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8

wangqixiaqi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与杨华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清晨小雨818

已采纳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周·庾信《春赋》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晚春》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宋·晏殊《踏莎行》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王安石《清平乐》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春色:指杨花.二分尘土:杨花有三分之二落在路旁尘土之中.一分流水:杨花有三分之一飘落水面.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

宋·王令《瀹瀹》

满意请采纳

杨花的轻柔多情,使得自己成为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浪迹天涯的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

早在北魏时,就有传为胡太后(宣武帝皇后)所作的杨花词,词曰:“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

以杨花隐喻逃往南方的情人杨华,巧妙双关,哀婉动人。词人们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红粉佳人的缠绵哀思、与亲朋好友的离愁别绪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寄予温柔多情的杨花,希冀从中寻求自己的归宿。

“飞絮淡淡舞起,轻裳浅浅妆成。去时散漫住何曾?总付流光一梦。

素心原无管束,岂为牵惹东风。旧时烟柳又满城,惆怅青衫犹冷。”

一曲《西江月·杨花》把作者内心的孤寂、失意、怅然和抑郁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那如蒙蒙细雨般的杨花又怎能解尽词人的愁绪呢?杨花是多情的,“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她想要抚平人生的伤痕,但是也许她只会增加词人的无奈、感慨。

杨花又是无情的,“无情雪舞杨絮,离复聚、几番寻觅”,杨花真的懂得什么是离愁吗,但是她不知道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知道游子们的深深眷恋。杨花目睹了“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世间爱情纠葛,“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

怜他漂泊奈他飞。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

天涯心事少人知。” 这是对分手之初的内心复杂难言之苦涩的自我咀嚼。

词人在此小词中表述了相思、阻隔、无望之哀,更浓重的是对“他”的怜爱怜惜。倘若没有一种心音相通的理解的露水姻缘,分手不会有太难磨灭的痛苦。

既是红粉知己,又是两情投合,却无力永成连理;更何况明知所爱者际遇哀苦,飘泊不能自主,此去将会落得怎样的命运安排?真难预料亦不堪想象时,其心底之失落和歉疚感交杂摩荡,最无法言语以传。“怜他”句的动人处,正在于从“理还乱”的情思里抽理出最凝重的一层,传述了难以尽传的心灵悸动。

也许此时的杨花最易于表达作者的感情,“天涯心事少人知”,唯有将哀思寄予杨花。不过历史上,最为有名的还是苏轼的那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使杨花的“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的生动神态跃然纸上,而最末一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更成为千古名句。这首词将杨花的精魂描写得淋漓尽致,把杨花与思妇的形象处理得不即不离、若即若离,表现出极其缠绵悱恻的情思,达到了物与神游的境界,堪称极品。

杨花在古诗中象征离别,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辞源》中将“杨花”解释为“柳絮”。

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两种树,而是特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个习俗,形成这个习俗大概因为古代交通不方便,远行走水路居多,而水边多植柳树,折柳条最方便,而且柳者,留也,也更能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扩展资料:

关于杨花的诗句

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释义: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苦愁的眼泪。

2、杨花终日空飞舞,奈久长难驻。——宋·秦观《一落索·杨花终日空飞舞》

释义:丈夫如同杨花,很轻浮,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朝三暮四,就是不肯在家里久留。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释义: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释义:扬子江边杨柳青青春意正浓,漫天飞扬的杨花使渡江之人非常的愁烦。

5、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宋·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释义:去年相送于余杭门外,大雪纷飞如同杨花。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似飞雪,却不见离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 愈

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 愈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

6.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城东早春 杨巨源)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处 柳永《雨霖铃》

10.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2.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无名氏《送别》

杨花,据《辞源》解释为“柳絮”。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落满飞”。举几个例子。首先是苏轼那首著名的咏杨花的《水龙吟》:“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这里用的就是柳絮入水化为浮萍的典故,这是苏轼很喜欢的一个典故。苏轼《再次韵曾仲锡荔支》:“杨花著水万浮萍”。其中苏轼自注云:“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从这里看,这个诗文中用的是“杨花”,自注中说的就是柳絮,所以明显杨花就是柳絮。

而苏轼那首《水龙吟》是次韵章质夫的《水龙吟》杨花词的。章质夫《水龙吟·咏杨花》:“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标题说的是咏杨花,而词中说正堤上柳花飘坠。显然这里的杨花也是指柳絮。很显然,古代说的杨花基本上就是指柳絮。

至于现在说的杨树,柳树,是两种不同的,前者代表如白杨,而后者就如一般的垂柳了,不过它们同属杨柳科。但现在说的杨树,的确杨花也是和柳絮差不多会到处飘舞的。只是杨树飘的是花,柳树飘的是种子。而且杨花和柳絮体态也很相似,大概这个就造成现代人的误解了。

杨花的轻柔多情,使得自己成为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浪迹天涯的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早在北魏时,就有传为胡太后(宣武帝皇后)所作的杨花词,词曰:“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以杨花隐喻逃往南方的情人杨华,巧妙双关,哀婉动人。词人们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红粉佳人的缠绵哀思、与亲朋好友的离愁别绪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寄予温柔多情的杨花,希冀从中寻求自己的归宿。

“飞絮淡淡舞起,轻裳浅浅妆成。去时散漫住何曾?总付流光一梦。素心原无管束,岂为牵惹东风。旧时烟柳又满城,惆怅青衫犹冷。”一曲《西江月??杨花》把作者内心的孤寂、失意、怅然和抑郁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那如蒙蒙细雨般的杨花又怎能解尽词人的愁绪呢?杨花是多情的,“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她想要抚平人生的伤痕,但是也许她只会增加词人的无奈、感慨。杨花又是无情的,“无情雪舞杨絮,离复聚、几番寻觅”,杨花真的懂得什么是离愁吗,但是她不知道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知道游子们的深深眷恋。杨花目睹了“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世间爱情纠葛,“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怜他漂泊奈他飞。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这是对分手之初的内心复杂难言之苦涩的自我咀嚼。词人在此小词中表述了相思、阻隔、无望之哀,更浓重的是对“他”的怜爱怜惜。倘若没有一种心音相通的理解的露水姻缘,分手不会有太难磨灭的痛苦。既是红粉知己,又是两情投合,却无力永成连理;更何况明知所爱者际遇哀苦,飘泊不能自主,此去将会落得怎样的命运安排?真难预料亦不堪想象时,其心底之失落和歉疚感交杂摩荡,最无法言语以传。“怜他”句的动人处,正在于从“理还乱”的情思里抽理出最凝重的一层,传述了难以尽传的心灵悸动。也许此时的杨花最易于表达作者的感情,“天涯心事少人知”,唯有将哀思寄予杨花。不过历史上,最为有名的还是苏试的那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是非花”,使杨花的“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的生动神态跃然纸上,而最末一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更成为千古名句。这首词将杨花的精魂描写的淋漓尽致,把杨花与思妇的形象处理的不即不离、若即若离,表现出极其缠绵悱恻的情思,达到了物与神游的境界,堪称极品。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周·庾信《春赋》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晚春》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宋·晏殊《踏莎行》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王安石《清平乐》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春色:指杨花.二分尘土:杨花有三分之二落在路旁尘土之中.一分流水:杨花有三分之一飘落水面.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 宋·王令《瀹瀹》。

歌鉴赏--------杨花“意象”的解读河北保定定州 车兴泽 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把垂柳称做垂杨,有时杨柳合称,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这么一叫,本身就有感情色彩。把这样一种絮状物叫做花,至少有一种喜爱的表示。

杨花的确太特别了,别的花只有长在枝头,绿叶相扶,才会格外妖娆,杨花却是要离开枝头飞起来,才能给春天增添一种况味。在古人的笔下,那纤细洁白的杨花经常被情绪化。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因不拘小节而无端遭贬,诗人是充满同情与关切的。首句写景,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也就融情入景。

宋词中也多有关于杨花的描写。晏殊的“春风不解禁杨花,朦胧乱扑行人面”,在纷纷扬扬的杨花中,让人感到的是淡淡的闲愁。

“中厅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月色中的杨花给人的是宁静的感觉,这是张先最得意的词句。女词人朱淑真的杨花,则是一种生命的放飞:“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春还去,独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苏东坡更是写杨花的高手,杨花在他那里,一会儿寄托着思妇怀人的幽情,“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一会儿又如沦落天涯的离人,“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而曾巩却对杨花不屑一顾,“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月日,不知天地有清霜。”在他眼里,漫天飞舞,蒙蔽日月的杨花,就像个得意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在文人的眼里,杨花到底是不一样的;而在一般人眼里,垂杨是柔丽的,可杨花却有些轻浮,如一个感情不太专一的女性,想来,“水性杨花”一语,任何女性听了都不会高兴。 杨花本无情无思,只因人有情。

我们在解读“杨花”这一意象时,要根据杨花的纤细洁白、轻柔漂浮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的把握其含义。吴融[唐]: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

百花常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一种融融的的暖意在身上流动。

我渐渐感觉到周遭的声音:风声,树叶的沙沙声。我可以渐渐感觉到略带潮湿的泥土的气息。

我听到了燕子的呢喃。阳光开始暖融融的照在我的身上。

周身彻骨的痛苦仿佛一下子减小了很多。这些平素最平常的东西:阳光,泥土和天籁,此刻却是我生命中最为珍贵的东西。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

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

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

“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

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

我们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杨花在古诗中象征离别,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辞源》中将“杨花”解释为“柳絮”。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两种树,而是特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

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个习俗,形成这个习俗大概因为古代交通不方便,远行走水路居多,而水边多植柳树,折柳条最方便,而且柳者,留也,也更能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扩展资料:关于杨花的诗句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释义: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苦愁的眼泪。2、杨花终日空飞舞,奈久长难驻。

——宋·秦观《一落索·杨花终日空飞舞》释义:丈夫如同杨花,很轻浮,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朝三暮四,就是不肯在家里久留。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释义: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释义:扬子江边杨柳青青春意正浓,漫天飞扬的杨花使渡江之人非常的愁烦。5、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宋·苏轼《少年游·润州作》释义:去年相送于余杭门外,大雪纷飞如同杨花。

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似飞雪,却不见离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

272 评论

miumiu2002

1/100【题 名】试谈企业税务会计的几个问题【作 者】申延令【刊 名】特区经济.2005(7): 266-2672/100【题 名】现代报业经营管理建立税务会计的几点思考【作 者】林苹【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08X): 201-2013/100【题 名】试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问题【作 者】唐立群【刊 名】林业科技情报.2005,37(2): 75-764/100【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作 者】李新燕【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09X): 156-1575/100【题 名】浅议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作 者】黄玲【刊 名】江苏商业会计.2005(5): 42-446/100【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作 者】李家华【刊 名】会计之友.2005(06B): 45-467/100【题 名】设置税务会计学科的依据与选择【作 者】侯伟[1] 陈启英[2] 程风雷[3]【刊 名】税务研究.2005(8): 96-978/100【题 名】我国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作 者】叶桦【刊 名】事业财会.2005(4): 49-519/100【题 名】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的可行性探讨【作 者】陈四平【刊 名】电子财会.2005(8): 62-6310/100【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分析【作 者】丁宏新【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07X): 142-14311/100【题 名】试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作 者】夏继云【刊 名】江苏企业管理.2005(7): 25-2612/100【题 名】建立税务会计制度的现实意义【作 者】滕波【刊 名】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6(2): 22-24,6213/100【题 名】《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作 者】李勤【刊 名】南方农村.2005(3): 51-5314/100【题 名】对我国税务会计研究若干焦点问题的思考【作 者】徐丽盈【刊 名】莆田学院学报.2005,12(3): 20-2315/100【题 名】对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思考【作 者】汪冰【刊 名】经济师.2005(6): 240-24116/100【题 名】中日税务会计的比较及启示【作 者】弓锋伟 段敏生 刘总理【刊 名】现代企业.2005(5): 63-6317/100【题 名】税务会计教学内容改革初探【作 者】刘海英【刊 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1): 79-8018/100【题 名】企业建立和应用税务会计浅议【作 者】庞少春【刊 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3): 43-4419/100【题 名】我国建立税务会计的理性思考【作 者】魏朱宝【刊 名】税务研究.2005(5): 90-9220/100【题 名】《税务会计》拨开纳税“乌云”【作 者】杨珺【刊 名】中国总会计师.2005(1): 99-9921/100【题 名】也谈增值税转型和税务会计处理【作 者】王东友【刊 名】财会通讯.2005(3): 36-3622/100【题 名】构建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税务会计模式【作 者】叶建芳[1] 夏晨华[2]【刊 名】税务研究.2005(3): 90-9223/100【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统分与信息披露的客观性【作 者】薛智慧[1] 张颖华[2]【刊 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2): 33-3524/100【题 名】企业存货损失的税务会计处理【作 者】徐意【刊 名】天津经济.2005(3): 76-7625/100【题 名】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税务会计【作 者】刘钟【刊 名】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3): 6-726/100【题 名】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作 者】吴晓冰【刊 名】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40-42,5127/100【题 名】小企业更应重视税务会计【作 者】钟宏涛【刊 名】企业家信息.2005(3): 57-5728/100【题 名】有关税务会计的定义及纳税主体问题的探讨【作 者】王新萍【刊 名】事业财会.2005(1): 40-4129/100【题 名】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完善【作 者】周仕雅[1] 刘凌雷[2]【刊 名】涉外税务.2005(1): 55-5830/100【题 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在ERP系统中的实现【作 者】陈敏【刊 名】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 23-2531/100【题 名】谈企业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作 者】曹姝[2] 李秀娟[1]【刊 名】商贸与会计.2005(1): 22-2432/100【题 名】对税务会计兴起的思考之我见【作 者】徐继红【刊 名】财政监督.2005(1): 63-6433/100【题 名】浅谈电子商务对税务会计的影响【作 者】蔡永灿【刊 名】商业时代.2004(33): 68-6934/100【题 名】建立我国税务会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 者】曹设 汤斌【刊 名】涉外税务.2004(10): 68-7035/100【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可行性研究【作 者】郭淑霞【刊 名】创新科技.2004(2): 49-5036/100【题 名】对企业债务重组中的税务会计处理及其纳税筹划的思考【作 者】毛夏鸾【刊 名】商业会计.2004(6): 18-2037/100【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探析【作 者】王碧秀【刊 名】经济师.2004(6): 200-200,20238/100【题 名】浅析电子商务对现行税务会计的影响【作 者】阎伟【刊 名】财政监督.2004(2): 51-5239/100【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独立设置的思考【作 者】姜霞 熊丰萍【刊 名】税收征纳.2004(1): 33-3440/100【题 名】浅淡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作 者】张煜钧【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4(12): 34-3441/100【题 名】《税务会计》课程和《税法》课程的整合问题研究【作 者】姚爱科【刊 名】中国科学教育.2004(11): 44-4542/100【题 名】试论构建税务会计体系的重要意义【作 者】耿琴【刊 名】华夏星火.2004(8): 45-4843/100【题 名】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与税务会计模式的动态分析【作 者】叶建芳【刊 名】税务研究.2004(11): 60-6244/100【题 名】论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作 者】王华明【刊 名】税务研究.2004(11): 62-6445/100【题 名】试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作 者】陈茸【刊 名】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 38-4046/100【题 名】浅议企业税务会计的特点及作用【作 者】钟勇 金道强【刊 名】中国税务.2004(10): 20-2047/100【题 名】关于税务会计核算的几个问题【作 者】杨家穆【刊 名】财会通讯.2004(11): 53-5348/100【题 名】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初议【作 者】白林【刊 名】铁道财会.2004(0Z6): 94-9749/100【题 名】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特点浅见【作 者】邓中华【刊 名】财会月刊.2004(10A): 26-2750/100【题 名】浅析我国税务会计体系的发展【作 者】金萍 何秧儿 王荷琴【刊 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3): 21-22,9251/100【题 名】税务会计在税务筹划中的作用探析【作 者】卢强【刊 名】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9): 51-5352/100【题 名】税务会计刍议【作 者】姚春红【刊 名】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5): 115-11753/100【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问题【作 者】薛智军[1] 张继锋[2]【刊 名】中国高教论丛.2004,26(2): 72-7354/100【题 名】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及现实意义【作 者】周亚蕊【刊 名】会计之友.2004(8): 68-6955/100【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初探【作 者】蒋惠萍[1] 陶瑗[2]【刊 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 72-7456/100【题 名】浅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作 者】余巍巍【刊 名】建材财会.2004(3): 60-6157/100【题 名】论税务会计的定位及其发展【作 者】田伟若【刊 名】会计之友.2004(6): 61-6158/100【题 名】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初探【作 者】于振亭 贾丽【刊 名】财会月刊.2004(06A): 16-1759/100【题 名】税务会计案例教学法浅见【作 者】姜雅净【刊 名】职业技术.2004(2): 51-5160/100【题 名】浅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作 者】高红玉【刊 名】会计之友.2004(4): 57-5861/100【题 名】企业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协调问题的探讨【作 者】王庆保【刊 名】中华会计学习.2004(3): 24-2662/100【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的学科特征【作 者】徐淑杰【刊 名】吉林会计.2003(12): 40-4163/100【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势在必然【作 者】马洪刚 姜云峰【刊 名】税务(辽宁).2003(6): 26-2764/100【题 名】从世界两大税务会计模式探析我国所得税会计——我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惯例的比较【作 者】周萍华【刊 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 12-1565/100【题 名】浅谈建立税务会计体系的必要性【作 者】秦俊秀【刊 名】内蒙古财会.2003(5): 35-3566/100【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比较【作 者】周松【刊 名】西部财会.2003(11): 54-5567/100【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立刍议【作 者】魏秀琪【刊 名】天津财会.2003(4): 25-2668/100【题 名】论税务会计的核算基础及其改进【作 者】任坐田【刊 名】税务与经济.2003(6): 62-6569/100【题 名】税务会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作 者】蒋晓蕙 刘广洋【刊 名】涉外税务.2003(11): 48-5170/100【题 名】售后回购的税务会计处理【作 者】邢风云【刊 名】财会研究(甘肃).2003(11): 32-3271/100【题 名】浅析我国企业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作 者】程梅英【刊 名】浙江统计.2003(3): 23-2472/100【题 名】企业设置税务会计岗位加强纳税筹划工作研究【作 者】黄乃宽【刊 名】广西会计.2003(8): 19-2173/100【题 名】刍议税务会计【作 者】石海磊【刊 名】四川会计.2003(1): 16-1874/100【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独立的理论分析【作 者】张皓[1] 张彩花[2]【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3(2): 289-29075/100【题 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确定所得方面的差异【作 者】杜秋红【刊 名】中国审计.2003(9): 53-5476/100【题 名】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作 者】柯树林【刊 名】经济师.2003(6): 203-20377/100【题 名】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思考【作 者】周滟[1] 刘宇彤[2]【刊 名】北京财会.2003(8): 23-2578/100【题 名】损益确认上财会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作 者】郑永佩【刊 名】企业经济.2003(6): 66-6879/100【题 名】刍议税务会计【作 者】石海磊【刊 名】上海会计.2003(4): 35-3780/100【题 名】几个发达国家税务会计模式【作 者】张建 付代红【刊 名】上海会计.2003(1): 49-5081/100【题 名】浅议税收会计、纳税会计与税务会计【作 者】梁杰 史淑芹 等【刊 名】商业研究.2003(1): 49-5182/100【题 名】刍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作 者】李雪征【刊 名】经济论坛.2003(16): 80-8083/100【题 名】电子商务对税务会计的影响【作 者】谢宇飞【刊 名】鞍山社会科学.2003(4): 24-2584/100【题 名】对税务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作 者】符桂珍【刊 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91-9385/100【题 名】对税务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作 者】符桂珍[1] 邓中华[2]【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2003(3): 114-11686/100【题 名】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作 者】陈云珍【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0(1): 77-7987/100【题 名】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作 者】郭郅琦[1] 司景丽[2] 邹军[2]【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3(8): 12-1288/100【题 名】西方税务会计模式的比较与借鉴【作 者】郄萌【刊 名】天津财税.2003(3): 45-4889/100【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问题【作 者】杨华 张贵贞【刊 名】税务纵横.2003(1): 45-4590/100【题 名】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的探讨【作 者】郭冰【刊 名】税收与企业.2003(4): 33-33,4991/100【题 名】税务会计呼唤分立【作 者】潘辉【刊 名】辽宁财税.2003(1): 28-2992/100【题 名】论企业单独设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作 者】杨爱芳[1] 彭曙峰[2]【刊 名】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3): 31-3293/100【题 名】试论我国税务会计的建立【作 者】周松[1] 王爱农[2]【刊 名】贵州税务.2003(6): 27-2994/100【题 名】税务会计——税务与会计的博弈【作 者】黄学民【刊 名】上海财税.2003(10): 26-2895/100【题 名】从增值税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作 者】张全胜【刊 名】财会月刊.2003(05B): 36-3796/100【题 名】税务会计要素探微【作 者】盖地【刊 名】财会月刊.2003(01B): 9-997/100【题 名】目前我国建立税务会计学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 者】周京燕[1] 曹斌[2] 李彬[3]【刊 名】经济研究参考.2003(64): 46-4898/100【题 名】关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确认的差异【作 者】王笑梅 李艳丽【刊 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5-3699/100【题 名】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作 者】石中美 林楠【刊 名】湖北审计.2002(9): 32-33100/100【题 名】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损益确定方面的区别【作 者】梁伟祥【刊 名】经济师.2002(12): 194-194,196

189 评论

紫霞大官人

陈彦华.1994.成岩相———储集体预测的新途径.石油实验地质,16(3):274~281

付金华,魏新善,任军峰.2008.伊陕斜坡上古生界大面积岩性气藏分布与成因.石油勘探与开发,35(6)664~691

高红灿.2007.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及砂体分布研究.成都理工大学

高敏,安秀荣.2000.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储层的孔隙结构.测井技术,24(3):88~93

关德师,牛嘉玉.1995.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60~85

韩申庭,王大兴.1997.长庆气田陕141井区山2段低渗透砂岩储层横向预测及效果.低渗透油气田,2(4):5~7

侯方浩,蒋裕强,方少仙,等.2005.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香溪组二段和四段砂岩沉积模式.石油学报,26(2):30~37

胡文瑞,可自新,五道富.1999.长庆低渗和特低渗油田开发实践.低渗透油气田,4(1):36~44

黄思静,谢连文,张萌,等.2004.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1(3):273~281

李道品.1997.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方式.低渗透油气田,2(1):38~44

李道品,罗迪强,刘雨芬.1996.低渗透油田概念及我国储量分布状况.低渗透油气田,1(1):1~4

李忠兴,王永康,万晓龙,等.2006.复杂致密油藏开发的关键技术.低渗透油气田,11(3):60~64

吕强,冀小玲,宋凯.1997.长庆气田白云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及评价.低渗透油气田,2(2):19~22

吕正祥,刘四兵.2009.川西须家河组超致密砂岩成岩作用与相对优质储层形成机制.岩石学报,25(10):2373~2383

马广彦.1999.长庆低渗透油藏稳油控水技术综述.低渗透油气田,4(3):55~58

闵琪等.低渗透油气田研究与实践.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宋岩.2003.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特征与勘探方向.天然气工业,23(1):1~4

宋子齐,王静,路向伟,等.2006.特低渗透油气藏成岩储集相的定量评价方法.油气地质与采收率,13(2):21~23

王彩丽,王宏.1999.长庆气田马五1储层裂缝发育程度与产能的关系.低渗透油气田,4(2):21~23

王多云,郑希民,李凤杰,等.2004.低孔渗油气富集区优质储层形成条件及相关问题.天然气地球科学,14(2):87~91

王允诚.1999.油气储层评价.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王允诚,吕运能,曹伟.2002.气藏精细描述.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谢继容,李国辉,唐大海.2006.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供给体系分析.天气勘探与开发,29(4):1~13

严衡文,皮广农,吴震滨,等.1998.我国陆相低渗透砂岩油层的粒度和孔隙系统的特征.低渗透油气田研究与实践.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杨华,付金华,魏新善.2005.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成藏特征.天然气工业,25(4):5~8

杨华,刘显阳,张才利.2007.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低渗透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及其分布规律.岩性油气藏,19(3):1~6

杨通佑,武若霞,杜霞.1986.提高我国低产油藏采油速度的研究.石油勘探与开发,(1):37~41

杨晓萍,赵文智,邹才能,等.2007.低渗透储层成因机理及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石油学报,28(4):57~61

应凤祥,罗平,何东博,等.2004.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与成岩数值模拟.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袁明生等.2000.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袁政文.1993.东濮凹陷低渗致密砂岩成因与深层气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4(1):14~22

张宗林.1998.长庆气田白马五1储层孔隙下限及已探明区潜在储量评价.低渗透油气田,3(1):25~28

赵文智,汪泽成,王红军,等.2008.中国中、低丰度大油气田基本特征及形成条件.石油勘探与开发,35(9):641~650

郑俊茂,庞明.1989.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郑荣才,朱如凯,戴朝成,等.2008a.川东北类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盆-山耦合过程的沉积-层序特征.地质学报,82(8):1077~1087

郑荣才,朱如凯,翟文亮,等.2008b.川西类前陆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期构造演化及层序充填样式.中国地质,35(2):246~255

朱国华.1992.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的形成、演化和预测.沉积学报,10(3):114~132

朱如凯,赵霞,刘柳红,等.2009a.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有利储集层分布.石油勘探与开发,36(1):46~55

朱如凯,邹才能,张鼐.2009b.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成岩流体演化与致密成因机理———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中国科学 D 辑,39(3):327~339

邹才能,陶士振,薛叔浩.2005.“相控论”的内涵及其勘探意义.石油勘探与开发,32(6):7~12

邹才能,陶士振.2007.中国大气区和大气田的地质特征.中国科学 D 辑,37(3):12~28

邹才能,陶士振,周慧,等.2008.“成岩相”的形成、分类与评价方法.石油勘探与开发,35(5):526~540

邹才能,张光亚,陶士振,等.2010.全球油气勘探领域地质特征、重大发现及非常规石油地质.石油勘探与开发,37(1):129~145

Guan L,Du .挖掘成熟致密油气藏加密钻井潜力的快速方法.国外石油动态,(5):21~25

Alan P Byrnes,Kansas Geological Survey,and James University:Comparison of core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be-tween low-permeabi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Eastern Group and Western Group and Frontier Formation

Billault V,Beaufort D,Baronnte A,et nanopetrographic and textural study of grain-coating chlorites in sandstone Minerals,38:315~328

Ehrenberg S of anomalously highporosity in deeply buried sandstones by grain-coating chlorite:Examples from the Norwe-gian Continental Bulletin,77:1260~1286

Federal Energy Regulatory Gas Policy Act of 1978(NGPA)

Grigsby J D,Langsford R of diagenesis on enhanced-resolution bulk density logs in Tertiary Gulf Coast sandstones—an example from the Lower Vicksburg Formation,McAllen Ranch field,south Bulletin,80(11):1801~1819

Hillier S,Fallick A E,Matter of pore-lining chlorite in the Aeolian Rotliegend of Northern Minerals,31:153~171

Energy Agency(2009)

James W Schmoker,Thomas D Fouch,Ronald R in the Uinta Basin,Utah; resources in continuous Mountain Geologist,33(4):95~104

Jennings R H,Mazzullo J burial diagenesis of chalks and related sediments at [DSDP leg 80] site 550 on the goban reports of the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book]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ashington D C,80(2):853~861

Law B gas Bulletin,86:1891~1919

Lloyd E potential role of enhanced oil and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covery in the future of petroleum supply(in New ideas,new methods,new developments,Landwehr).Exploration and Economics of the Petroleum Industry,(19):253~283

Masters J Basin gas trap,western Bulletin,63(2):152~181

Mathisen M of quartzarenite diagenesis,Simpson Group,Oklahoma:implications for reservoir quality K S.(ed).Simpson and Viola Groups in the Southern Midcontinent,Oklahoma Geological Survey Circular

Naik G Gas Reservoirs-An Unconventional Natural Energy Source for the Future

Peter R Rose,John R Everett,Ira S basin-centered gas accumulation in Cretaceous Trinidad Sandstone,Raton Basin,Colorado(in Geology of tight gas reservoirs).AAPG Studies in Geology,(24):111~128

Ronald C new paradigm for gas exploration in anomalously pressured “tight gas sands” in the Rocky Mountain Laramide ba-sins(in Seals,traps,and the petroleum system,Surdam).AAPG Memoir,(67):283~298

Rose P R,Everett J R,Merin I basin-centered gas accumulation in Cretaceous Trinidad Sandstone,Raton basin, C W and Mast R of tight gas Studies in Geology,24:111~128

Salman Bloch,Robert H,Lander high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 deeply buried sandstone reservoies:Origin and Bulletin,86(2):1~328

Schmoker J W,Quinn J C,Crovelli R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assessment of the Barnett shale continuous(unconven-tional)gas accumulation,Fort Worth Basin, Open File Report,33(4):96~254

Spencer C aspects of tight gas reservoirs in the Rocky Mountain of Petroleum Geology,37(7):1308~1314

Spencer C of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s in Western United Bulletin,73(5):613~629

Stephen A gas of Petroleum Technology,58(6):86 + 88~94

Stephen A gas J,1:86~93

Stephen A gas ,Texas A&M U

228 评论

tracy07280917

一、 1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邓红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0-01 博士 2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崔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5-01 硕士 3 论网络会计的影响和应用 周述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01 硕士 4 网络经济时代会计问题研究 常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0-05-30 硕士 5 网络技术对会计发展影响的研究 李秀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6-01 硕士 6 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雷光勇; 黄斌 会计研究 1999-01-15 期刊 7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对策 许小满; 王乐园 经济师 2008-07-05 期刊 8 浅议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影响 李丽君 商业经济 2007-01-20 期刊 9 网络时代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陈泰锋; 何光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12-25 期刊 1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董战辉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4-08 期刊 11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宋世坤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11-28 期刊 12 网络会计对当前会计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 姜明 商业经济 2008-11-10 期刊 13 试论网络会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吴克平 科技经济市场 2009-07-15 期刊 14 浅析网络会计的特征和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胡婷婷 新西部(下半月) 2007-05-25 期刊 15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李明华; 何生棠 财会通讯 2003-08-15 期刊 16 浅谈网络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 田荣梅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6-23 期刊 17 网络会计及其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万李 煤矿机械 2003-05-25 期刊 18 谈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王利花 新疆财经 2006-10-25 期刊 19 网络会计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王云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6-15 期刊 20 网络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影响分析 朱一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9-25 期刊 21 网络时代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王霞 财经界 2010-05-01 期刊 22 网络会计初探 秦冬梅 西南农业大学 2001-04-01 硕士 23 网络技术对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曹惠民; 柴庆孚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01-01 期刊 24 论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刘红侠 现代商业 2010-06-25 期刊 25 浅析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网络会计的产生 张锋; 董德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7-30 期刊 26 网络财务对会计领域的影响 马俊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9-30 期刊 27 我国网络会计的特点及其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分析 袁伟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5-20 期刊 28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十大影响 程翠凤 经济师 2001-11-15 期刊 2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模式影响的探讨 王允平; 杨庆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07-20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探析 岳茂林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7-15 期刊 31 网络环境对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杜耀昌 现代商业 2010-03-25 期刊 32 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赵改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30 期刊 33 网络会计发展探析 谈来英 商场现代化 2011-03-10 期刊 34 网络新环境下对传统会计假设的重新认识 丁健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8-15 期刊 35 浅谈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孙煜 新西部(下半月) 2007-12-30 期刊 36 浅谈网络会计 马瑞娟; 张书剑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2-05 期刊 37 浅谈网络会计 宋清梅 科学之友(B版) 2008-01-10 期刊 38 试析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 李复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15 期刊 3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分析 赵素存 光盘技术 2008-08-08 期刊 4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秦丹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05-28 期刊 41 网络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詹长征 巢湖学院学报 2007-05-25 期刊 42 计算机网络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探讨 易美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15 期刊 43 论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徐丽波 信息技术 2011-09-25 期刊 44 试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武财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7-06-25 期刊 45 网络经济发展视角下的财务会计 王煜 中国集体经济 2010-02-05 期刊 46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杨守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9-30 期刊 47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孟文艳; 白英华 黑龙江电力 2005-06-30 期刊 48 浅谈网络对会计的影响 李国强 山西科技 2005-05-25 期刊 二、1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研究 李晋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2-03-01 硕士 2 基于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研究 陈嘉莉 企业经济 2012-06-25 期刊 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杨晓红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2-02-15 期刊 4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会计的发展趋势 吴腾烽 商业会计 2012-02-20 期刊 5 谈网络会计的利弊及发展对策 刘东山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9-24 14:28 期刊 6 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专业期刊品牌塑造与发展研究 李笑雪 孝感学院学报 2012-12-04 14:13 期刊 7 浅议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森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8 网络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王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7-08 期刊 9 网络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高想清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25 期刊 10 会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刘波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2-02-28 期刊 11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时代金融 2012-02-15 期刊 12 论网络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赵婧 现代商贸工业 2012-02-15 期刊 1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控风险及防范 李晓宏 当代经济 2012-08-08 期刊 14 网络环境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初探 李业巍 办公室业务 2012-12-05 期刊 15 对企业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探讨 赵勇 商场现代化 2012-01-10 期刊 16 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会计考核与评价体系变革探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会计网上作业与考核系统”为例 许汉友; 杨政 会计之友 2012-01-05 期刊 1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董春华; 张光照 职教论坛 2012-11-25 期刊 18 对信息时代下网络会计的探讨 牛瑞琴 商场现代化 2012-08-01 期刊 19 网络环境下的《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研究 毛远林 科技信息 2012-10-15 期刊 20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实务的影响 侯泊寒 企业导报 2012-08-30 期刊 21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网络会计下内部控制 吕宁 商场现代化 2012-09-20 期刊 22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框架构建探讨 孙敏 现代商业 2012-09-28 期刊 23 网络会计发展的几点建议 陶桂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3-18 期刊 24 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流程的探讨 吕小凤; 王伟国 山东纺织经济 2012-11-20 期刊 25 浅谈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方向 杨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7-15 期刊 26 网络会计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冯雅妮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2-05-15 期刊 2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安全及对策 李先梅 信息系统工程 2012-01-20 期刊 28 信息时代对网络会计的探讨 江华 商 2012-02-25 期刊 29 浅议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 朱晖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3-08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系统——网络会计 肖云霞 科技信息 2012-05-05 期刊 31 试论传统会计在网络会计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发展 王瑛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8-23 期刊 32 浅谈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徐晓萍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8-25 期刊 33 网络时代的会计 李天海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04-18 期刊 34 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及研究对策 马香兰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10-15 期刊 35 传统会计模式与网络会计模式会计目标的比较及评价 张桂欣 商场现代化 2012-03-10 期刊 36 浅析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丽娟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0-25 期刊 37 网络会计研究 孙海波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02-28 期刊 38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发展问题 李岩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1-25 期刊 39 网络会计特点的分析 李彦锐 绿色财会 2012-06-10 期刊 40 网络经济时代事项会计假设的新思考 万晓文; 赵静 新会计 2012-05-28 期刊 41 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模式探讨 宋琪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8-15 期刊 42 网络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马英娟; 郭莲 改革与战略 2012-04-20 期刊 43 信息时代网络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陶娜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4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05-16 期刊 45 网络时代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孙铁民 东方企业文化 2012-10-08 期刊 46 网络会计研究 唐翼锋 经济师 2012-07-05 期刊 47 浅论网络会计是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趋势 蔡范丰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8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熊菁璇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2-25 期刊 49 基于网络技术的会计舞弊防范与治理研究 王淑玲 财会通讯 2012-01-25 期刊 50 网络信息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于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135 评论

我是丽香

财务会计创新方法与措施

19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诗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刚强不阿 理性抗争——也谈《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代表汉乐府民歌最高艺术成就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

    annielove123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与杨克自选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所积淀下来的文化~感觉有很多很多点可以写~你可以看看(心理学进展)、(社会科学前沿)等等这样的期刊论文吧~找下这类的论文好好学习参考下

    井中月250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与杨华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周·庾信《春赋》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晚春》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宋·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

    wangqixiaqi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与杨婷诗歌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杨 卿窈窕,曼妙倾城容颜 婷 迎韶华,流连月下花前 我 情独钟,任那时光荏苒 爱 永不变,管他星云斗转 你 侬我侬,共看沧海桑田 永 恒之恋,喜看朝霞暮烟 远

    bismarck6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与杨胜彪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杨13划(木)胜12划(金)彪11划(水)得分:78(吉)天格:14分(火)人格:25分(土)地格:23分(火)外格:12分(木)总格:36分(土)「杨胜彪」的

    木鱼199210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