队伍的稳定.二是高层次人才相对不足.三是育种研究力量分散,人才交流,协作不够,人力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4. 工农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育种科研人员与卷烟配方人员尚未建立工农紧密合作的机制.二是卷烟工业在原料的选择上多注重烟叶产地而对品种重视不够,对品种缺乏明确的定性要求.另外,在烟草品种审定制度,育繁推体系建设,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二,指导思想以适应中式卷烟发展方向和中国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要求为目标,体现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合作,改良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国内外相结合,行业内外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坚持"以常规育种为主,高新技术育种为辅,以国内育种为主,引种为辅,以应用开发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辅,以烤烟为主,晾晒烟为辅"的"四为主,四为辅"的育种工作要求,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尽快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草育种核心技术,构建全国烟草育种工作技术平台和支撑体系,为中式卷烟发展和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的品种.三,工作目标将烟草育种作为烟草行业科技进步的一项战略性工程来抓,通过10年左右时间达到"夯实育种基础,培育一批品种,完善三个体系,培养一支队伍"的目标.1. 夯实育种基础.建立全国烟草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共享平台,提高育种选择效率,加快烟草品种改良进程.构建覆盖90%以上的烟草基因工作框架图,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对烟草重要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克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2. 培育一批品种.用5年时间选育,改良5个左右在高香气,低危害,抗病性等性状方面特别突出的品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培育一批突破性烟草新品种,全面提高我国烟草育种整体水平.同时,选育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烟草品种,丰富中式卷烟原料基础,满足卷烟配方对烟叶品质的特定需求.3. 完善三个体系.加强烟草育种科研协作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以及区域性烟草农业试验站的作用,完善育种科研体系;加强良种繁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中烟种子公司的作用,完善良种繁殖体系;加强品种区试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县的作用,完善品种推广体系.4. 培养一支队伍.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采用国内外招聘和科研合作等形式,培养优秀育种技术人才.建立一支业务精通,经验丰富,作风扎实的育种研究和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并通过中国烟草基因组计划为烟草行业培养10名以上能掌握基因组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在全国建立150人左右的烟草育种科研队伍,其中研究员20人左右,副研究员60人左右,形成梯次合理的中国烟草育种核心骨干队伍. 四,主攻任务(一)基础研究1. 烟草种质资源评价利用与种质创新研究.一是种质保存系统.进行烟草种质资源的系统考察,收集整理与编目保存;进行资源保存状况监测与评价;进行种子繁殖更新及资源库维护.二是鉴定评价系统.以烟草核心种质为基础,加强重要性状(如品质,优异性状,主要病害抗性等)的系统鉴定及遗传机理和基因定位研究,完善烟草核心种质库.三是种质创新系统.采用物理化学诱变,生物技术有性杂交技术等手段,创造变异,筛选符合目标的创新种质;重点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提高种质创新效率与准确性.四是资源共享系统.建立烟草种质总数据库,核心种质数据库等数据库,建立烟草种质资源共享平台.2. 性状遗传与发育规律研究.加快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的应用,丰富普通烟草的抗性基因和特定品质基因;研究烟草重要农艺性状,品质特征,抗性能力等性状的遗传特征,从基因水平上进行品种改良;进行原生质体无性系变异机理,体细胞杂种后代遗传规律等细胞工程育种基础研究;进行抗性,品质等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研究烟草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探讨杂种优势形成的生物学基础等.3. 烟草基因组计划.一是基因测序和图谱构建.获取可覆盖80%以上烟草基因组的全部基因,建立基因表达框架图谱和数据库.分析和鉴定烟草品质,抗性等重要功能基因,克隆获得相应的全长基因,建立遗传连锁图.二是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构建.构建覆盖90%以上的烟草基因工作框架图,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对烟草重要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克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为烟草育种等科技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二)品种选育1. 高香气,低危害新品种选育.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利用种质资源和基因图谱分析研究取得的成果,优化育种程序,提高育种效率.选育,改良5个左右具有较高价值的品种,新品种在高香气,低危害性状方面特别突出,其他性状优于目前推广品种.培育一批适应中式卷烟需求的优质烟草品种,新品种在高香气,低危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 抗病毒病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利用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等手段,针对不同产区病毒病害类型实现对PVY(马铃薯Y病毒),CMV(黄瓜花叶病毒)和TMV(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等病毒病单抗或兼抗的突破,育成抗性达到中抗以上的抗病毒病新品种2—3个.新品种品质达到或优于生产主栽品种.新品种抗一种或多种烟草病毒病害,抗性达到中抗以上,同时抗一种以上根茎病害或叶部病害. 3. 抗逆(抗寒,抗旱)优质新品种选育.结合我国不同烟叶产区,不同气候条件的特点开展培育抗寒,抗旱和优质的烤烟新品种选育,选育出2—3个优质抗寒或抗旱烤烟新品种在我国烟区推广种植,对寒,旱的适应能力接近或超过对照品种,内在化学成分协调,品质达到优质烟叶要求,产量在烤烟适产范围内.4. 优质丰产新品种选育.结合烟区生态条件,选育品质相当或优于目前对照品种K326,NC89,产量超过对照品种10%以上,具良好经济效益的新品种.5. 地方特色品种的选育.结合烟区生态条件,充分发挥中国烟叶生产地区生态环境差异大的优势,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品种.加强对现有特色品种的改良,在突出地方特色品种风格的基础上,提高综合性状.6. 烟草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利用烟草雄性不育系选育一代杂交种,更好地发挥杂种优势作用;将推广和选育品种逐步培育成雄性不育品种,保护品种的知识产权.7. 品种引进与驯化.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外新品种,并进行试验,示范,完善配套技术.(三)良种推广充分利用品种区试网络和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加强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加快烟草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强烟草种子加工,贮藏,催芽包衣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烟草品种区划的研究和应用,搞好品种种植区划布局,以满足不同生态条件对品种的要求.五,实施计划(一)夯实基础阶段(2005—2008年)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初步建立烟草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烟草育种科研网络,实施中国烟草基因组计划,组建国家烟草基因研究基地,建立开放性的烟草育种重点实验室.(二)深化提高阶段(2009—2010年)深化基础研究和新品种选育,选育,改良5个左右在高香气,低危害,抗病性等性状特别突出的品种,进行地方特色品种选育.建立完善烟草种子育繁推体系和烟草种质资源共享平台.(三)实现突破阶段(2011—2015年)培育一批突破性烟草新品种,全面提高我国烟草育种整体水平.选育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烟草品种,满足中式卷烟对原料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六,措施及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1. 成立战略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国家烟草专卖局长任组长,分管科技,人劳,财务,烟叶的副局长任副组长,机关科教司,人劳司,财务司和中国烟叶公司等相关部门领导任小组成员.2. 战略工程领导小组下设战略工程办公室.由国家局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二)实行项目制管理1. 加强育种工程管理.烟草育种基础研究和品种选育工作以科研项目的形式管理;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以科技专项的形式管理;中国烟草基因组计划由国家烟草基因研究基地组织实施和管理.2. 采取项目负责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育种工程重大科研项目采取公开招标,招聘,评审等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决定项目组科研人员的组成,制订和落实项目工作方案和年度计划,负责科研经费的使用.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1. 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后补助制度.对具有一定应用面积和较好社会效益的品种予以后补助.强化奖励力度.对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审定的品种,视推广面积大小授予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奖的相应奖励等级.保障育种人员收入.保障科研人员基本收入,重奖在烟草育种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 2. 建立烟草品种保护制度.制定《烟草新品种保护管理办法》,明确新品种权的内容,归属和转让政策,建立烟草新品种的奖励措施,切实保护烟草新品种育成单位和个人的权益.(四)推行烟草新品种两级审定制度全国推广的品种实行一级审定制度,由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审定.部分主产烟叶省(云南,贵州,福建,山东)实行二级审定,由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7名左右委员及本省5名左右从事烟草品种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的省级审定专业组负责省级品种审定.(五)加大对烟草育种工程的经费投入1. 拓宽投资渠道.对育种工程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加大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经费投入,鼓励省市各级公司和重点卷烟企业的经费投入.2. 加大种子产业化对上游研发的支持力度.采取适当提高种子价格,种子公司买断品种使用权和实行品种推广后补助等一系列政策,反哺育种单位,加大对上游研发的支持力度.(六)整合科技资源1. 整合人力资源.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牵头组织种质资源平台建设工作,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有关试验站及科研单位全面参与;烟草基因组计划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国家烟草基因研究基地主任作为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负责基因组计划的实施,首席科学家从国内外,行业内外公开招聘.坚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引导行业内外多学科,多部门科技力量积极开展协作研究.通过建立开放性的重点实验室,相互兼职,培训等形式,加强合作交流,联合攻关.与津巴布韦,美国,巴西等国家建立烟草育种科研交流和协作关系,鼓励国内外育种专家以客座研究,访问学者,合作研究等形式从事烟草育种科研工作.2. 整合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共享平台.行业内收集的资源实行"统一保存,统一管理,统一更新"的方式,行业外收集的资源实行"自愿加入,共建共享"的方式,建立隶属于国家烟草专卖局的中国烟草种质资源库.建立种质资源交换机制.加强与国外相关单位种质资源创新的合作研究,进行二,三类种质资源和亲本的交换,拓宽选择亲本的遗传背景.3. 整合技术资源.加强烟草育种科研网络的建设.重点支持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中国烟草白肋烟试验站和中国烟草东北,东南,西南,中南试验站的建设,完善以两个中心为龙头的烟草育种科研协作网络.在全国建立东北,黄淮,西南,东南四大烟区的品种区试网络,并建立分片区的品种区域试验和品种鉴定评价网络.建立国家烟草基因研究基地.基地开展以功能基因的定位,克隆,遗传转化和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烟草功能基因研究;开展以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烟草新品种育种研究;开展以基因克隆与表达,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开发为主要目标的烟草应用生物工程与烟草综合利用研究.基地坚持"联合,竞争,开放,交流"的原则,实行主任负责制,学术委员会评议制,科技人员招聘制.全面负责基因组计划的监督管理,承担烟草生物技术相关研究工作,组织全行业烟草育种联合攻关. 建立开放性的烟草育种重点实验室.加强烟草育种应用基础研究基地的建设,坚持"突出行业需求,实行横向联合;拓宽研究领域,进行分工协作"的指导思想和"开放,流动,竞争,规范"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烟草遗传育种基础条件,种质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组建开放性的烟草育种重点实验室,为提高烟草行业持续创新能力,稳定研究队伍,培养和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45 评论

光头强329

自己对号哈1、植物抗虫基因工程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成功地人工合成和改造了植物抗虫害的Bt基因,获得了高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和品系。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南京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等单位还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亲本,育成了一批抗虫能力在80%以上,单产比主栽品种高15%以上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组合。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棉花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标志着我国转基因植物研究开始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为了有效控制水稻害虫的危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成功地获得了转Bt基因杂交水稻,对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毒杀效果达到95%。浙江农业大学(现已并入浙江大学)也成功地将Bt基因导入水稻早稻品种。目前转Bt基因抗螟虫水稻已进入环境释放阶段。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制成功的转CpTI基因抗虫水稻也分别获准在北京、福建和山西进入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此外,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转基因抗玉米螟玉米、复旦大学遗传所研制的转基因抗褐习虱水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林业科学院林研所研制的抗虫转基因杨树也都进入环境释放阶段。 2、抗病基因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已成功地人工合成和改造了来自天蚕蛾的抗菌肽基因,并导入我国马铃薯主栽品种米拉,获得抗病性提高I∽Ⅲ级的抗青枯病的转基因株系,现已经农业部批准在四川省进行环境释放。目前抗菌肽基因已经供给国内10多家研究单位,进行抗水稻白叶枯病、马铃薯软腐病、花生和番茄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柑桔细菌性溃疡病、桑树和桉树青枯病、樱桃根肿病等抗细菌病基因工程研究。 白叶枯病也是危害水稻生产的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国外合作研制成功的转Xa21基因抗白叶枯病水稻明恢63株系已分别在安徽省和海南省进行环境释放;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遗传所研制的转Xa21基因抗白叶枯病水稻也分别进入中试阶段。 真菌病也是严重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一类病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成功地克隆和修饰了植物来源的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萄糖氧化酶基因,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分别将这两个基因导入棉花,获得了抗黄萎病和枯萎病和枯萎的转基因棉花,这些株系在病圃中表现良好,现已进入中试阶段。 在抗病毒的基因工程方面,国内也取得了很好进展。北京大学克隆了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等中国株系以及水稻矮缩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研制成功的抗黄瓜花叶病毒甜椒和番茄都已经分别在云南和福建进入中试或环境释放。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研制的转基因抗条纹病毒花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抗芜菁花叶病毒白菜和新疆农科院核技术生物技术所获得的抗黄瓜花叶病毒转基因甜瓜都已分别进入中试。此外,国内一些研究单位还获得了抗环斑病毒(PRSV)的番木瓜,抗黄矮病和黄花叶病毒的小麦等抗病毒病的基因工程植株。

328 评论

无双天帝

一、由天然中药合成抗菌剂、避虫剂、硼、锰、锌、钼、钾等十多种微量元素组成二、具有:防病 抗逆 避虫 耐旱 促根开片 抗重荐 修复土壤等功能三、防治烟草:花叶病 黑胫病 青枯病 赤星病等真菌细菌病害,早期重复使用可控制烟青虫,蚜虫的发生率四、苗床:第一次剪叶后、炼苗时,一粒红粉一粒白粉配水15公斤,各喷洒一次,须根增加一倍,花叶病毒减少40%五、大田:团颗期、旺长期、打顶期,二粒红粉二粒白粉配水15公斤,各喷洒一次,防病效果95%以上,增产20%左右六、多年重茬烟田移栽时,二粒红粉二粒白粉配水70公斤,灌根350棵左面,也可移栽7-10天后,二粒红粉二粒白粉配水30公斤,灌根350棵左右,提前3天返青。七、如有零星黑胫病、青枯病发生,二粒红粉,二粒白粉,配水15公斤,灌根使用,配合叶面喷洒。八、花叶病:二粒红粉,二粒白粉配水15公斤,七天喷洒一次,共三次方可*可以选择烟望素

149 评论

相关问答

  • 青枯病论文

    至今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国际学术刊物上12篇。近年来代表论文有:Ding W, Wang J J, Zhao Z M, Tsai J H. E

    meteorakir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烟草青枯病综合论文

    烟草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目前仍无十分有效的措施。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着重进行农业栽培措施防病,结合选择正确的药剂预防,推迟青枯

    超级好奇诶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烟草青枯病论文

    这也行???早知道当初我也百度提问了。费了我一周时间自己翻译5000字段英文文献。

    yissluckyg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烟草黑斑病论文

    黄瓜,梅花,花生,小麦,梨子,红薯,番茄,这些农作物的病害都可以使用多灵菌防治。

    南宫亦忆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烟草黑胫病论文

    1)Jiang T, Zhou X P. 2004. First report of Malvastrum yellow vein virus infectin

    元信上成客服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