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5

易火贝木
首页 > 职称论文 > 南方周末报社总编辑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雨神的女儿

已采纳

是有些人有非议,主要是各自站的角度不同,也可以说是对事物理解不同而引起;其实,南方周末还是很多人喜欢看。特别是老同志。

167 评论

苏州大高中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南方周末最为鼎盛的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现在的南方周末在敢言和能言这两方面都不及当时。原《南方周末》记者陈菊红说:“那些金子一样的日子,闪亮得让人不敢相信”。当年的《南方周末》可以说引领了一代中国新闻人的新闻理想,被称为“最有良心”的周报。《南方周末》当时的口号是“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新闻梦在姹然一现之时,中国传媒人恍若隔世,孩子气十足。过犹在目的1999年新年致辞《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至今仍然有着令人吃惊的打动心灵的力量。 而现在的南周,已经不复当年盛事,作为骨血的主要编辑记者也纷纷出走。05年,南周有一次较大规模的记者出走,《南方周末》城市版主编陈菊红,头版编辑方三文,消费广场主编曹西洪已经递交辞职报告,记者李玉宵,杨海鹏,翟明磊,贾明,朱强,杜卫东,甄茜,江华,贾明,周浩明确离职意向。而更多的人说的是——南周堕落了。现在的南周,口号是“在这里,读懂中国”,比较两个口号可以明显发现定位的不同。原本南周的煽情和人文主义结合的很好,而现在的南周煽情的成分更高。所谓西式的报道风格,并不应该成为批评的理由,新华体的僵化是成为共识的,既然公认华尔街日报体好看,那么为什么不学习?无非是把新闻做得好看一点的一种方式。我想类似的批评根本在于南周所摆出的精英姿态,一副启迪民智的样子。但是新闻媒体应不应该担任引导者和教育家的职责,并没有定论。虽然我反感媒体以教育家自居,越俎代庖,但是以媒体的影响力,如果能客观起到积极作用未尝不是好事。南方周末始终是中国最好的报纸,集中代表了中国新闻从业者的新闻理想。一旦发生重大事件,最有勇气接近真相的媒体中总有南方周末的身影。这一点毋庸置疑。非议是希望它更好,甚至希望回复十年多前的辉煌,不必困惑。像南周这样的媒体,注定要与体制内的种种斗智斗勇,同时经历市场的风浪,这是艰难的营生,不能要求它永远保持最高水准。

241 评论

猴子kami

嫣字女字旁换成三点水念什么 漹 yān 部 首 氵 笔 画 14 五 笔 IGHO 基本释义 古河名。a.在今中国山西省西部;b.为今中国湖北省宜城县蛮河。嫣不要女字旁读音 嫣不要女字旁读音: 焉[yān] [字义]: 1.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不复出~。2.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3.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置土石?4.文言助词:又何戚 有个繁体字,嫣去掉左边的女,右边加个报耳旁是什么字 鄢 yān 基本字义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焉陵县一带。 2. 姓。 鄢烈山,著名杂文家、时评家。1952年生于湖北省仙桃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级编辑、南方周末报社总编辑助理。迄今已出版《冷门话题》、《钢丝上的中国》等时评集20种,作品《一个人的经典》获中国作协举办的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杂文散文项)。 今年年底,鄢烈山要从南方周末退休了,办公室两柜书,他还没有想好搬到哪里搁放。在办公室里,他不时站起来,翻翻堆在沙发上、地上的那些书,说这本看了个大概,那本还没读,书实在太杂,“我都不记得自己读什么书了。”实际上,办公室和家里两个书房的书,是鄢烈山从上大学起就开始收集的,有他喜爱的中国古典文学,也有“为了工作而读”的大量政治、历史、法律、经济类书籍,书店里见得到的、见不到的,许多书可在这里见到踪影。对于近期看的书,或许因为庞杂和量多,他有时记忆不清;但对于自己早年读书的经历,他却清晰到连童年连环画里的一句话也记得。 书不是根据兴趣看的 “我平时什么都看,不完全是选择我喜欢的。”鄢烈山边和记者聊边整理书桌,把一些书拿起又放下。他说,生活的时代和家庭环境决定了自己读什么书,不可能完全出于自己的喜好,在他经历的年代里并没有多少自我设计和选择的机会。 鄢烈山儿时的愿望是做科学家。那时家穷,姐姐出嫁后,他回生产队挣工分,初三辍学,“夜里一个人哭,知道没可能做科学家了。”后来因家庭成分好,是贫农,1973年被推荐上了中师,“16岁到25岁,学习能力最强的10年都献给了‘文革’。”到1977年恢复高考时,因为政策限制,他只能上师范类大学。 大学里,鄢烈山的专业是中文,他喜欢古典文学,特别是元曲和南戏,到现在,每年也会读一读《西厢记》、《牡丹亭》,读古诗词曲赋和戏剧,“是一种享受,心里觉得很熨帖。”从北师大毕业后,他本想做老师,却被分到 *** 机关,工作是写简报、领导讲话稿之类。后到《武汉晚报》做时评和杂文编辑时,已过而立之年了,“职业是自己不能设定的,想当科学家,当不了,想做老师,做不了,只能根据可能的社会条件,往高处走。”从在 *** 机关工作开始,他就很少读文学,侧重读政治、法律、历史和经济类的书籍,“读书当然最好有一门专长,比如法律、经济,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没有在广博的基础上求专深,这是我读书的教训,到如今野狐禅一个,什么都知道一点,都知道得不多不深;年纪一大记忆力变差,后悔也晚了。” 而现在,因为时间紧,鄢烈山读书常交叉著读,不时把自己读了部分、并未读完的书从书柜中翻出继续读,有些读著又放下了:《第三帝国的兴亡》20年前看过,因为对其中的许多细节遗忘,又开始重读;亚当·斯密的书,现在翻译的版本语言流畅,于是又找新版本来读;钱穆的《国史大纲》,翻了个大概;《古拉格群岛》三本读了一本,知道一些,就没再读下去;而《孙中山选集》、《美国宪法》、《人权宣言》等书,“通读过,写文章要用时又会看一看。” 翻著翻著,他感叹:“杂郸家,杂文家,看的东西就是杂。” 读书因为好奇,也因为好胜 说到小时候的读书经历,鄢烈山记得清晰,“从读书这个角度讲,我是幸运又不幸的人。不幸是家里没有条件让我读书,幸运的是,家里是贫农,我才有机会上中师。和兄弟姐妹比起来,我毕竟还上了大学啊。” 因为父母没文化,从小家里没一本书,所以任何一本能见到的书,鄢烈山都要弄来读。他记得小学三年级看的第一本娃娃书《哪吒闹海》,里面有一句“一人......>> 有个繁体字,嫣去掉左边的女,右边加个报耳旁是什么字 鄢,yan第一声。 1、古诸侯国名。 2、姓氏。 姹紫嫣红的姹去掉女字旁换上言字旁念什么治 诧 拼音:chà 意思:1. 惊讶,觉得奇怪:~谔。~异。惊~。~为奇事。 2. 诳,欺:甘言~语(甜言蜜语,诳人的话)。 象嫣,娜字这样女偏旁字具体有哪氐 嫤 妧 妤 婠 婼 姮 妡 媤

320 评论

中国作家林建

范以锦。他是中国报业最杰出的传媒领袖,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中坚力量。在“南方号”航母上他指挥若定,带领南方报业集团走出一条多品牌战略、“龙生龙,凤生凤”的滚动发展模式的道路。 范以锦的办公室位于集团大楼五楼的角落里,据说这里的大门永远向集团员工敞开着,谁有什么想法、意见或烦恼,都可以径直闯进社长办公室找范以锦聊聊,范以锦会耐心地扮演听众角色。 范以锦原任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从1998年成立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以来,全集团的广告营业额每年以两个亿的速度递增。2001年年底他就任社长时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三张报纸年广告收入过亿,当时《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才一年。2002年底,《21世纪经济报道》由周报扩展为一周两期,不但改变了中国商业报纸的竞争规则,也带来了收入上的明显增长。 范以锦认为当报纸具备了核心竞争力以后还得有所储备才可以成事,因此集团必须致力于打造强化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他的率领下,《南方日报》发行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省级党委机关报之冠、《南方周末》成为数百万知识分子的读本、《南方都市报》作为都市报群之翘楚已受集团委派开拓北京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广告营业额超过亿元大关,南方农村报、《城市画报》等子报子刊也是雄踞一方,为人称道,如此恢弘的气势使得“南方”二字万众瞩目。虽然其手下的一批名将已经在市场化程度日高的中国报业市场里声名卓著,但社会上却很少有人在意谁给了他们驰骋的天地,很少有人明白范以锦手上的“南方”帅印有多沉重。 作为南方报业的掌舵人,范以锦是南方报业“报系理念”、“多品牌战略”、“跨区域经营战略”、“人才战略”等一系列拓展战略的设计者和推动者。如今我们放眼中国,还没有哪家报业集团能叫响“报系”这样的新鲜词汇。“报系”的称谓,是范以锦提出来的,作为“南方号”航母上范以锦指挥若定,整个集团运作有序。范以锦作为领导者的角色定位已然非常明晰:刚柔相济,宽容与引导。这正是一种统帅风范。

325 评论

年少无知23

新任主编为向熹。 让一个在体制外毫无经验的干部,负责一个体制外的媒体,这是《南方日报》集团领导用人的失策。向熹此人纸上谈兵可以,但为人浮夸,不够坦诚。向熹曾欲到《南方周末》当记者,为江艺平所拒,理由是向熹与南报记者气质上有差异。《南方日报》的老人都会记得几年前的“七一晚会”,向熹朗诵一歌颂党的诗,未罢居然泣不成声,给人以大伪之徒的感觉。他那一套在体制内行得通,但在《南方周末》行不通。除非对南报彻底换血。问题是南报彻底换了血,魂魄将不复存在。 南报的内部冲突,实际上是体制内外两种文化的冲突。这次事件中,率先倒戈一击的是上海记者站的两个记者,杨海鹏和翟明垒,他们批评南报新任领导在内部事务中起码的知情权,居然对记者降薪一半这种大事,事先不沟通,事后不解释。在上海站对此质询时,也不予理会。按党报传统,这种事无须多解释;但按《南方周末》的传统,碰到如此大事,领导层会对大家说明,寻求谅解。向熹年纪虽轻,但一直深受体制内文化的浸润,自然不知南报的“理路”,把权力的分量看得太重,而轻视下层的反应。 引自网络

319 评论

相关问答

  • 济南日报总编辑

    济南日报,有氧文莱国联系我们都应该非常好的去管理,非常好的去关注。

    DD大小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南方网总编辑

    肖增建 [董事长兼总编辑]肖增建,网名“牧沐”,公司董事长兼网站总编辑。著名政论作家、评论家、剧作家、公共知识分子,凯迪网络创始人。出任现职前,原为专业编剧、制

    小韵子39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瞭望东方周刊总编辑

    韩松,生于重庆。1984—1991年就读于武汉大学英文系、新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及法学硕士学位。1991年进入新华社,历任记者、《瞭望东方周刊》杂志副总编辑、执

    景德镇瓷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南方日报总编辑

    找广州市邮政公司,或者拨号11185,邮局可以订报。

    喊我11就很好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南宁日报总编辑

    假的,首先人物的自我介绍就是假的,请大家再看看2007年3月19日的《南宁日报》和新华网广西频道的报道《坚持令人感动-记马山县公安局法医李生》。

    aibeibei13061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