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32

劲草黑锅
首页 > 职称论文 > 人民日报评论性的文章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阳光通宝

已采纳

人民日报文章中写道:为公共利益计,为解决民生计,地产商是时候释放最大善意,而不应只打自己算盘、囤地居奇、赚尽最后一个铜板等。拓展资料: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报纸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里庄创刊。时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为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同时担负党中央机关报职能。毛泽东同志亲笔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名。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人民日报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并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号。1992年,人民日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报纸发行1、发行工作党中央对人民日报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为发行工作注入了动力。中央办公厅每年都下发《通知》对人民日报发行工作做出指导,中央宣传部每年都召开会议对人民日报发行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这些都为人民日报做好发行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2、、国内发行1948年6月5日,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日报》正式出版。首版头正下方有“创刊号”3字,右侧横排右起写明:“1946年五月十五日创刊”等信息从创刊号未写明报社所在街道名、门牌号看,可能与当时逐渐紧张的战争气氛有关。报社编辑部还带有明显的军事机关性质,实际上编辑部也确实与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指挥部相邻。3、全球发行《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于1985年7月1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综合性中文日报,是海外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途径,也是沟通海内外进行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特别是在香港,台湾等地具有影响力,是香港同胞及台湾同胞了解中国大陆发展的途径,2015年全年日均发行量基本稳定在230万份。

324 评论

Q小茗同学

两者都属于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代表报社,报社是机关报集体,机关报的机关是中共中央。评论员文章比社论规格看似略低,其实不低,都是精心之作,需要层层把关。评论员文章可以理解为职务作品,历来的作者有地位极高的,如毛刘周及若干个中宣部长。评论员文章完全代表报社,文责由报社全负。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是评论部(或相关部)组织的评论,可以由评论部内人员撰写,也可以向合适的人、权威部门约稿,还可以是来论,来论是自发来稿(投稿)。人民时评可以理解为个人作品。人民时评的观点不完全代表报社,文责由报社和作者共同承担。

扩展资料

人民日报的职能解释

人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展现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舞台,人民日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记录中国社会的变化,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社论在不同的时期对中国大陆政治都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社论往往改变了中国大陆的历史。《人民日报》除了为外界提供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及观点等直接信息外,其社论亦反映了中共中央对事件的处理意见。

人民日报通过刊登特约评论员文章,以委婉的手法传递北京官方对国内和国际事务的看法。国内外政情观察家通常会从《人民日报》内文章的一字一句探求中共中央想表达的真正含义以及某些中国所独有的政治讯息。人民日报刊登文章的位置远比文章内容重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234 评论

七七七绮哥

前后两者都属于人民日报的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代表报社,报社是机关报集体,机关报的机关是中共中央。评论员文章可以理解为职务作品,历来的作者有地位极高的。评论员文章完全代表报社,文责由报社全负。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是由评论部或者相关部门组织的评论,可以由评论部内人员撰写,也可向合适的人,权威部门约稿。人民时评可以理解为个人作品,其观点不完全代表报社,相关责任由报社和作者共同承担。

控制资料:

办刊相关职能:

《人民日报》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传播国内外各领域的信息,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日报》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深入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先进事迹,高唱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30年来人民日报海外版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在外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日报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展现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舞台,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记录中国社会的变化,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

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在不同的时期对中国大陆政治都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除了为外界提供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及观点等直接信息外,其社论亦反映了中共中央对事件的处理意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195 评论

missohmygod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代表报社,报社是机关报集体,机关报的机关是中共中央。评论员文章比社论规格看似略低,其实不低,都是精心之作,需要层层把关。评论员文章可以理解为职务作品,历来的作者有地位极高的,如毛刘周及若干个中宣部长。评论员文章完全代表报社,文责由报社全负。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是评论部(或相关部)组织的评论,可以由评论部内人员撰写,也可以向合适的人、权威部门约稿,还可以是来论,来论是自发来稿(投稿)。人民时评可以理解为个人作品。人民时评的观点不完全代表报社,文责由报社和作者共同承担。

308 评论

sunhui3650

代表官方的声音。

121 评论

兜里五块糖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文章《媒体称领导干部重应酬轻学习会助长社交庸俗之风》,再提学习重要性,认为“领导干部减少应酬、勤于学习,不仅是个人的生活安排和精神追求,也是岗位要求和工作责任,事关社会风气的引领和干部作风的价值导向。”号召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学而不怠,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弘扬优良作风、提升工作能力,不负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笔者联想到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与新任市委书记座谈时,勉励他们把学习作为工作与生活的习惯,多读书少应酬,善于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虚心向先进学习。 读书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用读书助推学习习惯养成,借助读书把学习升华为精神追求,培养成第一爱好,内化为自觉行动,无疑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读书做到“三要”很重要。要多读书。把空闲时间用来多读书,自然就少一点时间抽根烟、喝口酒、吃顿饭。把心思和精力完全转移到读书上,内心多一份澄净,品行多一份守护,自然就少一些杂念,少一些无谓的应酬。毛泽东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要有这种如饥似渴、嗜书如命的精神,让书籍充实自己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能力。 要爱读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养成习惯最好的保障。如果不爱读书,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读书,不是把读书当成一种兴趣爱好来培养和对待,那么读书就成了一种附加的任务,只会被动接受,甚至会消极排斥,很难持之以恒,最终结果只能是书也不爱读,读也读不好,好也好不到那里去。要善读书。善读书就是善于挤时间读书。有些领导干部总是感叹没时间读书,而其实就像鲁迅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时间是绵延不绝、毫无罅隙的,任何时候只要你去抓总会抓得到,哪怕只有一秒。善读书就是善于博览群书。要相信“开卷有益”,不论杂志还是报刊,不管小说还是散文,它们都有自己的价值,读起来就会有收获。善读书就是善于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如是说。

105 评论

zzyunicorn

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在英文中,社论称Leader。又称Editorial或Leading article,前者指的是“总编评论文章”,后者则有“首席评论文章”之意。美国作者史本沙尔在《社论写作》一书中认为:“社论是一种事实与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为了娱乐,并影响公众,也为了要解释新闻,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其重要性。”

在我国较权威的新闻评论学著作中,社论的定义为:“代表编辑部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又对此定义做了补充:“(社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政党、社会政治集团或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政党机关报的社论一般代表同级党组织的意见。” 我国老一辈法学家,政治学家,新闻学家张友渔对于社论也有过较为详尽的研究和概括。他认为,社论“为报纸上之评论,而由报社中人所撰,是以代表报社之意见者也。故可为之下定义曰:社论者,代表报社的意见之论评也。详言之,则为:社论者,代表报社之意见,对于时事有所解释、批判及主张,以期指导读者之论评。”另外,张友渔又从“新闻性”、“针对性”、“指导性”等方面阐释了社论的主要特征,他的学术观点对于后世的新闻评论以及社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学者刘大保在《社论写作》一书中综合了张友渔以及当代国内新观点,对于社论做了如下界定:“社论是代表媒体(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编辑部和媒体主办者对重大新闻事件或时事政治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称为‘本台评论’。媒体的社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的政党、社会集团、社会阶层对即时发生的新闻事实或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舆论发生重大的影响。” 在当今新闻传播学教育中使用率较高的复旦版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中,丁法章在《新闻评论学》一书也对社论作了如下界定:“社论(从选题和写作要求上来讲)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阐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重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朴实、鲜明。(从作用及注意事项上来讲)社论是报纸的灵魂与旗帜,它体现报纸的方向。党的各级领导经常通过自己的机关报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引导舆论,指导实践。它是一种最重要的评论形式,被人们称之为“党报的元帅”。发表社论,一般要经同级党委或有关部门审定。由于规格高,影响大,要坚持少而精。

报刊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用的一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报刊上的社论数量偏少,评论员文章则有日渐增多愈显重要的发展趋势。

评论员文章的规格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它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常用的属于中型的重头评论,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喉舌的作用。它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必要时可升格为社论。

本报评论员文章

由本报评论员撰写或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它作为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旨在体现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为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形式,“特约”即标明系社外人士所写,也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一般不署名,必要时也署名。由于它来头大,块头也大,有人称它为“超重型评论员文章”。

观察家评论

为评论员文章的另一种形式。通常用于重要的时事评论。以观察家的身份出现,使得评论显得客观和具有权威性。

105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22

    2022.1.17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1、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 2、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

    燃情咖啡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文章

    2016年5月5日。2016年5月5日新京报发表社论《警惕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反市场化”》,大力为医疗市场化改革辩护。称“青年魏则西之死与医疗市场化无关”、“民营

    闪灯背后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人民日报评论性的文章

    人民日报文章中写道:为公共利益计,为解决民生计,地产商是时候释放最大善意,而不应只打自己算盘、囤地居奇、赚尽最后一个铜板等。拓展资料: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

    劲草黑锅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app

    可以多关注下人民网和新华网还有半月谈。这些网站都有时政信息,您平时多积累一些,在考试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的作答。申论考试时要从阅读给定材料入手,在归纳概括、综合

    708带你去吃吧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21

    1、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1月24日)出版的

    Chowhound壹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