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0

已然晕菜
首页 > 职称论文 > 宴席的有关论文开题报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ay123456789

已采纳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这里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一、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在中国的烹调术中,对美味追求几乎达到极致,以至中国人到海外谋生,都以开餐馆为业,成了我们在全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遗憾的是,当我们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时,我们却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饨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了。因而一说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倒使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菜点的形和色是外在的东西,而味却是内在的东西,重内在而不刻意修饰外表,重菜肴的味而不过分展露菜肴的形和色,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在中国,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饮食观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鼎鼐,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特点。二、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三、饮食方式的不同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尤其是在经历了非典以后。还有,人们因为越来越繁忙的工作,觉得中餐做起来太麻烦,不如来个汉堡方便等。这样一来在饮食上差异也就不太分明了。给你参考的,希望有帮助

154 评论

飞鸟鱼虫菲菲

12345645461326541

353 评论

zq13301666852

光阴似箭,一去不复返。转眼间六年小学生活即逝。我也将进入初中,成为一个初中生了。 时光使我告别了充满童趣的小学生活。许多好朋友也将离我而去,我难免会有点失落,相信他们也不例外。但这也是难免,我们只能勇敢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不要太过伤感。在这六年中,我们经历了许多挫折,困难,也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因此感情很深厚,难舍难分。幸福美好的童年将离我们远去,代替它的是鼎盛的少年时代。虽然并不是无忧无虑,但总比无聊的大人要来的快乐些。毕业并不另人兴奋,却另人悲伤。做不完的作业将要来临,烦恼离我们越来越近,初中的学习将使我们彻夜难眠。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让人苦恼。 失去朋友与告别童趣让我们陷入万丈深渊,但毕业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益,它也有好处。 小学的学习只是打下基础,并没有学到家。而初中的学习才是要点。小学的知识太少了,根本就没太大用处。初中是人生的转折点,如果没学好一定会抱撼终生的。因为初中对你以后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用处,如果能努力刻苦,一定能有出息。要说上初中的益处,那当然是读得好就一定能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啦!但要想成功就一定要付出,不付出是不可能成功的。 要毕业啦!要毕业啦!我们怀着殷切的期盼与失去朋友,告别童趣的烦恼去面对毕业吧“再见,同学们;再见,我的老师;再见,我温馨的母校。我还会回来的,我还会回来看你的,我会一直想着你们的。”这会是每一个即将离开母校的学生们的肺腑之言。我惊叹,人生为何要经历悲欢离合?为何天下会没有不散的宴席?转眼时间飞逝,六年难忘的小学生活边临末端,回想起来,那一场场演出,一个个比赛;一次次欢呼,一下下哭泣都充满了我们的感情。喜怒哀乐是那样与我们密不可分,与同学在一起的那种纯真的快乐,是值得让人一辈子去体会、感受与回味的。还记得我们获得的那些奖状吗?它们可是代表了我们坚信的成长历程啊!每一张奖状都凝聚着我们的汗水与辛劳。像一个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印在了六年小学生活中的沙滩上。回过头看看,那一段长长的脚印,有欢笑,有眼泪。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是多么的有趣。更记得,那时的我们,在后操场那可年迈的杨树下,挖坑、埋东西,在土堆里用枝丫写写画画,这些幼稚的举动都会是回忆中重要的一个片段。细细想来,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天真可爱呀!而大杨树,记载着我们从幼儿直至少年时的一桩桩、一件件有趣的事,是它,见证了我们青春时激情四溢的活力。他还会一直看下去,记载更多人儿时的一部部影片。而现在,这一时期的我们,感情好的就像亲兄妹一样,每一个离开自己亲人的人,都会难受的要命,从我们这个班里走出的人,每一个都是含着眼泪被迫而去。说真的,谁不想在这有欢有笑,如同一个完整的大家庭里继续呆下去。要分开还不都是迫不得已。我明白,不想离开的人有很多,但他们会想尽办法,让他在乎的人同样会在乎他,而这种方式的“在乎”,便在班内成为最流行的毕业留念。也许你也会这样想,那是因为我们都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家。我那可敬的老师,学生只想在这里对您说声辛苦了。多年以来,您把我们从弱小的幼儿培育成茁壮的少年,您真了不起!六年,这漫长的时间多寂寞难耐呀!尤其是同学有时一犯个错误,您就更费心了。您为了我们把心都操碎了,把眼都熬红了;把身体累垮了,头发都白了。有时,一想到这些,我就不由得会让泪水挂在脸颊旁。默默时,您的我笑容还会浮现在我眼前。这些年来,是您,让我懂得了:阳光是这样哺育大地的;雨露是这样滋润禾苗的!有时您生病代课,不和学生们说,还故意要随着我们去吧!谁不知道,您放纵我们,是因为身体支撑不住了呀!有一天您累倒了,请假在家休息,而在您身体正在恢复这几天内,学生们该是多么的担心您、想念您啊!现如今要分离了,学生专门想让老师操心都没机会了,只要靠自己,我给您保证,这两天单学生就不会让您费心,学习成绩会突飞猛进,让您的心里一辈子都会存着学生的名字。冲刺毕业的两个月,让您好好歇歇吧!不想再多说了,只有行动代表一些。大家要和和睦睦,团结一心。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是考试或是比赛,都应该拿出自己最棒的一面。一句话: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因为这会是我们在小学参加的最后一次了,任何的一项。再多为班里增添点荣誉吧!让我们在进行学校倒计时的生活中多一些欢呼吧!让校领导们永远记住,我们人散心不散,我们是打不垮的六一班,也是永恒胜利的六一班。而这背后的力量是源于同学们心中的一份爱。风,还在轻轻的吹着。雨,还在密密的下着。这便代表了我的心情:酸酸的,苦苦的。我们对母校中的一切是那么留恋,不舍得。不舍得校园,不舍得师友,千千万万个不舍,只得化为一句:“珍重,再见。”

97 评论

angel小芋头

潮俗新媳妇回娘家叫“返厝”。有头返厝、二返厝、三返厝的风俗。头返厝有三日回的,有十二日回的,也有满月回的。头返厝一般不过夜,当日即回。二返厝可住一两天。三返厝就住十天半月至—月,只要与夫家商量好便行。头二次回娘家,一般均事先商量后,由新娘的兄弟来带回。新郎家派人送—程。新娘的兄弟第—次来时带—瓶花生油及—些糖饼礼品。花生油表示给亲家添油添灯(丁)。亲家要给小舅赠红包并—些礼品。二次回娘家,亲娘的兄弟前来带路时,要带一对雌鸡雏,俗叫引路鸡,寓意要姐妹学鸡雏勤采啄,不忘归巢。第三次回娘家,常是新娘自己回或由新郎伴着回。新郎第一次拜谒岳父母,礼品丰富,三牲大礼。岳父母酒席宴请,当日回程,留妻子住娘家,再按约定时日来接回或由妻舅送回。一来二往,以后礼品仪式就不拘了。
谷神星 2005-12-22 05:22 食红桌揭阳风俗,女儿出嫁之后,娘家须择一吉日良辰,或乘乡里游神赛会演戏等时机,备酒席邀请新女婿过府赴宴坐首席,谓之食红桌。以后岳家有丧事,女婿方能前往奔丧,吃“白事桌”。若新女婿未食过红事桌,而遇岳家出了丧事,则当行应急措施,先办“红桌”然后方可参予吊丧。红桌菜式上大多放上一朵用瓜果雕成的红花,且必有全鸡、全鱼、“头甜”、“尾甜”四品菜式,加上各色菜式凑成12或16道菜式。若遇丧事而临时补办的“红桌”,只出“头甜”“尾甜”,其它菜式则留待办完丧事吃“清气桌”时一并吃。
有的地方且有全乡、全族举行集体宴请新女婿之俗。如渔湖的潮尾乡,该乡原有“三山国王会”,该会除主持乡中之游神赛会外,还在每年正月廿一日游神赛会时,为会众举办集体宴请新女婿。宴席集中设置于祠堂内,每位新女婿各分坐一桌之首位,各位伴郎各分坐于左侧上首,其余六位陪宴,按辈份、地位分别安排人选。
入席后,酒至三巡,新女婿便当按例离座行让位仪式,但这只是谦让的礼仪形式,没有人敢再占首席。菜式上至全鸡、全鱼两道,新女婿便当拿出红包赏厨,及上至12道菜,新女婿夹上一箸后,即起身退席,陪宴者也随之离座待茶。当泡上第一轮茶时,新女婿们不仅应当互相谦让,且群起向前辈行鞠躬敬茶,以表敬老。茶罢,新女婿回到岳家,又向岳父母和岳家长辈们行跪奉甜茶仪式,岳父母及长辈赏给红包,谓之赏面----------------------------------------------------------------------------------------------------------新娘路遇换手帕揭西县客家人女子出嫁到男家,解放前坐花轿。两轿相遇时,轿夫抬近停下,新娘伸出手交换手帕。现代步行的,单车载的,用汽车载的,都一样要交换手帕。手帕是普通的,与平时所见的一样。不同的是,手帕内包有思茅和蔑草,以备交换。------------------------------------------------------------------------------------------ 青娘母做“四句”的习俗潮汕男女嫁娶旧俗,一定要举行各种仪式,女家要专聘一位如戏剧中的宾相一样的老妇女来主持各种仪式,这位老妇女叫做“青娘母”。青娘母在主持各种仪式中要唱祝颂语叫做“四句”,也称青娘歌。
女子在母家出阁前要沐浴更衣然后拜别双亲,和膜拜家中的司命公,这时青娘母边教新嫁娘跪拜,边唱着:“一拜司命公,好娘配好君,君家娘家二家好,两家富贵福禄春。……”一直念至十二拜福禄寿全。
在食出嫁宴时的四句是:“酒瓶放在桌当中,酒杯放在桌四旁,兄弟姐妹同食桌,好像好花一棚芳。”
在吃菜时,青娘母代新嫁娘夹菜,就唱着:“十个碗头夹到透,留给兄弟好家档;十个碗头夹到齐,今后欢聚游御街。”
花轿出嫁吉时到,青娘母扶着新嫁娘出门,新娘哭别爹娘,青娘母牵着新娘边行边唱着:“花轿停在大门庭,拜别爹娘养育恩。堂上双亲靠兄嫂,女儿四月正回程。”
抬到新郎家门口。此时青娘母和新郎站在一旁伫候。当花轿停下,青娘母引新郎踢轿门,揭下轿门前贴的“红封”“麒麟到此”,唱道:“蒌叶红,就请娘仔进君房。今朝黄道好吉日,二人相惜心相同。”
青娘母引新娘出轿,唱道:“轿帘卷起喜万分,阿娘貌美又温存;新郎来牵新娘手,双双举步入府门。阿娘身披红罗纱,君今娶娘来理家,家事大大相共管,三十二岁做担家。”
青娘母牵着新娘入房内,踏火烟时,青娘母唱道:“新娘举步踏火烟,早得贵子是男婴,夫唱妇随同心腹,孝敬爹妈宜殷勤。手牵新娘进新房,灯烛光辉对联红,厝边婶姆来贺喜,庆贺鸳鸯结成双。”
新郎随同新娘进新房后,马上又返回花轿旁向陪同新娘一起来的青郎把榕枝、纱灯等物接进新房。青娘母唱道:“新郎接榕到轿边,夫妻齐眉到百年,麒麟投胎生贵子,他日荣耀振门闾。新娘喜接红灯笼,夫妻相惜心相同,公妈食到二百岁,子孙满堂名声香。”
新郎在接收妆奁完毕后,新婚夫妇坐在床沿,各人捧着一碗用糯米粉做成的甜汤丸。青娘唱着:“夫妻双双坐床沿,共庆同房食甜丸,男才女貌堪匹配,双双偕老到百年。才子佳人坐床沿,互相敬食合房丸。夫妻生活甜如蜜,早得贵子状元儿。”
合房丸食后,夫妻双双到大厅中拜司命君,拜天地,祭拜祖宗,并向上辈人献茶,敬槟榔,受敬者必以红包回赠,作见面礼,各礼仪的四句是:
“夫妻同拜司命君,早得贵子早抱孙。
世代同堂赛乡里,合家大少笑吧呅。”
“夫妻成对拜天公,勤耕力作五谷丰。
上和下睦人快乐,世世代代好门风。”
“夫妻大厅拜祖先,两姓今日结和谐。
想对做对人长寿,荣华富贵耀门楣。”
“手捧甜茶跪厅中,敬奉爹奶上辈人。
请饮甜茶添百福,四时如春永平安。”
“捧起槟榔到厅来,奉敬诸位老叔台。
来请槟榔增福寿,儿孙代代中秀才。”
“槟榔捧起到厅边,敬请诸位老姑姨。
恕吾情理欠周到,做错之事请教示!”
在厅堂中各种礼节完毕,新娘被青娘母引至厨下,作捣米头,搅泔缸,在捣米头时青娘母唱着:“阿娘举步捣米头,夫妻相惜意相投。生得五男共二女,儿孙世代穿红袍。米头捣好摸碓头,摸臼底,孙儿读书都及第。”“米头捣好捞泔缸,儿孙世代坐钤堂。堂上公妈食百岁,夫妻偕老早抱孙。”“泔缸捞浮浮,饲猪大过牛;泔缸捞深深,大小戴银又戴金。泔缸捞边边,生意大赚钱。泔缸捞透透,做人公妈食伙头。”
新郎新娘做好以上礼节后,邻居婶姆、儿童,到新人房看嫁妆、看新娘。儿童要讨香包,新郎应从箱囊里拿出一些手工艺品送给儿童,并将衣物等让人观赏。青娘唱道:“开箱开囊新郎爹,锦绣衣裳实在佳,珍禽异兽样样有,凤冠霞帔挂满厅。”
婚礼晚上,是看新人最热闹的时刻。青娘母唱“四句”,看新娘者也唱“四句”,常有对唱。青娘母引新娘出房让人观看,开始常唱:“新娘移步出房中,叔伯兄弟贺新人,阿娘向前行一礼,恭祝众位身安康。”接着观者接唱,如“新人生来似观音,新人娶来做人人,来年定然生贵子,好像山兜林人钦。”(林大钦是明代潮州状元)
在看新人的过程,有的人以谐谑的戏言作四句,如:“新人新床,新被新郎,二入睡落相扒痒,相耍末够天就光。”“木工师父实名家,眠床做来似戏棚,头出绛玉来掼粿,二出和睦来成家。”
有些青娘母专用古人名或用诗谜做四句诗,看新娘者也应以专题对下去,如其不然,即被看成乡里无贤人,没脸色。但有的青娘,只学几句简易的套句,看新人的就要奚落她一番,如唱着:“欲做青娘不会做诗,欲做猪母不会撬篱,纺纱织芋唔去学,怎呢好来赚这钱。”
在闹洞房中,有时直至深夜,青娘母为劝看新娘者回归,便唱着:“手捧甜茶来到边,时钟短针指上天,此时更深夜已晚,各位请茶归返圆,诸位诗才我拜服,来日赴京中高第。”看新人者如还不愿回,便唱着:“闻说青娘好才华,四句—做成大箩,今晚特地来请教,请勿推辞假行外。”
最后,看新娘的人便命一个男孩将红烛送上,新娘马上上前来接,这叫“接灯”。看新人者便唱:“红灯送给新娘郎,庆祝你俩今成婚,众人贺喜便至此,愿恁双双早上床。”闹洞房至此结束。
青娘母做好最后一个环节是牵被角。她边拉着被角边唱:“头个被角绣牡丹,夫妻二人心相同,双双食到二百岁,一品夫人男状元。”“第三被角福如绵,如意郎君配婵娟,偕老百年同相守,桂子兰孙满堂前。”“绣被来盖娘共君,琴瑟和鸣得男孙,举案齐眉偕白发,寿比彭祖八百春。”
新婚之夜的婚礼至此结束。

243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港口的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独角兽z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有关气温论文的开题报告

    谢谢各位的鼎力支持啊!不过,有没有商务英语方向的呢?

    贪吃的pinko酱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有关期货的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现状怎么写 一、为什么要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为什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呢

    泡椒苹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有关于dcs的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毕

    依锦风韵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有关智库论文的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

    小开心文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