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3

武汉徐东居佳伴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世界当代史论文题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傻傻的双子

已采纳

耐不活哟。。。 抄人家的算咯 真的

104 评论

尚同家园

凯末尔改革成功的原因

83 评论

密室娱乐小伙伴

研究世界近现代史的三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影响,及应有的启示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冲突,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从新航路开辟到经济全球化 .

119 评论

tiankongch

北京大学 北大世界史泰斗马克尧,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地区史、国别史(欧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封建社会形态的理论、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研究论文、著作或成果:1.《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2.《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3.《英国封建社会研究》。 朱孝远:中古史尤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君主制及近代欧洲的兴起。可参考《近代欧洲的兴起》、《欧洲涅磐》、《伊丽莎白女王》及相关讲义。 彭小瑜:教会法、罗马史、拉丁语。现主编商务版《西学研究》。 何顺果:美国史、欧美近代史,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有深刻理解。著作《人类文明的进程》、《美国边疆史》。 高 毅:法国史、欧美近现代、18-19世纪的欧洲。可参考《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文化》、《近代欧洲的分与合》,近译《福柯的生死爱欲》。 王红生:亚非拉现代史、印度史。 董正华:现代化研究,主要是东亚方向。可参考商务版《现代化研究》。 人民大学 李世安,著名世界史教授,人大世界史的老教授。研究重心为世界近现代文明史、美国人权史、资本主义发展史、欧洲一体化史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等方向。《世界当代史》《世界现代史》找来看看 王皖强,现在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西方思想文化史。刚40岁,担任博士生导师好几年了!讲课风趣幽默,逻辑很强,很有学术前途 徐浩(戴逸的学生)长期从事西欧中世纪史、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史、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和史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正是年轻有为,有自己的一套!对学生要求很严,上学期,要求一星期一篇论文,这学期没人敢选他的课! 孟广林(马克尧的学生)主要从事西方封建政治史、文化史与中西历史的比较研究 陈海宏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世界史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兼秘书长。 主要从事世界史和美国史的教研工作,专攻美国军事史。现已发表专著2部、译著5部、主编或参编12部,各种文章60余篇。主要有:《美国军事史纲》,北京长征出版社1991年版;《美国军事力量的崛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04 评论

S君临天下

英国“殖民帝国主义”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不知道对不对,我背书的,应该有点差别的,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上述国家工业化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些国家的特点有,但是不能那么简单的描述的,接下来,我来说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些国家的大致特点吧!工业革命先在英国开始,结束,英国先进入“蒸汽时代”的,接下来,工业革命传到欧美国家,在法国,小农经济,企业分散经营,高利贷资本的发达,导致劳动力少,市场狭窄,新技术推广困难,资本缺乏,等等阻碍了法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美国,美国本土的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际环境优越,少收战争之害,大量欧洲移民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未经历封建制,少受封建制的阻碍,因此,美国的工业革命发展迅速。在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开展,所以之后就有了德国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在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两次工业革命这几个国家的工业发展了。至于列举12~19世纪西方七次经济革命及其中心地域,这个题目,似乎没这么多的地区吧!我只知道,有这么多的经济革命吗?我只知,14~15世纪经济中心在地中海西岸,主要在意大利,接下来在大西洋的东岸,欧洲西部(这个时间应该是在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的西岸,即美国,第三次工业革命,大西洋与太平洋并重!至于12世纪的中心,会不会在地中海的东岸呀!我的猜测,那是亚欧交往就集中在此地,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地中海地区后,欧亚交往减少,便有了新航路的开辟!!!天呀!我不知道了,只能知道这些了!

221 评论

馒头笑开了花

英国“殖民帝国主义” 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 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 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不知道对不对,我背书的,应该有点差别的,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上述国家工业化的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些国家的特点有,但是 不能那么简单的描述的, 接下来,我来说说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些国家的 大致特点吧! 工业革命先在英国开始,结束, 英国先进入“蒸汽时代”的, 接下来,工业革命传到欧美国家, 在法国,小农经济,企业分散经营, 高利贷资本的发达,导致劳动力少,市场 狭窄,新技术推广困难,资本缺乏, 等等阻碍了法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美国,美国本土的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国际环境优越,少收战争之害,大量欧洲移民 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未经历封建制, 少受封建制的阻碍, 因此,美国的工业革命发展迅速。 在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 工业革命的开展,所以之后就有了 德国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在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这是两次工业革命这几个国家的工业发展了。 至于列举12~19世纪西方七次经济革命及其中心地域,这个题目, 似乎没这么多的地区吧! 我只知道,有这么多的经济革命吗? 我只知,14~15世纪经济中心在地中海西岸, 主要在意大利, 接下来在大西洋的东岸,欧洲西部(这个时间应该是在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中心开始转移到, 大西洋的西岸,即美国, 第三次工业革命,大西洋与太平洋并重! 至于12世纪的中心,会不会在地中海的东岸呀! 我的猜测,那是亚欧交往就集中在此地, 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地中海地区后, 欧亚交往减少,便有了新航路的开辟!!! 内生型工业化模式——英国和美国 英国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革命是自发产生和进行的,这种模式一般被称为内生型工业化,这是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模式,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英国的工业化是在已经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先是圈地运动,使英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率先在农业上实现了商品化生产;农业的先行发展使人口得以持续增长,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充足而又廉价的劳动力。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加上广大世界市场的开辟,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而蒸汽机的发明,正式揭开了工业革命序幕。技术革新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纺织业为先导部门,采矿业和冶金业与其并行发展,带动了其他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工业化逐渐扩散到各工业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业中。利润的驱使,使英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不再占优势地位,工业和贸易及交通运输业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对英国人来说,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几乎是浑然一体,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工业化。 美国工业化的动因主要来自内部压力,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化模式的延伸。因为美国有灵活的经济体系和政府强有力的指导政策,对工业快速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美国在英国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化内部创新,建立了更先进的生产模式。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776年独立以来,依靠国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特别是进行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在短短的200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技术实力最强的国家,而且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首先,美国人创立了新的工厂体制。美国工业化时人力匮乏,但土地广大,水利资源丰富。于是,他们把原来一些分散的制作过程加以合并,实行新的分工,然后将制造某一商品的所有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并置于统一的管理之下。这种工厂制需要巨额资金,于是,组织有限公司成为解决资金的主要渠道,某一公司根据法律取得营业执照后,便可以从许多较小的投资者手里筹集资本,股东们只负“有限责任”,他们对公司的债务只按其所占有的股份比例承担责任。这种股份公司成为美国工业化的基础。 通用制是美国的另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通用制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产生“规模生产制”。在此之前产品是由工匠一件件制作的,而通用制的出现则使得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和大量投放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此外,美国远离欧洲大陆,不易受战乱的影响,而且还可在欧洲列强混战时获得若干订货的好处。结果,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不仅迅速地成为彻底的工业化国家,而且成为了世界主要的超级大国。 英美两国的发展还有许多共同点,除了它们都属于一种内生型的工业化模式外,语言、文化、政治传统、以及宗教信仰方面类同,都占有十分广阔的市场,有一个适宜工业化发展的政治机构和相应的社会组织,都能获取工业化所需的原材料。所以通常人们把英美两国的工业化模式合称英美模式。 (二)中间型工业化模式——法国 法国模式是一种介于内生型和应激型两种模式之间的类型。法国的工业化走了一条十分曲折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独有的法国模式。首先,在近代初期,法国在各方面与英国相比一直处于上风,甚至在工业起步阶段法国的条件也并不比英国差,然而,法国却未能成为“第一只变成青蛙的蝌蚪”。法国各方面的条件与英国有点类似,采取自由放任的宽松政策是机械模仿英国的经验,法国的特殊国情在于,它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前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就一直拥有较为强大的国家政权,但这些政权并未成为工业化的促进力量,反而在很多时候成了发展的障碍。于是,法国社会把建立民主体制视为经济发展的前提,而建立一个民主政府却引起了反复和剧烈的社会动荡,没有稳定的环境,法国以建立政治民主体制为先导的方式最终不仅未能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反而在某种特定的阶段阻碍了法国经济的起飞。当法国意识到政治上、经济上的自由放任发展模式实际上已经过时后,才探索如何将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当世界市场上已出现了一些领先国家,其余国家在竞争方面就不可能拥有与它相同的条件和地位。于是,要依靠某种经济之外的力量来帮助本国经济发展,而这种力量就是政府。此后的德国和日本依靠政府的力量取得了成功。它们得益于法国的探索——在一国经济起飞之际,其政治变革应追求一个能暂时适合经济发展的体制而不是一种绝对民主体制。 (三)政府主导型工业化模式——德国和日本 另一欧洲工业强国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法国工业化之后,其经济起飞时间相对较迟,德国通常被称为工业化第二集团的追随者,比美法等国工业化晚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它们吸取了法国摇摆不定的教训,利用有效的社会军事组织形式,创立了一种成功的模式。建立了干预性很强的政府和一个主动积极的官僚体系。德国政府在其工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德意志政府的努力,德国在19世纪末终于成为一个实力强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而在亚洲东北部的日本,则是在明治维新后,通过明治政府的强力引导,在很短的时期内实现了现代经济的转轨,一方面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加速本国工业建设,一方面对外扩张、掠夺他国财富,通过一种血淋淋的方式也挤进了列强的行列。 德日两国工业化都快速进行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它们的工业化过程有许多共同点。德日两国都是工业化第二集团中的主要国家,在发展的模式上,选择了应激型也就是政府主导型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其发展势头却超过了几乎所有的第一集团国家。这中间有很多因素,除了政府的作用和对教育的重视外,德日两国的企业卡特尔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两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企业卡特尔化成为工业化的一种主要趋势,表现出工业化发展对规模经济的要求,没有规模,就无法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 德日两国在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彻底现代化,也是在二战以后借助于外力完成的。正是1945年后美国对这两个国家进行的强制性民主改造,其现代化任务才得以彻底完成,而这也是德日两国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所以,也可以说,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之后,德日等国由最初强权推行的赶超模式最终还是回到了民主体制下和平发展的道路。 俄罗斯的找不到 第2条问题也找不到

31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世界古代史论文题目

    依我看,齐世荣版六卷本世界通史教材《世界史 • 古代史编》上、下两卷,就是很好的世界古代史的参考书。它较全面地体现了考纲所规定的考查范围。建议楼主在使用时应对照

    甜甜婉儿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世界近代史小论文

    新罗马帝国的崛起

    竹林听雨5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世界古代史论文选题

    论述郡县制的沿革及秦始皇所推行郡县制的具体内容并评价其历史作用 秦始皇(公元前259—221)姓嬴,名政,为秦庄襄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吒风

    鲜嫩的小豆芽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世界当代史论文题目

    耐不活哟。。。 抄人家的算咯 真的

    武汉徐东居佳伴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世界现代史论文题目大全

    研究世界近现代史的三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影响,及应有的启示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冲突,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从新航路开辟到经济全球化 .

    pang小妞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