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6

天使禁猎区0
首页 > 职称论文 > 论文文献综述常出现的问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alingxj

已采纳

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

文献综述的目标不仅仅是报告信息,而是建立联系和综合想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新研究者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所以撰写此章节时,要向读者交代论文不同于先前研究之所在。它是一个新的有关此类研究主题方面的重要的学术研究。但是研究生在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易犯以下四种错误:

1、大量罗列堆砌文章

误认为文献综述的目的是显示对其他相关研究的了解程度,结果导致很多文献综述不是以所研究的问题为中心来展开,而变成了读书心得清单。

2、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

我国高等院校多以本校学生考本校研究生者居多,因而往往出现大量引用自己导师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意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的现象,学生担心学位论文答辩通不过,所以难得见到学生批判导师已有研究的不足;遇到名校名师,学生更易放弃自己批判的权利。由于大量引用他人的著作,每段话均以谁说起始,结果使自己的论文成为他人研究有效与否的验证报告,无法说服读者相信自己的论文有重要贡献。

3、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另辟蹊径

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研究生的论文就回避矛盾,进行一个自认为是创新的研究。其实将这些冲突全部放弃,就意味着放弃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这个所谓的创新,因为不跟任何现有的研究相关与比较,没有引用价值,会被后人所放弃。遇到不协调或者互相矛盾的研究发现,尽管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但是不要避重就轻,甚至主动放弃。其实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应多加利用。将现有文献的冲突与矛盾加以整合是必要的,新研究比旧研究具有更好、更强的解释力,原因之一是新的'研究会将过去的所得做一番整合与改善。

4、选择性地探讨文献

有些研究生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如果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则文献综述就变成了研究生主观愿望的反映,成了一种机会性的回顾。

因此一定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文献综述,以严谨的科学设计来寻找、评估以及整合科学研究的证据,确保文献综述完整不偏。要端正学风,勇于探索和不回避冲突。分析冲突的原因、方法与结论,可以为未来的研究及论文奠定成功的基础,使论文的研究结果对后续研究有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扩展资料:其他问题

1.文献搜集不全,遗漏重要观点

有些研究生由于资料搜集范围或方法不当,未能将有代表性的资料完全纳入研究的范围,或仅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其结果便是不能系统全面地把握研究现状,或片面理解他人研究结果,从而盲目地认为某问题或领域尚未被研究,使得自己的研究变成一种重复性的劳动。因此,在撰写综述前一定要全面搜集资料,学位论文研究更要“必能精通专门之学,读尽专门之书,真有所见出乎其外方可下笔”。

2.文献阅读不深入,简单罗列,“综”而不“述”

撰写综述必须充分理解已有的研究观点,并用合理的逻辑(或是时间顺序、或是观点的内存逻辑、相似程度等)将它们准确地表述出来。如果综述仅仅是将前人的观点罗列出来而未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那么内容就会十分杂乱,缺乏内在的逻辑。这样不利于厘清已有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难以认清某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等,更不必说走到问题研究的前沿了。

如果是“综”而不“述”,那么,即便是内容有一定的系统性,充其量也只是陈述了他人的观点,达不到通过分析、评说而发现和确立论文选题的目的。

3.个人观点在综述中占主体

有些研究生在综述中对研究现状的梳理和介绍只是一笔带过,用大量的篇幅进行评述,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结果将文献综述写成了评论或研究计划。

文献综述主要是梳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动态,厘清研究现状进展与困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因此,综述的重点在于“综”,即其主要部分应是对前人观点的客观阐释和分析;个人观点,即适当“述”,,可以起到点睛式的评论或启示的作用,但不应是主体。另外,综述提炼的观点必须以原始文献为依据,不能把观点强加给原作者;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可对原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议,但论据必须充分,并能使读者分清哪些是原作者的观点,哪些是综述者本人的观点,不能混杂在一起。

4.避重就轻,故意突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

如前文所述,研究生写综述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学位论文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有些研究生在做完综述之后,还是难以发现问题,便认为该领域已经无问题可以研究,为了完成论文便故意在综述中漏掉或弱化某些研究成果,或者放大已有研究的不足,以便突出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重复研究,其创新性是可想而知的。其实,未能发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自身的学术积累不够或思考不深入;可能是选题不当,过大或过小;也可能是学科发展处于“高原阶段”。但未能发现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更不能随便拿一个研究过的问题敷衍了事。如果是自身原因,研究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静下来认真深入思考,完成选题;如果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则可以尝试通过开辟新领域、使用新方法、提供新材料等方式完成选题。

192 评论

一janice一

论文常见的问题有论文无论证、文献综述和现状描述分不清楚、文献研究法等。

1、论文无论证。

论文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和公文、散文、社论文等不一样。很多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写出来的论文完全不像论文,而像文人随笔、政府报告等等。论文论文,最核心的是论证。所谓论证,核心的要素有论题(你处理的问题)、论点(你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论据、论证方式。

要明确自己的论题,据此梳理学术成果,然后说明自己的论点新在哪里。论点一定要能够被命题化:用陈述句,表达一个有真假可言的观点。切记模糊,切记论点漂移。围绕论证的几个要素来构思自己的论文,论文才会像论文。

2、文献综述和现状描述分不清楚。

这个常常出现在国外研究综述中。一方面是因为外语能力等的匮乏,事实上也没看过什么国外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文献综述(研究综述)的认识不够清晰,于是最后往往把研究综述写成立法现状描述之类的。

3、文献研究法。

这个已经被说烂了。做什么研究不需要读文献?如果文献研究法也算一种值得一提的方法,那么键盘输入法、熬夜奋斗法、胡编乱造法大概也能算。研究方法一般总归是某个学科内部相对具体、相对独特的方法,看书写字这些谈不上是什么研究方法。

116 评论

好吃的小蓝

文献综述是论文撰写的基础环节,完成的质量如何和水平高低,对最后完成的论文产生直接的影响。写文献综述要遵循格式要求,笔者发现有些人在写文献综述时容易陷入一些误区,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下面笔者就来具体说说写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误区要避免,希望对大家有所指导作用。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的问题一、文献综述的“语言”问题学术性语言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准就是保持“客观性”。我们对待其他研究者的成果的评判必须要具有公正的态度,要避免使用个人口气和情绪化的语言。研究者在文中要使用礼貌和中性的语言,因为我们的评论针对的是文章而不是作者本身。社会学家张静对此有过一段说明:“(研究者)写作时应当避免出现以下情况:没有评价和批评,只有相互奉承;有批评,但不是指向论点和论据,而是指向作者本人;指向观点批评,但使用动机猜测、水平、品德、政治判断,进行居高临下的断言——比如,评价对方用意在于引起注意(动机猜测)、水准低下(水平判断)、言而无信(品德判断)、立场不正确(政治判断)等。学术评价贵在观点交锋和讲道理,须以平实、尊重、客观、中性的语言进行,并将对方置于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学者李剑鸣也提出,我们应以一种平等而开放的态度,对他人的研究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后来者不必自恃高明,贬斥前人,甚至否认已有研究的价值。评述以往的研究是一种与前人的对话,要带着敬意和谢忱,而不要用指责的口吻,行文应尽量中性平和。二、文献综述的“版权”问题因为文献综述是建立在他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的,研究者在写作进行时必须非常小心地区分文献作者和研究者本人的观点。对此,张静强调指出:“有一些写法很讨巧,寻找一篇他人的文献综述加以利用,以节省自己阅读和分析的精力。这样做的风险是:当你和他人回顾品评的重点不一样时,很难借此阐发出自己研究问题的价值。如果他人对原作品的理解有误,那么它带来的风险更高。因此,保持自己的特殊洞察和个性阐述十分重要。”研究者要避免出现抄袭和剽窃等不符合学术规范的行为。文献综述中要注明相关引文的出处。认真记笔记,注明出处,都是确保正确引注的最佳方法。三、文献综述撰写的其他问题文献综述撰写过程中其他问题包括:(1) 简单罗列和堆砌文献,没有以研究问题为主线将它们联系起来,没有体现出针对性而更像教科书。(2) 有选择性地进行文献评估,为了论文“创新性”目标而有意回避和忽略部分文献。(3) 没有认真进行文献比较和分析,放弃“批判性”的学术权利,自然不能体现自己研究的价值和学术贡献。文献综述正确的撰写方式,应是把相似的研究和发现有系统地组织起来。研究者首先提出最重要的观点,然后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将这些发现与论述连接起来,并且指出整个研究领域中的矛盾之处与弱点。研究者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布局谋篇,即他可以从一个篇章过渡到另一个篇章,以此来建立自己的观点。同时,文献综述的结构要保持均衡,论述和评价要保持适当的比例。此外,研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也十分重要,它涉及研究者的专业精神、研究态度和学术追求,我们应该加以认真对待。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的细节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时的三大误区误区一:过度依赖已有的研究成果学术研究是渐进的过程,新的研究要依赖于过去已有的研究成果,但是,过度依赖就成为一种简单的重复。目前,不少研究生写文献综述时,很难跳出别人的研究思路框架,不自觉的重复别人的观点,或者用目前已有大量参考文献的研究领域作为选题,这些都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过度依赖的表现,这也导致很难有学术创新成果。所以,写文献综述时,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文献综述是为了找到的研究起点。在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已有的研究理论或观点,大胆的做出突破。误区二:否定已有研究成果有些研究者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热衷于否定已有研究成果,并以此来凸显自己研究的原创性。要知道,文献综述要坚持全面性原则,批判与肯定同时进行,单方面的批判或肯定都是不理性的,也是不客观的。目前,很多毕业论文总是喜欢说自己的研究填补了空白,对别人的研究不能给予客观的评价。然而,其所谓的空白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研究意义重大但实在太难没人研究;二是研究没有意义或价值所以没人研究。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样的研究空白是有风险的,更何况,为了凸显自己而极力否定他人研究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没有价值的。所以,我们在写文献综述时,应该客观的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避免对其局限性大做文章,这是对研究者的尊重,也能保证自己研究的客观性。误区三:简单罗列文献文献综述应该是通过寻找各种文献的内在关联来实现学术增值,而不是对已有文献的简单罗列。有些研究者在写文献综述时,会不自觉的将文献罗列在一起,将各种没有关联的文献罗列在一起确实会比较容易,但这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描述型文献综述,很难获得审稿人的认可。由于文献繁多,很多原始文献是比较凌乱无序的,所以,作者写文献综述时,首先要对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即订正那些错误的材料,补充那些缺漏的材料,区分哪些材料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哪些是过时的。其次,要对原始材料进行强有力的关联论证,即找出这些原始材料之间的内在关联,诸如今天的研究跟过去的研究有什么关联,未来的研究同今天的研究有什么关联。最终在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引导下来写文献综述。对于论文写作,我们要认真对待,注意每一个部分细节,文献综述也一样要如此。笔者以上分享了大家容易犯的误区,我们要注意避免。文中所提到的问题和细节要多多注意,仔细做好。希望大家都可以顺利的完成文献综述部分的撰写。0

296 评论

南宫style

第一步,确定题目和研究内容的重点部分;(确定选题与研究重点确定选题是信息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文献综述的选题一般有主动选题和被动选题两种方式。选题的合适与否,关系到能否顺利地完成编写任务,并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步,资料的搜集、跟踪与集中;(资料的搜集、跟踪与积累搜集资料的步骤在确定了选题之后,就可以着手进行资料的搜集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搜集资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步,分析、评价资料价值,进行筛选;整理资料,使之系统化;(系统化整理资料的主要任务是对搜集和积累的资料进行分类,以方便利用。整理资料的工作也不是完全局限于本阶段的,在搜集和积累资料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就一直伴随着资料的整理工作。总之,经过这一阶段的工作,对原始文献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理论、观点与方法已经按类总结在一起,并用文字提炼表达出主要内容,文献综述的主要组成部分已经具备了。这一阶段是信息分析的主要阶段,它体现了信息分析的研究性及创造性,是使情报资料增值的过程。)最后一步,开始写作。(撰写综述经过上一阶段的资料整理工作,综述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作者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都已经在综述撰写者的脑子里成型,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内容有机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最后完成整篇综述的撰写,结束这次信息分析与研究的过程。)

178 评论

苦瓜老太婆

我给大家整理一些关于论文写作误区的介绍: 1、不加整理,原文照抄。这个表现又分为两种,有的同学对于自己选定的话题方向进行各种资料查找,但是偶然发现在这一领域或是这一方向已经有前人做好综述总结了,学生喜上眉梢,直接把别人总结的东西直接照抄过来;或者英文的,或者是国内的,学生将国内大家的名著英文翻译就。另一种表现就是对于自己搜集的资料素材进行简单地罗列,没有经过自己的整理,有的甚至没有归类,一条一条的素材很是没有条理,彼此之间没有关联,更没有提出自己的见解。2、文献过多,引用不当。学生搜集的东西确实都看过,但并不代表每一篇都是很有价值的,有的学生列出的实在太多,分不清主次以及内部之间的逻辑连贯。一般情况下要选择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献,比如综述论文的论点和论据来自的文献、为分析讨论提供有力依据的文献、知名度高的文献、新近的文献代替旧的文献等等。3、文体不对,误成讲座。不注重文体,将综述写成讲座性质的文章是学生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最显著的特征是文章当中带有大量的基础知识的内容,有的还把课程书上的一些图标搬过来,文章冗长而深度不足,针对这一点,就是很多留学生往往最容易跨区的误区。 书写文献综述的主要作用就是针对学术知识进行总体的总结,以表达的方式阐述发展的情况,从而进行研究下一个论点,总而言之,常见的写作误区小编已经介绍的很详细了,希望同学们避开误区,写出靓丽的文章。

170 评论

相关问答

  • 论文题目常出现的问题

    1、理论联系实际 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

    小小兔12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论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怎么写

    第一种写法:论文绪论部分的文献综述。 我们知道,一篇过万字的论文,在第一章绪论部分,都会涉及到文献综述,又可叫做国内外研究现状。 先说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法, 这

    Miss乔大小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综述类论文答辩常见问题

    通常提问会依据先浅后深、先易后难的顺序,答辩人的答题时间会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非答辩教师特别强调要求展开论述,都不必要展开过细,直接回答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去

    shirleyxtt00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文献综述常出现的问题

    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 文献综述的目标不仅仅是报告信息,而是建立联系和综合想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献综述可

    天使禁猎区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投稿参考文献出现问题

    参考文献标注中常见的问题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参考文献标注中常见的问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凡

    “『承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