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圆圆圆
抗震救灾中的“救人”暂告段落后,“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成为当前救灾的重中之重。对于这一当代人类最大规模的受灾群众安置工作,中央高度重视,并及时作出详细的部署和安排,而如何真正把安置工作做得妥善贴心,仍需举全国之力。 抗震救灾本身有其阶段性工作重点,而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则处于整个救灾进程中的相持阶段。这是最困难的时期,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其既关系到前段“救人”成果能否保住,更关系到下一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能否顺利展开;而从“以人为本”这一根本要求来看,则关系到劫后余生的百姓能否有尊严、有信心地走向新生活。也因之“兹事体大”,不可轻忽。 安置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安置工作具体琐屑,需要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而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效有序地展开安置工作,而非顾此失彼、忙中出乱,无疑是对救灾指挥协调性及政府行政效率的重大检验。 事实上,安置好受灾群众,无非是让他们“安身、安心和安定”。 所谓“安身”,就是要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水喝、有安全的住处。这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要求,而在数百里断壁残垣、数百万人失去家园的背景下,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所幸的是,中央的领导坚强有力。5月18日在住宅和城乡建设部的组织协调下,20个省区先期参与援建100万套过渡性住房,且“工期只能早不能晚,数量只能多不能少”,目前,一些建筑队已开始进驻施工;对于紧缺的帐篷,中央不仅下达了生产指标和到位期限,向国际社会公布了这方面的需求信息,而且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生产一线,极大地鼓舞了工人的生产热情;对于灾区群众维持日常生计的生活必需品,中央也详细分解了供给指标和到位期限,以保证百姓安身立命;而保证各类物资的公开公平发放,则是各安置点的重要任务,此事攸关百姓心理,不可小视。 灾区“安身”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就是灾后防疫和预防次生灾害。目前已超过8万的遇难和失踪人数、脆弱的地形地貌,都使这两项工作成为当前灾区“十万火急、绝不可麻痹”的大事。为此中央已从各地抽调了大批专门人才从事防疫和地质次生灾害方面的调研工作,而灾区戴口罩、灾区群众转移疏散的顺利展开,表明这方面工作行之有效,安置点的相关工作也需要常态化、制度化。 所谓“安心”,就是要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抚慰和思想疏导。救心与救身并重,是这次抗震救灾给世人的一个突出印象,折射出中国在救灾理念和实践上的巨大进步。这次大地震,数万人罹难,数十万人受伤,相当部分群众失去了亲人、家园和多年累积的物质财富,这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对这些受灾群众提供及时的心理疗救和思想疏导,使他们早日摆脱灾难恐惧和心理阴影,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者尤其是心理专家对受灾群众进行及时的灾后心理干预,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 所谓“安定”,就是要维护好安置点的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从一定意义上说,灾区群众的安置,就是社会秩序的重建。一些受灾群众从祖祖辈辈所熟悉的故土搬出,迁移到了一个新的陌生环境;一些受灾群众从偏处大山深壑的农村转移到了城镇,一些受灾相对较轻的城市接纳了为数众多的受灾群众,邻里关系、社区面貌可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熟人社会可能一下子变成了陌生人社会。同时,在构建新的社会秩序中,维护市场秩序尤其是物价稳定是一项紧迫的工作。这些维稳工作,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出现了不少未知的变数。而更多的,则是在新的环境下崭新的社会管理和治理课题。除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手段外,还是否需要创新?需要进行哪些创新?这些,都既需要及早想到,也需要及早做到。 需要提醒的是,安置工作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些是重合的,有些是交叉进行的,如“三夏”农时的抢收抢种,教育、工商、金融等重要行业的及时恢复生产等,如何统筹兼顾,科学衔接,整体推进,是对受灾地区各级党政部门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在高度信息化的时空环境下,在全国人民乃至全球目光的注视下进行的。因此,各项工作和相关信息都要公开透明。从事救援款项和物资管理及发放的部门及其工作者的工作要公开、公正、公平,要经得起公众和历史的监督。而承担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领导者,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又要具备与其所承担的任务相匹配的现代管理和治理的知识水平,从而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人民、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果如此,汶川的救灾安置工作,必将因高效有序而成为整个救灾工作顺利完成的强力支撑。 or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级强震。在这次地震中,不光是汶川,其他一些地方也在余震中受到伤害:四川死亡31900余人、受伤20.99万余人;成都4156人遇难;德阳10341人遇难;绵阳12149人遇难、68100人受伤;阿坝州2871人遇难;广元2586人遇难、21682人受伤;北川8410余人遇难、9430余人受伤;汶川2010余人遇难;陕西113人遇难、1921人受伤;甘肃364人在地震中遇难…… 这次地震给多少中华儿女的生命造成了伤害,对此,我们怀着悲哀的心情为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捐献自己的爱心。也许我们捐得不够多,但是只要我们捐献自己的一份心意,就可以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吃一些食品,让他们不再饥饿,让他们有家可回,让他们再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为灾区的人们献自己的一份爱心:19日13时,全国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亿元,其中捐款亿元,物资折款亿元;腾讯追加捐款1000万、总款2000万元;国红十字会收到捐赠款物达亿元,至2008年5月19日12时,共有128家中央企业捐款捐物万元;其中,捐款万、捐物万元;截至5月18日17时,中央财政已累计下拨抗震救灾资金57.82亿元;本市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青夫妇捐款3000万元。在主持人现场采访时,张祥青当即表示,作为1100万天津人民的代表,再捐款7000万元。至次,张祥青夫妇在本次抗震救灾中累计捐款1亿元。 虽然灾区的人们丧失了亲人,但是他们还有我们这些默默支持他们的“家人”我们应该一起为他们加油、为他们鼓励,让他们有信心活下去!这样我们的大家庭才不回因为这次的地震儿受到迫害。 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展了献血点,有许多人都去献血,为的是能让灾区的人们能够更好的活下去。所以我们平时一定不要乱花钱,把这些钱存起来,留到有用的时候,这样我们才能捐献出自己的爱心! 让我们为灾区人们加油! 20262希望对你有帮助!
萌萌哒蜗牛
在写作社会工作的 论文 过程中,论文的选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 了一篇社会工作论文的质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社会工作 毕业 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一) 1、(城市乡村)社区权力结构研究 2、(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社会学探究 3、"富二代"现象或问题研究 4、"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分析 5、城市边缘群体(如乞丐妓女农民工等)研究(可从生存状况政策 法律 制度存在问题等任一角度切入) 6、城市基层社区 管理体制 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 7、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8、城市流浪 儿童 的社会救助研究 9、城市某类场所的研究(如公园酒巴饭店 娱乐 场所等) 10、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11、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业主委员会的角色定位 12、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13、 传统 文化 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建构的启示 14、从广告中探究性别问题 15、从社会化角度谈谈你对"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看法 16、挫折与逆境总能出人才吗? 17、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 18、大学生挫折感的成因及消解途径分析 19、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观念调查 20、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二) 1.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 民族社会工作发展刍议 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司法社工职业化 4. 社会工作协同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 5. 信任与双重关系: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中的专业界限 6. 社会工作视角下“空巢”老人的个案对策探究 7. 越轨与规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运行 8. 中部地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研究 9. 协同治理视角下中国社工机构服务评估的困境与化解 10. 社会工作实务中专业伦理的 反思 --关于善 11. 针对性侵犯被害人的司法社工介入:域外 经验 及启示 12. 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以烟台救助站为例 13. 民办社工机构社工人才流失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14. 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 15. 儿童家暴社会工作介入的伦理困境--基于深圳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的实践 16.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专业伦理建构 17. 老年人亲情关怀的社工介入 18.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9.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 浅析新媒体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运用 21. 发展社会工作:“十三五”社会治理创新的推进器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三) 1. 基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 教育 探析 2. 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3. 论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社会工作 4. 以需求为本的社区矫正工作研究 5. 济南市青年社工生存与发展现状研究 6.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现实推进路径研究 7. 项目社工的优势及人才培养途径 8.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9. 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 10. 海南省农村青年社会情绪问题研究 11. 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2. 法律社会工作论纲 13. 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探索 14. 社会工作在青少年暴力行为矫正中的应用 15. 任务型小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16. 社会工作教学与实践中的互联网思维--基于世界大学城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17. 国外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概述 18. 政社互动与社会工作机构行为策略 19. 仪式与农村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实践探讨 20. 生化灾害危机与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议题 猜你喜欢: 1.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2. 社会工作硕士论文题目 3.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 4.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a("conten");
周小蜜99
1. 大学生自杀个案的干预策略研究
2. 大学生自杀个体的人格分析
3. 大学生自杀群体的心理分析
4. 大中学生生活满意感调查
5.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6. 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形成过程
7. 当前大学生活择业倾向研究
8.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
9. 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失业等)风险控制问题
10. 对白领焦虑症的调查与分析
11. 对当代大学生逃课现状成因以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12. 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的探讨
13. 对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分析
14. 对网络乞讨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15. 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问题研究--以**大学为例
16. 高学历高收入女性与婚姻问题研究
17. 共青团组织与社会工作
18. 关于"爱心超市"的调查与思考--以**大学为例
19. 关于民办养老机构的调查与思考
20. 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21. 互联网与当前社会问题研究
1、中小城市社区服务调查研究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意愿研究
3、城市社区福利现状及其建设研究
4、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调查
5、中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6、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当前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中的问题
7、和谐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8、居民参与社区民间组织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9、社区党组织建设与和谐社区发展
10、青年的社区参与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
11、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状况及其特点分析
12、社区居民社会支持初探
1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14、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15、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短缺问题
16、从社会资本理论看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17、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18、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
19、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成因
20、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研究
1、(城市乡村)社区权力结构研究
2、(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社会学探究
3、"富二代"现象或问题研究
4、"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分析
5、城市边缘群体(如乞丐妓女农民工等)研究(可从生存状况政策法律制度存在问题等任一角度切入)
6、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背景现状与未来取向
7、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8、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研究
9、城市某类场所的研究(如公园酒巴饭店娱乐场所等)
10、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11、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业主委员会的角色定位
12、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13、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建构的启示
14、从广告中探究性别问题
15、从社会化角度谈谈你对"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看法
16、挫折与逆境总能出人才吗?
17、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
18、大学生挫折感的成因及消解途径分析
19、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观念调查
20、大学生婚恋观的变化
题目是一篇论文的“眼睛”,是读者关注的首个要点,特别是对于社会学专业论文来说,题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导师的评审结果。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社会学方向 毕业 论文题
1.试论传统社区与现代社会的基本差异2.试论当前北京城市社区面临的独特挑战3.试论社区“治理”与“统治”的区别4.略论当前政府在“社区管理”上的新改革5.试论社
毕业 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的毕业 总结 ,许多大学生都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论文选题难的问题,不知道论文题目应该如何去定位。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社会学方向毕
社会工作论文参考题目1、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 2、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3、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构建 4、社会工作理论构建的困境及其出路 5、
勇于尝试也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品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社会实践论文3000字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实践的目的是提早进入社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