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tachio陆
“空嫂”首创者1994年11月6日,时任新民晚报编辑部主任的张攻非,拿到了一篇政法部记者宋铮写的探讨性报道,让他陷入了沉思。报道提出了一个打破陈规的做法:能否将“空姐”的招收年龄,从25岁提高到35-40岁?“空姐”就意味着年轻、漂亮,换成眼角有皱纹的中年女性,这还叫窗口服务吗?在当时观念仍然保守的中国,即使是什么事都得风气之先的上海,改变传统的事也显得有点扎眼。但是,“我看稿子瞬间的感觉,是宋铮提出了一个社会大问题。”张攻非回忆。问题提出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张攻非一时没有想清楚,在晚报早间编报最为繁忙的时间,他将稿件暂时放在一边,将其它稿件发到各版后,再回过头仔细看、凝神想。当时,上海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中,为上海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上海纺织业,要砸掉三分之二的纱锭,55万纺织工人中的绝大多数面临下岗。与此同时,轻工、冶金等行业的100万产业工人也要应对剧变的人生。新民晚报在11月6日前后的报纸头版上,就有《万名纺织职工进入劳务市场》《全市29万职工分流上岗》这样的报道。可是,习惯了在一个单位从一而终的人们,解不开“再就业”这个结;而约定俗成“招人就招年轻人”的企事业单位,也过不去这个坎。“民航如果招聘纺织女工,就打开了再就业的禁区,对各行各业都有启示作用。它的社会意义太重大了。”张攻非一想到这一点,立即兴奋了,“推荐头版头条!”这样重要的稿件,就该有个响亮的标题,“乘务员”三个字显然太过平淡了,抓不住读者们的眼球,也抓不住用人单位的心。原文中引用了国外的名词叫“空太”,可这不符合国内的称呼习惯。应该称呼什么呢?张攻非习惯性地点起一支烟,在办公室门外的走廊上踱来踱去。他是湖南人,但从小在北京长大,北方喜欢管这个年龄的人叫“嫂子”“大嫂”——对,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就叫“空嫂”!于是,《民航能不能招空嫂?》的标题,出现在当天的报纸上。
新民晚报投稿邮箱 。 《新民晚报》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面向广大市民的综合性报纸,以“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为编辑方针,着眼于“飞入
2021年第73期 总第93期来源:光年诗刊注明:以下内容转发自官方账号,仅交流投稿使用,如侵权请联系删除!以下投稿请自行判断,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内容上
《北京晚报》各编辑部 :经济新闻中心 该中心有三个部门,经济新闻部负责采访编辑经济新闻;经济生活部负责证券版、旅游版、购物导刊和世纪导刊的编辑;楼宇周刊负责房地
南通市姚港路汽运大厦538室总机 85799188
1.周虎(1170~1231),字叔子,原籍临淮(今属安徽省)人,宋钦宗赵桓靖康年间(1126~1127)徙居平江府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能诗文,善写大字,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