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2

范范20130108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中国书画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麻酥酥Jessica

已采纳

中国书法因具有中国特有的文字而形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因此封闭了世界上对于中国书法的欣赏与认可,主要阻碍是在于文化交流及文字交流上,不懂中文的人看中国画,一看就能看明白。但书法不同,有很多的象形和引申意义。但外国人对于中国书法抽象的线条艺术很感兴趣,有很大的好奇心。而在日本、韩国等许多亚洲国家,其文化本身就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交互关系,书法艺术因此也很盛行。实践证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中,书法非常典型地代表着一种文化人格,体现着一种审美情致。进入信息时代,书法并没有因为电脑键盘的书写削弱了其实用功能而显得窘迫,相反却是大大地强化了它的审美功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很多国外的朋友不懂汉语,但是却能欣赏中国的书法。在汉文化圈中,书法是一种智慧化和功夫化的艺术样式,它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和深入的书理思考。章祖安先生在谈及书法走向世界先是反方向的,也就是先要世界走向中国,然后才有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孔夫子讲“招徕远人”,又说“近者说,远者来”。使远人来,这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书法走向世界,光靠书法本身远远够不上。如果有几幅作品去外国展览一下,或者去那里讲讲学,就算走向世界,这就把走向世界看得太容易了。刘正成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里,要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艺坛需要双向交流。我们倡导中国书法的研究需要一种公共的语言把它阐述出来,以便让西方人了解中国艺术。美国、法国等学者到中国来交流时经常抒发对中国书法魅力的感叹和由衷的喜爱。如果我们能用各种语言来表达中国的艺术,那么世界对中国的书法艺术的理解会相对加深。 那么正真的路在哪里,如果按照章祖安先生的思路,那么,我们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显的过早,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等到中国强盛的那一天是什么时候,不会有人给予准确答案,所以只有靠我们自己去探索,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探索,因为历来很多人都在尝试与努力,也取得一些很好的成绩。一位德国哲人对中国书法的忧虑,黑格尔认为中国笔写的文字会导致“对科学的障碍”(《历史哲学》),他以深刻的逻辑眼光,看到了中国书法的矛盾,即这种可以极端个人化的艺术,有时是与科学的严谨和逻辑性背道而驰的。书法的审美,属于艺术意识思辨的高级层面,然而其动态的推进和理性的深化,取决于审美觉悟的高下。因此,书法审美觉悟既有抽象的启悟性,又有实践的指导性。赵长青分析说西方很多名人都对书法表示出极大兴趣。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中国书法是“艺中之艺”,高于其它任何艺术形式。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毕加索曾说:“如果我出生在中国,那我肯定是个书法家,而不是个画家。”范曾的书画在国外备受推崇,其作品具有中西方共同欣赏的特点,古干作为首创现代书法的书画艺术家,也受到西方美术界的关注。古干就有意识地将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技法,融入自己的书画创作之中,同时,他又以自己的创作,一笔一笔地实践着自己多年探索所得出的理论。在他的笔下,出现了一幅幅是书法又不是书法,是水墨画又不是水墨画,画由字组成,字由画组成的崭新的书画作品。这种既传统而又现代的书画作品,是一种以变形的汉字或曰现代书法来画画,以画画来写字的独创的艺术。相对于传统的中国书法,古干书画更具象、更具多维性和观赏性。犹如多变的云彩是由水蒸发、凝聚而成,古干首创的现代书法及其书画艺术,实在就是中国传统书法的升华。启功先生说:“古干画的林黛玉能跳芭蕾舞,古干写的字比甲骨文还难认”。正是以形象的语言,道出了古干书画作品的特点。德国汉堡美术学院布莱梅教授说:“古干画的老头(指中国古代文学家造像),我一个都不认识,没多大兴趣。兴趣在其现代书法。虽然我不识汉字,不能读,但古干书法作品的特点之一好像首先并不在读,而在品味其情趣,在于品味中国的情趣。过于具体倒没有什么好品味了。”这位德国教授的话,说明了外国人是完全可以欣赏中国书画艺术的。抽象艺术之美,美就美在它体现了人类与宇宙的气韵。中国书法是一种抽象艺术,西方现代派艺术也是一种抽象艺术。虽然许多西方人不认识汉字,许多中国人不能理解西方现代派艺术,但是,并不妨碍双方相互欣赏对方的艺术作品。正如我们虽然不解鸟儿啼叫的含义,却会觉得那叫声很美一样,抽象艺术,只要让我们看上去觉得很美,可以引起我们欣赏的欲望,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书法与书道的区别,书法是表现技法与美感,皆以临摹古人书法然后达到一定的高度演变为自己的特色,这些称为书法。而书道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创新,弘一法师以禅道思想作为基础,但想走进世界,却不容易。如果能对毕加索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从毕加索艺术中有所借鉴,对中国书法进入世界不为是一条路子。作为中国书法家们是否对研究西方文化的深入理解,是比较难的,毕竟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太深了,研究西方文化不是模仿,而是思想。只有在思想上根本的改变,才有技术上的改变。就像政治上的变法与变政,有些是在原来基础上演变的更好,有些需要重新改变思想。中国书画同源,也是思想的根源。在其他领域中更能体现出来。一个漫画家也是个思想家,是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才有创作灵感。作为搞笑作品,也是思想上的发挥,更别说是大导演、大名人了。一个成功者所具备的不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思想是区别与常人的思维,没有思想与知识作基础,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至于从哪方面入手,是从中国传统中走出来,还是从西方艺术中融进去,雾里看花,各人思维角度不一样,思想认识不一样,还需要大家共同探索,借鉴之前取得成效的各家经验,冷静走下去,希望能开辟一个新路子。本人知识甚少,只为抛砖引玉,希望有志之士提出反驳、探讨,得出正确的方法。

192 评论

王小若1127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下面是我整理了书法学术论文范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书法艺术·艺术书法

摘要:此篇论文旨在探讨研究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艺术环境中的际遇,通过对书法艺术的学习以及对当代艺术的了解,发现当今的先锋艺术中许多作品(包括架上绘画,新潮美术,装置艺术,甚至行为艺术)都运用到了书法的元素,有的甚至直接将书法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例如,在国内外颇受关注的徐冰等人的艺术作品,还包括近几年在书法界热闹过一番的“流行书风”现象等等。

不难发现,当代的书法艺术越来越远离传统的创作模式`风格,而更多的是对视觉艺术,形式美感的关注,传统的书法艺术逐渐发展成了“艺术书法”。书法艺术的这种逐渐走向多元化的现象是如何形成,其存在的主要表现,对于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以及人们的此现象的反思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书法;艺术;多元化;现代转型;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新材料,新工艺的产生在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转变的同时,也为书法艺术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开拓了新的领域,全方位多维度地扩展了欣赏者的视野。现代书家们已不在一味追求传统的创作模式与风格。而更多的是对视觉艺术,形式美感的关注。可见,书法艺术已逐渐开始走向了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此现象对书法艺术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反思该现象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中国是书法的故乡。中国人把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以此为骄傲。“书法”一词的意思,一直不十分明确。很早时是说写文章的一种笔法,以后转成为书写汉字的一种规范。然而如果只是把书法局限在书写法度之内会降低、“书法艺术”的高度。如果把“书法”概括起来,无论规范、方法、书迹、评论、分析、鉴赏、考订,甚至文字学、用具等等都积聚梳理在一起,说这是一门“学问”,倒是很合适的。另外,一些书法理论、书法史、艺术理论等论著也做了大量研究,试图对书法的“本质”做出概括和规定。如,书法是“线条艺术”、“造型艺术”、“具象艺术”、“抽象艺术”、“表达情感的艺术”、“生命艺术”、“纯粹艺术”、“最高的艺术”等。这些概括、界定和解说,或出于名家之口,或见于著名论著,它们对“书法艺术”的“高”度、“纯”度等都有认识上的差异,有趋同也有对立,但有一个共同点,即书法是“艺术”,是中国古代传统艺术。这在书法界、艺术界、学术界基本是一个共识。而“书法艺术”这一概念的出现则是在2004年底,文化部直属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的“中国书法院”、标志着归属于人民政府的国家文化机构第一次正式予书法以“书法”身份。

五四以来,书法的存在意义一直遭到质疑。一位知名学者和作家曾哀叹中国书法所依托的“社会氛围”和“人文趋向”已经消失①,“古代书法是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社会必须性为背景,因此产生的特别自然、随性、陈恳;而当代书法终究是一条刻意维修的幽径,美则美矣,却未免失去了整体上的社会性陈恳”。更重要的是,由毛笔文化所涵养出来的那种文人品格和人格构架在现代文化语境中也失去了意义,甚至会成为民族生命力和创造性的阻碍。很明显,在当代书法创作中,人们为了推陈出新,想尽办法崭露头角,往往在创作中采用的是背离传统的方式,说的更具体一些,就是利用各种手段的创新来博得大众的认可。在书法界出现的这种现象我们命名它为:艺术书法。

“艺术书法”这一名词是由王镛老师首度提出的。顾名思义是将“艺术”提前,注重艺术的表现,而相对弱化书法的本事。这在当代表现为书法的民间化倾向上,近几年流行的“流行书风”就是其典型代表。纵观这几年来的各大书展,我们都不难发现书法正经历着从“书法艺术”向“艺术书法”转化的过程。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几千年的二王书风,颜筋柳骨看下来的确让人有点累,出现审美疲劳是很正常的。许多作品让人看下来已经不是艺术而是复制品了。于是更多的作品开始追求视觉上的感觉,开始抓形式感,尽管这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态百出,但你不得不承认它确实让人有眼前一亮,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二,展览和比赛的效应不容小觑。近二十余年来,各种书法展览和比赛此起彼伏,尤其是两年一届的全国展和中青展对流行书风的兴起起着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展览和比赛中,某种风格的作品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或者受到了媒体的关注,那么效仿这一风格形式的人马上就会一哄而上。为了获得好的名次,参展和参赛者往往会投评委所好,纷纷追摹评委的风格。正是因为书法流行现象的出现,以王镛为代表的几位书法艺术家共同主持了“首届流行书风、印风提名展”,并连续成功做到了现在。展览中的作品坚持汉字书写及线条原则,基本上仍属于传统书法的范畴,与更具前卫意义的“现代书法”有着较大差距。但参展作品基本反映了近二十年来中国当代书法在观念和实践上的一个最主要的趋向:随着书法实用功能在现代社会的日益消减和信息时代东西方文化资源的不断丰富,中国书法的艺术性和创作意识正日益凸显和升华,传统的书法艺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转型,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虽然流行书风遭到了不少人的批判,但其批判者们也许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即“流行书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多元化时代中国书法艺术的流行风尚,并显示出相当的风格魅力和艺术史价值。

当代书法创作者对书法艺术现代视觉效果的不断追求,是书法艺术家们不甘寂寞的表现,也是书法艺术走向新的发展的富有生机的动力。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书法的自娱雅玩和记事交流,而更多地注重用笔墨线条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性情,并通过幅式、材料、颜色、结构等方面的突破来制造视觉上的特殊效果。现代展览中大多是顶天立地的鸿篇巨制,而且多为竖式,很少见到传统的尺牍和卷轴。这样的幅式比较适合现代化的展厅格局,同时也使观众有仰望之感,增强作品的视觉魅力。在用纸上,书法家们广泛取材,从传统本色的纯白净宣到富丽堂皇的洒金(银)宣,从有作旧效果的仿古宣到简单脱俗的手边纸,不一而足,除了在纸张上以背景色增加厚重感等手法以外,石开等书法家还大胆地以色彩入书,寻求新鲜的视觉感受。当然,更明显的是作者们对文字结构的个性化变形和章法布局方面的大胆探索。另外,从展览的布展风格较过去也有不小的突破,新颖协调,将作品拓裱在统一底色的展板上或装置于精美的画框里,旁边配有考究的标签,印有详细的说明、创作自述和主持人评语等,无形中提升了作品的档次。也极大的增强了观赏者的兴趣。 然而,“书法艺术”转化为“艺术书法”,也是具有自身必然性的。首先,书法在其漫长的历史轨迹中,曾经具有两面性,即书法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随着现代书写工具的革命性变化,中国人的书写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书法的实用性要求正在减弱,而艺术性要求则日益增长,人们力图在书法中获得艺术情感的表现和人格精神的追求,日益脱离书写实用价值的书法,应按照艺术的本性来发展。艺术的本性是不断地否定自己和永无止境的创造,不满足既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向传统挑战,追求原创性和超越性。这是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规律。其次,现代审美方式的改变,对书法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高节奏的现代信息社会,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品欣赏的方式。优雅精美的印刷术和发达的出版业,消除了艺术品的神秘性和复制失真性,人们可以及时掌握大量的艺术信息;良好的展览条件和收藏条件,提高了人们欣赏和品评书法艺术的维度,人们希望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精髓所体现的艺术感受性和表现力有更为切实的现代体现。最后,书法家们面对书法的日益专业化和高度艺术化,以及大量优秀的异质文化成果的挑战,更有来自艺术消费市场的巨大竞争力,因此,他们无法停留于固有的书法观念和传统书法模式。他们的现实处境使他们不得不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当然,形式上的现代感和丰富性并不能代表作品的本质特征。其关键所在其实是创作者们对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社会发展创新的历史使命感及其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当代社会文化特色。他们更多地思考传统书法的当下状况和未来走向,或者说他们希望书法艺术不要固步自封,而应再创辉煌。古今之变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艺术的核心理念和书法家的心性品质的改变。古人重“格调”与“意境”的“高”与“低”。因此,从作品的艺术语言上,更多地使致力于从传统的资源中发掘出新的可能性。例如作品以墓志残纸为基调,并掺杂一些破坏性的用笔,力图表现结构、章法的动荡感和上下左右的呼应关系。不过,这样的书风也并不是那么好把握。不少创作者过于重视书法形式技巧上的翻新,而对书法文化本身缺乏深刻体悟,对传统书法艺术语言也缺少系统研究,因而其创新显得底气不足,粗浅浮躁。其次,由于创作者取法相似,观点相近,且互相影响,因而存在风格面目趋同的隐患,在强调个性的同时可能就失去了个性。

中国书法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不断探索这新的发展维度,原有古典的书法系统,正由文化封闭走向文化开发,尝试着汲取其他艺术的养料,来充实自己的表现力。“艺术书法”常常招致人们的非议,斥之为非书法、不识“传统”。但事实上,书法艺术不应躺在传统的、古人的艺术成就上面沾沾自喜,书法家们也不应该是艺术创造方面的懒汉,笔墨技巧固然是书法艺术的基质之一,然而它也能扼杀人的活生生的艺术感受性。由于我们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传统,因此书法艺术的现代转换中,更应注重主体的分辨力,突出主体的创造性,以之开掘新传统,整合新方法,窥视书法艺术现代发展的生长点,在面向新生活的诸种尝试中把握书法艺术现代转型的契机。

由此看来“书法艺术”转向“艺术书法”也未尝不可。当然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书法艺术的这种发展变化是有贡献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书法形式美的建设。试想,如果一个歌唱家如果只是在舞台上向大家展示她的发音有多到位多准确,仅仅只是展示她的基本功,而不拿自己独具艺术个性的歌声展现给大家看,那观众又如何会有兴趣。中国古代的书法经典精华,被大众认可的就是那么几十个人的几十件作品,如果大家都去宗法他们的作品不去创造,书法艺术就不会形成勃勃生机,风格也不会在竞争中互补,而更严重的,书法这门艺术也会因此而衰落。

注释:①20世纪90年代初,余秋雨先生在《笔墨祭》一文中哀叹中国书法所依托的“社会氛围”和“人文趋向”已经消失。

参考文献:

[1] 当代书法论文选(理论卷)[M].荣宝斋出版社,2010.

[2] 当代书法论文选(书史卷)[M].荣宝斋出版社,2010.

[3] 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4] 书法研究[J].1993(01).

[5] 文艺研究[J].2008(12).

[6] 欧阳中石.光明日报――文化与书法[J].2007(621).

[7] 王岳川.流行书风的文化问题[J].2008(7).

作者简介:秦兆诗(1989―),女,湖北武汉人,湖北美术学院硕士在读。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书法学术论文范文

137 评论

偶是九九

多少字?找个熟悉的画家,从一幅画切入。比较容易些,由点到面。扩展开些。

122 评论

热腾腾的鱼粥

多少字?找个熟悉的画家,从一幅画切入。比较容易些,由点到面。扩展开

336 评论

相关问答

  • 书画论文国家级期刊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

    婕哥大王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书画鉴赏专业毕业论文

    书法作为中华名族的传统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极其构成运动为形式,来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通过书法课程的学习,我对

    金德易BOSS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书画艺术研究论文

    作为文化教育及审美教育的美术鉴赏课,是对学生进行认识美和评价美教育的专设课程。因此,上好美术鉴赏课不但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

    a41606632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琴棋书画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可以培养人的情操,让自己不停留在知识的底端,同时也可以衬托一个人的气质。

    大米粒圆又圆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毕业论文

    书法与绘画,互相帮助,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书法好有利于绘画用笔,绘画好有利于审美提高。 看看绘画史,书法史 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 ,]

    我是不是很S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