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3

飞翔飞飞
首页 > 职称论文 > 淞沪会战本科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莫奈小兔

已采纳

将军余程万:常德会战表现惹争议被罗斯福称赞01为什么要被审判?保卫常德的中国军队,是国民党陆军第74军57师。在易攻难守、无险可凭的情况下,以八千之师,对付装备精良的四万之寇,孤军奋战16个昼夜,仅剩师长余程万率200余人突围(包括两名美国记者,其中就有著名的爱泼斯坦),几乎全军阵亡!同时给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敌人在常德城郊丢下了上万具尸体,大伤元气。作家张恨水据此写成《虎贲万岁》长篇小说,而在电影《喋血孤城》的人物设置和情节中,也不难找出这部小说的影子。战后,蒋介石闻知常德失守,余程万擅离阵地,震怒之下,下令将其撤职、扣押,送交军法处审判,并扬言要将他判处死刑!余程万被押解重庆。消息传出,常德民众群情激昂,六万多人签名作保,求免余程万一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74军军长王耀武也出面求情,57师的残部更是感到奇冤难辩:指挥官竭尽全力守城了,为什么还要被处罚?最终,余程万被判服刑两年了事。刑期未满,王耀武再向军法处说情,将余保出,在第24集团军服役,渐升至第26军军长。02余程万冤不冤?说冤,也不冤。战前,蒋介石就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守住常德,驻军须与城共存亡”。并一再要求“不成功,便成仁”。这命令的背后,是牺牲57师以缠住日军主力的决心。而余程万当即复电:“保卫常德,本师官兵,极感光荣,均抱与常德共存亡之决心……”余程万常训诫部属:“军人之职为国守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大战前夕,他发表57师保卫常德文告:“各级官兵应有坚定的决心,应该认清生与死的界限。假如我们是为了保卫常德,争取国家民族独立自由而死,这死比生更有价值,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就是我们父母、妻子,也同样沾到光荣……总之,有虎贲存在,常德一定存在。”要求部属为国赴死大义凛然,为何最终主帅独活?这是后来遭到诟病的主要原因。说不冤,当然冤!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史上,由于武器装备悬殊,面对大规模进犯,当时中国军队能在一个中级城市坚守5天已很困难,而74师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坚守了16个日夜,这本身已经是奇迹!战后的常德城,从东门直接就可看到西门,余程万率领74师的确已经做到了与常德共存亡。部队已经打完,常德已成废墟。“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第七十四军万岁……”这是余程万发给司令长官孙连仲的最后电文。当时,城内大火蔽天,日军已经从各方冲入城内,余程万自己也拿起枪,率残部死据城西南一隅,与日军拉锯搏斗。守城主官已经尽到了一切力量,57师官兵也已经尽到了全部责任。余程万所欠的,只是一死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执行命令完成使命的军事角度,还是从为57师保留一点火种的情感角度,余程万的突围决定都无可非议!03余程万是什么人?这位大名鼎鼎、饱受非议的抗日名将,是广东台山人。1902年5月24日,出生在广东台山县荻海区光大乡的涨村,一个百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在国民党军队中,余程万堪称文武全才。他家境富裕,早年受过良好教育,毕业于番禺师范学校。番禺师范学校就位于现在广州中山四路的番禺学宫,即后来毛泽东主办的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所在地。毕业后,他就在附近的番禺高等小学校任教。1924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为军校中为数不多的有大专文凭的学生。因他的学识和老练,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黄埔学生中第二个晋升将官的人(第一位是海军局代理局长兼中山舰舰长共产党人李之龙),当时年仅25岁。这位25岁的少将,在抗战爆发后,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和出色的指挥才能,引起蒋介石的注意。短短几年,连升数级。在上高会战中,他指挥57师坚守阵地,与日军第34师团浴血奋战,为57师赢得了“虎贲”称号。“虎贲”,是历代英勇无敌军队的最高荣誉。常德之战后,抗日英雄沦为阶下囚。按当时军中连坐法,所有突围退却的将校官长,都有罪,但实际上真正遭到惩处的仅余程万一人。而且余也仅被囚4个月,之后无罪释放,旋任命为74军副军长。此后余程万少有作为。国共内战中,在74军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他因祸得福,也避免了张灵甫式的覆亡。但他被指在26军军长任上克扣军饷,中饱私囊,敛财自肥……真相如何,没有确证。1955年8月27日,在香港新界种菜养鸡的余程万遭遇匪徒抢劫,中弹身亡。一代抗日英雄,结局悲凉!他死后,家人生活陷入仅能维持温饱的境地,女儿余华芳(艺名余莎莉)后来成为上世纪70年代香港当红艳星。这或者可以印证,有关他贪污腐化的传闻并非事实。04什么是王牌军?尽管主帅曾遭囚禁,但57师官兵的英勇壮烈却是无可争辩的。常德城的每一块砖瓦,都是他们用鲜血浸泡过的。“这里举目尽是烧焦的围墙、残破的砖瓦和灰堆而已……要想在这个曾经有过16万人的城里寻一未经摧残的东西,实在难乎其难。”——《纽约时报》“在这城墙的战斗,日渐惨烈,甚至好像在欧洲中世纪时代那样,以手格手,以颊撞颊作殊死的血战。”——英国《伦敦新闻纪事报》有关这场战役的惨烈,有太多相关回忆和考证文章,电影《喋血孤城》也有充分表现。但都不如余程万在为《常德守城战纪实》一书所做序言中回忆来得真切:“……敌挟其优势武器,空炸、炮轰、毒攻,无所不用其极。我以有限人数、血肉之躯,与敌做殊死战……有一人使一人,有一枪使一枪,无枪则使刀矛或砖石木棒,与敌人死拼。直至弹尽粮绝,援救无望……”王耀武带的74军,可算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战绩最辉煌的部队。第一任军长俞济时是蒋介石正宗浙江奉化老乡,从黄埔一期毕业始,就是蒋的侍卫,是蒋最信任的人。作为中央军的精锐,依仗这层非同寻常的关系,74军的装备补给始终高人一等。他们在实战上也不含糊。八年抗战,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恶仗,且多以主力使用,可谓战功彪炳。从淞沪会战开始,南京战役、兰封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三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马不停蹄,席不暇暖,一路杀来,打得日寇尸横遍野、闻风丧胆,成为国民党建制军中战功最多的抗日“王牌军”。后来74军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指所辖51师、57师、58师,皆以“5”开头)。0557师为什么是王牌?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国民党军通常都是欺压百姓纪律松弛的。但至少在抗战时期的74军,军纪严明是很有名的。余程万率领57师进驻常德城时,惊恐的市民以为日军将至,大多逃离。57师入城后秋毫无犯,首先将全城洞开的门户妥为关闭,非经指定,一律不得擅入民房。指定征用的住所,均会同警备部、警察局、宪兵队将家具什物登记保存,以备开拔时同原主人当面点交。虚惊一场的市民们回城后,面对完好如初的房屋、家具和街道,交口称赞。当年收割水稻时,余下令全师官兵帮助农民割稻,并严令只能喝老乡一杯茶,不能吃老乡一顿饭。此举成为在常德民间传诵至今的美谈。大战将至,全城的十六万百姓须在半个月内紧急疏散。57师在沅江码头用船只免费送下乡的市民过河,并派兵义务给市民挑运行李30里,不准收取任何报酬。一个名叫刘为才的上等兵给群众挑送行李后,索取了两块光洋的报酬。余程万接到报告后,当即下令枪毙。事后,张悬文告,明令全师:“我们虎贲部队,一向就有良好的荣誉,我们决不能让这良好的荣誉,由一二个人断送殆尽……”仁义之师,必是威猛之师。了解这一点,才了解为什么常德百姓会为余程万请命,也才会明白为什么田汉和任光会为74军谱写那首广为传唱的《74军军歌》。06救援为什么迟迟未至?74军是国民党军五大王牌军之一,而57师称得上王牌中的王牌。那么,对这样一支王牌部队,为什么救援不力,眼睁睁看着它和日本人拼光呢?这须从日军为什么要发起常德之战说起。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赢得转机。5月,北非战场上德意军队向英美联军投降;苏联战场上,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取得胜利;9月,意大利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军开始取得优势地位,日军丧失作战的主动权。国民党政府抗战态度积极起来,协助盟军在滇缅方面展开了反攻。这种形势使日军惶恐不安。日本内阁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以期尽快把中国战场深陷泥潭的几十万日军解脱出来,用来对付美国,扭转太平洋战场的局势。日本人把目标对准了常德。常德位于湘西北,不仅物产丰富,水陆交通发达,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控制了常德,就截断了川、鄂、湘间的联系,对重庆政权产生极大威胁。同时,也可以牵制中国军队,减轻滇缅战场的压力。常德重要,但对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来说,守住长江防线及入川各要道关隘更加重要。他确信日军会以石门一带为突破口,而常德地区只是战区的右翼次要阵地。在没有摸清楚日军真正用意和布兵态势之前,孙连仲绝不敢轻易调动各处防备力量,以免中计。因此,当日军主力近十万人向常德逼近时,周围虽有二十万国军,却只能在外围策应,一时不敢轻举妄动。而此时,恰逢开罗会议召开,蒋介石为了争取更多的外援和发言权,也退无可退。他向罗斯福表示,一定能守住常德,拖住日本在华军力。57师奉命奔赴常德设防,蒋介石下达的命令是死守到底,不像电影中所表现的“守住15天”,那是一个没有撤退时间的命令。57师的命运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在那16个昼夜里,他们根本等不来援军,他们能有的,只是以卵击石牺牲到底的豪情和勇气!07他们万古流芳常德保卫战11月18日打响,战至12月2日20时,57师八千多人,只剩下300余人;12月3日1时,余程万紧急召开57师团以上军官会议,研究决定趁夜向沅水南岸突围,城内由169团少将团长柴意新率残部51人,牵制日寇,掩护伤兵,继续巷战,后来全部牺牲;12月3日2时,守军开始突围;12月3日8时,常德城沦陷;司令长官孙连仲在反复研判湘西军情后,确认日军主力指向常德,于4日晚间电令74军开往桃源,救援常德守军。作为战时陪都大门的拱卫,即便此时,他也未敢轻易动用作为战区预备队的第26集团军与第33集团军;国民党部队以十分惨重的代价向常德继续进军;12月11日,日寇开始全线退却;当天,余程万率突围出去的余部共83人,随救援的张灵甫58师打回常德,常德复克。当剩下的将士回到常德,断垣残梁中奇迹般走出300余名57师官兵。他们望着自己的旗帜再度于残缺的中央银行大楼上飘扬,不禁失声痛哭。虎贲之师,从没有离开过常德古城。战役结束后,据清扫常德战场部队报告,掩埋57师官兵尸体共5703具,负伤者两千余人,其中中毒者达千人。57师以血肉之躯,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不屈精神,提高了中国军队的国际声望。据说罗斯福听到这一消息时,曾向蒋介石询问,并在备忘录上记下守城部队的番号和主将姓名。57师浴血守城,为国捐躯的英勇壮举,在抗日战场上写下极为壮烈的一笔。他们将万古流芳!

234 评论

刘阳780210

率领“八百壮士”孤守上海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谢晋元谢晋元(1905-1941),字中民,汉族,广东梅州蕉岭县客家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师参谋、旅参谋主任等职。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刺杀身亡。国民政府发布褒扬令,追赠陆军少将。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赠为陆军少将。上海10万民众前往瞻仰遗容。毛泽东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典型”。蒋中正誉其为“精忠贯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立晋元高级中学,并以晋元路命名道路作为纪念。六、七十年代文革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万国公园重建其墓,以彰其“参加抗日,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2014年9月1日,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316 评论

以心为马

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在上海采取了主动反击的策略,发动了淞沪会战,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和日本两方投入了非常大的兵力,共计约有一百万人,死伤人数也非常多,成为整个战争时段最惨烈的战役。这场战役前后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也并不是什么巧合,那么,持续三个月是有什么样的目的呢? 之所以选在淞沪另辟战场,是因为在华北中国军队毫无胜算 淞沪会战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型会战,且由中国方面主动发起。当时国民政府与蒋介石为何选定上海与日军开战,又不断扩大战争规模呢? 七七事变后,日本不断从朝鲜、本土向华北增兵,当中国驻屯军改编为华北方面军时,总兵力已有8个师团,这还不包括原驻屯军混成旅团和加入察哈尔作战的两个关东军独立混成旅团。华北地区以平原为主,交通便利,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协同行动,日本计划在华北“以挫败敌之战斗意志,获取结束战局的时机为目的。”①也就是说,日军意图在此同中国军队决战,迫使国民政府屈服。 面对强敌,中国在华北几乎无力应对。首先,华北军队掌握在宋哲元、阎锡山、韩复榘等军阀手中,国民政府无法统一筹措防务。1937年初,国民政府才被允许派员进入华北考察阵地;直至七七事变前夕,冀察、晋绥、山东一带的国防工事才草草完工。其次,军令不统一使国民政府无法指挥各军协调作战。七七事变后,中央军北上,竟被宋哲元要求从冀南“稍为后退”,无从捕捉战机。②因此蒋介石必须在华北之外,开辟一个能由自己全权指挥的第二战场,分散日军攻势。 淞沪会战结束后,蒋介石曾在开封军事会议上说明战略意图,“我们此次为什么要在上海作战呢?就是要打破敌人的战略,使他们不能按照预定计划,集中兵力侵略我们华北。”③选择上海开辟第二战场,也有着诸多原因。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和金融中心,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通商港口,扫荡这里的日军,对于保卫江浙、南京,都有重要意义。蒋介石亲自审定的《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即说,“该战区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④蒋介石对上海的重视,促其决意防守淞沪。 在国防准备与地理环境上,淞沪地区也有利于中国。上海所在的江浙地区,乃是国民政府统治的核心区域,部署在这里的大都为服从军令的中央军。同时,在上海、南京间,陆上构筑有吴福、锡澄等数道防线,水上有以长江中下游为主的江防。第三,这里的地理环境,如陈诚分析的那样:“就全国地形言,如当时在黄河流域与敌作战,殊不若在长江流域,利用湖沼山地,较为有利也。”因为“河流纵横、湖沼密布、地形复杂的江南,对日本机械化部队的运动不便”。⑤ 之所以持续三个月之久,是因为当局希望引起国际的关注与调停 蒋介石预定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但并不幻想凭军事实力战胜日本。从当时两国的军事实力看,中国兵力约为200万,日本约为448万(199万可立即动员);中国海军总吨位万吨,日本190万吨;中国空军有飞机314架,日本则有4180架。⑥ 在军事工业上,中国仅能制造一些轻武器,重武器、飞机、军舰都必须进口;而日本有能力生产所需的几乎全部武器。在指挥层面,日本早在1873年就实行征兵制,军令统一;中国迟至1936年,才改募兵制为征兵制,各地军阀拥兵自重,不服从中央调度。由此可见,中国军队无论是在人数,还是装备、指挥上,都与日军有着极大差距。因此,蒋介石对解决上海战事,更期待的是国际调停。 对于这个想法,蒋介石并不掩饰。龙云回忆,一次宴会上,汪精卫问蒋介石:“这次中日战争发生在北方,怎么上海也打起来了?如此岂不成了两个战场,我们的兵力够使用吗?”蒋回答:“在北方打仗,国际上是不大注意的;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引起国际注意。”⑦因此蒋介石判断,“国军如能在上海多保卫一二个月,将可引起国际方面的干涉和支援,因而应不惜牺牲,尽力固守上海。”蒋介石希望西方各国为保障各自在上海的商业利益,出面劝阻日军。 最初中国军队因占有兵力优势,一度取得不错的战果。但当蒋介石得知英、美、法三国有意将上海划为中立区,让中日军队一起撤出上海的消息时,立即命令前方停止进攻。蒋介石颇为乐观地估计,“敌或有退却可能”“英国提议调解,可运用之,使倭得转圜离沪,以恢复我经济策源地乎?”然而,很快蒋介石的期望就破灭了——日本政府拒绝了英国调停,让他“忧心倍增”。⑧ 为了等待调停,蒋介石先后三次下令停战,都无结果。他并未就此放弃,通过英国记者,对外表示,“国际间对于现时中日两国不宣而战之战争,有干涉之必要。”蒋介石指出,干涉上海战事对各国皆有好处,“此种国际干涉,非完全为中国,实为谋国际整个之安全。”在国际干涉迟迟未能出现的情况下,蒋介石通过不断扩大战事,以求获得列强关注。 到战争后期,随着日军持续向上海增兵,中国陷于不利境地。张发奎、白崇禧等将领建议撤退,利用已构筑的吴福等防线逐步消耗日军。10月25日,大场失守,中国军队原有阵地失去屏障,只有向西后撤一途。 但11月1日晚,蒋介石突然召开军事会议,对白崇禧、顾祝同等先说了“八一三以来作战概要和国际上的反应,并对前线官兵英勇战斗作了表扬鼓励”。随后发布命令,“根据外交部意见,九国公约会议将于十一月三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这次会议对我国命运关系甚大,要求各部队尽最大努力,在上海至少再坚持两个星期,以便在国际上获得同情与支持。”⑨由是战争持续至11月8日,眼见调停无望,蒋介石才下令西撤。 陈诚后来总结淞沪会战,认为最大的教训乃是“战略殉于政略”,“这次战争战略受政略影响极大,乃是国家的不幸,并不是国家的错误。因为我国本身准备不足,要希望人家援助的关系”。 因淞沪会战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军队在上海损失惨重,官兵伤亡30余万。但通过淞沪会战,中国达到了打乱日军作战计划,牵制华北日军的战略目标。日本被迫从华北抽调2个半师团到上海,使中国在山西获得了充裕的备战时间。陈诚认为,这使“在山西之敌军,始终不能西越黄河一步,此实为我战略上之最大之成功。”⑩ 注释: ①徐勇:《日本侵华既定战略进攻方向考察》,《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3期;②黄道炫:《淞沪战役的战略问题》,《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2期;③蒋介石:《抗战检讨与必胜要诀》,《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十五;④⑤⑩张冬梅、许述:《淞沪会战扩大原因探析》,《理论界》2013年第9期;⑥黄自进《蒋介石与日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第270—272页;⑦龙云:《抗战前后我的几点回忆》,《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47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页;⑧杨奎松:《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的和战抉择》,《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5页;⑨史说:《八一三淞沪抗战记》,《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98页。

297 评论

相关问答

  • 成本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本会计也在发生变化。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毕业

    俳句之神芭蕉桑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本科毕业论文会挂

    当然会,不过挂的概率确实不是很高。就多和老师沟通,如果她不找你你就去找她,然后早点确定主题,多收集资料,主要还是你态度的问题,只要你态度够认真,最差也能是个及格

    我的宝贝叫小啦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企业战略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我先给你提供一份大纲,你看下这份合适不合适你,不行我再给你弄份别的大纲您看下。摘 要受全球金融危机日益恶化的影响,中国钢铁行业已经历了价格暴跌、产量大减,

    爱吃豆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沪剧毕业论文

    戏曲界不是没有是非,而是人们对戏曲的关注很少,对戏曲界也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大部分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戏曲,只知道戏曲是传统文化。

    你好,朋友们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淞沪会战本科毕业论文

    将军余程万:常德会战表现惹争议被罗斯福称赞01为什么要被审判?保卫常德的中国军队,是国民党陆军第74军57师。在易攻难守、无险可凭的情况下,以八千之师,对付装备

    飞翔飞飞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