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2

有前有钱
首页 > 职称论文 > 关于听觉障碍儿童毕业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张小繁繁繁

已采纳

教师可以提供辅导,然后也应该多关心孩子,应该了解孩子平时的一些习惯,应该尊重孩子,同时也应该多鼓励听障儿童。

141 评论

星无畏惧

宝宝听力出现障碍作为家长的一定会很着急,也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会给宝宝造成很大的压力,也会影响到家庭的生活。那么宝宝听力有障碍怎么办?1.早期佩戴助听器患者的听力还在发育阶段就可以佩戴助听器,可以利用部分听力,加上一些语言的训练,可以让一些听力障碍的孩子做到聋而不哑,让孩子尽可能的能与同龄人交流。2.人工耳蜗如果孩子的听力比较差或者用助听器没有什么效果,就需要给孩子做人工耳蜗。传统的耳蜗手术切口比较大,引起的并发症也比较多,可以做微创人工耳蜗一直,这种技术切口就比较小,孩子也没有那么痛苦,同时恢复也比较快。3.配合良好的听觉训练为了孩子能够达到听力和语言的恢复效果,除了用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之外,在术后也要做好康复训练,定期还要进行评估,适当进行调整,这样康复的效果能达到最大。在治疗的同时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然孩子会觉得自己和同龄的孩子有不同,他们心理容易变得自卑。对待听力障碍的孩子,家长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

105 评论

我的宝贝叫小啦

手语沟通法指听觉障碍者以手语作为交往手段的沟通方式,也是听觉障碍者最自然的沟通方式。早在人们还不了解听觉障碍者可以学习说话之前,手语是他们的主要沟通方式。手语的操作方式是表达者以手势代替语音(以手代口),接受者则以视觉察看手势的比划(以目代耳)。手语包括用手势表达思想、进行思维的手势语和用手指的指式变化代表字母、按拼音顺序依次拼出词语的手指语。 口语法是听觉障碍者的沟通方法之一,是指以口头语言作为交往的手段,主要教听觉障碍者利用残余听力和读话技能接受外来的信息,利用视觉、触觉和残余听力学习说话来表达思想感情。

229 评论

jessica-qn

听觉障碍 - 心理特点认知特点(一)感知觉特点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损失,所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一是指我们在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来加工信息时,由于缺少听觉的参与而使信息变得不完整。 视觉的优势地位,由于听觉上的障碍,聋生的眼睛就成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儿童观察敏锐,辨别细小物体或远处物体的技能高于听觉健全的同龄幼儿。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聋童在一年级时,视觉反应速度比正常儿童慢,但到了三年级,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与正常儿童的差距缩小了,到了六年级时,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甚至超过正常儿童。 缺陷补偿 听觉损伤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而缺陷补偿可以帮助聋童发展语言。例如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中,通过眼睛观察说话者发音时口形和舌位的变化,利用触觉和动觉感知发音时是否送气、声带是否振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参与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 视觉等其他感官对听觉缺陷的补偿作用还是有限度的,不能完全取代听觉。因此,在缺陷补偿的同时,不能忽视听觉障碍学生听觉技能的培养。(二)注意的特点 在整个学龄期,听力障碍儿童注意的两个方面的发展都比正常儿童缓慢,且无意注意占优势。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突然出现的事物和有明显变化的事物都会引起听觉障碍儿童的无意注意。为了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有意注意,使其能更集中的参与到康复、训练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具和活动场所的新颖性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学习、活动变成一件有兴趣的事情,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有意注意。(三)记忆特点 1、无意记忆占优势:学前期的听觉障碍儿童可能对背诵儿歌等需要有意记忆参与的活动会有困难,但是如果活动是他们感兴趣的,那么他们对这个活动的印象会比较深刻,比如游览动物园等。语言康复和训练就是要利用他们无意记忆的优势,来发展语言和培养有意记忆。 2、如何促进有意记忆: 在活动中培养。鼓励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有意记忆依靠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积极情绪的反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成就,唤起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培养有意记忆的目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实验表明,多种感官参与的记忆,其记忆效果要好于单凭一种感官的记忆。 3、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材料,而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言形式的记忆。由于听觉损伤,听觉障碍儿童主要以形象记忆为主。培养学生的语词记忆,要依靠其形象记忆,在依靠形象记忆帮助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语词记忆。

150 评论

小牛丫头

由于听觉障碍,听觉残疾儿童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健听儿童的特点。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由于听力损失,听觉残疾儿童的语言形成和发展滞后是显而易见的。

听障儿童表现出固执、自我中心、缺乏内部控制力、易冲动和易受暗示等特征。由此可见,听障儿童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为脾气倔强、好冲动、好动、好奇。虽然正常儿童也有这些特点,但是听障儿童表现更为强烈。另外,听力损失严重及全聋的儿童常感到自己孤独,没有朋友,在学校不快乐。

听障儿童由于听力的丧失,行为活动会受到某种局限,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某种程度的损伤,加之来自周围环境发来的冷遇、歧视,甚至欺凌与侮辱,自尊心的挫伤,会加重他们自信心的丧失,产生一种负性心理,严重影响他们身心发展和缺陷的补偿,这种相互影响,往往会在他们身上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对听障儿童的教育,首要的问题就是恢复他们的自尊心,补偿他们的自信心。

由于听障儿童分辨语音的能力实在太差,所以本机构的专家建议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语言环境,避免出现太多、太杂的声音。与一般孩子的成长方式不同,听障儿童需要的是从单一到复杂,从片面到立体的学习过程。因为复杂声音对普通孩子是助益,可对他们是负担。

在这方面,家长教师要逐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缺陷,同时要使他们明确感觉听力的补偿作用,并通过榜样教育激励他们能够避短就长,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争取获得较好的成功。

应在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缺陷的同时,多从积极方面去鼓励和表扬他们的任何一点小的成功,而且还要注意经常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才能。

321 评论

相关问答

  • 听力障碍儿童与老师论文题目

    1、城市小学中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资料多,好写;题目可限制在农民工子女上:城市小学中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爱吃肉的饭团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智力障碍儿童论文文献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

    幸福的考拉72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智障儿童教育的论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 教育 事业,对特殊 儿童 的教育也进一步发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特殊儿童的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特殊

    菁菁super5ma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幼儿园障碍研究论文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论文 20世纪70-80年代,教师专业化开始被国际教育界广泛关注,至今方兴未艾,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之分析。我国学术界

    壁虎荡秋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儿童阅读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导语:“教育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狭隘的情感,也不是个人知觉情绪的反映,它超越了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下面是

    言小旭他妈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