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74

猫与老虎
首页 > 职称论文 > 儿童诗想象力培养的论文题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丨加小菲丨

已采纳

论文题目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4 厦门市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5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6 浅谈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7 美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8 小学习作评改的策略研究9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及其启示10 中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11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12 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整和的问题与对策13 集美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14 试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15 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与矫正16 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17 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策略研究18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19 网络成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20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初探21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22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2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24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25 当前家庭教育的不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6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27 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误区初探28 浅析中国现代母亲教育29 关于课堂提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的思考30 传统个别化教学与网络个别化教学之比较31 福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班学生职业意识初探32 厦门市小学生课余培训调查研究33 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34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策略35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问题及对策36 台湾“感恩教育”教学范例阐析3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课堂教学38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39 浅析当前教师评价体制40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的策略41 小学教师教学语言现状调查与分析42 重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43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44 论推广少儿经典教育的必要性和成败关键45 放飞语文课堂 开辟求知天地46 “任务驱动型”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构建47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造型之比较48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49 中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与启示50 台湾电视节目对大陆中小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以厦门市翔安区为例51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误区初探53 厦门市民办小学现状调查与研究54 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法的探索55 关于小学生视野中优秀教师的调查研究56 小学教师“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57 感悟:词义教学的新策略58 中日生存教育的比较及思考59 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结构材料”的研究60 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内容分类研究61 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与设计62 农村小学开设科技活动课的初步研究——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为例63 21世纪中小学健康教育新思考64 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初探65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6 小学古诗教学要加强审美教育67 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68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69 关于小学口算教学的几点思考70 台湾小学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其启示71 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2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误区及改进策略的研究73 信息技术条件下小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74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75 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76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77 试论当前小学的科普教育78 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79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80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对小学生的影响81 浅谈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82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教育功能——高等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素质之见83 “概率统计思想”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84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85 海峡两岸小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比较研究86 生命教育呼唤对话教育87 关于小学校园安全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88 Authorware和PowerPoint的比较89 教师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角色浅析90 厦门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调查研究91 电子档案袋在小学评价中的应用92 浅析小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培养9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94 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95 浅谈档案袋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96 高等教育质量观述评97 学校管理中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98 初探新课改下的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厌学的关系99 小学语文教师“口语交际”课专业素养问题初探100 关于师范生教育观现状的调查研究101 学校情景下儿童肥胖症的综合防治模式研究102 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角色转变的思考103 新课程背景下良好班集体形成的策略研究104 “先行组织者”与古诗教学词句疏通105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106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识字教学107 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学研究108 浅析另类儿歌的思想倾向及形成原因109 浅析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10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探讨111 晏阳初的平民教学观及其当代价值112 中美两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之比较与思考113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114 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方案的分析与思考115 从《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小学童话教学的审美教育116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校长的用人艺术研究117 中小学科学教育人文化的思考118 小学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研究119 现代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1 、创建个性化语文教育2 、新课程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3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 、浅谈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5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6 、课堂的问题与处理7 、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8 、在新课程下——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9 、新课改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10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11 、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13 、构建民主开放课堂14 、教师提问技巧探析15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16 、小学艺术教学与素质教育17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权威的重新审视18 、小学生公德教育的几点体会19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一、小学语文教育(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标准研究1. 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内涵的几点解读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研究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文学对话思想4. 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看传统语文教育弊病5.(二)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性研究1. 论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2. 论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3. 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4. 小学语文教育中审美问题探讨5. 行走在“大语文”教育之路上——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再思考6. 论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7. 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与反思8. 让儿童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品质训练9.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10.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1. 小学阅读教学对话的可能:基于主体、文本分析2. 小学语文课外延伸阅读兴趣的培养3.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的策略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平等对话”的实践和思考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设计(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1. 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新课改背景下的作文教学2. 小学作文教学要“小”学化3. 论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十个辩证关系4. 从体验生活到描绘生活——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感受5. 从对小学生心理调查看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五)小学语文考试与评价研究1. 小学语文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2. 小学语文考试命题改革的现状与思考3. 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于小学语文考试操作与评价研究的思考4. 人文性 基础性 生活性 综合性——小学语文考试命题的几点思考5. 小学语文考试评价改革的有效策略(六)小学语文教育其他方面的研究1. 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 对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误区的几点思考3. 小学语文教学牵手现代教育技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整合4. 当前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作文的不平衡成因分析5.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以儿童诗为例规范标题举例:1.小学英语师资培训的探索与实践2.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3.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4.浅论语文教学与人格教育5.谈小学自然教学中的学习迁移6.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7.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8.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9.谈后进生转化的措施与体会10.论非权力性影响力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1.浅谈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12.对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13.试论制约自然教学的心理学因素14.谈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5.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探微16.对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思考17.关于我国电化教育的几个问题18.微格教学应用环境的设计与实施19.小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20.谈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职业道德素质学识素质能力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

113 评论

沸腾的苦丁茶

《橡皮》橡皮,是最没有学问的东西因为他读过的字,都是错别字。《狗》我喜欢狗,是自己家的狗,会撒娇会防小偷。我不喜欢狗,是别人家的,在它眼里,我好像变成了小偷。《梦》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它,他已经离开了。《远足》我们去远足,雨悄悄地跟着。结果呢……他玩的好开心,我们只好看着他玩。《爸爸的鼾声》爸爸的鼾声,就像山上的小火车,他使我想起美丽的森林。爸爸的鼾声,总是断断续续的,使我担心火车出轨了!咦?爸爸的鼾声停了,是不是火车到站了?

261 评论

熊猫虾仁@三侠

云、彩虹、放风筝

166 评论

瑷逮云暮

你要看一下你自己究竟研究的是哪一方面,您小学教育只是代表你的专业,要看你具体研究的哪一个专业方向,跟你所擅长的去确定题目,你也可以找你的老师去商量。

317 评论

Jonathan261

诗歌是人类智慧精华的结晶,也是最具 想象力 的文学艺术作品。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篇有关诗歌的想象力的 文章 ,让大家了解一下 儿童 诗的创作技巧有哪些? 诗歌的想象力 ——浅析诗人雪野的一节小学儿童诗创作课《云》 作者:赵宁宁[1] 诗歌是人类智慧精华的结晶,也是最具想象力的文学艺术作品。在《义务 教育 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在小学阶段,要教会学生学会从各种意象、 典故 中去体会诗人的心境和思想境界,剖析凝聚了中国 传统 文化 、古代圣贤理想志向和历史生活场景的诗歌。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从这个抽象的问题中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除了古诗词之外,小学的教科书当中,还有一些以儿童的视野为导向的现代诗,比例也不少。据统计,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三套教材中,儿童诗占总篇目的比例分别为8%、14%、5%[2]。那么,对于小学生而言,诗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到底要如何确定?这是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 2015年11月底,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儿童与文学”的主题活动,其中有关儿童文学的作家和一线的教师齐聚一堂,其目标是从儿童与文学的向度针对小学语文的文学教学进行 反思 。会议上展示了各种关于小说、诗歌的课堂教学,而在这其中,雪野先生要在一节课中教会儿童学会儿童诗创作,这个目标让人觉得十分地惊奇。 当然,儿童诗创作的内容会有很多,而本节课只涉及到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元素——“比”。作为一位非教学专业出身的教师,雪野先生关于儿童诗歌的教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他居然能够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的匹配拿捏得这样的精准,而且,这节课结合了我们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凸显出语言文字的真正的魅力,充分彰显出语文课堂的文学魅力。 一、儿童诗创作的教学目标——比 一节课的时间非常短暂,要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教会学生写儿童诗?这个目标太过庞大,也不太容易。雪野先生对此也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只选择了诗歌创作中的最重要的一点——“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赋、比、兴作为诗歌创作中的主要元素,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表达方式。叶嘉莹先生借用朱熹的话 总结 说[3],“所谓‘赋’,就是‘直陈其事’,直接把事情说出来;所谓‘比’,就是‘以此例彼’,‘例’就是‘比’,用这件事情来比喻那一件事情;所谓‘兴’,就是见物起兴,你看到一个东西,引起你内心的一种感动。”而“比”作为诗歌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对于诗歌的美感的营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雪野先生的教学内容就定位在“儿童诗创作中的比喻”,其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层次,掌握在“儿童诗创作中的比喻”中“想象”的 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想象把两个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第二方面,能够运用比喻来创作一句儿童诗。 其中,教学重点就是对“诗歌”中“比喻”所应该有的特征有所理解,而需要解决的教学难题在于,如何围绕比喻展开一首儿童诗的写作,而且,还要通达到意境之美。 比喻,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知识点,老师都会在具体的文本教学中进行比喻的定义的阐释,解构比喻的要素。但在这节课中,雪野先生在此并没有将解构“比喻的要素”作为重点,而是把比喻放在了儿童诗当中进行特定的处理,强调形似不过是表层,而物象(image)的相近关键在于“神似”。 这种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选择凸显了特定文本需求——“儿童诗”,而且选取的教学目标很小且具体可操作。这一点说起来简单,但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也是一个很难处理的地方,那就是儿童对于事物特征的联系往往拘泥在已有的外在特征上面,难以落实到意蕴的融通。 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所见,雪野先生要教会儿童打破在比喻方面的思维桎梏,进行发散联想,放开比喻的想象力。而这就构成本节课的两个目标,基于前面第一个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第二个目标就有了延伸的可能。 二、儿童诗创作的教学环节——欢乐的游戏 雪野先生的这节课其实并不复杂,其主要的环节按照教学目标就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关于儿童诗中“比喻”特点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就是运用“比喻”进行儿童诗的创作。 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的对应并不一定是按照顺序来对应的,一个教学目标可以渗透在几个教学环节当中,一个教学环节也可能会承载几个教学目标的落实。 但是,在这节课当中,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其中第一个环节的任务更重一些,第二个环节的任务更轻一些。 第一环节,借用“一字生花”的游戏活动,初步学习使用想象。 教师首先展示了蓝天中白云的图片,引出本课的一个主题——“云”。然后,引导学生们开始围绕“云”字来进行 组词 和 造句 。当然,这两个活动是经由游戏来实现的,而游戏的名称也具有了诗歌的韵味。下面我们来看看课堂实录。 师:我们先来玩两个游戏:“一字开花”和“借词造句”。 生:我不了解什么叫做“一字开花”。 师:一字开花,就是组词。……组词的时候要思考,你是要表达颜色的呢?是要表达形状的呢?还是要表达云的什么属性? 生:白云。 师:白云,好。如果你是乌云,那么请把手放下。我们要有想象,要求与众不同。…… 生:云霄。 师:云霄,我感觉好高哦。 生:星云。 师:有想象力,有味道。说不定一首儿童诗会从你这里诞生。 在这一环节,雪野先生用“一字开花”的游戏让学生实现了组词,并在其教师反馈的过程中把组词的标准提出来——“我们要与众不同”,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想象。而且,雪野先生在这个过程中,搭了“台阶”——“组词的时候要思考”,要求学生反思自己所组的词到底是想说颜色、形状还是什么其他的属性,让每一个组的词都具有特定的意义。 不仅如此,雪野老师在这里还为每一位学生所组成的词建构一个意象,帮助学生营造自己的词语的图景,比如“云霄,我觉得好高哦”。这一个从自己的组词出发的想象有助于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体味词汇的美的意境。 在这里,教师的每次提点都会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提升,而学生的每一次的回答都会获得一次的冲击和一点进步,最小的进步者可能会重新思考自己的组词“白云”、“乌云”都是从颜色方面说的,并在脑海里学会从词语中营造出这些云朵的意象。 第二环节,借用“借词造句”的游戏活动,落实学生对于儿童诗中比喻特征的认识,并初步学习使用想象来进行比喻。 雪野先生开始了“借词造句”的游戏,在那之前,他首先复习了什么是比喻,而对于这个耳熟能详的“修辞方法”的术语,学生们的回答也是标准的,那么在学生已然了解了比喻句的前提底下,我们还能有什么样的进步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课堂实录。 师:一个字变成了词儿,下面我要让大家玩的游戏是“借词造比喻句”。什么是比喻句呢?想一想,把道理说清楚了就好了。 生1:比喻句就是把一个东西比喻成另外一个东西。 师:这两个东西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生1:这个东西很像。 师:很像,包括了外表很像,也包括了虽然外表不像,但是神似。比如,彩云,像一本书。(雪野先生用PPT展示:你可以给云造比喻句吗?) 生2:白云,像一朵棉花糖。 师:回答正确,是否能说得更好呢? 生3:白云,像一朵又大又甜的棉花糖。(同学们笑了) 师:请给我说出笑的理由。在笑声中,我听到了什么? 生4:我觉得白云是没有味道的,所以这是一种想象。…… 师:请告诉我新改的好,还是原来的好? 生5:后来的那句好,因为有了味道。 师:简单的比喻只是把简单比成什么,但是好的比喻就有了味道。…… 师:白云会被什么吃掉? …… 生:白云,像一朵五颜六色的小花。 师(佯装生气):白云像什么?五颜六色?你给我说清楚! 生:因为夜晚的时候,白云变成红色了,红色和白云在一起变成了紫色,紫色、红色。 师:你认为他的回答好不好,当一回小老师。 生:我觉得他说得不好,因为白云只有白、黑、红三种颜色。不能说五颜六色,还有白云大多数是白色的。…… 师:如果说晚霞,像一朵五颜六色的花,就正确了。但是,晚霞是白云吗?你回答的时候,要用诗人的想法来回答。如果你说,到了晚上,白云被太阳染成了五颜六色的。这就打通了叔叔的想象。要注意写诗歌的想象……想别人不敢想的,当然前提是两者也有内在的联系,白色是会变的。 …… 师:第二个游戏结束。第一个游戏一字开花,第二个游戏把词儿变成比喻句。尤其是比喻句之后, 故事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好像不再是比喻句了,诗人写诗歌是从比喻开始的,这就是这节课我给你们的秘诀。 在这个环节,雪野先生运用“借词造句”的游戏进入了“比喻”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关键点不是比喻的定义,又或者比喻的要素,如本体、喻体、比喻词等。 在这个环节中,要打通的是“如何把两个事物或者物象建立联接”,而在这其中最要紧的“神似”。 而在这里,雪野先生做了两个重要界定,第一是大胆想象,第二是想象也不能乱想,要有足够的神似理由。要大胆创新但是又有所限制,这是最困难的事情。 为此,雪野先生重点选取了两位学生中可以加以阐发的例子进行重点阐释。在第一个例子里,雪野先生要求学生比较“白云是棉花糖”和“白云是又大又甜的棉花糖”。当第二位孩子说出又大又甜的时候,孩子们笑了,老师从笑声中听出了孩子们的乐趣和困惑。 在这里的笑声并不是可以放过的一个课堂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学生对于想象的界限还是有所困惑的,最妙的是,雪野先生抓住了这个笑声,让学生回顾你笑什么?结果,学生回答“白云是没有味道的”,这说明我们学生在想象方面已有的限制,认为要按照世界的真实来进行比喻。而老师在此借用一个反馈来打消了大家的困惑。 接下来,在第二个事例中,又出现了一次笑声,“白云像一朵五颜六色的小花”,学生们再次发出了笑声。这个联想似乎有点超出了想象的范畴,于是,雪野先生在这里总结,我们要用诗人的语言来描述这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两次笑声,两个案例,通过这两个案例,教师打通了学生的两个困惑,解决了想象的限制问题和过度发散的问题。 第三环节,教师亲自示范儿童诗的创作,并鼓励学生运用上一阶段学习的内容来进行儿童诗的创作。这个部分是一个老师示范,学生练习的阶段,所占的时间不多,因为这部分是后续课程的一个延展和生发,可以作为接下来进一步儿童诗创作的后续。 师:(老师展示了自己写的儿童诗,然后总结说)出现了比喻句的时候,我会用秒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会用秒的时候回答这样的问题。 诗人从发现,到提问到有了结果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首诗歌的过程。现在大家一起读这首诗。第一遍:用你的目光抚摸每一个字,张开你的小嘴,用只有你听得到的声音读出来。第二遍:等到了这个时候,你不会掉字了,你有感觉了,你就可以出声朗读了。举手给这首诗歌起个题目。 生:书。 师:可以灵动一点点。 生:彩云和风。 师:不大抓到核心,把这个作为题目有点简单。 …… 师:把要达到的味道放到开头,比喻句放在开头,是怎么样的味道?比喻句放在后面,是什么样的味道?一个比喻句出来,你要想象故事要怎么发展?写诗歌是走着、跳着写出来的。给你们三分钟时间,写一首诗歌。写诗歌不是写 作文 ,不一定先要有题目。你可先要有题目。你可以把诗写完,再推敲、安上题目。 ……以把诗写完,再推敲、安上题目。 …… 师:诗歌当然可以模仿。这位同学的题目是《白云的一袋袋颜料》。可惜的是这首诗没有出人意料的结尾产生,一首好诗,要在结尾的地方花大力气。…… 师:今天这节课,告诉大家:不要小看组词,有了一个词的时候,找到了经典的比喻句的时候,有可能就有了诗歌的全部。一个画面,一个心情,都可以让你写出精彩的儿童诗。 在这最后的一个环节里面,终于要从比喻变换到儿童诗歌的创作了,由于这是一节示范课,时间比较紧张,我们并没有窥见全部的诗歌创作的过程,而是从中看到了雪野先生对于诗歌的创作的理念,他把理念告诉了学生,并教会了学生如何朗读诗歌,第一遍要用“只有你听得到的声音”来进行默读,第二遍在没有漏字的情况下,再进行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朗读并不是促进阅读理解的关键,反之朗读的前提是要理解,为此,前面的停顿和理解是必要的前提。在课堂的最后,诗人总结道,要从经典的比喻句出发,进行诗歌的全部创作,可以从模仿开始,最后要表达的一个想象出来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有着各种的可能性,诗歌的魅力由此而生。 三、儿童诗歌创作教学的反思 这节儿童诗创作的课程获得了各位专家学者的认可,课后的反响也非常热烈。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可以进行更多精良的打磨,比如,围绕“云”进行“一字开花”游戏的时候,可以设计“学习单”先让各位同学落到笔头上,而后再让同学进行表达,又或者,借用“云”属性特征的关联,可以促进每一位同学反思和反省自己心目中生成的词。 又比如,在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过程或者在未来的延续的课程中,教师的示范可以不仅仅停留在诗歌成果的展示,还可以把自己在诗歌创作的各种想法结合到具体的诗句进行阐述,这种做法会比仅仅进行诗歌创作理念的阐述更有成效。 虽然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是这节课围绕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教学目标,展开了各种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抓住了学生在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具体困惑和难点,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这些都是值得老师们深入学习的地方。 尤为难得的是,这是来自诗人的一次课堂教学的课程,他在课堂中借用“儿童诗中的比喻”这一个点,将语言的精妙和思维的发展精巧地结合起来,融合的天衣无缝。而语文的魅力,也在语言和思维的紧密结合中彰显无疑。 [1]赵宁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心理学、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等研究。 [2]梅媛.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之儿童诗选文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3:11-15.

299 评论

tomoyasaki

园里万紫千红花儿朵朵开得真美每一朵温柔的笑靥里都有孩子们的影子2 [翅膀]那小小的 长了翅膀的心恨不得 飞到太空去因为晚上天空的星星眨眼诱人想摘满满的一花篮送给老师和小朋友3 [激动的眼睛]在繁花喧嚣的日子里六月告别春风的季节一颗颗晶莹剔透纯洁无比的心翼翼的绽开翠绿色的幕幔缓缓开启舞台上粉黛浓妆的小天使咿咿呀呀地细诉着满树都是鲜艳的故事天空湛蓝如水是谁 用润湿的红手帕捂住自己激动的眼睛4 [七律 儿童节的公园百花开放笑声甜,拂面浓馥六月天。对对白鸭游碧水,双双木桨荡画船。嫦娥羡慕儿童节,织女思凡懒做仙。敢问瑶台谁是主?新蕾初绽正童年。5[儿童]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明天心比天还要高,今天我们是涓涓小溪,明天将变成大河,汹涌咆哮 今天我们是出巢的小鹰,明天将飞得很高很高。今天我们是含苞的小花,明天将姹紫嫣红,分外妖娆。我们就是我们,红领巾在胸前燃烧。请看明天我们将举起山,挑起河,捧起现代化的祖国,飞向金色的目标……6[献给六一儿童节的诗 ]花蕾是你的年华包在丛丛的绿叶之中娇之之娇象是睡梦中的微笑春天是你的节日歌声装满了你的书包随便拿出一首挂在嘴上又蹦又跳繁华是你的等待当你能驾驭这个世界的时候五彩斑烂的梦想都会随你的创造而实现啊,你是人类最早的节日也是人类最永久的期盼你是人类最早的启蒙更是人类最大的希望<<假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树上的鸟儿画许多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飞到遥远的地方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的哭泣.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小树再也不用缩着身子,轻轻的叹息.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元平学校的同学画一双好腿,他们再也不用坐在轮椅上看着我们玩,而是和我们一起在树木里奔跑,在草地上做游戏.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我一定要画许多带翅膀的吸尘器,让它们都飞上天把天空上的灰尘都吸进肚子,天空就会更加的蔚蓝.《献给六一儿童节的诗》花蕾是你的年华包在丛丛的绿叶之中娇之之娇象是睡梦中的微笑春天是你的节日歌声装满了你的书包随便拿出一首挂在嘴上又蹦又跳繁华是你的等待当你能驾驭这个世界的时候五彩斑烂的梦想都会随你的创造而实现啊,你是人类最早的节日也是人类最永久的期盼你是人类最早的启蒙更是人类最大的希望1.春鸟春鸟是金嗓子的好伙伴每天一大早就把我从梦中唤醒妈妈说春鸟是在召唤我她要我和她一道到大森林里去倾听大自然动人的合唱2.笋悄悄地拱出大地想来打听春天里树绿的秘密花开的消息3.石榴石榴花开了是夏姑姑扎上了鲜艳的蝴蝶结石榴果熟了是秋妈妈在摇着收获的红铃4.草帽草帽上的小洞洞是我给阳光开的一扇扇门你看 阳光钻下来了他们调皮地踩着我的影子我的影子上留下了他们的脚印5.芽苞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快点出来吧小芽苞别只露出个小头树皮外面多美快点出来吧太阳会给你穿上绿衣春风会送给你甜甜的露滴6.渔火夜静悄悄的我希望我希望我是总理,把国家治理好,多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我希望我是爷爷,如果我是爷爷我会让爸爸戒烟,让他改掉所有坏习惯。我希望我是警察,抓住坏人和小偷,让世界太平了雪花 下雪了,下雪了 我们,去玩雪 雪花就在我们身旁 飘飘洒洒 我们在雪地里 堆雪人,打雪仗 雪和我们一起欢笑 一起嬉戏 雪,像一个个精灵 在空中欢快玩耍 又像一只只蝴蝶 在空中翩翩起舞 雪,也顽皮 到处乱蹦 钻进我们的 帽子里,衣服里 还跳到我们的嘴里 让我们品尝 这世上最美的饮料

352 评论

汉朝文帝

小学教育类的论文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方向,我们 可以把相关主题分为几个类别,例如:

一、关于教育内容的论文题目

1、外语应该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吗?

2、应该教学生打字而不是写字吗?

3、教师是否应该对民族英雄的负面性格、行为或习惯保持沉默?

二、关于国家教育政策的论文题目

1、家庭教育应该由国家控制吗?

2、是否应该定期测试教师的水平?

3、学校应该为学生的不良行为负责吗?

三、关于学校法律和政策的论文题目

1、是否应该对网络欺凌进行监管?

2、教师或保安人员应该带武器吗?

3、学校应该禁止公开祈祷或讨论宗教吗?

239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导语:“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下面是

    我叫金三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儿童诗论文题目

    我的妈妈天上的星星月亮弯弯小石子……

    黄小琼琼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留守儿童论文诗意题目

    留守 儿童 是近年来农村地区特有的群体,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 教育 你有何研究呢?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

    shirleyxtt0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自身能力培养论文题目

    站在历史的堤岸,看那海浪漫溯上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楚大夫纵然被谄媚污染视听,也不随波逐流;魏武帝纵然魂归狼烟,也要名留青史;陶渊明纵然一身清名,也愿躬耕陇亩。那

    隐形冠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儿童诗想象力培养的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4 厦门市

    猫与老虎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