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0

wangmiao1211
首页 > 职称论文 > 雏鸡饲养管理技术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奕彩彩绘

已采纳

你是哪个学校的?同行呀~需要的话可以Q我~849547971

162 评论

蔷薇朵朵7

雉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那么雉鸡如何 饲养 与管理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雉鸡的饮水技术 水分占雏鸡的60~70%,适量饮水直接关系到雏鸡新陈代谢、体温调节、消化吸收等等。同时,适时饮水还有利于开食。由此,初生雏开食前必先开水,一般安排在毛干后3h。饮水好坏,关系到肠胃蠕动、卵黄吸收、胎粪排出,直接关系到雏鸡饮食状况。首次供水,以温水为好,加入适量多维、抗生素、蔗糖更好。供水过程中,为了预防因长时间缺水造成暴饮问题出现。必须要不间断地供给饮水,且保证足量饮水器,摆放均匀。今后随着雏鸡日龄增加,饮水器可适量增加。如果用于立体笼育雏,开始前安排笼内饮水,1周后可训练笼外饮水。 雉鸡的开食技术 第一次吃食被称之为开食,具体时间的界定需根据雏鸡自身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初生雏鸡出壳后36h才具备消化功能。换句话说,过早开食严重影响雏鸡消化器官,对今后生长发育极其不利。而过晚采食的话,雏鸟体力消耗过大,身体严重虚弱,也会影响育成率。由此,开食时间多安排在出壳后24~36h。但是,在高温孵化条件下早出壳的雏鸡,由于出壳后新陈代谢较为旺盛,必须要尽早开食,24h内即可开食;而对于受低温孵化影响,出壳时间较晚,肚大吸收缓慢,最好安排在胎粪排尽再开食,36~48h内可开食。开食使用饲料,必须要求颗粒适中、新鲜全价、营养丰富。常用的有小米、碎玉米、碎小麦等等,可先将其用开水烫软,待膨胀后再行饲喂,或者是直接使用雏鸡混合料取代。早期可将饲料播撒在反光性强的硬纸板上,只要有一只鸡进行觅食,其余鸡只可学着觅食。同时,可尝试与料槽内进行喂食,训练雏鸡料槽采食的习惯。第一天饲喂2~3次,之后增加到5~6次,6周后逐渐过渡到4次。饲喂量少次多量,时间相对要固定下来,不要轻易进行变动。 关于饲喂量的确定,要根据鸡只耗料情况而定。研究证实,雏鸡1周龄耗料10g、2周龄耗料18g、3周龄耗料26g、4周龄耗料33g、5周龄耗料40g、6周龄耗料47g。而具体喂料量,还应根据吃尽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说同样的饲喂量,短时间内全部吃光,说明饲料可口,不要盲目添食,避免消化不良。如果同样的饲喂量,长时间内吃不尽,则应立即找出原因。可能是饲料变质,雏鸟不能适应;可能是雏鸟患病,正值潜伏期。总之,所有情况一并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饲喂管理中其他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观察雏鸡的状况。雏鸡活强好动,爱吃食,食量每天都有增加,粪便成条状,灰绿色带一层白色。表明鸡舍温度、空气等各方面条件适宜,鸡群健康。如果发现鸡群分效不均,扎维、不爱动、怕冷、羽毛松乱,吃料量突然下降,有灰白色稀粪、绿色稀数、蛋清样强便或带血的粪便,有呼嚼声、打喷嚏及突然一声长音等,说明鸡舍温度不适或发生了疾病,应及时查找原因。 2,随时调整鸡群。随着雏鸡不断长大,鸡群要随时调整。要根据雏鸡大小、强弱和笼层等不断进行调整。发现离群闭眼呆立、羽毛蓬松不沾、翅膀下垂的病弱鸡要及时隔离、淘汰。 3,根据季节气候的差异及时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在夏秋季节,要适当降低饲料的能量水平。在冬春季节,要适当提高能量水平,以保证在有限的采食量中使雏鸡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 4,饲料颗粒的大小要适中。对雏鸡来说,饲料原料不能超过2mm,以保证雏鸡采食的是全价饲料。否则会因营养不平衡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育雏成活率。 5,在饲料中添加沙粒。对笼养鸡来说,添加沙粒可促进雏鸡消化。在2~3周龄时,可在饲料中掺入1%的清洁沙粒。 6,逐步实现脱温。随着雏鸡生长日龄的逐渐增加,雏鸡生长所需的温度要逐渐降低,直至实现脱温。雏鸡脱温要逐渐进行,有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时白天不给温,晚上给温度,一般在经过1周之后鸡群可逐渐适应外界温度,这样就可不再给温。 总之,脱温必须要逐步进行,切不可突然进行或者是忽然降温过低。否则雏鸡会因为温度低,怕冷相互拥挤,导致挤压致死或者是诱发呼吸道类疾病。 7,预防啄癖问题,日常养殖常引起啄癖的原因有多种——饲养密度过大、室内光线过强、饲料中缺乏某种氨基酸或氨基酸比例不平衡、租纤维含量过低和鸡的习性等等,都是日常笼用中最为常见的致病因。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除均衡营养、降低密度、减弱光照强度、改善通风外,还应该及早进断喙。 总之,育雏是对1~7周龄的幼雏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使之正常生长发育,确保以后有良好的生产力和种用价值。雏鸡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与养鸡成败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如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消化能力和抗病力差、新陈代谢旺盛、雏鸡体内的水含量高等特点,做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工作。 雉鸡的饲养要点 1.调控温度,适当通风和保温是育雏的关键。育雏室地面或育雏箱可垫上谷壳,并选用保温伞或红外线灯作热源。温度应掌握在:头三天以35℃为宜,以后每隔二天降一度,10天后视其情况灵活掌握。相对温度一般以65%为宜,室内空气应保持新鲜,但要设挡风门,以防贼风进渗透。 2.及时开食,雏鸡出壳待羽毛干后,迅速移至育雏室或育雏箱。24小时后,应及时供水开食。开始时用高锰酸钾水喂,水温与室温相近。一周内用5%葡萄糖和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和喂,以后饲喂雏鸡饲料。最好根据山鸡不 同时期,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提供均衡营养的配方饲料。山鸡嗉囊较小,容纳食物量少。因此,饲喂食料要做到少量多次,每日每只需要标准配合料70~100克,并配以适量嫩青草或蔬菜。 雉鸡的饲养注意事项 1)转群时间及注意问题: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雏鸡饲养至6~8周龄时转群,夏季孵出的雏雉饲养至5~6周龄即可转群。转群前3天应派专人值夜班并给予24小时光照。转群时还应注意将弱雏分离饲养,病残雏及时淘汰。转入地面后1~2周,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打开门窗,让其到室内外运动场做短时间活动,以后逐渐延长,夜晚赶入室内。 2)后备种雉限饲:确定留作种用的育成雉,除6~8周龄进行初步选择外,还必须控制体重,防止过肥,以保证繁殖期能获得较高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具体 措施 是: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增加粗纤维及青绿饲料喂量;减少饲喂次数;增加运动量;限制喂料量等。 3)第2次断喙,防啄癖发生:雉鸡野性较强,喜欢啄异物。 育成雉生长迅速,如果此期某些营养素缺乏,或环境不理想,或密度过大,啄癖就更易发生。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龄间进行第2次断喙, 方法 与家鸡断喙相同。 4)禁用发霉变质饲料,防止曲霉菌病发生:育成前期的雉鸡对曲霉菌易感,本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禁用发霉变质饲料及发霉垫料,控制好舍内环境,维持要求的湿度,经常用过氧乙酸等带鸡消毒,转群前用火焰喷射器灼烧地面及可灼烧用具,防止本病发生。

259 评论

芥末花vera

无论是饲养商品蛋鸡,还是饲养种鸡,都要经过育雏育成生产三个阶段。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雏鸡的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无论是饲养商品蛋鸡,还是饲养种鸡,都要经过育雏(0~6周龄)、育成(7~20周龄)、生产(20周龄以后)三个阶段。其中育雏阶段饲养管理的优劣尤为重要,不仅直接影响雏鸡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而且还影响成年蛋鸡的生产性能。为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生产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一)、雏鸡数量预定:

雏鸡数量一定要按照雏鸡舍大小进行预定。比如,有些养殖户的雏鸡舍与产蛋鸡舍不配套,雏鸡舍适合养2000羽,而产蛋舍可养到3000羽,为使产蛋舍占满笼位,就预定3000羽雏鸡,结果由于育雏密度过大,导致鸡群发育不整齐,达不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二)、进雏前检修、清扫和消毒:要在进雏前2周检修门窗、照明设施、堵好鼠洞、保证既能保温又能通风,又有适宜的光照。对整个鸡舍、鸡笼、用具进行彻底清扫、消毒。

注意事项:1、对用过的鸡笼,水槽、料槽一定要清洗掉表面的有机物质,再进行消毒。

2、进行熏蒸消毒时要求室温在30℃左右,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熏蒸,并密闭24小时。进雏前1天通风。

二、雏鸡饲养管理

(一)、提供适宜温度保持适宜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可直接影响雏鸡体温的调节、运动、采食、饮水、休息、饲料的消化吸收及腹中剩余卵黄的吸收等生理环节。温度过高、过低均对雏鸡发育不利。进雏前几天,育雏温度要保持在33℃~35℃,以后随着雏鸡的生长,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至4周龄后,可保持在21℃~23℃。

注意事项:1.温度表悬挂的位置和刻度必须准确:温度表使用前必须核对准确,悬挂在雏鸡背部上方3~5厘米,过高或过低都不能准确反映舍内温度;温度表分布要均匀,不能只悬挂在取暖炉附近。

2、看鸡施温:即通过观察雏鸡的表现,正确控制育雏温度。不同品种和批次的雏鸡,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同一品种,体质差的要求温度偏高。所以要做到“看鸡施温”。具体方法为:①温度适宜,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饮水适量,粪便正常,睡觉分布均匀,身体舒展。②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两翅张开,伸颈张开喘气.饮水频繁。③温度过低。雏鸡相互拥挤、扎堆,多数靠近热源。无食欲、更无饮欲。经常发生尖叫声。

(二)、适时通风换气通风与保温是一对矛盾,尤其冬季育雏,有些养殖户重保温轻通风,把鸡舍搞得密不透风。当育雏舍通风不良时,氨气浓度升高,使鸡的抵抗力减弱。常会诱发呼吸道疾病,降低饲料转化率,影响生长发育,故应适时通风。第1周雏鸡排泄较少,以保温为主,适当打开天窗即可;第2周以后雏鸡呼吸量和排粪量逐渐增多,需适当加大通风量,通风应安排在中午温度高时进行,通风之前将室温提高2~3℃;通风时注意不要形成“贼风”和“穿堂风”,以减少对雏鸡的刺激和危害。

(三)、提供适宜的光照光照在整个养鸡过程(特别是蛋鸡)中是至关重要.育雏期光照不足,则雏鸡觅食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光照度或光照时间过长.则易引起雏鸡的啄癖,因此适宜的光照在育雏阶段尤为重要。一般l~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每15平方米育雏舍用l盏40W的白炽灯悬挂于离地面2米高的位置即可。从第4天起,每天减少l小时光照.直到采用自光照;光照强度从第二周开始改为每15平方米育雏舍用1盏25W自炽灯。

(四)雏鸡饮水

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这样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尤其对长途运输的雏鸡,可有效补充运输途中所损失的水分。雏鸡到达前2小时,饮水器装1/3水,放入笼内,使雏鸡到达时饮水温度达25℃左右。雏鸡到达后,先饮水1~2小时再开食。注意观察饮水器水位,不可断水,每天换水次数不能少于3次,有条件的可用凉开水。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多维,3%葡萄糖、恩诺沙星药物;添加物不宜长时间连续使用,每次配制后应让雏鸡在2小时左右饮完为宜,然后换成清水。

饮水量计算方法:一般春秋两季:给水量=投料量×2(即料水比为1:2)冬季:给水量=投料量×2~1(即料水比为1:2~1)夏季:给水量=投料量×3~5(即料水比为1:3~5)

(五)饲料和饲喂1、饲料:在育雏期间应饲喂营养平衡的颗粒饲料,根据体重达标情况,确定更换饲料时间。

2、饲喂方法:雏鸡先饮水2小时,再开始喂料。最初几天把饲料撒在报纸上或浅盘中,以便鸡群采食。5日龄后要换用小型料槽或料桶。饲喂时应依据“少给勤添”的原则,一般在15日龄前每3小时喂饲1次,以后每小时喂饲1次。每次喂饲的饲料量,雏鸡能在20~30分钟内吃完。喂多了会影响雏鸡食欲,并造成饲料被污染,喂的太少则雏鸡总的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3. 饲料用量的计算方法:10日龄以内的雏鸡: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日龄数+2(克)11~20日龄雏鸡: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日龄数+1(克)21~50日龄: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日龄数(克)

51~150日龄:每只鸡的日用料量(克)=50+(日龄数-50)/2(克)

(六)断喙

一般断喙的最佳日龄为7~10日龄,断啄部位,上喙从尖端到鼻孔1/2处,下喙剪断1/3,俗称“地包天”。断喙注意事项:1、断喙前空料4小时,在前1天和后3天的饮水中加入金泰维或微囊聚合藻。2、断喙时使用电热断喙器。烧灼时间为秒,时间太短则会止血不完全。断喙时刀片须烧于593℃,刀片呈樱桃红色,方可进行操作。3、断喙后数天内,在料槽中加入较厚的饲料层,避免雏鸡啄空料槽使伤口感染。4、断喙后三天不要进行任何免疫,断喙前后3天不要进行支原体免疫。

5、非健康鸡群不可进行断喙。

215 评论

相关问答

  • 雏鸡饲养管理技术毕业论文

    你是哪个学校的?同行呀~需要的话可以Q我~849547971

    wangmiao12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毕业论文宠物猫的饲养管理

    宠物应该如何 饲养 与管理呢?宠物饲养与管理的论文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宠物饲养与管理论文,一起来看看。 新手养狗知识和训练 方法 摘要 狗,亦

    今夕访古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蛋鸡饲养管理论文

    农户饲养肉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春季肉鸡免疫的注意事项中药在肉鸡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无公害肉鸡养殖技术要点

    shangna5208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毕业论文

    猪的饲养管理对于养猪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摘 要】泌乳期是母猪饲养的一个关键时期,泌乳母猪

    haohao开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家畜饲养管理论文

    随着畜牧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兽医行业的发展也应该不断的加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畜牧兽医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畜牧兽医体系逐渐得到完善,为我

    木木小YY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