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4

猫猫不在家叻
首页 > 职称论文 > 多种蜂蜜的质量检测论文怎么写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llegirlme

已采纳

食品快速检验检测技术以其简捷性和便携性两大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食品的快速检验检测技术

摘要: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食品安全快检技术,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食品安全 快检 技术综述

引言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加了吊白块的面粉,有毒的大米,注了水的鸡肉,掺了石蜡的火锅底料,硫酸泡过的荔枝,以及假酒假烟假蜂蜜劣质奶粉充斥着市场,真让老百姓担心起这片“天”。因此,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实施监测监控势在必行,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传统的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技术主要是指化学分析法和大型仪器检测法,相对成熟。但它们的操作只能局限于实验室,操作复杂,耗时长,不能满足对食品质量安全实时监督掌控的需求,尤其在突发事件时,快速检验检测技术以其简捷性和便携性两大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

1、食品快速检验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化学速测技术

化学速测技术主要是根据待测成分的某些化学性质,将样品与特定试剂发生水解、氧化、磺酸化或络合等化学反应,通过与标准品的颜色比较或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比较,以获得检测结果,通常也成为化学比色分析法。

利用普通化学原理的速测法主要包括检测试剂和试纸,随着检测仪器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均已有与测试剂相配套的微型光电比色计。针对试纸检测的仪器也有报道,如硝酸盐试纸条[1],主要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在弱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和N-1-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试纸变色,插入检测仪读数即可。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与试纸联用的光反射仪技术相对成熟,国内尚无商品化仪器问世。

利用生物化学原理的速测法主要应用于微生物的检测,商品化成品以美国3M公司的PerrifilmTM Plate系列微生物测试片为代表,在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只需要测试片与确认片配套使用即可。测试片有上下两层薄膜组成,下层的聚乙烯薄膜上印有网格,便于计数,同时覆盖着含有特异性显色物质和抗生素的培养基,若样品中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无须增菌,直接接种纸片培养24h后便可观察到显示出特殊颜色的菌落;确认片与测试片相似,只是含有不同的特异性显色物质,将有疑似菌落的测试片影印到确认片后,培养1-3h即可观察,不需进行繁琐的生理生化鉴定。而常规的Baird-Parker平板计数法耗时长达78h。

酶抑制速测技术

酶抑制速测技术主要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快速检测。这些物质可通过键合作用造成酶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的改变,产生的酶-底物结合体会发生颜色、吸光度或者pH值的变化,通过测定这些变化以达到定性或定量检测的目的。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试纸法、pH计法和光度法。相比而言,试纸法成本低、操作简单,更易于推广。它主要是将酶和底物分别固定在两张试纸片上,当样品中有待测组分时,会对酶产生抑制作用,两张试纸片接触后,酶和底物结合便会发生显著地颜色变化,比较适合农贸市场和超市等一些食品集散地的实时安全监管。由于该方法的检出限和保存性等方面的局限,只适用于初筛检测[2]。

生物传感器速测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利用生物感应元件的专一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可用信号,使这种信号强度与待测物浓度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具有快速、灵敏、高效的特点,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热点,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方面的检测,与传统的离线分析技术相比,它更适应于在复杂的体系内进行快速在线连续监测,在现场快速检测领域有着不可逾越的优势,按照传感器类型又可分为免疫传感器、酶传感器、细胞传感器、组织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等等。

免疫传感器是在抗原抗体结合免疫反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传感器。利用压电免疫传感器检测食品中常见肠道细菌时,通过葡萄球菌蛋白A将肠道菌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宝贝在10MHz的石英晶体表面,以大肠菌群为例,响应值可达10-6-10-9。

免疫速测技术

免疫速测是利用抗原抗体的专一、特异性反应建立起来的方法,根据选用的标记物可分为放射免疫检测、酶免疫检测、荧光免疫检测、发光免疫检测、胶体金免疫检测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免疫速测技术。它将酶标记在抗体/抗原分子上,形成酶标抗体/抗原即酶结合物,抗原抗体反应信号放大后,作用于能呈现出颜色的底物上,可通过仪器或肉眼进行辨别。目前,黄曲霉毒素酶联免疫试剂盒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中。

分子生物学速测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中迅速发展并运用的一种技术,在食品检测中主要用于微生物的检测。它利用是否能从待测样品所提取的DNA序列中扩增出与目标菌种同源性的核酸序列来判定是否为阳性,该方法从富集菌体、提取遗传物质、PCR扩增到电泳、测序鉴定,可控制在24h,而致病菌的传统培养检测至少需要4-5天。

随着研究的逐深入,由PCR技术派生出的实时荧光PCR法、DNA指纹图谱法、免疫捕获PCR法、基因芯片法等也逐步得到了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在很小的面积内预置千万个核酸分子的微阵列,利用细菌的共有基因作为靶基因,选用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利用特异性探针检测这些共有基因的独特性碱基,从而区分出不同的细菌微生物。该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实现微生物检测的高通量和并行性检测。

2、食品快速检验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食品安全快检法以其简捷性和便携性两大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缺点也显而易见,需要完善的地方依然很多:

简单 速检验检测技术往往是由一些非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因此,检测方法采样、处理、检测、分析等各个环节简单、易行是该方法的一大发展趋势。

准确 检法前处理简单,势必导致待测样品纯度不高,基体干扰大。因此,在今后方法的研究中,应更多关注与如何避免假阳性结果,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速测法中,增强靶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排除死菌体造成的假阳性应得到进一步探索。

便携 着微电子技术、智能制造技术、芯片技术的发展,检测仪器应向微型化、集约化、便携化方向发展,以满足更多的现场、实时、动态的检测要求。

经济 测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检测技术能否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如何在确保又好又快的检测基础上,尽最大可能的降低成本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标准化前,我国尚未制定出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这也阻碍了快检法的推广和应用。随着技术的提高和检测中对快检法的需要,应及时制定出相关标准规范以增强快检结果的认可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房彦军,周焕英,杨伟群。试纸-光电检测仪快速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22(17):18-21

[2]易良键。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和研究【J】中国信息科技,2012,3:4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论文

278 评论

abc123459876

国家根据蜜源花种和色、香、味、浓度及蜂蜜的理化性状,划分蜂蜜的等级和理化指标。具体标准见表2、表3和表4。

表2 蜂蜜的各等级性状特征

表2 蜂蜜的各等级性状特征(续)-1

注:①凡未列入表内的蜂蜜品种可参照表内所列色、香、味等特点由各省自定。 ②凡在同等蜜中混入低等蜜时,按低等蜜定等。 ③凡用旧式取蜜法(如压榨法、锅熬法等)取蜜,蜜液浑浊不透明、色泽较深、有刺激味的蜂蜜可作为等外蜜。

等别 蜜源花种 颜色 状态 味道 杂质 等外 荞麦、桉树等 深琥珀色、深棕色 半透明状粘稠液体或结晶体,混浊 味道甜,有刺激味 无死蜂、幼虫、蜡屑及其他杂质

表3 蜂蜜的等级规格(公斤/升)

注:最低收购起点,黄河以北地区为公斤/升,黄河以南地区为公斤/升。

表4 蜂蜜的理化指标

注:①酶值:即淀粉酶值,指1克蜂蜜所含淀粉酶在40℃下,于1小时内转化1%淀粉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②酸度:指中和100克样品蜜所需1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数。

判别蜂蜜质量的优劣的主要方法有:

①外观鉴定

用干净的竹片或棍棒,将容器中的蜂蜜上下搅拌均匀,用口尝鼻嗅,检验其有无油腥味及异味,注意观察色泽和有无杂质存在,并注意蜜中有无结晶及结晶性状。应特别注意容器中下层的蜜质情况。

②杂质检验

取蜜样少量于试管中,加入5倍量蒸馏水稀释搅匀,静置12~24小时后观察。若产生沉淀,说明混有杂质。

③淀粉类物质的检验

取蜜样少许,加10倍量蒸馏水于玻璃杯或大试管中,搅匀,煮沸后冷却,加入2滴摩尔/升的碘_碘化钾溶液,若溶液出现蓝、绿或红色,说明该蜂蜜中掺有淀粉类物质。

④掺入蔗糖的检验

蜂蜜在碱性溶液中与“蜂蜜显色剂”反应,出现颜色。若是纯蜂蜜与“显色剂”作用,则显浅黄色或黄色;若蜂蜜中掺有蔗糖,则显浅红色至红色;若蔗糖含量很高,则显紫黑色。具体做法是,取蜂蜜1滴于20毫升烧杯中,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20毫升,搅匀,取出1毫升于刻度试管中,沸水浴3~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1毫升“显色剂”,若蜂蜜溶液变浅红色或红色,说明蜂蜜中掺有蔗糖。

⑤掺入饴糖的检验

取蜜样少许于试管中,加入4倍量蒸馏水搅匀,而后缓慢加入95%的酒精,若出现白色絮状物则表明此蜜样中掺有饴糖。

⑥重金属检验

蜂蜜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时,蜜的颜色会变深。当遇到色泽异常的蜂蜜时,有可能是重金属含量过高。可取适量蜜样,加入一定量的茶水,若蜜样中重金属含量高,则茶水颜色加深,甚至出现棕褐色。

⑦掺食盐的检验

取蜜样少许于试管中,加入4倍量蒸馏水振荡均匀,然后加入5%~10%的硝酸银溶液数滴,若蜜样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掺有食盐。

⑧掺明矾的鉴别

在试管中加入少许蜜样,用等量的蒸馏水稀释摇匀,加入20%的氯化钡溶液数滴,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即证明此蜂蜜中掺有明矾。

⑨掺入铵盐的检验

取蜜样2~3毫升加入试管中,用等量的蒸馏水稀释,再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毫升,摇匀,立即将一片湿润的pH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表明掺入铵盐。

①水分测定:

仪器:阿贝折光仪、超级恒温器。

采用超级恒温器使阿贝折光仪中的棱镜保持在40℃,用新制的蒸馏水按表5校正折光仪,使折光指数为,然后将明暗分界线调整至中央,固定好调节螺钉,开始对蜂蜜进行检测,读出折光系数n,按下式计算水分的百分数。

表5 蒸馏水折光指数表

水分(%)=100-〔78+()〕

②还原糖的测定——斐林氏法:

试剂:

斐林氏A液(硫酸铜溶液):称硫酸铜(CuSO45H2O)克,溶解于少量蒸馏水,稀释至500毫升。斐林氏B液(碱性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173克酒石酸钾钠及50克氢氧化钠溶解于少量蒸馏水,然后稀释至500毫升。10%氢氧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次甲基蓝指示剂,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斐林氏溶液效价标定:精确吸取斐林氏A及B液各5毫升于125毫升三角烧杯中,加葡萄糖液2毫升,放在电炉上或酒精灯上煮沸,若蓝色不变,继续用葡萄糖液滴至浅蓝色,加次甲基蓝指示剂2滴,再继续用葡萄糖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

10毫升斐林氏溶液相当还原糖(克)=×A

式中A为滴定斐林氏液10毫升所用去的标准糖液量

检液的制备:称取蜜样1克,溶于少量水中,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弱碱性,用蒸馏水定容100毫升待测。

测定步骤:精确吸取斐林氏A及B液各5毫升,放入125毫升三角烧瓶中,摇匀,置于电炉或酒精灯上煮沸,然后用滴定管加入2毫升制备好的检液,再煮沸,若不变色,再继续用滴定管乘沸腾时将检液一滴一滴加入,直到蓝色快消失时,加入次甲基蓝指示剂2滴,继续用检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记其用量。

计算:

式中W为试样重量。

③蔗糖的测定——斐林氏法:

试剂:20%盐酸溶液;20%氢氧化钠溶液;1%甲基橙指示剂;斐林氏A液(同前);斐林氏B液(同前);次甲基蓝指示剂。

测定步骤:吸取前述制备好的检液50毫升于100毫升容量瓶中,放在水浴上加热至70℃;加入20%盐酸10毫升,保持70℃继续加温10分钟;取出容量瓶冷却到室温(20℃),加甲基橙指示剂1滴,用20%氢氧化钠中和,然后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测定蔗糖含量的检液;精确吸取斐林氏A及B液各5毫升于125毫升三角烧瓶内,放在电炉或酒精灯上加热煮沸;趁沸腾用滴定管加入2毫升检液,待沸腾若蓝色不变,再滴加检液,待接近蓝色时,加入2滴次甲基蓝指示剂,继续用检液趁沸腾时滴至蓝色消失为止,记其用量。

计算:

式中W——试样重量(克);

B——滴定时消耗检液的毫升数;

A——10毫升斐林氏液相当还原糖克数。

蔗糖(%)=(转化糖%-还原糖%)×

式中指克蔗糖可以转化1克的单糖。

④淀粉酶值的测定:

试剂:

摩尔/升氢氧化钠:溶解2克氢氧化钠于1000毫升蒸馏水中。

摩尔/升氯化钠溶液:溶解克氯化钠于100毫升蒸馏水中。

摩尔/升乙酸溶液:取毫升20%乙酸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1%淀粉溶液:称取克(以干态计)可溶性淀粉,置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使之成薄浆,加入60毫升沸腾蒸馏水,在搅拌下煮沸1~2分钟,使淀粉溶液透明。稍冷,用蒸馏水清洗,使淀粉溶液全部倾入100毫升容量瓶中,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备用。

注:上述淀粉液应于临用时新鲜配制,其pH约为~,取约毫升用蒸馏水稀释至30毫升,加1滴摩尔/升碘溶液试验时,应呈纯蓝色。

摩尔/升碘溶液:溶解克的再升华碘和13克碘化钾于蒸馏水,稀释至1000毫升。

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

测定步骤:称取试样10克(精确到克)溶于50~7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用摩尔/升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将此溶液倾于100毫升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取大小相同的试管12只,做好序号标记,按表5分别加入蜂蜜试样溶液、蒸馏水、摩尔/升氯化钠溶液、摩尔/升乙酸溶液和1%淀粉溶液,摇匀后立即将所有试管同时浸入45~50℃水浴中,使试管液面浸入水浴水面下约厘米,在此温下放置1小时。取出后立即在冰水中冷却,随即在每一试管中加1滴摩尔/升碘溶液,摇匀后立即观察。此时各试管中的颜色顺次由黄色经红色、紫红色、紫色至蓝色,根据紫红色试管号数,由表6查出淀粉酶值。

表6 蜂蜜淀粉酶值表

注:本试验所用蒸馏水均需预先经煮沸而冷却。

⑤酸度测定:

试剂:摩尔/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溶解4克氢氧化钠于1000毫升经煮沸而冷却的蒸馏水中,用邻苯二甲酸氢钾照下法标定其规定浓度。

称取预先在125℃时干燥的分析纯邻苯二甲酸氢钾~克(精确至克),置于250毫升锥形瓶中,用50毫升蒸馏水溶解。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按下式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浓度(M):

M=G/V×

式中G——邻苯二甲酸氢钾重量(克);

V——滴定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量(毫升)。

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

测定步骤:称取试样10克(精确至克),溶于75毫升经煮沸而冷却的蒸馏水中,加入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粉红色为止(10秒不褪色)。

按下式计算酸度:

酸度=V×M/W×100

式中V——滴定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量(毫升);

M——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浓度;

W——试样重量(克)。

平行试验结果允许误差为。

⑥费氏反应:

试剂:

1%间苯二酚盐酸溶液:溶解克间苯二酚于10毫升浓盐酸(密度为公斤/升)中,溶液应为无色(该液临用时新鲜配制)。

乙醚:应不含过氧化物、水分和醇类。滴入间苯二酚盐酸溶液后应为无色,挥发后应无残留物。必要时,用氯化钙干燥,蒸馏,加入金属钠后备用。

注意,处理乙醚时,一定不能使蒸馏水瓶蒸干。加入金属钠指的是无水乙醚,否则会有爆炸危险。

测定步骤:

研磨法:取克试样,置于底部外径约7厘米的研钵中。加入3毫升乙醚,用钵槌研磨至乙醚完全挥发(约1分半钟),然后每次加入3毫升乙醚,每次研磨1分钟(约60次),至乙醚剩约1毫升,倒入直径约7厘米的内面光洁的瓷蒸发皿中,如此共研磨3次,将所有收集在蒸发皿中的乙醚萃取液在室温下任其挥发,如有水滴残留,可加微热(不超过40℃)后,再使其挥发冷却。滴加3~4滴间苯二酚盐酸溶液,立即旋荡,使残留品全面湿润,静置1小时后观察,如有樱桃红色,即为正反应。

314 评论

我是飞儿

真蜂蜜呈黏稠液体挑起时可见柔性长丝 、不断流 假蜂蜜有悬浮物或沉淀黏度小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

134 评论

小咩要减肥

辨别蜂蜜优劣,只需一个打火机,好坏质量立马知晓,厉害了

286 评论

suki子雅

蜂蜜是小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者分泌物经过反复酿造而成的一种甜物质,都带有天然的花香味。蜜友朋友寻找过一些简单的辨别方法,比如尝蜂蜜味道,若是没有花香味,则证明是假的。但是这种味道,靠一些香精也可以兑出来。

也有人说将蜂蜜滴在纸巾上,不渗透的是真的,渗透的就是假的。乍一看确实有道理,可是浓缩的蜂蜜滴在纸巾上也是不会渗透的,这又怎么算呢?由此看来这种方法判断的仅仅是蜂蜜的含水量,并不是蜂蜜的真假。

况且现如今造假技术的飞速发展,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造假,用这些方法并不能准确分辨,还得依靠科技的力量。通过专业的技术检测,可以清楚的了解蜂蜜中的成分,对蜂蜜质量有一个大体的把握。

306 评论

可不娇气

一 看蜂蜜的颜色 二 看生产日期 三 倒扣看气泡 四 瓶子摇晃法 蜂蜜 盖子 观察里面的变化 五热水冲泡法 倒入开水冲泡一下 六 滴纸法 七 白酒滴入法 白酒 紫绿和红褐色 真假蜂蜜的窍门

253 评论

相关问答

  • 汽车质量检测的论文怎么写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

    追趕跑跳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石膏板质量检测质量论文

    一、目测 外观检查时应在O.5m远处光照明亮的条件下.对板材正面进行目测检查,先看表面,表面平整光滑,不能有气孔、污痕、裂纹、缺角、色彩不均和圉案不完整现象,纸

    泡沫鱼头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蜜蜂的研究论文

    后来的她发展的越来越好,一直默默无闻的工作。

    大熊简单明了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质量检测员论文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论文【1】 【摘要】 由于医学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临床检验技术也随着不断提高,其对疾病的临床诊疗和医学的检验结果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beetleleo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多种蜂蜜的质量检测论文题目

    拉丝蜜:好的蜂蜜由于含水量低、质地黏稠,可以拉出细而透亮的“蜜丝”,而且丝断后会自动回缩并且呈现球状。结晶蜜:劣质蜂蜜或添加糖浆熬制的蜂蜜,是不会结晶的。蜂蜜结

    听话呵呵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