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绿绿2014
一、研究价值 说起“道可道,非常道”[1]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具体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能大多数人并不清楚。毋庸置疑,道教作为一种成熟的宗教,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2]。(百度百科)如果把老子的《道德经》(即《老子》,以下通称《道德经》)成书作应该为道家学说的起源的话,道家学说已经产生了两千四百多年[3]。因此,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道家思想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思想进步。 时至今日,尽管道家思想渐渐被人遗忘,我们不可否认其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应用的价值。现代人的很多思想其实都有道家的痕迹在里面,而很多现代人也开始把道家思想运用于生活中。所以,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 二、研究综述 要研究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在学者邵汉明(1959-)所著的《名家讲解庄子》[4]一书中提出,即使在今天,庄子的思想也仍然潜移默化的对一些人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实践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简而言之,这些经典的道家学说的著作,虽然已经时隔千年,仍会改变现代人对待事物的一些看法。本文便是对这种影响的一个深入探究。 虽然无法对道家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作一个完整的论述,但笔者从大量的探究中,找到了一些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影响。同样是对道家思想现代应用的论述,茅山道教潘一德道长所著的《茅山道教简史》[5]一书中,提到了道家思想的环保观念和自然观念,即所谓的“天人合一”。然而,作者并未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本文将结合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对道家的现代意义进行更为详尽的探究。 三、研究主体1.道家思想与社会现象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而根据《道德经》所言,可以说明白的道,不是真正的道[6],即道是无形的,不可知的。然而,道也有一定的表现形式,而这些表现形式即为《道德经》提出的各种观点,笔者在这里对其进行一个小小的总结,以探讨道家思想和人性的关系。首先,道家思想注重善。何为善?《道德经》中提到,“上善若水”,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进而提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7],即是说,善良的人施予周围的人恩惠,而不与人相争,这便差不多符合道德原则。放在现实中看,这样的人确实可以被称为善良,但是更可能被人当成傻子,因为现实生活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人太多了,这样一个上善之人只会被众人欺负。所以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这个物质生活如此先进的社会人性到底怎么了?也许有很多应该有的品格都丢失了吧,人们变得只剩下利益关系,金钱至上。回过头来看看,古人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如此简单的人性本源,现代人却完全忽视了,也真是一种悲哀。 其次,道家思想主张摒弃荣华富贵,回归清净的生活。《道德经》中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说法,即是说太奢华的生活只会让人身心俱疲,进而得出结论“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8],即所谓的圣人只求吃饱饭,而不会去追求那些浮华。这里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同时也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显然,这是现代人所缺乏的。现代社会是所谓的物质主义社会,讲求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享受。大多数人们说到底还是在追求一种富贵的生活,而不停地工作。但是,如果想一想荣华富贵到底有什么意义的话,也许大家会发现其实所谓的物质享受其实也不是那么有意思的,而我们真正需要的也许并不是这些。显然,我们不是圣人,也不可能成为圣人,但是,至少要向这个方向努力。第三,道家思想主张均衡与调和,因此《道德经》中曾经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9],然而,“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简而言之,天道注重平衡,会减损多余的来补足不足的,比如空气的流动,水的流动,然而,人却不同,只会用减损不足的来奉献给多余的。显然,这是在讽刺社会中富人剥削穷人的不平等现象,这在中国古代社会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也不是没有,新闻中就经常有政府强行收费之类的,或者各种不公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前段时间就有经济适用房出现摇号六连号作弊的行为,实是官商勾结的结果[10]。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道家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批判了这种行为,而这种现象仍然存在,正说明了人类的思想虽然有进步,但是人性的本质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贪欲,欺压弱小之类的现象会一直存在下去。综合上述,道家提出了很多针砭时弊的思想,而这些批判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也很有针对性,值得大家去深思和反省。 2.道家思想与养生所谓养生重养心,这个是道家养生学的基本。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严重影响了很多人的健康,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工作之余注重起养生来,而且有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而除却道家养生中的那些迷信成分,很多道家养生的理论即使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很有应用价值的。首先是关于道家思想中的养生理论,《道德经》中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11],即是说为了生存而碌碌多为、结果反而陷入死亡的情况占十分之三。究其原因,乃是因为他们保养生命的办法太过分了[12],通俗来讲,就是说因为营养过剩、或者生活过于富裕而折寿的情况也非常常见。显然现代那么多富贵病贵族病(如高血脂、肥胖症等)就是这种思想最好的体现,由于过于放纵的生活而损害身体的人随处可见,而他们正是不懂道家养生的基本之道,即过分重视养生本身反而不利于养生。而另一个理论是要善于保护生命[13],善于躲避灾害,用清静无为而不是争夺的态度来养生。用现代的角度来看,过于勾心斗角的生活对健康没有好处,整天和人相争到最后除了两败俱伤没有什么意义,要想让自己长寿,显然保持心态平和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高僧之所以长寿是因为无欲无求,我们常人自然做不到这样,但是少一点相争,不仅对他人有利,对自己的健康也有益。第二个重要的养生应用就是大家熟知的太极拳。作为一种广为传播的健身体操,其动作也包含了很多道家的经典思想,最重要的就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道德经原文中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14],即是说虽然水是世间最柔弱的东西,但任何坚硬的东西都无法攻破,都无法替代水。进而由此推出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15]的结论。而太极拳,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招式看似柔弱缓慢,却有着深厚的气势,正如道家思想所说的那样,用柔弱来制御刚强。也正是因为其运动量不大的特点,太极拳广泛受到中老年人的欢迎,作为锻炼身体的基本保健操之一。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讲求心平气和,气沉丹田,这也是养生的基本。综上,我们看到,道家思想中的养生思维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可以说,现代社会的养生学起源于道家思想,并且将其发扬光大。3.道家思想与自然保护这里所谈的道家思想中的自然观,和现代的绿色环保观念有所不同,但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概括来说,就是要天人合一,善待自然。《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6],简而言之就是人的最终行为还是要符合自然。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申为,人类的行为应该要尊重自然,这一点和现代人的环境保护观念有相似的地方。很显然,现代人的行为很多都不符合自然的理念,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都对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一些环境问题诸如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等都是人类对环境不尊重的结果,而这些问题最终的受害者将是人类自己。另外一个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道家重要思想便是阴阳调和。这一点和上面第二部分的养生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从环保学的角度看,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阴阳调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开发过度了,就应该收手,同样缺少治理的地方,应该加强治理。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7],也就是说事物都是在阴阳平衡中得到调和。现在的情况是,过度开发了,继续肆意开发,缺少治理和开发的地方,依然保持贫瘠。这便是人们不懂阴阳平衡的作用,只是一味的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阳盛必衰,开发过度的地方必然会成为环境问题的根源。而那些没有开发治理的地方,依旧保持着糟糕的环境。也许,在这里那些开发者们应该去体会一下道家思想的精髓,这样再来发展也许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自然规律。 因此,我们看到,尽管道家思想并没有直接提到环境保护的内容,但其思想精髓中却贯彻着十分明确的自然观念及平衡观念,而这正是现代环境保护学所需要的,也是人们所缺少的。四、结论 综上所述,道家思想时隔几千年,依然现实在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出乎很多人想象的是,很多当时的思想居然在现代仍然非常有价值和意义,并且依然发挥着其鲜活的生命力,并且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 本文尝试结合现实生活对道家思想经典著作(主要是《道德经》)进行比较详尽的分析,强调了道家思想在社会现象、养生学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运用。但是,道家思想博大精深,仅通过研究经典著作的方式并不能了解其全貌,所以本文仅为阶段性成果,而道家思想的现实运用仍然值得人去发掘。
王大锤哇
道家 养生 的思想基础是以“道”为本的 养生 观,这里的“道”既指导致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指的是客观世界本身。任何事物都离不开“道”,在道家看来,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在自然界产生,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变化, 养生 同样要遵循这些规律。
一、主动 养生 。 在道家 养生 理论中,主动防病的思想贯穿其中。《老子·七十一章》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辩证地说明了“病病”和“不病”的关系。他所说的防病、“病病”,乃是一种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的思想。《老子》所谓:“其安易持,其未净易谋,其脆易拌,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庄子》中也可见到不少病名及防治方法,如《庄子·盗蹈》篇明确提出“无病而自灸”可以延年益寿,这是采用一定的方法以主动防病。
二、和于阴阳。 “和”是一个古老的哲学概念,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相对稳定的多样性的协调统一。道家将“和”置于本体论的高度,“和”产生新事物,使事物发展。《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一言道出了阴阳的对立、互根与平衡,并指出天地间万物都应该达到协调平衡,人体亦是如此。“调理四时,太和万物。”道家认为和谐是宇宙万物存在发展变化的首要原则。庄子认为天地阴阳“交通成和而物生”,《淮南子》则云:“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道家从饮食、居处、劳逸、欲恶、动静、情志等方面阐述了以“和” 养生 的理念,也奠定了“和”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三、形神共养。 精神修炼是道家 养生 思想中修炼的最高境界,道家强调静以养神,如《道德经·第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静为躁君”。《内经》亦倡导“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欲延生者,心神宜恬静而无躁扰”。道家的静以养神非独指取不运动、守静、养神的方式以达长寿延年的目的。道家 养生 术中导引、吐纳等都是运动,在运动形体的基础上强调静以养神,这是一种科学的、辩证的 养生 观,它实际上强调了心神宜静、形体宜动,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动静相宜。即以形体修炼为基础进行精神修炼,主张形神共养。
四、恬淡寡欲。 道家尚“无为”,此不过主张顺应自然,不提倡违背自然规律而“妄为”罢了。道家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因而提倡“恬淡为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凡合乎道,即合乎自然规律的事情都属于“无为之事”,凡“无为之事”都可为之,而且都能成功,这就是所谓“无不为”。如此看来,其说的“无为”并不是消极的,相反,从某种意义理解则是非常积极的。同时,道家提倡“致虚极,守静笃。”只有做到“虚极”、“静笃”,才能抗拒各种的诱惑,保持万物的本来面目,这种“恬淡”、“守静”的观点对《黄帝内经》中调神摄养的 养生 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
五、重视修德。 《道德经·五十一章》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德是道之用,道是德之体,道因德而化生出大千世界。自然而然的宇宙运行法则就是道,以有形之品物来彰显宇宙运行法则就是德。人的德本来自于道,心慈行善最近于道。故《道德经·七十九章》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人若想长寿,就应当心慈行善;而心毒行恶则远离“天道”,就会减寿损年。《抱朴子 养生 论》亦言:“行欺诈则神悲,行争竞则神沮;轻侮于人当减算,杀害于物必伤年;行一善则魂神乐,构一恶则魄神欢。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 养生 之理尽于此矣”。因此,人应当心慈于物,与人为善,以近于道,从而达到 健康 长寿的目的。
小龙女kelly
道教的起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信奉“无为而治”的老庄思想,后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道家学说就变为民间信仰,不断发展演化为宗教,在东汉年间道教基本成型,至于说一开始是为了治病,也不尽然如此。道家学说在回到民间之后,逐渐开始融合其它学派的思想与观点,主要是将儒家、阴阳家、墨家等等思想融入到道家的思想之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养生炼丹之术,虽然现在我们看来炼丹术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但是早期的时候更多追求的是养生保健之法,在这个过程中也对医学发展有一定贡献。但是仍然有道教产生之初是为了治病救人一说,可能是因为道教早期的确有一些教派的掌门人是做了很多济世救人的善事。特别是茅山道派创始人茅氏三兄弟,他们三人起家于茅山,在这里采药炼丹,济世救人。还有灵帝时期张角在中原地区创立太平道,当时疾疫流行,他用符水咒给灾民治病。所以我们看到,治病救人只是道教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医术的一定发展进步,在医疗条件并不好的古代,一些道教创始人有着慈善之心兼职做医生才产生这些传说。不过大家也就看看就好,不必太过认真。道教治病咒语木德辰星,东方之灵。随吾九气,驱逐邪精。敢有拒逆,摄付魁罡。火中之精,南方之灵。随吾三气,焚灭邪精。敢有拒逆,摄付魁罡。白虎将军,充宫正神。随吾七气,诛斩邪精。敢有拒逆,摄付魁罡。天地二将,龟蛇合形。随吾五气,飘荡不祥。敢有拒逆,摄付魁罡。戊巳之气,中央合形。随吾一气,埋伏魔精。敢有拒逆,摄付魁罡。急急如律令。这个是道家咒法治病的咒语可以帮助我们祛除疾病,在生活中有很好的效果。但如果我们身体真的有疾病,那么最好还是去医院治疗,治病的咒语只是给大家增加自信心,不一定能治病,对于这一点大家应该都要知道。
道教主张顺其自然,看待生死,也主张看淡生死,毕竟这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因此,道教认为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不必过分在意悲伤。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者几乎成为了中国患者的主流。而糖尿病的危害也在日趋严重,它可能会导致以酮
1、冷害和冻害,低温影响作物生长甚至组织冻死。 2、长期低温和雨水使光照不足,植物不能合成和积累养分。 3、湿度的增加增加了疾病发生的概率。 冬天下雪对农作物的
灾害是指由于瞬间爆发、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 ,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而灾难性报道,即是新闻媒体对
你好 研究生团队 可以帮你搞定 谢谢,采纳 毕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