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新雨
《中国土地》是土地管理专业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土地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介绍有关土地管理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交流国内外土地管理的经验。主要栏目:地政时评、特别策划、理论探讨、新闻月评、就地说法、经验交流、地产市场、调查研究。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办单位:中国国土资源报社主编:孙国瑞ISSN:1002-9729CN:11-1351/F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羊肉胡同甲30号邮政编码:100034电话:/66557817;Email: ps:lz只需将稿件正文+附件邮箱传到编辑邮箱,就基本可以了。
矮油没游
投稿流程:投稿、编辑处理稿件、审稿、修改、结果。投稿的方式:投稿主要有三种方式:纸质投稿、EMAIL投稿和网上投稿。纸质投稿一般需要将稿件打印几份,邮寄给期刊编辑部,有的期刊还要求需要论文的软盘或光 盘;EMAIL投稿就是将论文以附件形式发给编辑;网上投稿就是期刊有网上投稿系统,将论文在网上提交。一般国内期刊要求纸质投稿的比较多,而且还有一些 国内期刊在纸质投稿后,同时还要将稿件EMAIL给编辑,国外期刊也有要求纸质投稿的,但似乎越来越少,毕竟航空信件来往费时费钱,所以逐渐被网上投稿所 取代。EMAIL投稿国内国外期刊都有,但考虑到网络安全和技术的发展,EMAIL投稿也会逐渐被网上投稿所取代。网上投稿是国外期刊所采用的主要形式, 有直观、迅速和方便的特点,但在网上投稿前需要在网站注册一大堆信息,第一次使用网上投稿会感到麻烦,但可以将你第一次注册的信息保存到WORD文件,以 后再网上投稿时大部分信息复制粘贴就可以了,一定要记住注册的帐户名和密码,否则耽误你的投稿计划哦。纸质投稿的期刊国内比如有《微电子学报》、《上海交 通大学学报》,国外的没遇到过,有知道的请告诉我。EMAIL投稿的期刊国内比如有《微细加工技术》,国外期刊比如有“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网上投稿的期刊国内还比较少,如《半导体学报》、《物理学报》、《中国物理》等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期刊,国外就比较多了,这里就不举例了。国内邮寄纸质文章 用什么方式寄好呢?我以前用平信邮过的,没丢过,挂号和EMS当然安全迅速了,不在乎费用可以挂号和EMS的。如何投稿:有很多水友问自己该如何投稿,其实大概是这些水友第一次投稿吧?如何投稿主要从四个方面来着想:一是稿件内容和质量;二是找到适合的期刊;三是熟悉投稿要 求和流程;四是经验的积累。稿件的内容自然和你研究方向有关了,这个不能去强求改变,但与稿件质量相关联的似乎分为好几种,比如研究方向冷与热、实验结果 成与败、文章表达优与劣、图形处理好与坏,当中有些我们还是可有作为的,这在以后如何写好论文中进行阐述。作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文章进行自我评价,或者请 导师或别人评价,也可以将自己的文章和与文章相关的文献进行对比,看自己文章质量怎样,然后再决定适合投哪个期刊。有的作者受影响因子影响,不能正确评价 自己的文章,好高骛远,喜欢投本研究领域影响因子高的期刊,这当然会导致后来的拒稿,拒稿是 件痛苦的事,一是浪费了那么久的时间,二是打击了自信心,投稿热情受挫。在正确评价自己的文章后,那又如何找到合适的期刊去投稿呢?有几个比较好的方法: 在自己查找的与文章内容有关的文献中找期刊;在数据库中寻找;询问同院的XDJM。如何寻找期刊介绍,后文将说明。在确定多个适合投稿的同类期刊后,要对 这些期刊进行比较甄别,以便确定适合自己最需要的,要比较期刊的审稿周期、期刊知名度(影响因子)、一年出版多少卷、出版速度如何、国内期刊有无审稿 费的发票、期刊编辑服务态度,等等。在最终确定一个投稿的期刊后,要熟悉这个期刊的投稿要求和流程,这样少走弯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各个期刊的投稿 要求不一样,一定要仔细阅读投稿要求,否则稿件很可能不会被受理的。一个期刊的投稿流程无非是:投稿(submit)、编辑处理稿件(with editor)、审稿(under review)、修改(revise)、结果(accept or reject),但这过程似乎是漫长的,也是问题出现比较多的,需要我们的耐心和信心,也需要我们的智慧去对待和解决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多次投稿之 后,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投稿方式和经验,如果愿意,请多多在交流你的经历,让别人分享你的经验。投稿须知:如果不熟悉一个期刊的投稿情况,一定想办法了解期刊的投稿须知。每个期刊的投稿要求不尽相同,比如投稿内容、页数、字号、字体、行距、标号、公式、图表、 参考文献写法等。国外一些期刊有字数或页数的算法,算起来还是比较费时费事。在基本了解投稿要求后,还可以下载几篇这个期刊的文献,看看这些文献的内容和 格式。当然,因为文献大多是PDF格式,有些投稿要求并不能体现出来,但可以参考。
雨田里得麦圈
1. 征稿范围?? 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原始性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反映学科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和信息性文章。来稿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理通顺。2. 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 文题、作者姓名(一般不超过 6 人)、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编、摘要、关键词均需中英文对照。论文如果获得有关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 , 需提供基金名称及编号(亦需中英文对照)、并提供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别、民族(汉族不写)、出生年、职称、学位以及联系人姓名、职称、电话、传真及 E-mail 地址。(2) 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不宜使用缩略词;摘要(中文)字数一般在 200~300 字间,内容应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结果等;英文摘要字数在300~400个单词左右(对中文摘要内容进行扩展),简要地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关键词的个数为 3~8 个。(3) 文中量、单位及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的正确书写。文中外国人名、术语统一为英文,不宜采用中文译法。(4) 图、表和公式应通篇分别编号,图题、表题应有中英文对照。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形式,内容以英文表述。(5) 稿件具体格式、体例请参考出版的本刊杂志。3. 投稿约定(1) 原稿必须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发表的论文。本刊严禁一稿多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种重复投稿。一旦发现上述情况,稿件将按退稿处理,并将通知作者单位及材料冶金领域有关期刊。作者本人的稿件今后将不被录用。(2) 稿件审查结果在三个月内通知作者 , 在此其间 , 作者不得将稿件投往他处。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作者决定改投他刊或退稿,请通知编辑部后,再进行处理。编辑部决定录用稿件后 , 将及时通知作者。(3) 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若超过稿件修改时限30日,编辑部将以作者返回修改稿日期作为投稿日期;超过30日,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出退稿处理。(4) 文责自负, 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技术性、文字性修改 , 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以进行实质内容的修改。(5) 论文发表后 , 版权即属于编辑部所有(包括上网的版权)。(6) 作者需交纳审稿费和发表费, 编辑部将给予一定的稿酬,同时赠寄当期杂志1 册。4. 相关费用一篇文章6个版面内版面费为2000元/篇,多一版面加收500元/页,如需发表彩图,每副图加收500元。5. 稿件流程(1) 投稿:网络远程投稿,请登录本刊网站;投稿成功后email回执。(2) 收稿:编辑收稿,为稿件分配稿号,并由email发送稿号信息。(3) 初审:编辑初审,通过后送外审;否则直接退稿(无需缴费)。(4) 外审:送2名专家进行外审。(5) 终审:主编终审,结合外审意见给出最终结果:录用,改后再审,退稿。(6) 编辑:对录用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出版欲对投稿事宜进一步了解者, 可向编辑部询问。
哈布斯窗帘
具体的学术努力在于:第一,系统深刻地对中国物权法进行研究,为中国物权法制定的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在国有财产权利、城市土地权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研究领域,以及物权变动这些物权法的核心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第二,根据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理念更新中国民法学思想系统和知识系统,在中国民法基本理论如法律行为理论方面取得突破。第三,在与民法尤其是物权法相关的法律制度,比如土地管理法、公证法、合作社法等法律的研究中贯彻民法的基本精神,促进这些法律取得本质的改进。观点得到立法机关的重视和学术界的认可,内容得到立法系统性的的采纳。 《论物权法》《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德国当代物权法》《国有土地使用权财产法论》《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参编)合作著作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译文10余篇。 《财团法人的所有权及我国宗教法人财产权利的归属问题初探》,《中国法学》1991年第5期,1万字。《论公有制的法律实现方式》,《法学研究》1992年第6期,万字。《土地在财产法中的意义》,《法律科学》1992年第3期。《物权行为理论探源及其意义》,《法学研究》1996年第18卷第3期,2万2千字。《论不动产物权登记》,《中国法学》1996年第5期,1万7千字。《不动产物权取得研究》,《民商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2万4千字。《中德民法学者对我国制定物权法的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1996年12月10日,4千字。《大陆土地权利制度的现状与展望》, 《一九九七海峡两岸土地法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台北,政治大学地政系,2万字。《当代不动产法评述》,系列论文,《中国土地》1996年第4期至1997年第6期,共计7万5千字。《德国民法对中国制定物权法的借鉴作用》, 《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5千字。《德国民法物权体系研究》,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6万3千字。《以法的眼光看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中国企业报》1997年9月10日,5千字。《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初探》,《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2期,1万7千字。《当代民法与精神文明》,刘海年、刘瀚等主编《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7千字。《我国土地权利制度发展展望》,《中国土地科学》1997年第12期,8千字。《从自由到公正-合同法基本原则的进化》, 沈达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7千字。《公有制的法律实现方式与国有企业财产权利问题》,《燧石》1998年第3期。6千字。《中国财产权利制度面临根本更新》,《1998年中国国情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5千字。《中国民商法体系建立的过程及最新动向》,1998年3 月在日本召开的“中国、越南、蒙古和日本四国民商法”研讨会的报告之一。万字。《中国财产权利制度的改造》,1998年3 月在日本召开的“中国、越南、蒙古和日本四国民商法”研讨会的报告之二。8千字。《不动产登记部门的法理探讨》,《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第1期,5千字。《土地登记的法理和登记机关的选择》,《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第2期,8千字。《抛弃批判,立足建设——关于民法研究方法》,《世纪评论》1998年第2期,5千字。《我国土地管理法与物权法的相互作用》,《中国土地科学》1999年第1期。1万2千字。《论民商法的研究方法》,《法律科学》1999年第2期,6千字。《制定新世代的物权法》,《中国法律》,1999年第4期,6千字。《论物权变动的原因及其结果的区分原则》,《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1万2千字。《物权法的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反思》,《中国法学》1999年第5期、第6期连载,约3万字。《用民法精神重塑我国社会》,《政法研究》2000年第1期。《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的法律基准》,《人民法院报》2000年1月25日。《确定我国物权种类及其内容的难点》,《法学研究》2001年第1期。《中国物权法总则建议稿》 《日本消费者保护刑事法》,作者:胜吉生田[日本]著,《法律译丛》,1991年第6期。6千字。原文为英文。《德国民法典的过去和现在》,作者:海尔穆特·科勒尔[德国] ,《民商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5年,2万4千字。原文为德文。《“抽象物权契约”理论----德意志法系的特征》,作者: K·茨威格特,H·克茨[德国],《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2期,万字。原文为德文。《合同法中的自由与强制》,作者:K·茨威格特,H·克茨[德国],《民商法论丛》第9卷,3万字。原文为德文。《行为能力比较研究》,作者:K·茨威格特,H·克茨[德国],《外国法译评》,1998年第3期,8千字。原文为德文。《德国物权法的机构及其原则》,作者:F·克瓦克[德国],《民商法论丛》第12卷,万字。原文为德文。《三大法系的要约与承诺制度》,作者:K·茨威格特,H·克茨[德国],《外国法译评》,1998年第6期,8千字。原文为德文。《法律行为理论——产生与演变》,《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第2期。 目前承担的国家课题《中国物权法建议稿——法条、立法说明、理由及立法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委托项目。本人负责总则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动产法研究》,国家人事部留学归国人员资助项目。以此题目撰写专著一部(已在进行中),已经在2000年上半年完成。《欧洲联盟合同法研究》,欧洲联盟项目,以此题目撰写专著一部,预订2000年底完成。《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委托项目。本人负责总则部分、物权法部分。
科学杂志包含着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最新新闻、发现和创新。它是由不同的科学界技术专家撰写的科学期刊。那么世界上好的科学杂志有哪些呢?这里我们列出了世界上十大科学杂
这个整理起来是比较费时间的。我知道,眼科研究是中文核心期刊。医学类的可以找时间整理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北京8712信箱《中国管理科学》编辑部邮编:100190
《中国土地》是土地管理专业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土地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介绍有关土地管理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交流国内外土地管理的经验。主要栏目:地政时
邮局邮递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后香山路中国林科院1859号信箱,邮编:100091,如果是快递的话,就不用写信箱了,只写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后香山路东小府1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