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56

jiangyue514悦兔
首页 > 职称论文 > 关于消防论文的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ongtongaiya

已采纳

摘要: 对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及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在高层建筑设 计中采用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主—从式网络结构, 解决了高层建筑与大型建筑中探测区 域广、探测器数量多、原有系统不能适应等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 火灾自动报警 探测器 智能控制 联动控制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atic fire warning control system in high buidings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e antomatic warning system and the intelligent fire warning control system. By using the sytem a lot of traditional problems can be solved, including using a lot of probes but cotrolling olny a relalively small area. Key words: high rised buiding; fire automatic warning system; probe; intelligent control;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现代高层建筑及重要建筑的防火问题引起了国家消防部门及设 计院等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防火规范, 从而促进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研究和 推广使用。高层建筑建设规模大,装修标准高,人员密集,各种电气设备使用频繁,因而存在着 火灾隐患,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严格依照规范要求设计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但选择何种控制系 统,使该系统充分有效地发挥功能,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要部件及特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的控制中心报警系 统。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主要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这是一种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 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消防控制设备及电源组成。该系统从通报火灾到启动灭火系统和控 制各种消防设备,基本实现自动化。 触发器件 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火灾探测器是对火灾参数 (如烟、 温、 光、火焰辐射、气体浓度等)响应,并自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按响应火灾参数的不同, 火灾探测器分为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气体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和复合火 灾探测器五种基本类型。 火灾报警装置 火灾报警装置 消防控制设备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接收、 显示和传递火灾报警信号, 并能发生控制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用以发出区别于环境声、光的火灾警报信号的装置,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当接收到来自触发器件的火灾报警信号, 能自动或手 信号和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控制指标设备。 如火灾警报器, 它是一种基本的火灾警报装置, 以声、 光音响方式向报警区域发出火灾警报信号。 动启动相关消防设施并显示其状态的设备。主要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 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防排烟系统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防火卷 帘的控制装置;电梯回降控制装置以及火灾应急广播、火灾警报装置、消防通信设备、火灾应急 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等十类控制装置。 每个系统根据工程的需要应具有十类控制装置 的部分或全部。 电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属于消防用电设备,主电源采用消防电源,备用电源采用蓄电池, 保证不间断供电。 设计中消防控制设备主要设置在消防控制中心, 便于实行集中统一控制, 有些消防控制设备 可设在消防设备现场,而动作信号必须返回消防控制中心,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但该探测器有误报现象、控制器容量较小。 2 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同之处在于: 将发生火灾期间所产生的烟、 温、 光等, 以模拟量形式连同外界相关的环境参量一起传送给报警器, 报警器再根据获取的数据及内 部存贮的大量数据,利用火灾判据来判断火灾是否存在。 智能火灾报警器中编址单元包括: 智能控测器、 智能手动按钮、 智能模块、 探测器并联接口、 总线隔离器和可编程继电器卡等。新型的智能火灾探测器,又称模拟量火灾探测器,这种探测器 给出的输出信号是代表被响应的火灾参数值的模拟量信号或其等效的数字信号。 传统探测器称为 有阈值火灾探测器,而智能火灾探测器没有阈值,却设有专用芯片,智能火灾探测器的应用提高 了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程度。 在火灾报警时,报警控制器通过控制模块启动相应的外探设备,如排烟阀、送风阀、卷帘门 等,需要接受外控设备的反馈信号时,应加一个监视模块,控制模块和监视模块一样,联接在报 警回路总线上,安装在所控设备的附近。模块内设十进制编码开关,可现场编号,各占用回路总 线上一个地址。通过报警控制器显示控制模块和监视模块的具体地址,用声、光报警可反映联动 设备的工作状态。 可编程继电器卡,通过编程可实现对风机、水泵等大型设备的二级联动控制。智能控制是一 种无需人的干预就能够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3 工程实例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用 笔者 1992~1993 年参与设计的海南省物资局金属大厦,该大厦是座地下 1 层,地上 22 层, 建筑高度 70 多米,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的写字楼。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 定,建筑高度超过 50 m 的办公楼属于一类防火建筑,因此该大厦要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设计中选择了国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种系统在当时较普遍,仅有一台主机控制器,因而 适用于中、小型建筑。 大厦消防控制中心设在 1 层,每层设层显示器。地下室作设备用房有变电室、空调机房、 水泵房,机房内设有防排烟风机、消防水泵等消防设备,当火灾发生时,温度达到一定值排 烟风机自动启动,并打开排烟阀,开始排烟(图 1)。 图1 排烟风机控制原理 该工程地下室是消防联动控制的集中点,将地下室的防排烟风机、排烟阀等控制线均引 至消防中心的联动控制器。消防泵、喷淋泵、正压风机、排烟风机、消防电梯等却属于外控 设备,均由联动控制器控制。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可靠。 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火灾报警系统问世,从传统型走向智能型是国内外火灾报警 系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工程设计人员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徐州某大型建筑群由三栋塔楼组成,一栋为 25 层,一栋 13 层和一栋 12 层的塔楼由 4 层 裙楼连接而成,建筑面积 6 万平方米,建筑高度 85 m,主要功能:1 至 4 层为商场,5 层以上 为写字楼。由于该大厦建筑面积大,探测区域广,探测器数量非常可观。传统的火灾自动报 警系统已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在设计中,经过反复的方案比较,选择了采用主—从式网结 构的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大容量的控制矩阵交叉查寻软件包,以软件编程代 替硬件组合,满足了大型工程的适用性,提高了消防联动的灵活性和可修改性。系统由主机、 从机、复示器等构成。该工程消防控制中心设于 1 层,主机和消防联动控制柜设在消防中心, 从机与复示器分设于楼层内。 智能探测器数量的确定 设计时先根据《火灾自动报警器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探 测器的布局和设置。其规定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表 1 确定。表中列出的是一个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的 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建筑物内往往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较大,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这时需要计算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 为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只),N 取整数;S 为一个探测区域的面 积(m );A 为探测器的保护面积;K 为修正系数,重点保护建筑取 ~,非重点保护建 筑取 。 根据上式计算结果,可确定一个探测区内的智能探测器的安装数量。 选择控制器容量计算 该系统控制器为主—从式网络结构,每个主—从机系统,只能有 一台主机,从机数量根据工程要求确定,一般按探测器数量计算,从机数量最多为 15 台。 表1 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 和保护半径 R 火灾探测 器的种类 地面面积 S (m ) 2 2 房间高度 H (m) θ≤15° A (m ) 2 屋顶坡度 θ 15°<θ≤30° A (m ) 80 100 80 30 30 2 θ>30° A (m ) 80 120 100 30 40 2 R (m) 6/7 R (m) R (m) S≤80 感烟探测器 S>80 h≤12 6<h≤12 h≤6 80 80 60 30 20 感温探测器 S≤30 S>30 h≤8 h≤80 每台控制器最大有四个回路,每个回路容量均为 198 个地址,其中 99 个智能探测 器,99 个编址模块。因此一台主机或从机的最大容量为 4×99=396 个智能探测器, 4×99=396 个编址模块。 该工程经过计算,选用了一台主机和四台从机,每台控制器都按四个回路设计。 主机 N 控制 1~4 层商场内的所有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控制按钮,水流指示器等消 防设备,从机 N1 控制地下室的所有探测器、送风阀、排烟阀、防火阀等消防设备,从 机 N2 控制 13 层和 12 层两座连通塔楼的 5~13 层的消防设备,N3、N4 分别控制 25 层 塔楼的 5~13 层和 14~25 层的消防设备。 整个大厦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设计比较合理,充分考虑到建筑群的特点,选用 一台主机、四台从机控制了 6 万平方米的建筑,如果用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则需要 几套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现有系统设计即经济实用,又准确可靠。 4 结论 综合上述工程设计与实践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与结论。 1) 传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适合于中、 小型建筑, 它的特点是探测器属于阀值型, 控制器仅有主机一台。而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采用模拟量探测器,控制系统采用 主—从式网络结构,适应性强,尤其适合大型建筑的火灾报警系统。 2)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克服了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存在的漏报和误报的难题, 提高了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在设计中可灵活应用,根据工程需要选择适当的 从机数量,使工程设计最经济、最合理。 3)为了防患于未然,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十分重要,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 的建筑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1〕 蔡自兴, 徐光礻 〔2〕 右.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329~ 360 戴汝为.智能系统的综合集成〔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28~ 160 〔3〕 陈一才.大楼自动化系统设计手册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230~ 270 〔4〕 王根堂.公安消防监督员业务培训教材,群众出版社,1997,213~236

155 评论

游客小孩儿

高校图书馆火灾隐患与应急策略论文

图书馆做为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信息资料,供读者学习、参 考、研究的学术性机构,它收藏的各类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光盘资料等,绝大多数是可燃物品.图书馆是易发火灾的高危场所,做好火灾预防是控制火灾的基本工作。我为此整理这篇高校图书馆火灾隐患与应急策略论文,以供大家阅览,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想要阅览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站后续文章发布。

摘要: 高校图书馆内存放着书、报等大量可燃物,加之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上防火意识较弱,所以存在许多容易引发火灾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某高校图书馆进行分析调查,找出其存在的火灾隐患,分析隐患存在理由,提出消除方案和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 火灾隐患 应急策略

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文化设施,已日益成为普通市民文化活动、研究、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图书馆 的各类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光盘资料等,绝大多数是可燃物品,它接待容留的流动读者群体,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图书馆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避开火灾的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知识殿堂的高校图书馆也不断得到扩建,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发生火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为高校的消防安全敲响了警钟。分析高校图书馆火灾隐患及其防火措施,对于预防图书馆火灾,减少和避开难以挽回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

1.图书馆主要火灾隐患

客观因素

(1) 图书馆库内存放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光盘资料都是可燃物,由于数量多,存放时间长而陈旧、干燥,容易起火。而书架、书柜、箱等多为木制品,室内装饰又多为可燃材料,火灾危险性较大。

(2) 图书馆馆舍建筑年久失修,电气线路老化,用电负荷增加,极易引发电气火灾。

(3) 图书馆当初在设计时,设计不合格,留下了火灾隐患。

主观因素

(1) 馆内消防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已有制度形同虚设,预防、检查责任不落实,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而导致火灾发生。

(2)图书馆内部使用大功率电加热器(如电开水器、电暖器等),由于使用策略不当或产品质量理由等极易引起火灾。

(3) 图书馆内部检修、维修设备,电焊机明火作业,由于防护措施不当,溅落的火花,极易引起火灾。

图书馆共性理由

目前图书馆在应急疏散理由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下列理由:

(1)消防指示不明确。现代图书馆为了加强管理,多在入口处设有门禁刷卡进馆系统,门口常设有值班人员。这些措施在加强了图书馆管理的同时,也使的图书馆的出入口变的狭小。

(2)应急道路不畅通。消防通道上堆置杂物等,通常火灾会伴随停电等现象的发生,这就有可能造 员的伤亡。各图书馆几乎都备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这也是图书馆作为一个重点防火单位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但消防器材的放置位置及使用策略上却有理由,很多职工不了解使用策略,这种日常管理上的掉以轻心,在灾害到来时可能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3)电子阅览室出入口空间小。电子阅览室的开放,极大的方便了读者。丰富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和便利的利用策略,使得电子阅览室利用率一路攀升。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比起市场上的营业性网吧来讲,相对较为宽敞,座位排列也比较整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硬指标满足的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理由。

2.学生消防安全意识

本论文调研随机抽取274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答卷272份,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⑴ “你进入图书馆注意过紧急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吗” 反馈结果显示:约65%的被访者选择“很注意,且了解其位置”;约31%的被访者选择“注意过,但没弄明白位置”;约4%的被访者选择“没注意,没想过”。

结果表明,多数学生比较关心并了解图书馆的紧急通道和安全出口;但还有30%的学生关心了,但由于种种理由,没有弄明白,故图书馆应加强紧急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指示工作,在醒目位置多设置指示标志;有6%的学生甚至没想过去注意紧急通道和安全出口。在火灾等事故发生时,要能顺利脱离险境,自救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策略。看来,光靠图书馆工作人员掌握消防安全知识是不够的,广大的学生和老师也应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其拥有足够的消防意识。

⑵ “你会使用灭火器吗” 反馈结果显示:约35%的被访者会使用;约37%的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使用;甚至还有约28%的被访者选择“不会”。

结果表明,有超过半数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会使用灭火器,甚至是不会使用灭火器。足以看出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的欠缺。

⑶ “遇到火灾等灾害时,你会如何处理?” 反馈结果显示:约65%的被访者设法逃走;约29%的被访者原地等待救援;甚至还有约6%的被访者选择“不清楚”。

结果表明,多数学生会采取主动逃生的自救策略,但还有近29%的学生会选择等待别人;有6%的学生不清楚危险时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很可能在危险中他们会随大流。对于占大多数强选择逃生的学生来说,学校开展应急疏散演习是很有必要的;而对宁愿选择等待救援的学生来说,加强图书馆的救援设施是重要的。

3.策略与措施

①加强对易燃物的管理,防止易燃物被点燃或自燃。

②尽量避开使用大功率电取暖器,如使用要正确使用且定期检查、维修,并注意不能连续长时间使用,以免温度过高。

③尽量保持一切安全出口、紧急通道的畅通。为灾时人员能够迅速疏散争取宝贵的时间。

④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电脑适当分开些排放,座位排放不要过于密集。

⑤指示标志尽量避开安装在高处,并要安装在醒目的地方。保证指示标志在火灾等事故时保持明亮状态。

⑥在入口处,张贴明显的图书馆布局图,紧急通道的位置等;在走廊、楼梯等处,揭示清晰而有效的箭头标示。

⑦ 学校开设有关消防安全知识和遇险逃生知识的课程,开展应急疏散演习,全面提高师生的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彦然,张同莉. 图书馆应急避难理由研究 [J].商情(科学教育家), 2008, 1.

[2] 汪骑,郑嘉瑜. 浅谈高校图书馆火灾危险性及其策略 [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5: 46.

[3] 马兆红. 图书馆火灾隐患及策略[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24: 119.

[4] 王 彪,陈秀峰,吴建伟. 图书馆火灾的危害性及策略 [J].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4: 30.

[5] 季丞荣. 图书馆的火灾隐患及策略 [J].林业劳动安全, 2002; 15: 42.

[6] 伍爱友,施式亮. 大型公用建筑火灾时人员应急疏散评价模型研究 [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7; 9:33.

262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消防论文的参考文献

    摘要: 对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及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在高层建筑设 计中采用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主—从式网络结构, 解决了高层建筑与大型建筑

    jiangyue514悦兔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个人消费的论文参考文献

    消费者市场的概念及特点消费者市场是指为个人生活消费而购买或取得商品和劳务的全部个人和家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消费者市场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购买动

    威斯东wisdom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消防法制的论文范文

    俗话说:“水火无情”;“贼偷一半,火烧全光”。 这一点也没有错.有多少例子可以证明.火灾大多数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啦.可能就丢了一个烟头,就会引发一场大

    MissAlice120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消防安全的论文

    俗话说:“水火无情”;“贼偷一半,火烧全光”。 这一点也没有错.有多少例子可以证明.火灾大多数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啦.可能就丢了一个烟头,就会引发一场大

    偶是透明哒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消防的小论文范文

    大学生消防 安全 教育 工作是减少火灾发生、降低火灾损失,以及减少人身伤亡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大学

    YangBin啊啊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