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230

黄小仙128
首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学论文发表时间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元力觉醒

已采纳

sci论文发表周期大概是多久了?我只看你的发表期限,也可以发表的刊物,还有发表的 有界限了,或者是国家级,省级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

270 评论

喵喵咩咩喔喔

从sci期刊角度来说,审稿时间是决定文章见刊快慢的一个主要因素,初审时间一般在1-2周,外审3-4周,后续所需的时间要看外审的结果,如果顺利通过,最终意见将会在一周左右给作者,如果外审中有专家意见不统一,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遇特殊情况,如法定假期、编辑出差等,审稿时间也会更长,因此不确定性因素还是比较多的。

241 评论

乖乖米飞

论文一般接收后两个月左右会见刊,从投到见刊大学6个月左右

307 评论

miumiu2002

学术顾问了解医学sci论文发表审稿较快的有三个月时间,正常周期需要半年时间,有的会更长。而且

146 评论

jessiemaomao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发表不是随时想法就可以发的,需要杂志社安排版面,如果下个月版面没,那么只能再往后安全了。省级、国家级期刊的职称论文发表需要提前1-3个月准备我们都知道,省级国家级别的刊物算是普刊,它也是职称发表的起跑线,相对来说,从期刊的选择到发表成功收到刊物的时间不需要很久,有些刊物快的话基本1个月左右就收到刊物了,慢点的话也就3个月左右,但是前提是你的论文已经通过审稿并确定版面了。这里还牵扯到论文的投稿数量问题,如果一个刊物虽然说是普刊,但是在业内的影响非常大,那么向其投稿的作者肯定不会少,这就需要作者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通知了。核心期刊的职称论文发表需要提前5-10个月准备除了刚讲过的普刊准备时间因素外,如果你自己投稿核心期刊,那么时间方面更是不能用月份单位来形容了,即使是通过代理来投稿,也只是让你的论文更早的呈现在编辑面前,从审稿修改到录取至出刊也需要5个月左右。具体的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一个核心期刊的每期刊载量是有限的,这就犹如是一个独木桥,都想过去,但是木头只有一根。此时你就需要珍惜编辑看到你论文的机会,用大量的时间来提高自己论文的创新度和针对性,杂志社编辑那里论文如海,如果编辑连你的第一段都没看完就关闭了,可想而知,机会就是这么浪费的,即使编辑能读完你的论文,也不代表就通过,可能论文还需要修改和润色,这种情况也可能会重复的修改来达到要求,这样一去一来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109 评论

打豆打豆

苏德隆,男,南京市人,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外著名的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学家、我国流行病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医学教育家,中共党员,曾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06年7月9日,苏德隆出生于南京一个城市贫民之家。5岁时进私塾,因家境贫寒,念完小学父母送他进一所伙食费减免的教会办的益智中学。1927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预科,修学3年,后转入国立上海医学院读本科。1935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鉴于总成绩第一,获金质奖章一枚。毕业后留任助教,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医学教育和预防医学生涯。当助教不久,颜福庆院长派他到上海县颛桥乡建立农村卫生所,一边为农民治病,一边作乡村卫生状况和儿童常见病的调查研究,著有“上海郊区疟疾流行病学分布”等论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苏德隆任难民收容所医师,后任防疫大队长,历时数载,辗转内地,进行天花、霍乱、伤寒、痢疾、疟疾等急性传染病及虱患的调查和防治,创造相当有效的折叠式干热灭虱器,发表了“天花的流行病学分析”等论文。1941年,卫生署聘他为贵阳卫生人员训练所教育主任,以培训战时卫生人员。教学之余,他研究水面撒布煤油致死蚊孑孓的机制。1942年,在印度孟买霍夫金斯细菌学研究所进修鼠疫防治学。1943年,返回内迁重庆的国立上海医学院任副教授。1944年留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学院,获公共卫生硕士学位。1945年去英国牛津大学,在病理学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弗莱明教授指导下研究抗生素,他发现了一种具有强力抗菌作用的抗生素,命名为微球菌素。于英国《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发表“粪—污水中的抗生素产生菌”和“微球菌素”两文,路透社作为科学新闻向世界报道。由此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先后被接受为英国皇家统计学会、微生物学会会员。1948年回国后,先后任上海医学院微生物科主任和公共卫生科主任等职。解放后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卫生系主任、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1979~1984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198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华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流行病学协会名誉会员及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和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委、《辞海》卫生学部分主编、医学百科全书卫生学部分副主编。1949年12月,上海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委任苏德隆为副秘书长。在广大医务者的共同努力下,治愈了一支部队战士的血吸虫病,不久该部队开赴抗美援朝前线,因此,部队授予他“名誉教育主任”光荣证书。之后,他全力投入“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行列中,足迹遍布我国南方30个省市血吸虫病的重疫区。他徘徊在河边、田边、沟边的小道上,搜寻着钉螺,观察其习性,逐一访问农户,了解患病和流行情况。通过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和素材加以整理分析,撰写成有价值的科学论文近百篇。1957年夏天,毛主席来沪接见科学家,他坦诚地向毛主席提出:农业发展纲要中规定12年消灭血吸虫病是难以实现的。同时他向毛主席汇报了他的研究生从黄浦江中分离到伤寒菌,劝毛主席不要在江水中游泳。毛主席听取后即取消了游泳的打算。他的耿直而又实事就是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尊敬。1963年,苏德隆运用统计学原理发表了理论性论文《钉螺的负二项分布》的数学模型,阐明钉螺的分布有聚集性的特征,其成因与土壤、水分、食物、交配有关,得出钉螺生活的最适合温度为13℃,最适光线强度为3600勒克斯,这对查螺灭螺具有指导意义,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阐述钉螺生态分布规律的学者。根据对钉螺生态学的进一步研究,他首创“地域性防治血吸虫”的理论,对我国控制血吸虫病起了重大作用。“文革”期间,他发明了防御血吸虫病感染的“防蚴衣”和“防蚴笔”。这两种方法操作简便,效力持久,价格低廉,对预防国内外多种血吸虫病,都有特效。为了完成这两项科研成果,苏德隆叫家人帮他以浸有氯硝柳胺药物的“防蚴笔”先涂在自己身上做实验,观察副反应。“防蚴笔”的研究获全国医学科学大会奖。苏德隆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综合措施,提出既治疗又灭螺的方案。1981年开始,他与美国Warran博士协作,在安徽贵池设点,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研究。苏教授主张中国式的防治结合以灭螺为主,Warran博士主张西式的单纯特效药的治疗。两种防治策略在相似地理条件的毗邻村庄中进行。到1984年终于有了结论:只治不防的村落群体的感染率虽有缓慢下降趋势,但有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发生,钉螺和钉螺感染率仍处于原来水平;防治兼顾,坚持灭螺的村落,群体感染率和钉螺密度急剧下降,连续两年未查到被感染的钉螺。1982年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会上,苏德隆宣读了《中国血吸虫病生态学》论文,得到高度评价。1985年11月上海市宣布消灭血吸虫病,为表彰苏德隆在血防战线上的贡献,授予血防战线先进工作者墓馊俪坪牛�⒆芳谴蠊σ淮巍?/SPAN>1962年副霍乱在我国流行,苏德隆暂时中断血吸虫病的研究,转向副霍乱的研究。他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奔赴流行区现场查访和观察,很快掌握了此病经水传播的特点,指出1962年早春多次出现的散发病例,无从外传入的证据。继而从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发病率由沿海向远离地区递减,恰与地面水中氯化钠水平和PH值呈现等级相关。据此,苏德隆提出副霍乱地方性学说,并认为副霍乱可能已在当地越冬和生根的假说。这一科学预见指导着副霍乱菌越冬和变异的研究。1972年夏天,上海突发急性皮炎流行,数十万人发病。苏德隆率领调查队奔赴现场,根据他的设计方法,通过自身试验,花时仅半个月,就证明寄生在灌木树上的桑毛虫是此次皮炎流行的病源,阐明了气候条件、人们的生活情况与皮炎广泛流行的关系。桑毛虫皮炎病因查明后,流行得到根本解决。“桑毛虫皮炎”这一名词从此载入现代医学史册。1980年苏德隆赴英国剑桥大学宣读桑毛虫皮炎的论文,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个范例。1981年论文发表于英国《流行病学社会医学杂志》。70年代初,苏德隆开始研究江苏启东县肝癌高发的原因。他访问病家,察看环境,不放过一切疑点。通过流行病学特有的分析,首次提出肝癌与饮水污染有关,饮用沟塘地面水者肝癌发病率远远高于饮用井水和深井水者,从而建议凿井、改饮井水。1973年全县采纳改水防肝癌意见,先后打凿13万余口井,80多口深井。1979年他发表的《饮水与肿瘤》论文举世瞩目,《英柳叶刀杂志》为之发表述评。1983年国家科委将肝癌病因及其防治的任务下达给苏德隆,他奔走于启东、海门各个乡镇,更加努力探索肝癌与饮水的关系。1985年初,在国家科委组织的汇报会上,由于他工作成绩显著,这一课题受到表彰。同年12月,“肝癌病因及防治(饮水与肝癌)”的研究在上海医科大学通过科研成果鉴定。1985年4月3日,苏德隆外出工作时发生车祸,经抢救无效不幸于当天下午与世长辞。苏德隆从事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工作50年,一生发表了200多篇论文,三次主编流行病学全国教材。他指导、培养了17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他这里学习过的大学生、进修生,遍布全国各地。他培养学生的原则是:让学生“下水游泳”,即在导师指导下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他要求青年创新,而不满足于“填补空白”。

93 评论

王豆豆228

1997年6月30日

178 评论

朵喵喵ljh

3-6个月,有的甚至更久,你要是赶时间的话,我久不建议投sci了,可以去选择一些见刊快的期刊,如汉斯出版社的,他们一般审稿周期是2周,每个月到月底都会邮寄上一月的期刊,所以见刊还是比较快的

328 评论

童鞋哈哈

论文发表的见刊时间,跟两个因素有关系,一个是审核的时间,一个是正常的这个刊物的发表的周期。先说审核的时间,一般来说,普刊的话,审核时间在1-2个月左右,学报就会在2个月左右,比较慢一些。如果是核心期刊的话,审核时间会在2-5个月,个别的小半年有都可能,有可能你修改了好几次,到最后一步了,结果被主编否掉了,前面白忙活了,核心就是比较难一些。然后发表的时间,就是从你的文章审核录用开始算起,普刊的话在6-12个月,核心的话在9-15个月。你没看错,现在发表论文的周期就是这么长,而且审核也比较严格。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去找一些论文发表机构,因为时间实在等不及啊。我之前就是投稿实在等不及,找淘淘论文网给我发表的一篇经济类普刊,加急2个月发表出来的,想加急1个月,加急不了。而且像我爱人的,教育类的文章,根本就没法加急,找淘淘论文最快也得5个月以后才能发表出来。核心期刊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大家还得提前准备,千万别平时不准备,到时突然想加点钱1个月就发表出来,杂志社是你家开的,想什么时候发表就什么时候发表出来,不存在的呀。

210 评论

遇见你之前的我

1、想要拿到杂志,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投稿、审稿、录用/被退稿、修改润色、终审、定稿、校对、排版、印刷、出刊、邮寄。正常周期是1-3个月左右。 下面再讲一下其他的发表注意事项,更多发表细节可加我而已贰贰叁期叁叁久。2、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合并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期刊品质的审核愈发严格,杂志社对稿件的要求也对应提高,在审稿及修改等流程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3、外部出版环境变化剧烈,一批品质差的杂志相继倒闭,原本已经定稿的一批文章无法正常见刊,可发表期刊的减少,大批量稿件的转投,导致发表竞争更加激烈。 4、为了评审核心期刊,应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各类审核,多数想要寻求发展的期刊,不断压缩版面,稿件质量精益求精,这导致论文被退稿或返修的几率大幅增加。 5、面对年审等突发时间,杂志的刊期会出现突发变动,可能原本已经计划出刊的文章会有推迟见刊,作者应为各种因素预留时间,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的延期出刊。 6、在整体出版环境变化的的过程中,期刊的版面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这是不可扭转的大趋势,提前准备发表,不仅更放心,也更加省钱!提早发表论文的优点 发的越早您的文章在网上的点击率越高,引用率越高,对您评职更有利,还能加印象分。再说还能提升您的知名度. 这边写作需要较长的周期时间 现在发表需要一个月以上见刊 上网时间需要90个工作日后 网上才能显示您的论文 提前发表的好处 1丶提前一年发表更有说服力。 2丶评职时会加2-3分的印象分。 3丶出刊后上期刊网,网站上点击率高也会加分。 4丶发表完文章后可安心去考计算机和英语。 5丶每年都有高峰期,赶上高峰期会拖延发表时间,耽误评职。 6丶例如中高级工程师至少要发表2--3篇文章,提早发表可放在不同期的期刊上,更有说服力,同一期同一作者的两篇文章,有的地区会无效。所以分期发表是有好处的。

129 评论

相关问答

  • 药学sci论文发表时间

    稿件的长短,期刊的差别,审稿人的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审稿的时间,一般来说三个月能出来算比较快的了,正常在六个月左右,当然也有比较慢的需要六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发表

    彩虹人生0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上海医学论文发表时间表

    一般的省级、国家级论文审稿需要1~2天,出刊需要1~3个月。个别快的0.5个月,还有个别慢的需要4~7个月。质量水平高一些的期刊,还有一些大学学报,投稿的出刊需

    nellie022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福建狂犬病论文发表时间

    1995年6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狂犬病研究室前主任蒋安立(HerryTsiang)博士专程访问本所,进行学术交流。双方达成在狂犬病毒研究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的意向。

    mutouchoupiha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艾滋病最新论文发表时间

    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英文简称:World AIDS Day。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

    huang8023ta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流行病学论文发表时间

    Sci论文发表周期大概是多久了?我只看你的发表期限,也可以发表的刊物,还有发表的 有界限了,或者是国家级,省级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

    黄小仙128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