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归晚
从中国知网搜索“三国演义”后导出的前20条文献如下:[1]李灿.《三国演义》的情节结构分析[D].宁夏大学,2005.[2]韩霄.《三国演义》的现代传播[D].武汉大学,2005.[3]田静.《三国演义》智谋描写初探[D].山东大学,2007.[4]田顺芝.《三国演义》称谓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5]何文.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流变研究[D].西北大学,2007.[6]蔡光南.论《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的两大基本类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7.[7]武志国.论《三国演义》中的军事谋略描写[D].曲阜师范大学,2008.[8]张淼.《平家物语》与《三国演义》无常观之比较[D].吉林大学,2009.[9]闫丽丽.《三国演义》数理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9.[10]秦平.《三国演义》“虚实”问题的接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11]李元元.影视演绎中的《三国演义》[D].山东大学,2010.[12]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9.[13]邹彬.《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D].扬州大学,2010.[14]吴明恺.从《三国演义》称谓考察汉英翻译的难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15]徐彦峰.“权力的合理架构”: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16]赵彦博.翻译美学视角下的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17]吴璐倩.概念隐喻理论与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D].四川外语学院,2011.[18]黄达士.《三国演义》与越南汉字历史小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8.[19]郑铁生.谈《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照之虚实[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01:16-22.[20]杨林夕.女性—符号—道德——论《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7:11-17.
10分,太小气了吧
比较大的文献资料。应该有三国志吧?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一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
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中叙事意识的自觉与成熟论文范文 [摘要] 中国古典小说叙事学思想主要表现于小说评点之中。继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之后,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
论《三国演义》中美女与政治的关系 【内容提要】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诸侯与诸侯之间连年争霸,为了实现政治和军事上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美女成了统治者攻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