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9

Yun云2870
首页 > 职称论文 > 社会学研究期刊论文格式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inomoonna

已采纳

一般来讲,一篇毕业论文主要包括有这样的几个部分,比如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和参考文献。

202 评论

鹿鹿小宝贝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兴起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逐渐建立了系统的理论结构,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析社会科学客观性 社会科学是从传统的人文科学中分化出来的,它至今还带有人文学科的痕迹。但是社会科学是一种科学研究,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科学的极大鼓舞,基本出发点是:社会及人类行为也可以像自然现象那样由“科学”来研究;其根本任务是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袁方,1995:14)。由于社会现象的特殊性,这项任务往往成为一个难题。社会科学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思维过程,也是一种 文化 和意识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伴随着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客观性问题就成为一个始终萦绕的问题,问题纠缠的大部分源于对“客观性”的不同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认识。 一、基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从研究对象上说,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中的现象,是没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即自然客体。自然客体是一种物态性的实体存在,客观实在性、可重复显现性和历史发展性是它的根本属性(李文华,2006)。社会科学通常是指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一个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社会世界的现象是有人直接参与的现象,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本身(王忠武,1999)。这个差异似乎一目了然,其实它隐藏着更深刻的分歧,甚至可以说,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 其它 方面呈现差异的主要源泉,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在客观性方面呈现争论的源泉。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和社会中的人为研究对象,而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二者在客观性程度上的差别是显然的。有人否定社会科学客观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社会生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参与其中,社会现象本身多系主观性所为,因而缺乏客观性。这种观点是把客观性的含义看做那种无人介入的、纯自然的客观性。但是,笔者认为,客观性包括“那些存在于人活动中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联系”的含义,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研究客观性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规律,其社会功能集中表现在改善社会管理和制度文明建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自身的客观性。总体而言,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程度可以说处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关键的中介地位上。且对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均具有主导、规范、协调和控制作用。 二、基于社会科学的知识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从实证主义和 经验 主义的角度出发,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可以表现为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因果决定论和普遍性等几个特性(袁方,1995:14-16)。具体而言,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系指社会科学的目的是系统地说明和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而这种说明也像自然科学那样依据一定的逻辑法则。社会科学知识的因果决定论是指,社会科学家也像自然科学那样假定,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说,每一个事物都是由在它之前的某些事物所决定。社会科学知识的普遍性是指,要从多种因素中找出最主要的、对所有人都有影响的因素,并把这种普通的、简化的因果说明应用于任何人,任何时间、地点,包含了不同文化价值下的人对同一种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从以上罗列出的几个社会科学知识的性质,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追求像 自然科学知识 那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与自然科学相比,由于社会现象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偶然性和独特性也更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异质性较大,而且更多地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这使得社会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不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不严谨,往往难以达到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准确和系统的认识,社会科学知识也更容易受研究者本人的世界观、政治信仰、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而与所要反映的社会现象存在偏差。因此,从社会科学知识这个维度来说,目前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仅仅是一种“准客观性”,亦或说是一种类客观性,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性。 三、基于社会科学的 方法 论对其客观性的认识 早期社会科学由于受机械物理学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科学的深度影响,坚持将社会科学的主观性视作不同主张的分水岭,主观性与“心理的、有价值的”等同。“心理的”具有私人性(袁继红,2008)。孔德、迪尔凯姆等人推崇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排斥任何心理的因素,探索事物之间重复出现的社会规律,追求普遍的唯一的本,即方法论上的实证主义。因而,孔德等人将“心理的”对立面视为“客观的”,并主张用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方和比较法等研究社会现象。此外,李凯尔特、狄尔泰等人则将社会科学研究的触角置于人类社会现象特有的价值上,人类自由意志赋予社会现象独有的价值。一切自然的东西都不具有价值,因而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文化科学),社会科学的课题具有私人性、独特性,只能采用“表意的”方法,把握主观的对象。“客观性”在此作为主观性的对立面被拒斥在外。然而,这两类主张由于都固守着明确的界限,无法克服本身的局限性,前者固守在价值无涉的自然领域,一味寻求社会科学的客观性,而不顾社会科学自身的特点,后者则强调社会科学属于价值领域,认为社会科学不存在客观性,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 实际上,大部分社会科学家都介于实证主义与主观主义这两个极端之间。其中,韦伯的方法论思想最具代表性,他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韦伯认为,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本质的不同,后者含有社会成员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主观理解,也就是说,“社会事实最终归结为可理解的事实”。此外,韦伯指出,由于人的社会行为是有意义、有目的的,因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这种规律性的行为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油研究。为此,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中立”两个核心概念,也确保社会科学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客观性,同时也能很好的区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性。 四、 总结 :社会科学客观性何以可能 科学研究的客观性是指任何研究者,不管他们属于哪个阶级、哪个党派,信仰哪一宗教,只要他们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就能够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袁方,1995:16)。社会科学由于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机制,如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异质性、偶然性和独特性较大;易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等,同时也难以摆脱与价值的亲和性关系。因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是建立在主观基础上的,是在价值关联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被价值立场下的人的普遍理解和接受的社会事实。所以,如果社会科学研究没有与任何文化价值相关联,那么任何处于价值立场下的人对于研究认识就难以理解和接受,也就因此取消了客观性的可能性实现,从这一点说价值关联是客观性的基础。 社会科学对社会和历史的认识是一个在动态中近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从文化意义上对历史因果分析的不断认识,是一个追求知识对具体实在的经验有效性和对这种经验有效性不断在文化价值上重新界定的过程(赖金良,1996)。社会科学研究客观性的表现是:这种研究由于实现了文化价值所界定的针对经验实在的有效性而被文化的人类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基础是文化价值和价值关联,这种研究的客观性来源则是这种研究所赖以获取的手段是被普遍理解和可接受到的,这种手段就是各种不同的理想类型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而这种手段的客观性基础是理想类型的开放性、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纵然如此,但是要想真正实现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并被其他学科所认可,其道路还是很艰难,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者付出巨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袁继红,基于方法的社会科学客观性何以可能[J]四川工农学报,2008(5) [3]王忠武,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三位一体关系[J],科学学研究,1999(3) [4]李文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五个差异――兼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6(6) [5]赖金良,什么是社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客观性[J]哲学研究,1996(6) 社会科学类论文参考范文篇2 论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 摘要: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继承和拓展,是当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应用,符合中国国情;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形态,让人们更具体地认识社会。之所以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为了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曾这样提到:马克思一生中最大的发现有两个,一个是唯物史观,另一个是剩余价值。这两个重大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政治科学。 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哲学是起点,经济学是中介,科学社会主义是终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实践活动的一门首要科学,必须将其贯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将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在新实践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方法是统筹兼顾,具体办法就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是针对当前中国国内外经济形势,满足中国今后长期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要求,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 一、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的继承和拓展,是当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 科学发展观对当今社会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了新的理念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求发展,必须首先发展生产力,只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念,这就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而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新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它的提出推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 (二)解答了一个重大问题 各国的社会主义者都在探讨当代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怎样的社会主义,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科学的回答了这一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人民。内容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个方面的建设,使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都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掌控全局,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三)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有所发展,并没有脱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发展过程中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的观点。所以,科学社会主义始终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2.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 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可以用16个字概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这16个字中,最重要的就是“求真务实”,胡锦涛指出:求真务实,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P 3.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 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我们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思想和理论”,?Q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立足点。 4.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结构 党的十七大 报告 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R14只有坚持了这几点,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实。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应用,符合中国国情 (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把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研究的重点,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作为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就是人们自身的力量。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五个统筹”、“五个坚持”,这是马克思有关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的反应,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 (二)唯物史观社会发展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全方位开放、互通有无、互补互利从而使各种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话配置的经济,是一种以国内社会政治稳定、世界不发生大的战争为前提的全球化的经济。这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来支撑,为求稳定,不得不给社会劣势群体以福利保障,如今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扶贫助弱的政策,这并非完全处于富人的善心,而是处于发展的客观需要。 如今,想保持党员的先进性,重要第一条,就是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创造出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并且在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理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标志着党在政治、思想路线、执政能力等方面已日趋成熟,也进一步补充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总结了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观,大大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延伸,又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把科学发展观付诸实践,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要义,表明我们党开始把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不能等同也不能割裂,他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在价值取向、目标任务、根本要求等方面是统一的,“以人为本”、“五个统筹”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二者在一定 社会实践 基础上还可以互相转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是以人为本,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力量源泉。 就当前我国的国情来看,生产力水平还有待提高。离开发展片面追求和谐,或者离开和谐片面追求发展,就无法协调,无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与和谐有机统一,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要坚持的正确原则。 和谐社会的建设既是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宏伟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这要求领导干部联系实际、统筹兼顾、运用发展的观点、坚持创新的思路不断开拓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格局。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实践成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1.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它使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在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所有国家都在谋求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及精神实质,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了指导作用。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正实现这一目的。 2.“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是党的宗旨和使命。这就是要求我们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全面”就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协调”就是指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即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走上全面提高的文明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科学的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的建设步入正轨,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注释: ?P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教育 读本.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Q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R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信息不详. [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信息不详.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猜你喜欢: 1.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 2. 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 3. 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 4. 哲学社会科学类论文格式范文 5. 社会科学主义论文范文

96 评论

变猪猪911

论文的结构和写法论文应该有三个部分:导论部分,论文主体部分,结语部分。导论部分:应该交待明白:你打算论述的对象是什么(比如,《XX》的孤独意识),研究这个题目的价值或意义是什么,别人在这个题目上已经发表了什么样的见解(做一个简单的文献综述,别人是怎么分析《XX》的孤独意识的,要有注释),你打算从哪个角度论述这个题目(你这篇论文的学术贡献是什么,你对这个题目的看法与别人怎样不同,你的看法或者你的角度新在哪里)。论文主体部分:这个部分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三个或四个小节,每个小节可以有个小标题。各个小节是从不同角度或者不同层次上阐述你对这个题目的看法。你的看法,应该是通过分析作品文本得出来的。所以,在阐述你的看法时,要引用文本。或者直接引用作品文字,或者复述作品内容(如果需要引用的文字太多或者涉及的是对整体情节的分析,那么,要用自己的话把作品的内容浓缩提炼以后加以复述引用)。总之,不能只讲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看法必须有文本证据。也就是说,要有论有据。你的论据(引用作品文字或复述作品内容)应该有注释。结语部分:把你在论文主体部分的分析加以总结,说明你在这篇论文中已经阐明了你想阐明的问题。段落的写法:一个段落只表达一个观点。在段落一开始,先用一个句子概括这个段落要表达的观点(这个句子称作主题句)。接下去是这个段落的主体部分:分析作品,引用作品中的材料来证明你的观点。在这个段落的末尾,把你的分析加以总结,从中自然地引伸出你在这个段落要表达的观点。 从结构上看:一个段落如同一篇论文的缩影。一篇论文就像一个段落的放大。关于怎样写论文,可以参考:《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北大出版社。------------------------------------------------------------------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导(摘译自“A Guide to Writing Sociology Papers”, the sociology writing grou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1994) 第一章:开始写一篇好的社会学文章由提出一个好的社会学问题开始。选择一个主题仅仅是准备论文的开始,你必须把你论文的主题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提一个好的问题会使你写作的其他部分变得容易,也可以帮助你提交好的论文。如果作业不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你必须自己提出问题。与社会学论文有关的问题有以下三个特点:1、体现出社会学特有的视角;2、问题的提法和形式考究;3、问题的提法应该能导致有逻辑的、结构合理的答案。(反面例子:有无穷答案的问题:领导们所采用的角色有哪些?;或太空洞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不理性?)什么是社会学?搞不明白什么是社会学和社会学家是做什么的,这是学生在写社会学论文是感到困难的主要原因。提出好的社会学问题取决于理解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对人类社会行动的研究。(韦伯)它的主要见解是,人类的行为是由人们之间的互动所型塑的(shaped)。换句话说,一个人是谁,他或她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是受到这个人所处的群体的影响的。社会学家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们的社会群体——从家庭到国家的型塑,同时,这些群体又是如何被组成该群体的个体所创造和维持的。(建构主义)社会学的另一个洞见,互动是以模式化的方式发生的,即使互动所涉及的人时空相隔、相去甚远。例如,在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地理区域的社会都会找到办法去形成规则、教育孩子价值信念,以及组织他们成员福利必须的商品的生产。社会学家试图去理解这些过程中的一致性——这些社会的异同遵循可预见的模式的方式。社会学想象力(C. Wright Mills, 1959)运用社会学想象力意味着认识到个人、私人经历和广阔的社会之间的联系。米尔斯称个人层面的事件为“传记”(biography),而使用“历史”(history)这个词来指大的社会尺度的模式和关系。(有意思的是,往往是社会学家来关注米尔斯所说的“历史”,而历史学家来关注他所说的“传记”)社会学的关注点和方法两种研究逻辑:演绎的逻辑:问问题;使用已有理论做回答(假设);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决定假设是否准确。归纳的逻辑:问问题;收集数据;使用数据来发展对假设。这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数据收集起来是为了检验假设还是产生假设。一些学生对于这些同时被接受的含有截然不同的理论发现的视角感到困惑,有认知上的困扰。实际上,这正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能同时向一个人灌输不只一种的视角。社会学是宽泛且多元的。视角、方法、风格都有不同。但是,社会学视角本质上应该是将个体看作是社会群体的成员,他们之间存在互动。形成问题没有秘诀,只有一些建议和小技巧:谨记社会学想象力的“历史”部分:回避彻底的个人或心理问题,那些仅仅关于一个人头脑中发生的事件的问题。例如,问犯罪是更多地由侵犯动机还是贪婪导致,这更像一个心理学问题而不是社会学问题(也很重要和有意义,但不是社会学关注的点)。一个有社会学想象力的问题可能是:社会生活的什么方面——比如说种族、阶级或性别——影响人们将侵犯或贪婪用社会接受或不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切记社会学想象力的“传记”部分:避免完全将人排斥在外的经济问题。例如,问每年由于犯罪有多少收入损失就比问哪些种类的犯罪主要针对富人更不像一个社会学的问题。下面五个建议不仅针对社会学,而是针对所有学科的问题:问一个不能简单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是死胡同,没有什么值得考察和讨论的。比如,“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婚姻稳定性吗?”;以及“出生时由于失语症而导致严重语言障碍的孩子能和其他孩子一样社会化并参与社会生活吗?”。改进的方法之一是,加上“在何种程度上”这一词组,比如“在什么程度上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婚姻稳定性?”,另一个解决方案是重新提问,例如,“对于小学而言什么样的方法能最有效地促使那些出生时由于失语症而导致严重语言障碍的孩子正常地社会化?”问不只有一种合理答案的问题:论文的目的是显示为什么你的答案优于其他答案。你必须辩论说你的答案比其他备选答案正确和令人信服。“根据M·米德的理论,代沟是如何形成的?”只有一种正确答案,没有什么可以辩论的。改进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将米德的理论用于某些特定的组织,比如说“运用米德的理论,你如何理解现阶段我们国家农村社会中的代沟现象?”。在你开始研究之前,确定对于你的问题的不同答案。你能想象认真反对你的人吗?如果没有,你需要重新建构你的问题。如果题目未定,问一个关于两个或更多概念间关系的问题:(例外:读后感、故事、叙述等)两个概念(偏差行为与社会化)在经验上相关吗?比如,偏差者的社会化过程和非偏差者不同吗?两个概念(偏差行为与声望)是负相关吗?也就是说,具有高社会声望的人是不是比那些低社会声望的人更少介入偏差行为?如果不是老师指定的,最好不要问只有一个概念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偏差行为?”确信你能够收集到你所需要的资料:比如,“偏差行为是不是一直存在?”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而且对社会学理论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关于史前社会有没有偏差行为很难找到资料。确保你的问题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内完成:一个是要问“中等程度的”问题,避免太宏观或太琐碎的问题;另一个是开始研究前和老师商量。总之,在这一节,我们强调一篇好的论文不应该只是有关什么方面,比如精神健康、种族、社会性别或职业。例展开讨论:逻辑和结构写作中的逻辑指的是论文的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结构关注的是论文的不同部分如何互相衔接。句子是论文的“树”,逻辑和结构则是“森林”。逻辑要求一篇好的论文不仅仅只有论点,比如说,“这个陈述是正确的因为我说它是它就是”(马列课的问题)。对问题的回答,也就是你的主题,应该由证据和推理来支撑。实现这一点的一个办法就是把你的读者想象成无知的和多疑的。多想想,一个无知的读者对你所说的东西有哪些会不理解,你要如何去向他解释你的观点。想想一个喜欢怀疑的人对你的论点会持有什么样的疑惑,你又要怎样去说服他,就像辩论赛一样。结构要求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每一句话写得好,有意义,而是所有的句子都应该有系统地连接在一起,段与段之间有机衔接,针对一个主题展开。不论你是一句句写,还是先想好结构再开始写,提交论文之前你应该在头脑中考虑你论文的结构。也就是说,你应该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你论文的主要观点,以及你如何来展开你的观点。试想你的室友或同学会问你,“你的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读者为什么要相信你的话?”如果你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意味着你需要继续修改你的论文。提出问题后接下来的步骤应该是建构一个有逻辑的辩护——为什么你的答案比他人的要好?这种辩护要求你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你的主题。这些证据应该围绕主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里很容易出问题,很多同学列举了很多有意思的例子或证据,但结论似乎和这些关系不大。所以你应该思考如下三个问题:“我的主题是什么?这个主题有没有贯穿整篇文章?我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撑我的主题?”最后,文章的结构应该反映主题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作者的任务,而不是读者的任务。所以论文的开头(introduction)、转换和结论是必需的。开头应该陈述要回答的问题,确定回答该问题的计划。随着文章的展开,开头引导读者文章写到哪里了将要写到哪里。转换(transition)显示句子、段落和部分如何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另外,而且,同时等”“前面我们讨论了,下面我们要讨论……”头脑中的联系应该显示给读者。结论应该提醒读者文章写到哪里了,为什么你认为你的文章展示了你的主题。尽量不要重复某些特定的句子来总结全文。这里也是表示你更多思考的合适地方,可以回答“那又怎么样?”的问题,但是不应该在结论部分提出新的论据。逻辑和结构的两种形式“三段论”文式:这种格式一般有一个主要观点(回答一个问题)和三个支撑“点”。(三并不是固定的,只是常见形式而已)例如,“过去一百年,美国的教育机会使得美国社会结构向更多的向上流动发展”论据一:现在比一百年前,教育成就更紧密地与高等级工作联系在一起论据二:相对于以往决定个人地位的因素而言,教育对社会的所有成员而言更为平等论据三:与一百年前比,现在的教育内容与工作技能联系得更紧。每个论据一般至少需要一个段落以上来进行论证,对于这些论据的讨论针对为什么你的这个论据是正确的,提供证据和推理,还要解释这一点和总的主题之间的逻辑联系。(此形式修改后可适用于实地调查论文)“期刊”文式:学术期刊的常见形式。不同于新闻式样或杂志文章。这种格式遵循“假设检验”的研究逻辑,作者通过系统研究正式检验一个特定的假设。一般结构如下:开头(包括文献回顾和假设陈述),方法,结果和讨论第二章 文本分析可能你的作业要你分析一本书或某本书中的一部分,比如,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或者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文本”分析,因为文本本身,也就是作者所写的内容,是你的数据。你的论文是关于文本本身的,而不是关于文本的主题的。针对文本提问:在文本分析中,文本不仅是你的数据而且还是你提问的来源。也就是说,你的问题应该从作者的观点中来。下面是文本分析中的三个主要部分:1、总结。作者说了些什么?这是文本分析的基本问题。它考虑作者的主要观点。一般说来,大多数人对作者所说的内容都会有同感。但有时要求不仅止于此,例如,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不仅仅是关于宗教教派和自杀的关系,而且还涉及社会结构如何帮助解释那些通常被认为是最私人的个体行为,夺去个人的生命。作者在文中如何处理某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或者主题?有时文章不要你面面俱到,而是要求你深入分析文章的某一个方面。2、分析。分析则不仅仅止于作者所说的内容。它意味着针对关系: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文本中概念之间的关系,所分析的文本和其他文本中涉及概念间的关系。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来说服读者他是正确的?(逻辑推理、逸事、权威性、控制研究、语言技巧等)3、评估:评估是个人意见。涉及以下问题:文本的论述是否清晰?作者是否做出了有效的假定?辩识和评估作者的假定是社会理论课的两大基本技巧。作者必然要对社会运行的方式做出一些假定。该文章的证据是否充分?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即使证据是真实的,该证据能必然导致作者的结论吗?”这些结论和启示是否和其他学者的结论一致?文章的写作技巧是否娴熟?(更进一步,结合现实,阐发)谢立中,2003,“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社会学研究》第5期第三章 图书馆研究一篇图书馆研究论文要求你按两种方式使用图书馆。首先,如果你的研究问题没有指定,你应该使用图书馆资料来进一步确定你的研究问题;其次,你要收集资料用以支撑你的主题(thesis)。去图书馆之前:选择一个主题(topic)去图书馆之前你对要研究的主题往往并不了解,如何来问一个好的问题呢?首先,你必须选择一个宽泛的领域——一个与你所学课程有关且你感兴趣的主题。选择一个主题的方法是浏览你的教学大纲和课程阅读材料。确保你阅读了所有的教学大纲,因为有些暂时未讨论的问题也许正是值得你研究的。其次,在去图书馆之前,先自己想出一些可能的答案。记住,在主题选择中依然要保持自己的社会学视角。一旦你缩小了主题开始形成问题,并且你已经制订好了详尽的时间表,你就可以去图书馆了。使用图书馆做文献回顾社会学的文献回顾包括搞清楚目前你感兴趣的问题是不是已经有学术研究发表、这些问题是如何表述的、他们给出了什么答案。回顾文献对你有两方面好处:其一,可以帮助你确定问题(微调)。其二,回顾文献可以帮助你辩识你将要用的有关书籍和文章。记录信息目录卡是你收集两类信息的有效工具:参考书目以及你所借用的思想来源。每收集到一本书或资料,就做一个目录卡,按如下顺序记录如下内容:作者:所有作者(英文的,姓在前)标题:文章、章节或书出版信息:杂志:杂志全称、出版日、卷数、包括的页码书:出版城市、出版商、出版日期作用:方便查找,节约时间,做参考书目(字母顺序)文摘卡:做文摘卡的目的有两个:当你思考一个主题的时候帮助你记忆;把数据搞成可用的形式。抄写卡片是帮助记忆的有效办法,这样当你要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时,你可以很好地使用这些资料。记录卡还可以帮助你避免重复和抄袭现象。重复(parroting)指毫不思考地机械重复资料。抄袭——每一张卡片只记录一篇文章或书的内容。你可以直接从原文中引用,也可以概括。所谓概括(paraphrase)是指用自己的话来总结。记住记录的时候要写下这些话的页码,以后你会需要。记录时注意两类信息:一是与你的研究问题相关的主要概念;二是任何有意思的细节。有意思是指你个人觉得有意思——阅读时你印象深刻的与你的研究或个人经历有关的内容。在卡片的上端用自己的话写下主题(subject)。尽力用简洁准确的概括。这些主题是你后面对资料分组、分类的依据。这些类别将是你论文框架的基础。每张卡的下面写上资料的来源。这里可以很简单,因为你已经做了目录卡。但是页码一定要写下。你应该记录些什么内容呢?类似于文本分析时所做的工作,你应该记录你所看的书或文章的关键问题:作者要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个问题在学术上或对整个社会有意义?、他使用了什么方法?、他引用了其他人的一些什么重要观点?、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用了什么依据来支撑他自己的答案?当你做记录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并不能找到你要研究的问题的答案。我们这里要做的并不是发现真相,而是考察与我们所提问题相关的一些议题(issues)、所给出的答案、该领域研究者的主要争论点。最终你要用这些记录资料来解释为什么你认为某一种答案比其他的更为令人信服。刚开始你会发现自己做了很多笔记,因为这个领域对你来说是全新的。然而,随着你阅读的深入,你关注的问题会逐渐细化(narrow)。同时你头脑中的主题(thesis)会更加清晰,你会有意识地选择后面的阅读材料。当材料变得熟悉的时候,你每次阅读做的笔记就少了。这种调整和精细化的过程几乎是自然发生的。例:自杀与知识的关系“自杀伴随知识增长而增长”但是并不是由知识引起的,他们都是信仰缺失的结果组织信息一旦做完了记录,按任何顺序重读他们。这时你应该能够很清楚地陈述你的主题(thesis)。带着这个主题,根据卡片上端的题目,把你的卡片分成不同的堆。这种分法不一定十分准确或清晰,但你可以把一些主要的观点区分开来,形成你论文大纲的基础。主题匹配和论文大纲(outline)决定每一堆卡片的主要观点,把这些观点列入你的大纲。利用卡片里的信息来阐述这个观点。你会发现有些卡片和你的最终主题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是这样,把他们扔开。如果包含这些无关信息,即使你花了很多力气才得到这些资料,也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弱化你的论述,破坏行文的整体性。从读者的角度来考虑安排你的观点和顺序等,考虑如何才能令人信服。但是切记:卡片只是帮助你,而不能代替你的思考和写作!!!问合适的问题1、用新的方式来看待你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家庭、朋友、同学、同事等)。这些目标是,描述那些你常常视而不见的日常互动中的模式和过程,并用社会学想象力来把这些个人模式和过程和特定的课程概念联系在一起。比如说,这种任务往往要求你和同学谈谈他们和朋友的关系,观察你宿舍中、家庭里人们如何处理奇怪的行为或者观察个体如何希望在他人面前建立某种形象。2、到你老师选择的某些地方,考察与你们课程有关的一些特定的社会行为,探讨人们如何进行惯例行为以及如何做决定。收集资料搞清楚作业要求提前做计划观察:尽管你对自己要观察的场景很熟悉和了解,把你的预设甚至知识放在一边是十分关键的,这样你才能获得新的认识。采用一种无知的外来者的姿态,这样你才能对那些你习以为常的事件和经验有新的认识。也就是说,不要提前告诉自己你要得出什么结论,或者你要如何来利用你所收集到的资料。对细节保持关注,仅可能多地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当观察的时候,不要假定你知道哪些事件或互动最重要。注意周围发生的所有事情。注意环境,出现的人,事件发生的时间等。最重要的是,要尽力从参与者的眼睛来看待这些事情。访谈的时候:1、不要说太多的话。仔细倾听。2、回避引导性问题,不要界定被访者的回答,不要问“是”、“否”问题。3、不要问某事为什么发生,而代之以某事如何发生。为什么的问题有时会使被访产生保护自己的感觉,要对自己的行为或生活方式合理化。同时,怎么的问题对于特定事件更确定,当你要阐述该场景中所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可以给你提供很具体的例子。4、不要问太多问题。如果你做访谈不多,你可能格外注意到沉默,但是被访者停顿的时候不要急于下评论、澄清或是问进一步的问题。让他有时间思考并把答案讲完。5、鼓励被访者讲确定的细节:这事还牵涉到谁?、发生了什么?、什么时候发生的?记住,这种探询要温和(比如说“能告诉我更多一点吗?”)。6、放松,让你对于这个问题的自然好奇心引导你行动,并且倾听。记录数据 仅可能全面准确地进行记录,观察的时候记录,访谈可以录音,但不能勉强。如果不能当时记,应该在第一时间回忆,可借助速记的方式。千万不要随意编辑被访的话,也不要有意使记录显得更合乎逻辑。如果是录音,要转记成文字,或者多听多熟悉,你个人的感受、观察非常重要,要使你的数据个性化、特定化。这些资料可能会作为附件加在你文章的后面。记住要做好记录或给录音带编码,使自己日后可以辨认。实地观察记录范例1、 问:你觉不觉得很多人在车上都神思恍惚?(太倾向性)2、 很多司机来来往往,他们似乎很忙,有很多事。老师问:他们的什么表现使你认为他们很忙或有事?3、 问:他认为搭车时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事情?逃票!!!访谈记录范例(简单记,但不能再作为原话引用)第五章 定量研究大多遵循演绎的研究逻辑,也就是,研究者从理论或以前的研究出发,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定的答案。然后,发展一个或多个假设来预测结果。也有些研究是归纳的逻辑,也就是,研究者对于答案不确定,但对于要发现什么有些想法,这样去探讨某个特定的问题。这里的目的是描述而不是预测。但不论如何,所收集到的数据是数值型的。文章一般包括:1、开头:在有关理论和文献回顾之后,你要探讨什么社会学问题?如果有,你的假设是什么?2、方法:你回答问题所使用的方法是什么?如何选择样本?用了什么测量手段?采用什么程序?3、结果:发现了什么规律或模型?4、讨论:你的数据意味着什么?他们与理论和以前的研究有什么关系?这个数据支持还是否定你的假设?其他部分还包括标题、摘要、参考书目以及附件写开头文献回顾 从你的问题得出的理论开始,对该理论或这些理论进行总结,阐述它的主要观点或者关注其中的你要检验的一两个方面。其次,讨论相关研究,用几句话总结他们的理论视角、主要假设、操作定义(测量)以及结论。按时间顺序排列往往是很好的。这些研究如何结合?他们形成了某种模式吗?他们有一致性吗?他们是否遗漏了重要变量?他们建议深入研究的方向是什么?陈述问题(problem)选择问题(question) 陈述问题揭示你回顾文献后发现的差距或矛盾。它的目的是指出需要改进的理论不一致性、方法论问题和/或下一步研究所应该采取的必然步骤。例如,你可能会想对一个没有充分检验的理论进行一个不同的解释;对两个有争论的理论进行检验;把理论拓展到新的总体或领域;使用一个不同的操作定义来界定一个概念;修正以前研究中的方法论错误;使用不同的方法或设计;增加一些变量等。除非你的作业准许你仅仅是复制一个研究,否则你必须要解释你的研究和以前的研究有什么不同,你的研究将怎么样拓展他们的发现,以及你的研究的贡献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就会产生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例如,教育总是和职业成就相关吗?这些问题还可以细化并被发展成为假设,比如,如果种族不变,教育水平增加与职业成就提高有关。陈述假设 定量研究论文的假设相当于图书馆研究论文的主题。它是对你希望发现关系的变量之间关系的正式陈述。假设的陈述应该清晰,要么被验证要么被否定。它应该把关系类型(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以及关系方向(正相关或负相关)表达清楚。形成方法和分析计划方法主要有:档案资料(已有的数据,比如普查资料、民意调查,一般以结婚率、死亡率等形式表现)、结构观察(比如在小组讨论中计算男性和女性做支持性陈述的次数等)、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控制组,实地实验——你可以检验商场中人们是更愿意帮助一个衣着体面的人还是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和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的逻辑是人为地复制实验的方法。尽管不能有同样程度的控制,但是通过比较不同的组可以做到这一点。一般以个体的自然属性为自变量,看不同组之间在反应变量上的差异。)相关问题:1、你抽样的总体是什么?你如何抽样?如果你是做结构观察,你选择什么地方做?介入过程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你要多少被访?多少观察? 2、你用什么测量?你如何操作化你的变量?你的问卷要多长时间回答?你使用开放式还是封闭式问题?当建构自己的问题时,尽力回避以下问题:1、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或俗语 (例如约会)2、避免使用双重问题,比如你认为外表和/或态度一致性在约会模式中是很重要的吗? 3、不要问有偏见的问题。问“你曾经约会过吗?”个体有压力,问“最近一年你有约会过吗?”更好。其他要考虑的问题:1、如果不是特别需要,不要问被访的姓名 2、提供足够的答题指导 3、给问题编号 4、注意问题的顺序 5、表示对被访的尊重。3、收集数据的时间是多长 4、你如何将数据转化成可分析的形式?(数据转换) 5、你将如何分析数据?(统计)写其他部分方法 描述样本:确定研究的总体。详细讨论你将如何从总体中抽样。描述样本的一些相关资料描述测量方法:如果你做的是二次分析,介绍资料来源以及他们的测量方法。如果你做的是结构观察,描述行为、人的类型、场景等。如果你做调查或访谈,介绍你问题的形式、是自己设计的还是借用的。描述程序:确认你所使用的方法。描述何时、何地、在什么环境下做的研究。如果实地作研究,这点尤其重要。 不论如何,仅可能详尽地介绍你的方法程序,以便其他学者做重复研究。结果 (统计数据、图表等)讨论 在讨论部分你要把你的结果与你的假设联系起来。你的数据支撑你的假设吗?……标题摘要 100-200字,参考书目 (只包括你文中实际引用了的文章)附件

150 评论

yvette0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 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 7713—87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s, dissertations and scientific papers1 引言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 科学技术报告 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用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 A4(210 mm×297 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报告、论文在书写、扫字或印刷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 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 mm以上。 4 编写格式 报告、论文章、条的编号参照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8章“标准条文的编排”的有关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报告、论文的构成(略) 5 前置部分 封面 封面是报告、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封面不是必不可少的。学术论文如作为期刊、书或其他出版物的一部分,无需封面; 如作为预印本、抽印本等单行本时,可以有封面。 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内容: a. 分类号 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类法》的类号,同时应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b. 本单位编号 一般标注在右上角。学术论文无必要。 c. 密级视报告、论文的内容,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如系公开发行,不注密级。 d. 题名和副题名或分册题名 用大号字标注于明显地位。 e. 卷、分册、篇的序号和名称 如系全一册,无需此项。 f. 版本 如草案、初稿、修订版、…等。如系初版,无需此项。 g. 责任者姓名 责任者包括报告、论文的作者、学位论文的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以及学位授予单位等。必要时可注明个人责任者的职务、职称、学位、所在单位名称及地址;如责任者系单位、团体或小组,应写明全称和地址。 在封面和题名页上,或学术论文的正文前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对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至于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计划分工负责具体小项的工作者、某一项测试的承担者,以及接受委托进行分析检验和观察的辅助人员等,均不列入。这些人可以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一列入致谢部分,或排于脚注。 如责任者姓名有必要附注汉语拼音时,必须遵照国家规定,即姓在名前,名连成一词,不加连字符,不缩写。 h. 申请学位级别 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名称进行标注。 i. 专业名称 系指学位论文作者主修专业的名称。 j. 工作完成日期 包括报告、论文提交日期,学位论文的答辩日期,学位的授予日期,出版部门收到日期(必要时)。 k. 出版项 出版地及出版者名称,出版年、月、日(必要时)。 报告和论文的封面格式参见附录 A。 封二 报告的封二可标注送发方式,包括免费赠送或价购,以及送发单位和个人;版权规定;其他应注明事项。 题名页 题名页是对报告、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 学术论文无需题名页。 题名页置于封二和衬页之后,成为另页的石页。 报告、论文如分装两册以上,每一分册均应各有其题名页。在题名页上注明分册名称和序号。 题名页除规定封面应有的内容并取得一致外,还应包括下列各项: 单位名称和地址,在封面上未列出的责任者职务、职称、学位、单位名称和地址,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姓名。 变异本 报告、论文有时适应莱种需要,除正式的全文正本以外,要求有某种变异本,如:节本、摘录本、为送请评审用的详细摘要本、为摘取所需内容的改写本等。 变异本的封面上必须标明“节本、摘录本或改写本”字样,其余应注明项目,参见的规定执行。 题名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 报告、论文用作国际交流,应有外文(多用英文)题名。外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下列情况可以有副题名: 题名语意末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报告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报告、论文分册出版,或足一系列工作分几篇报道,或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 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者。 题名在整本报告、论文中不同地方出现时,应完全相同,但眉题可以节略。 序或前言 序并非必要。报告、论文的序,一般是作者或他人对本篇基本特征的简介,如说明研究工作缘起、背景、它旨、目的、意义、编写体例,以及资助、支持、协作经过等;也可以评述和对相关问题研究阐发。这些内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说明。 摘要 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报告、论文一般均应有摘要,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给沦。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报告、论文的摘要可以用另页置于题名页之后,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正文之前。 学位论文为了评审,学术论文为了参加学术会议,可按要求写成变异本式的摘要,不受字数规定的限制。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报告、论文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目次页 长篇报告、论文可以有目次页,短文无需目次页。 目次页由报告、论文的篇、章、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页排在序之后。 整套报告、论文分卷编制时,每一分卷均应有全部报告、论文内容的目次页。 插图和附表清单报告、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次页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表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汇集表,应置于图表清单之后。 6 主体部分 格式 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可由作者自定,但一般由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双。 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篇(或部分)必须另页起。如报告、论文印成书刊等出版物,则按书刊编排格式的规定。 全部报告、论文的每一章、条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划一,层次清楚。 序号 如报告、论文在一个总题下装为两卷(或分册)以上,或分为两篇(或部分)以上,各卷或篇应有序号。可以写成:第一卷、第二分册;第一篇、第二部分等。用外文撰写的报告、论文,其卷(分册)和篇(部分)的序号,用罗马数字编码。 报告、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序号可以就全篇报告、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长篇报告、论文也可以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 l、图;表2、表;附注 l);文献[4];式(5)、式()等。 报告、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由书写、打字或印刷的首页开始,作为第l页,并为有页另页。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入页码。可以将题名页、序、目次页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 力求不出空白页,如有,仍应以有页作为单页页码。 如在一个总题下装成两册以上,应连续编页码。如各册有其副题名,则可分别独立编页码。 报告、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 A。 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 A1;表B2;式(B3);文献〔A5〕等。 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 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正文 报告、论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对正文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编排序号(见)。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 表应编排序号(见)。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 附注序号的编排,见。表内附注的序号宜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象的右上角,如:×××1),不宜用星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和物质转移的符号相混。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缩略调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因“-”可能与代表阴性反应相混)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 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见),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示例1:---------------------------(1) 示例2: ----------------------------------(2) 示例3: -------------------------------(3) 小数点用“.”表示。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数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对于纯小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 示例:应该写成94 567; 325不应写成94,,567; .314,325应注意区别各种字符,如:拉丁文、希腊文、俄文、德文花体、草体;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字符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上下角标(特别是多层次,如“三踏步”)、上下偏差等。 示例:I,l,l,i;C,c;K,k,κ;0,o,(°);S,s,5;Z,z,2;B;β;W,w,ω。 计量单位 报告、论文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中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附录 B所列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符号和缩略词 符号和缩略词应遵照国家标准(见附录B)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中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固体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印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一一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结论 报告、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致谢 可以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 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成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参考文献表 按照 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 7 附录 附录是作为报告、论文主体的补充项日,并不是必需的。 7. 1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报告、论文后,也可以另编成册。 a. 为了整篇报告、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建议可以阅读的参考文献题录,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b. 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c.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d. 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e. 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的各种序号的编排见和。 每一附录均另页起。如报告、论文分装几册。凡属于某一册的附录应置于备该册正文之后。 8 结尾部分(必要时) 为了将报告、论文迅速存储入电子计算机,可以提供有关的输入数据。 可以编排分类索引、著者索引、关键词索引等。 封三和封底(包括版权页)。 附 录 A 封面示例 (参考件) 附 录 B 相 关 标 准 (补充件) GB 1434-78 物理量符号 GB 3100-82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 3101-82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 GB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 GB 力学的量和单位。 GB 热学的量和单位。 GB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 GB 光及有关电磁辐射的量和单位。 GB 声学的量和单位。 GB 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GB 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GB 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的量和单位。 GB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 GB 无量纲参数。 GB 固体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丙煜。

316 评论

相关问答

  • 法制与社会期刊论文格式

    《法制与社会》质量一般,你可以发1-2个版面的短篇论文,一千元之内搞定。五个版面有12000字了吧,太长了,浪费钱。

    刘二蛋蛋蛋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社会学研究杂志的格式

    学年论文格式和要求一、论文结构:1,标题;2,作者姓名;3,中文摘要;4,关键词;5,正文; 6,注释及参考文献;二、打印纸张规格:A4纸;三、字体,字号(1)

    冒冒爱雨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法学研究期刊格式

    法学的论文格式 导语:法学论文都有其固定的格式,想要写出高水平的法学学术论文,不仅要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坚实的法学专业基础知识功底,还要掌握一定的论文写作技巧

    小小米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社会科学期刊格式

    cssci论文格式 CSSCI一般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 1、 封面: 下载统一封面,指导老师栏暂时不填

    zhuhuals200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社会学研究期刊论文格式

    一般来讲,一篇毕业论文主要包括有这样的几个部分,比如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和参考文献。

    Yun云2870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