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7

水之语城
首页 > 职称论文 > 著名经济增长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呼啦啦达人

已采纳

很多!以下是《美国经济评论》甄选出对经济学发展与实践产生深远、重大影响,且富有创造性的20篇最佳论文。其实每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代表论文都是对经济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论文。一、《生产理论》(1982) .柯布与.道格拉斯著二、《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1945)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三、《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1955)西蒙·库兹涅兹著四、《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1958) F.莫迪尼安尼与.米勒著五、《最优货币区理论》(1961) 罗伯特·蒙代尔著六、《资本理论与投资行为》(1963)戴尔·乔根森著七、《不确定性与医疗保健经济学》(1963) 肯尼斯·阿罗著八、《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国家债务》(1965)彼得·戴蒙德著九、《货币政策的作用》(1968) 米尔顿·弗里德曼著十、《移民、失业与发展:两部门分析》(1970) .哈里斯与.托达罗著十一、《最优税制与公共产品》(1971) .戴蒙德与米尔利斯著十二、《生产、信息成本与经济组织》(1972) 阿尔钦与H.德姆塞茨著十三、《代理经济理论:委托人问题》(1973)斯蒂芬·罗斯著十四、《产出——通胀替代的若干国际证据》(1973) 罗伯特·卢卡斯著十五、《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1974) 安尼·克鲁格著十六、《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1977).迪克西特与斯蒂格利茨著十七、《几近理想的需求系统》(1980) 迪顿与J.米尔鲍尔著十八、《论信息有效市场的不可能性》(1980) 格罗斯曼与斯蒂格利茨著十九、《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与贸易方式》(1980) 保罗·克鲁格曼著二十、《股价过度波动能根据其后的股利变化进行解释么?》(1981) 罗伯特·席勒著

321 评论

满堂红李娜

卢卡斯早期的学术成果是创立宏观经济学的动态分析基础,但这个理论的创立过程似乎给人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当年卢卡斯与他在卡耐基·梅隆的好友、后来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Prescott)试图解决不完全竞争下有关产业经济学的问题,然而后来的失败导致他们最终放弃了这个项目。但在做这个项目的两三年中,卢卡斯深刻学习了一般均衡、泛函分析、概率论,并掌握了各种动态优化方法,结合平时与普雷斯科特的讨论内容,他发展出一套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动态方法。搞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直到1960年代,经济学模型都基于若干静态的等式,一个表示消费,一个表示投资,一个表示生产等等,经济学家的分析局限于静态,或者只能通过将若干个不同的参数带入模型呆板地比较模型结果。但实际的经济生活是连续的、有时间概念的,不同时间阶段的经济状态是相互影响的,今天多消费一些,明天就只能少消费一点,今天投资得越多,明天的回报就会越高,承受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大。从而每一期在当期的条件限制下做得最好并不等同于整个一段时间做得最好,因此有必要在经济分析当中引入动态规划及最优控制方法。而这方面,卢卡斯与南希·斯托基(NancyStokey)合著的《经济动态的叠代方法》一书堪称经典。理性预期假说在卢卡斯众多学术成果之中,影响最大的非“理性预期假说”莫属,他所属的学派也叫理性预期学派,这个学派本来是芝加哥大学一个保守学派(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分支,但1980年代以后迅速崛起,已经发展成为颇有影响的学派。所谓理性预期,是指各经济主体在做出经济决策之前,会根据掌握的各种信息对与当前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的未来值进行预测。这种预期影响经济中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并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最初始的理性预期理论的假设是约翰·穆斯(John Muth)1961年在一篇题为《理性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的文章中,最早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卢卡斯对理性预期假说进行了深化,并把它作为工具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提出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在个人和企业进行理性预期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这一观点对奉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凯恩斯主义给予了沉重的打击,也被称为是理性预期革命。在理性预期假设的基础上,卢卡斯对宏观经济学进行了全方位的颠覆和重建。对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货币、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重要的宏观经济概念重新定义。比如在货币理论方面,卢卡斯提出了货币中性理论。按照他们的定义,一切经济活动都是根据理性预期进行的,货币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不影响实际的经济变量。系统的货币活动,仅仅影响诸如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等名义变量。货币的中性,使得政府的货币活动和财政活动失效,实际的经济变量,只由经济中的实际因素(技术条件、人力资本等)决定。卢卡斯的另一个重要批判是针对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按照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失业,作为一种实际的经济变量,是由诸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生产的技术条件、经济技术结构等实际因素决定的,而与货币数量及价格水平没有关系。 卢卡斯对投资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和普雷斯科特合作的《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一文中。卢卡斯和普雷斯科特构造了一个分析竞争性行业的局部均衡模型。他们假设,行业由使利润贴现之和最大化的无差异厂商组成,生产所需的唯一投入是资本。由于实物投资存在调整成本,因此厂商的最优决策是使其实际资本存量缓慢调整到与其意愿资本存量相等。在该模型中,资本具有不变价格,对厂商产出的需求服从已知的马尔可夫过程。行业产出的价格取决于需求和行业供给,行业供给取决于资本存量。均衡实现时厂商选择的行业资本存量路线必须使由该路线确定的产品价格与厂商的预期价格相等。因此,该模型中的均衡是一种理性预期均衡。卢卡斯和普雷斯科特根据福利经济学定理考察计划者问题时发现,计划者问题的解所决定的行业资本存量的马尔可夫过程,收敛于一个唯一的不变概率,从而为构造相应的经济计量方程提供了依据。这篇文章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证明不确定条件下理性预期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方法,这一证明方法在以后被广泛采用。 卢卡斯在《预期与货币中性》一文中最先提出了一个货币经济周期模型,并在后来的一系列文章中对该模型做了一些扩展和补充。经济周期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分歧最大的一个领域。形成经济周期的根源是什么?经济周期的性质即经济周期是外生的还是内生的?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理解。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都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需求方面,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则认为供给冲击特别是生产率冲击是造成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关于经济周期是外生的还是内生的这个问题,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经济波动是由经济的内生力量决定的,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则认为,经济本身是稳定的,产出波动是外生冲击造成的结果。卢卡斯在《预期与货币中性》一文中最先提出了一个考察菲利普斯曲线的市场均衡分析框架。在卢卡斯之前,弗雷德曼和菲尔普斯曾分别指出产出与通货膨胀二者之间不存在长期的替代关系,货币政策不具有长期的产出效应。但由于他们采用的是适应性预期假定,因此他们认为二者在短期内存在替代关系。卢卡斯发展了他们的观点,认为在理性预期条件下,二者即使在短期也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为了理解不完全信息的作用,先考虑完全信息条件下市场的均衡。假定年轻人知道在他的隔离市场上卖者的数量即同龄人的数目,由于在每个市场上的现期名义需求相同,年轻人可以根据他所处市场上的名义价格推断出两个市场的相对价格。假设他所在“岛屿”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则意味着该“岛”的预期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因为他在下期将购买商品的预期价格与年轻人的现期配置无关。假定替代效应占优势,则该“岛”每个年轻人供给的劳动相对较少,从而使该“岛”的产品售价上升。类似的分析表明,如果不存在货币供给增长的随机性,则货币量的波动也不影响实际产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产出与通货膨胀之间没有关系。现在假设信息是不完全的,根据市场出清假设,每个市场上的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当供给者发现名义价格较高时,他无法确定价格高是由于卖者少(第一种随机性)还是由于货币增长率高(第二种随机性)。他们的最优估计是,实际价格是名义价格的递增函数。这对两个市场都适用。因而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货币量的快速增长既产生通货膨胀又产生高产出,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的,但它并不能为政策制定者所用。在卢卡斯看来,周期的根源在于外生的货币冲击,周期的传导机制是信息不完全。该模型的缺陷在于,由于模型假设经济时刻处于均衡状态,因此货币冲击造成的产出波动的持续时间将非常短,从而不能解释就业和产出的持续波动。为此,卢卡斯在《一个经济周期的均衡模型》一文中,引入了信息滞后和实物资本两个因素,对初始冲击的持续影响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信息滞后说认为,即使是过去的相关信息也不能完全为人们所了解,从而人们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预期,这样波动就会持续存在。现在,信息滞后说已成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标准解释。 卢卡斯在增长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体现在他的一篇为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奠定基础的开创性论文——《论经济发展机制》中。文中揭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验缺陷(即不能解释国家之间收入水平和增长率的巨大差异),提出了两个内生增长模型。第一个模型是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在模型中,人力资本增长率是非工作时间的线性函数。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没有全部被投资者获得,投资具有正的溢出效应。由于存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经济中最优产出增长率高于均衡增长率。另外,整个经济的生产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性质,经济可以实现内生的增长。如果不存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经济甚至将以更高的增长率增长。这一结论很重要,它意味着增长的发动机是内生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不是外生的技术变化。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可以解释各国持久收入的差异,但不能解释增长率的差异。由于人力资本具有正的外部性,相同技术水平的工人在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较高的国家中获得较高的工资,因此该模型解释了存在着人口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强大吸引力的原因。第二个模型是“干中学”的外部性模型。该模型包括两种商品和两个国家。在模型中,学习完全外在于厂商但完全内在于生产国;一种商品的生产率比另一种商品的生产率增长得更快;一国专业化于生产哪种商品完全取决于初始资源配置。如果两种商品的替代性强,生产率增长快的那种商品的消费将比另一种商品增长更快。当且仅当两种商品的替代性强时,专业化于生产知识密集型商品的国家才具有更高的增长率。一国开放贸易可能导致该国专业化于生产知识密集度低的商品,从而降低该国的增长率。卢卡斯的这篇论文和保罗·罗默的论文激发了经济学家研究增长问题的兴趣,使经济学出现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支——新增长理论。卢卡斯和罗默都抛弃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关于技术外生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采用收益递增的假设建立模型。由于允许资本(包含了知识)的收益不变或递增,罗默模型认为最发达国家可能增长最快。卢卡斯则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并界定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这种外部效应的存在意味着一个工人的生产率越高,他周围的人将越聪明,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解释。卢卡斯和罗默等人在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的研究使得经济增长理论在经过20年的沉寂后得以复兴。由于他们采用的新分析框架可以容纳各国在基本条件方面的差异(如技术水平的差异、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因此可以解释世界各国在收入水平和增长率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得出更加合理的结论,并使增长理论更好地与发展经济学融合起来。

269 评论

洛雪吟风

经济增长的源泉有资本投入增加、技术进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资本可以 它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其中,物质资本也称为有资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和 它被称为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工人身上的投资,如劳动 教育和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劳动意味着劳动力的增加 劳动力的增加可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提高力的质量。增加工人数量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人口的增长,第二是人口中就业的增长,第三是劳动力的增长 增加运动时间。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劳动者文化技术的进步 和健康水平。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 改进、规模经济和知识发展。改善资源配置 规模经济指的是对人力资源配置的改进,规模经济指的是对企业的调节 模型的扩展带来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增加,知识的提升 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新技术的发展 明和领养等。1、资本投入的增加:资本一般简称为资本。资本是企业或国家发展的基本要素。只有有足够的资本投入,企业和国家才能购买发展所需的资源。 2、技术进步:技术是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例如,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时期都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政策:1、调整利率政策:当国民经济缺乏发展动力时,可以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来刺激市场消费。 2、税收政策:降低个人或企业应缴纳的税率。当降低对同一产品的纳税要求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会显著增加; 3、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国家的财政配置,可以在市场上创造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94 评论

相关问答

  • 经济增长预期毕业论文

    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学毕业论文我们应该要怎么写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

    雪梨的天空shell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经济增长现状研究论文摘要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们要针对

    angelabaobao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经济增长毕业论文题目

    那你就只能求助百度了,你现在就是不知道在网上怎么找跟你这论文相关的文献是吧,其实,你可以先了解(财富涌现与流转)里面的,看别人的论文参考文献是什么。你再对应的去

    哒Q小巧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著名经济增长研究论文

    很多!以下是《美国经济评论》甄选出对经济学发展与实践产生深远、重大影响,且富有创造性的20篇最佳论文。其实每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代表论文都是对经济学发展作出

    水之语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论文

    在现代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三驾马车拉动,其中有一驾便是出口贸易。但是一味的追求出口贸易的直接后果变是过度依赖国际市场,遇到国际经济坏境的变动,便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巨

    yingyingwp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