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4

秋水伊人ying
首页 > 职称论文 > 土家族古镇民居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明亮宜家

已采纳

无论如何,首要考虑的是气候、地理环境啦。

209 评论

小狮子女王

中国民居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楼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在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性。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数民族居住建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碉楼与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331 评论

蝉翼之円

恩施大水坪严家祠堂:位于咸丰县尖山大水坪。祠堂建于清光绪元年,占地面积736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四合院。主体建筑分门厅、亭台、正殿3部分。门厅3间,是族人笙乐聚会和就餐之所。正殿设严氏祖宗牌位座龛,上悬“敬宗收族”金字匾额,是祭祀之堂。殿左侧立族规、戒律、创建祠序石碑2块,字迹工整,雕工精湛。两旁穿枋照面有“千里走单骑”、“三堂会审”浮雕。亭台置于天井之中,高米,楼两层,飞檐翘角,装饰典雅。屋脊是琉璃瓦镶嵌的彩色图案。亭中2柱系青石狮雕,左为狮子滚绣球,右是大狮戏小狮。狮下石座刻有“孟中哭竹”、“武松打虎”、“单刀赴会”、“辕门斩子”等8个故事画面,线条自然流畅,刀法洗练精巧,形态逼真。亭台前有长米,宽米的斜面空雕盘龙石,下端是鲤鱼跳龙门,上端是“三龙戏水”,体态矫健,龙爪雄劲,奔腾在云海波涛之中,形象生动。紧靠龙盘石有一高米的半圆形小鱼池,由8块石碑组合而成,上刻“家训十六条”,四周装饰云纹,美观精致。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里坪民居:位于鹤峰县五里坪老街中段,布局整齐,保存完好,街道全长150米,均系悬山式穿斗结构木房,共117间,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为五里坪革命旧址所在地。旧址分别排列于街道两则,分别有联县政府,共青团湘鄂边特委机关、区苏维埃政府、合作社、会场、关押提审犯人处、医院、驻军等。其中联县政府在五里坪老街中段南侧,共六大间,尚剩三大间,分上下两层,基本保持原貌。鱼木寨:在利川市谋道镇鱼木村。是清代嘉庆年间为防御白莲教而修筑的古寨堡。传要攻破它如缘木求鱼,因此得名。现存有寨楼一座,寨卡4处,寨墙2段,栈道3段,清至民国墓葬10余所及古民居建筑和石刻等,碑一般都在5米以上,最大的是建于清同治5年(1866年)成永高夫妇墓,共三门二进,占地100平方米,墓石周围刻有花鸟人物90余件,石工精细,技艺高超,气象万千,堪称艺术奇珍。“三阳关”卡门、“亮梯子”石栈道于绝壁之上,地势险要。是研究土家族历史、建筑的实物见证。大水井古建筑群:位于利川市柏杨坝镇水井村,始建于明末清初。由“李氏宗祠” 和“李氏庄园” 两大建筑组成,宗祠与庄园东西相距200米。宗饲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占地3800平方米。建有大殿3个、厢房4排、天井6个,共房屋69间。三大殿均宽17米,进深10.5米,四厢房中分别设有讲礼堂、仓库、银库、财房、族长住房及客房等。祠堂正面东侧有口小井,砌有围井石墙与柯堂围成一体。水井围墙正面,刻有“大水井”三字。祠堂四周围墙高耸,左、右、后三方为依山势逐步升高的石墙堞垛,高6-7米,厚3米,总长为390米,全用麻条石砌成。东西侧分别有“承恩门”和“望华门”供出入。庄园修建于1924年。占地4000多平方米。共有天井24个,房屋多2-3层的楼房,其中有大厅、套房、客厅、客房、小姐楼、帐房、仓房等。李氏宗词及庄园建筑宏伟,修饰华丽。柱头及穿梁皆有雕花,飞檐和屋脊均有青花瓷碗碎片镶嵌成各种图案,彩楼、门窗都刻有工艺精巧的花鸟虫鱼等图案,天井内还有水池和各种精致的花坛,此外,还有各种浮雕和楹联等。均保存完好。唐崖土司城:位于咸丰县唐崖司镇。土司城始建于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明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辟3街18巷36院,内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共占地1500余亩。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寺堂、桓候庙、玄武庙等寺院。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唐崖司。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的,正面刻着"荆南雄镇",反面刻着"楚蜀屏翰",两面镌有"土王出巡"、"渔南耕读"、"云吞雨雾"、"哪咤闹海"、"槐荫送子"等浮雕图案。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存有石棺、石马各两尊,石人仪态庄重肃穆。狮子包古建筑群:位于巴东县信陵镇云沱小区。占地37亩,复建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秋风亭在内的13处古建筑。其中秋风亭为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寇准任巴东县令时修建的,后历经清康熙初年、嘉庆初年、嘉庆21年、同治5年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多次修复。1991年再次经过维修。2004年迁此。秋风亭为木质穿架结构,分上下两层,赤柱彩瓦,雕梁画栋,四角攒尖顶。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宜昌凤凰山古建筑群:位于秭归县城凤凰山.为三峡库区最大的地面文物复建工程。包括青滩水府庙、江渎庙、紫光阁24处古民居、归州古城门、屈原故里牌坊、屈子桥等。被称为中国地面文物复建博物馆。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家湾老屋:位于宜昌夷陵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又名黎永志老屋。始建于清乾隆丁未年(1787年)。占地面积916平方米,建筑面积1585平方米。通面阔米,通进深米,横长方形布局,纵深两进,横连十一屋,共有7个天井,主体部分呈对称布局,砖木混合结构。进大门依次为木隔墙、左右两门、前厅、天井、正堂、后屋。明间及主要厅堂的梁架均为穿斗式木构架,制作精细,檩、枋、柱等用料讲究,做工规整;墙体、天井、屋面及脊饰工艺高超,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在抗战时期,这里是抗日部队30军的长江上游江防总指挥部所在地。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望家祠堂: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新集烟竹园。原址在太平溪镇伍厢庙村,2000年迁此。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308平方米,建筑面积598平方米。其结构呈长方形平面布局,面宽14米,进深22米。一进院落,前为厅,后为堂,中间夹一天井,两侧有厢房。井上为回楼,前厅为穿斗式木构架,后堂为抬梁式木构架,梁与梁之间用驼峰或大斗支垫,边筑高约8米,檐口高5米,二层楼设有回楼。小青瓦屋面,硬山屋顶,人字式山墙,脊式均用条砖,白灰砌垒,正立面为牌楼装饰贴面。是三峡地区规模最大、等级较高的氏族宗祠。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襄阳板桥村民居位于南漳板桥镇冯家湾村4组。是一处庄园式的建筑,为辛亥革命国民临时政府内务部长、国务总监冯哲夫所建。冯氏民居小地名为鞠家湾,始建于明朝崇祯(公元1628年)。整个建筑依山而建,座北朝南,前低后高,建筑群占地8100平方米,房屋五栋有大小房间105间,分正门、中门、侧门,呈严格的中心对称,每个大门内又有两道小门和一个小院,为三间三进宅楼结构。老宅用了10万块石条作墙,石条之间相互咬合,并用桐油石灰浆砌。谷城老街民居群:于湖北省谷城县城。面积近4平方公里。其中以“三神殿”为代表的米粮街、五福街、中码头街、老街、新街等明清古建筑群。这里沿街的楼房一般为二层楼房,每层楼都有一道屋檐。第二层过去主要用于储存货物或外来客商临时住宿之用,所以比第一层要矮。整个老街上的建筑,多以黑色调为主。十堰上津民居群:上津古城,又称柳州城,位于郧西县城上津镇,建于明嘉靖二至三年(1523-1524年),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现城垣完整,城内建筑大部分为原貌。面积约8万平方米,设5个城门,门内右侧有蹬道至城楼,城外有护城河。城中轴线偏西有一南北向主街,连接南北二门,从西门至主街有一小街,长60米,街道正中以青石板铺面,旁为卵石馒路,街檐设下水道。房屋建筑多为砖木结构,隆脊吻檐,雕梁画栋,一进多重。景区以古城景点为主,配以明清古街、陕西会馆等人文景观。房县清末庄园:位于房县土城镇龙坪村一组发现一处古建筑,该建筑是个标准的四合院,正门厅放置一对石狮,威风凛凛;外墙上童男童女石雕像,丰满靓丽,栩栩如生;门楣上的《八仙过海图》绵延数米,八位仙人雕刻精美,形象逼真;门厅内,散落的石凳、石条、石柱、石砖满地都是,每件物品上均雕刻有人、物、鸟、兽佛像等,做工精细,姿态鲜活,让人赞不绝口;内墙上“国恩家庆”字迹完好无损,书法飘逸,院内文雅清静,依稀可见屋主人的修养。这个四合院为两层土木结构,以石为基,字画为饰,气度不凡。据考证,四合院可能是清末一王姓富足人家居住庄院。饶氏庄园:位于丹江口市浪河镇徐家庙村水田畈。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庄园占地面积1330平方米,正面阔米,通进深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由42间房屋组成。庄园座西北朝东南,分为南北两个院落,均为三合院组成。其中北院为正院,由正门——前庭院——天井——中厅——后庭院——天井——后厅及南北配房组成。南院即为配院,这里有全套的封闭保安系统。整座建筑雕梁画栋,有砖雕、石雕、木雕,在建筑物柱基、抱鼓,门槛、檐枋、雀替、楼板枋、挑头等部隹雕刻有大量图案。挑头采取线刻、浮雕手法雕刻有"十八学士登瀛洲", 檐枋、楼板楼采用透雕、线刻手法雕刻有"三官寿星图"、"三岔口故事"、"刘海砍樵"、"梁祝故事" 、"赴京赶考图"、"福禄寿图"等,其他部位雕刻有龙凤、麒麟、动植物、八宝、太极图等图案。雕刻纹饰有云纹、龙纹、汉文、缠枝纹、雷纹等。比较集中地运用了清代传统的雕刻手法与技艺,是研究清末建筑雕刻技艺难得的实物资料。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龙武昌会馆:位于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武昌会馆始建于嘉庆岁已卯年,座北朝南,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前后分进殿、戏楼、石门、拜殿、正殿,进殿檐高米,通高米,通长米,通宽米,为7立柱,9檩。拜殿为四立信、九檩。正殿由四个耳房,一个大殿组成。梁架上部用梁与矮柱重叠,以支撑层面檩条。大殿前有走廊和两侧耳房相通。现有面积958平方米。顶部房檐四角翼角翘起,设有封火墙,墙壁有“喜鹊等梅”等壁画,大院内设有“天井”,排水设施合理。正殿分为前殿,后殿对称建筑,其建筑采用直径约为55——58厘米,石座为基,墙体及围墙每块砖烧该有“鄂郡”二字。据查,郧阳府唯一在此处设有武昌会馆,属独一无二的遗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家大园:位于房县中坝乡三池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整座房子四周全是雕廊画檐,屋顶、屋檐是用质地细密的石料精雕凿而成,墙壁、墙基全是用清一色的大青石垒砌而成,即便是门槛,也全是用最大,最好的石料加工而成,据测量,最长的一个门槛长5米,比北京故宫的当时皇帝出入的门槛还要长,其重量不下5吨。在这座房子的正门上,有“光宗耀祖”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荆州瞿家湾古民居,位于洪湖市区西北31公里瞿家湾镇。明弘治九年(1496年)为江陵瞿文暹所建,初名“打铳湾”。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名为“瞿家湾”。有明清建筑21栋,大多集中在古镇东部。周老嘴老街民居:位于监利周老嘴镇。留存着大量明清时期建造的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风格的民居建筑。现保存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省委、省政府和红二军团重要机关旧、遗址48处。程集古民居:位于监利县程集镇。老街东西走向,1000多米长,宽不过4米的街道两旁,民居挨肩接踵,现有明清建筑110余栋,约有70%保存完好,整体历史风貌较为完整。这些建筑临街的多为商业铺面,中进是客堂或作坊,侧有账房,后进则为货栈或晒场。每幢房屋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或报顶)、厢房,均用木格扇门和木格扇板相隔。门窗一律镂格,登楼推、街景尽收眼底;木板排门居多,石质门框较少,刷桐油而不施彩绘,保持原木本色,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水乡特点。被专家学者誉为“最具湖北传统特色的商埠建筑”。

240 评论

灬筱筱筱灬

二、空间组合 湘西地区除土家族以外还生活着苗、汉、侗等民族,其建筑形制与风格各有千秋。土家族民居建筑的形制风格和空间排列自有章法,其建筑形制在大西南干栏民居建筑中最为独特。经研究人员实地考察和有关资料记载,土家建筑该属“井院式干栏”。井院来自黄土地区的井院窑洞,干栏则是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居住形式。“井院式干栏”的形成,与土家族文化的发展有关,在此不作深究。土家住宅正屋一般为一明两暗三开间,以龛子(厢房)作为横屋,形成干栏与井院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从最简单的三开间吊一头的“一字屋”、“一正一横”的“钥匙头”,到较复杂的“三合水”、“四合水”。其正房中间为堂屋,后部设祖坛,位置与苗族民居无异。堂屋两边分别为火堂(长子结婚分家后形成两个火塘),其等同于原始人的火坑,有煮烤食物、御寒取暖和防卫照明之功能。由于家庭成员的增多,土家人一般在正屋一边或两边各建一厢房,于是分别形成“钥匙头”或“三合水”住宅,而“四合水”庭院则由间或廊四面围合而成。村寨“四合水”大门一般偏置一侧,面对大门为厢房,进天井后转折到达敞厅或敞廊,城镇的“四合水”恰好相反。 土家建筑历来闻名遐迩,尤以吊脚楼独领风骚。它翼角飞,走栏周匝,腾空而起,轻盈纤巧,亭亭玉立。通常背倚山坡,面临溪流或坪坝以形成群落,往后层层高起,现出纵深。层前层后竹树参差,掩映建筑轮廓,显得十分优美。土家吊脚楼大多置于悬崖峭壁之上,因基地窄小,往往向外悬挑来扩大空间,下面用木柱支撑,不住人,同时为了行走方便,在悬挑处设栏杆檐廊(土家叫丝檐)。大部分吊脚横屋与平房正屋相互联接形成“吊脚楼”建筑。湘西土家吊脚楼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建筑形制也逐步得到改进,出现了不同形式美感的艺术风格。在此,笔者将根据其形体组合、外观形式、比例尺度作深入分析。 1. 挑廊式吊脚楼 挑廊式吊脚楼因在二层向外挑出一廊而得名,是土家吊脚楼的最早形式和主要建造方式。一般楼设二三层,分别在一、二、三面设廊出挑,廊步宽在尺左右,挑廊吊柱由挑枋承托,出檐深度一般以两挑两步或三挑两步最为常见。这类吊脚楼空透轻灵、文静雅致,高高的翘角、精细的装饰、轻巧的造型是它的主要特点。若从地形上看,吊脚楼往往占据地形不利之处,如坡地、陡坎、溪沟等,而主体部分则位于平整的基地上。若从吊脚楼与主体的结合方式看,分别有一侧吊脚楼、左右不对称吊脚楼、左右对称吊脚楼三种,其中以一侧吊脚楼最为常见。除此之外,土家族还有一种不做挑廊的吊脚楼,其正屋主体部分与厢房吊脚楼直角相连,似乎已形成约定俗成的“规矩”。通透的支柱、轻灵的翘角反而成为了视觉的焦点,如永顺老司城、泽家、石堤有一部分吊脚楼便有类似的特点。 2. 干栏式吊脚楼所谓“干栏式”吊脚楼,即底层架空,上层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一般多在溪水河流两岸,以群山为背景,河滩作衬托,成群连片,浩浩荡荡沿河岸展开,房与房之间常以马头墙相隔。不过土家族的商业聚镇,也有这种居住形式,如王村就是土家族聚居的商业古镇。其特征是檐口、腰檐、腰廊形成的水平线条与下边纵横交错的垂直支撑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细长而大小不等的支柱,排列不整、东倒西歪,体现了残垣断壁似的原始美,对人们的视觉审美产生强大的冲击力。 湘西土家族民居建筑艺术,无疑是中国建筑中的瑰宝。希望更多有志于此的建筑师和环境艺术设计家们能够深入研究探讨,将传统居民建筑与现代民居住宅科学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湖南西部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65 评论

相关问答

  • 古民居研究论文

    徽州古民居保护现状与对策农工民主党黄山市委员会 程小江2008年,农工党黄山市委利用近4个月的时间,在市和区县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我市境内古民居现状进行了深

    吃货肥仔喵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华民族千年古国文案研究论文

    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不成问题。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小熊缭乱199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城镇居民医保毕业论文

    保险 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要件之首,它不同于一般 文章 的题目,有特定的构成要素、结构模式。你是不是在因为保险论文的题目头疼?为此我给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保险

    candy晓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傣族民居研究论文

    傣族的建筑受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经济、宗教、政治、科技、思想意识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西双版纳傣族民居为代表的优美灵巧的干栏式建筑,

    大眼睛鱼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生论文格式

    1.来稿内容包括:论文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关键词;摘要;正文;参考文献以及论文标题、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等四项内容的英文翻译。2.论文标题:不得超过

    summaryzhen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