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90

宝宝囡囡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中非合作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牛牛1223

已采纳

楼主可以参考:当今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这一科学论断精辟概括了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2007年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目前国际战略形势中出现的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三大趋势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就我国而言,大国关系、周边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关系,构成了我国外交态势的全局。大国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重点,周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要点,发展中国家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基点,多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亮点。过去一年,我国的国际战略态势总体上继续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进一步”: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周边关系进一步改善,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进一步加强,多边关系进一步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必须居安思危,妥善应对:一是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世界仍很不安宁;二是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三是我与各大国关系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四是我国周边还存在一些复杂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台独”分裂势力正在加紧进行分裂活动。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但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展望2008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四个继续”: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一、大国关系过去一年,国际力量对比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推动着新一轮大国关系的调整。美国单边主义严重受挫,2007年明显加强对国际上其他力量的协调和借重。欧盟实现第六次扩大,成员增加到27个,欧盟峰会通过《里斯本条约》,一体化建设摆脱停滞状态。俄罗斯复兴势头强劲,2007年经济增速可达,俄对外政策进取性增强。日本经济保持复苏势头,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在此背景下,美俄矛盾有所发展,针对美进一步挤压俄战略空间的做法,俄积极展开战略反制;美欧分歧犹存但关系有所拉近;美日强化同盟关系的同时分歧有所展现,特别是日政府被迫中止海上自卫队在印度洋对美军的支援行动,对美日关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大国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重点。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达到3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过去一年,我国与各大国关系进一步调整。1、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新的进展。胡主席与布什总统两度会晤、多次通话;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战略对话成功举行,取得多项成果。2007年1—9月,中美双边贸易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我成功接待美国防部长盖茨访华,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2、中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两国高层互动频繁。胡主席与普京总统五度会晤,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的发展确定总体框架。双边经贸合作务实推进,2007年1—9月,中俄双边贸易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长,2010年前双边贸易额增至600-800亿美元的目标可望如期实现。我成功在俄举办“中国年”活动,双方共签署价值约43亿美元的21项合作协议,举行300多项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3、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2007年年内,胡主席与时任日首相的安倍两度会晤,温总理成功访日,日现任首相福田成功访华,双方为构筑和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而共同努力。2007年1—9月,两国贸易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长14%;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会议机制正式启动,并举行首次会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曹刚川成功访日,是中国国防部长时隔近10年再度访日;中国海军军舰首次访日,书写了两国军事交流的新篇章。“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举行近百次活动,加深了两国民间往来和相互理解。4、中欧关系保持稳定和发展。胡主席会晤多位欧洲政要,法总统萨科齐、英首相布朗等欧洲国家领导人访华,中欧举行第十次领导人会晤和第三轮中欧战略对话。2007年1—9月,中欧贸易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长。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在大西洋及地中海海域分别与英、法、西班牙等国海军举行海上联合军演,军事交流领域有新的拓展。二、周边关系我国周边地域广阔,国家众多,既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也是诸多矛盾和问题相对集中的热点。过去一年,我国周边地区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朝鲜半岛形势明显趋向缓和,东盟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南亚区域合作步伐加快,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成就显著。8月,上合组织峰会通过《上合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并成功举行“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引起广泛关注。周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要点。过去一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进一步改善。俄罗斯和日本既是大国,也是我周边重要邻国。中俄关系、中日关系继续取得新的进展。除此之外,我与周边各方向上国家的关系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与东北亚国家关系取得新的成果。尽管解决朝核问题仍然是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但我在朝核问题有关各方之间积极斡旋,推动六方会谈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07年年内,六方会谈先后于2月和10月通过《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和《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朝同意完成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并对核计划进行申报;美将根据朝方行动并行启动不再将朝列为“支恐”国家程序,推动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进程;各方重申向朝提供经济、能源与人道主义援助。我在朝核问题解决进程中充分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称赞。中朝传统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中日韩三国交流合作得到加强,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成功举行,“中日韩文化交流年”顺利展开。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深入推进。1月和11月,温总理先后出席第十次和第十一次东盟与中国“10+1”峰会,与东盟达成多项重要共识。7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协议》正式实施,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积极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安全政策会议等对话活动,成功主办东盟与中日韩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和中国与东盟维和研讨会,与东盟安全对话合作领域不断拓宽。2、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2007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5周年。15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8月,胡主席对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11月,温总理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行正式访问。高层互访和各层级交流进一步增强了我与中亚国家的政治互信与互利合作。3、与南亚国家关系稳步发展。2007年年内,中巴双方同意将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7月1日起,中国对巴实施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第一阶段降税,推动中巴自贸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印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胡主席、温总理与辛格总理多次会晤,双方同意不断推进中印合作“十项战略”,深化双边关系发展。两国外长2007年年内共5次会晤,创历年之最。2007年1—9月,中印双边贸易额达272亿美元,超过2006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52%,增幅在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居于首位。11月,中印举行首次防务与安全磋商;12月,举行首次陆军联合反恐训练,两国军事互信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三、发展中国家关系过去一年,发展中国家经济普遍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联合自强趋势明显上升。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金砖四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经济总和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亚洲、非洲、拉美地区经济都保持较高增速。新兴力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传统大国。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07年143个发展中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均实际收入都在增加,只有10个国家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有所减少。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基点。过去一年,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2007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各项后续措施的开局之年。1月30日—2月10日,胡主席对非洲8国进行国事访问,有力推动了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9月,中国与非洲48国外长在联大举行首次政治磋商,启动了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外长级定期政治对话机制。中国对非援助、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非发展基金正式启动,免债、免关税等工作有序进行。2007年1—9月,中非双边贸易额达亿美元,同比增长。我与拉美国家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拉双方在联合国、里约集团、美洲国家组织成员与常驻观察员对话会等机制内保持密切磋商、不断加强协调。以“G8+5”等机制为平台促进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在全面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同时,我积极主动地推进和引导南北对话与合作。自2002年起,八国集团在峰会期间与部分发展中国家举行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2007年6月,八国集团启动“G8+5”常规对话机制,今后将定期召开会议,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能源、社会等领域加强对话与沟通。“G8+5”机制正成为推进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的重要平台。2007年年内,胡主席出席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举行的“G8+5”对话会,就世界经济问题阐述中方立场,主张促进在国际发展领域的南北合作;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中方政策主张,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减排义务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在出席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时就加强南南协调提出倡议,得到与会领导人的积极响应。这是胡主席继2003年法国埃维昂会议、2005年英国鹰谷会议、2006年俄罗斯圣彼得堡会议之后,第四次出席南北领导人对话会,对加强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巩固我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多边关系过去一年,全球和地区多边关系发展更趋活跃。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世贸组织、上合组织、欧盟、东盟、非盟、阿盟、亚欧峰会等全球和地区性多边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影响不断增强。在解决朝核问题、伊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方面,联合国安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12月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岛路线图”这一新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协议,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和广泛赞誉。亚太经合组织经过18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拥有21个成员,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1%、世界经济总量的53%和世界贸易的46%,成为当今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地区性国际组织。9月,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悉尼宣言》,就气候变化、多哈回合谈判、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多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态势中的亮点。过去一年,我国多边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多边事务,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上合组织、东盟与中国“10+1”和东盟与中日韩“10+3”、东亚峰会以及“G8+5”等多边机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全球和地区性组织的活动。以联合国为重要舞台,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高度重视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一贯坚持在联合国框架内、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国际问题,在朝核、伊核、苏丹达区等问题上既注意照顾有关国家的合理关切,又重视维护各方的共同利益,既有效维护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权威,又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建设性作用,全面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中国积极加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力度,截至2007年11月底,我军共参与联合国18项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9040人次,是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2007年,我应联合国请求,又向黎巴嫩派遣1支60人的维和医疗分队,将赴黎巴嫩维和工兵分队由182人扩编至275人,承诺向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派遣1支315人的多功能维和工兵分队,其中140人的先遣队已于11月24日部署到任务区,获得良好的国际反响。中国积极履行对联合国应尽的财政义务,会费比额由上升至,增幅居各国之首。中国还从2007年起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恢复参加《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为推动联合国裁军和军事信任制度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重视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支持该组织在亚太地区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2007年9月,胡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针对气候变化这一会议主要议题,胡主席明确提出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主张,提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介绍了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措施、成就和目标。这是继“G8+5”会议后,胡主席再次在多边场合深入、系统地阐述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也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在国际会议中就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具体、务实的合作建议,受到各方积极评价和支持。会议通过的《悉尼宣言》采纳了中国提出的主张。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的建设性作用日益增强。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战略态势,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09 评论

喵喵:小妹

近代中国和非洲都曾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以及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积极帮助非洲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最著名的例子,坦赞铁路。为了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反英斗争,中国帮助两国建设了一条连接两国首都的铁路。

192 评论

小墩子921

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 年第1 期科学文化编者的话:全球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科学问题, 从上世纪80 年代被科学家发现地球表面气温均衡升高以来已经二十余年,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远没有结论。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虽然如此,由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社会经济以及政治问题,被世界各国重视并付诸行动,充分表明科学对社会影响的极端重要性。然而,本刊编辑还是要提醒读者:在科学问题尚没有准确结论以前,切不可操之过急。低碳经济、低碳文化以及低碳生活等等之类的口号,要慎之又慎。本刊本期集中发表几篇有关文章,以期引起读者重视和讨论。賰跈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 年第1期一不管人们如何评价去年年底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把应对气候变暖看做是21 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发展问题,同时也把发展低碳经济看做是减缓和应对气候变暖灾难的最紧迫的任务。应该说,这是全人类的一种幸运!长期以来,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早在1992 年,本着对我国人民和人类共同福祉负责的态度,我们就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联合国遏制生物多样性消失公约》; 同时,我国也是最早根据联合国《地球宪章》和《21 世纪议程》制定《中国21 世纪议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并最早承诺把节能减排作为应对天气变暖措施的国家之一。伴随着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我国还积极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提出2005 年到2010 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和提高森林覆盖率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认真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并取得显着成效。然而, 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 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对气候变暖事实及原因知之不多, 对由此引起的发展低碳经济和调整经济结构问题抱有疑虑。更有甚者,还有人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说成是一场“毫无由来的恐慌”或“陷阱”,[1] 或者是政治家的“博弈手段”或“阴谋”。例如,2010 年1 月17 日晚,郎咸平教授在广东电视台的一个对话节目中, 用极其蔑视、充满嘲笑的话语,无情地批判了把应对气候变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动因的“伪科学性”。应当说,郎咸平先生是一位具有很强大的话语权并且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学者。由此,我担心他的这种听上去“很科学”的“批判”会在造成极大的“不科学”、“不人文”的负面影响。由此, 本文试图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的二重视角,对气候变暖以及由此引发的发展低碳经济和调整经济结构问题进行探索与争鸣。这种探索与争鸣是绝对必要的。因为“科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以“质疑”(对已知世界)为起点,以“探索”(对未知世界)为桥梁,以“调查研究、占有资料、实验和试验”为手段,以“发现”(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为标志,以获得真知或获得构建秩序与混沌之间的路径(方法)为终点的社会活动,而不是仅凭话语权和影响力就能“证实”或“证伪”的个人行为;而“人文”就其本质而言,则是一种以“反思”、“追求”、“变化”为特质的历史传承和精神风貌,而不是单纯的异想天开或批判主义。二气候变暖,因改变地球自然状态而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认识气候变暖问题首先要从认识地球开始。从宇宙演化的角度看,在大约46 亿年前,地球是宇宙尘埃与陨石的集团。经过数百万年绕太阳运行,它逐渐演化成一个由98%的二氧化碳、的氮、的氩构成的“原生大气泡”。随着不断冷却以及不断发生的地质作用,地球表面逐渐形成一个类似今天“温室效应”的“大气层”。当大气层中的原子和简单分子融入掉进海里融入水中,生命的主要化学基础———核酸、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也就产生了。因此,空气不仅构成地球环境系统的第一要素,也是创造和维持生命的第一个要素。[2]从对遏制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的思索杨志賰跉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 年第1 期地球物理学的角度看,空气、水、岩石(包括土壤)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还有这三个圈交汇处演化出来的生物圈, 是地球的构成要素及其子系统。作为宇宙中迄今为止惟一存有生命的星球, 地球是在太阳能的作用下以自组织形式进行以物质、能量、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形态的循环。在这里,应该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大气圈,就不会有水圈、岩石圈,更不会有生物圈,从而也绝对不会有人类;或者说,人类连同其他生物之所以能够在地球这样一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超复杂的循环系统中生存、演化、繁衍, 是因为它首先是个“大气球”。然而, 从生物生态学的角度看, 地球不仅是个“气球”、“水球”、“岩石球”, 而且是个有生命的、活生生的“生态球”。因此,认识地球的生态环境还必须正确认识人类自己。卓越的地球化学家、生物圈学说的创立者、前苏联科学院院士维尔纳茨基认为, 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活物质”是决定地球成为宇宙间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生态球”的极其重要的地质力量。所谓“活物质”,按维氏的定义,是能够以重量、化学成分、能量、空间特征来表示的所有有机体的总和,是地壳(岩石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是地壳变化的机制。与死物质相比,活物质具有独特的新陈代谢功能: 因此,(1)它的地质作用完全可以同河流、风、火山及其他物质的地质作用相比,是统一地壳过程的表现形式;(2)它是生物圈的统一整体,因而也是把宇宙辐射转化为地球能———电能、化学能、机械能、热能的转换器;(3)它与自然环境系统间的互动, 是影响生物圈的巨大力量;(4)人作为同类活物质的一部分, 表现为其他种类活物质无法比拟的“能动性”和“社会组织性”,它作为“智慧”可以使生物圈演化为智慧圈;(5)智慧圈的出现, 导致人类活动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间的交互作用发生“ 质变”,即“生物圈发展的自然过程受到破坏……人首次成为巨大的地质力量”;(6) 这种地质力量足以能够“改变地球和太阳之间关系[3],以及地球生态系统中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从而能够改变整个地球系统。由此,维尔纳茨基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强调,要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球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从地球形成”、“地球化学”、“地质学”的角度,认识生命,从而人类的起源;然后,再从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互动过程,认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 才是从生命和生物学演化的角度,研究人类本身的产生、生存和繁衍以及发展问题。[4]三毫无疑义, 气候变暖是当今最大的环境问题或生态问题。当今正在经历的全球性气候变暖,与近几百年来人类工业化活动密切相关。环境问题或生态问题,指的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或生态系统的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甚至生存带来的不良影响。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当前地球气候正经历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显著变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实证报告也指出: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 如果温度升高超过℃,那么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尤为严重;如果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失。我国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6)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影响也与世界大略相同。其实,近几年来,我国春夏秋冬发生的若干自然灾害,诸如去冬今春在广西和云南等地发生的“大旱”,都使我们不仅亲身亲身感受到“地球生病了”,“气候变化了”, 而且还亲身经历到了我国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在增加、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在加重、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在加剧、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在退化、生物灾害在频发、生物多样性在锐减、台风和风暴潮和沿海地带灾害在加剧、以及有关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到影响,等等。尽管造成气候变化的因素是多样复杂的。但数据表明,当前的、由近几百年变化数据支撑的气候变暖趋势, 与发轫于18 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的“足迹”同步,气候变暖作为环境问题率先在发达国家发展的黄金时代爆发,并伴随工业賰跊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 年第1期化在全球的拓展而日趋严重。例如, 有资料表明, 自工业革命以来,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增加了25%, 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 万年的全部历史记录。又如,按照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给出的证据: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全球累计排放了1 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 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百万分之一单位)上升到2005 年的379ppm,已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测定的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甚至超过了近65 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范围; 更为严重的是,在1970 年至2004 年间———即在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进入高级阶段, 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初始阶段的———这段时间里, 全球CO2的排放增加了80%。为什么工业化会成为驱使气候变暖的因素呢? 这是因为传统工业化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因而快速形成增温效应, 所以造成气候变暖。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发展高碳产业呢? 这是因为高碳产业往往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型的物质技术基础, 同时更重要的是高碳产业能够获得高额利润。从历史上看,西方工业化“黄金时代”实际是“高碳产业获得高额利润的时代”。例如,曾经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5]其中有四大事件就发生在二战后以惊人速度重新崛起的日本。日本著名环境哲学和伦理学家岩佐茂如是评价说:“从上世纪50 年代后期开始的经济高速增长,由于企业偏重追求利润、积累资本,轻视废物处理, 其后果……爆发了产业公害, 出现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河流被淤泥亏染,鱼无法生存。城市空气被工厂排出的煤烟和汽车排出的尾气所污染, 光化学烟雾现象频繁发生……相继有四大公害(疼痛病、四日市的哮喘病、熊本和新泻的水俣病) 被起诉”;所以“日本在战后…成了‘公害的先进国家’”;他还说:“20 世纪是环境破坏的世纪”。[6]上述数据还说明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占全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 因工业化而发达的国家, 不仅占有昨天和今天的财富而且占有明天的排放空间; 占全世界人口80%的发展中国家,至今梦寐以求工业化, 但今天面临的现实却是为失去工业化所需要的排放空间。四应该说, 当前国际公认的已威胁到人类生存安全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就是气候变暖, 以及由此带来的物种加速灭绝和生物多样性消失、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海洋环境恶化、以及由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和垃圾成灾等问题。2007 年,环球能源网根据碳监测行动(CARMA)网站提供的数据, 对世界各国CO2排放量进行了比较: 美国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CO2排放总量量为28亿吨/年,仅美国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就占到了全球发电厂排放总量的25%;中国作为一个处在工业化中期发展的国家,是在排放量上与美国最为接近的国家,CO2排放总量量为27 亿吨/年; 尽管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有2 吨/年,而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少于9 吨/年,同时总排放量位居第7名的澳大利亚实际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1 吨/年,为世界首位,位于第三位的是俄罗斯,其CO2排放总量为 亿吨/年。在这里,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视角, 特别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梳理西方工业化与其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认识气候变暖的人为因素,以及理解为何要通过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一定是有帮助的。因为工业化及其过程在人与自然之间,是作为生产力(体系)的载体,发挥着与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和变换相联系的作用与功能的;因此,作为一种物质力量、作为一种经济获利手段、工业化及其进程,从根本上是要服从于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具有人文性的发展观和价值观的。事实上,西方国家对工业化及其过程的安排, 从来不是单纯从人与自然、物质、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 而首先是从人与人之间关系,即买卖、供求、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资本与利润之间关系的角度来引领的。例如,20 世纪90 年代风靡世界的畅销书《石油风云》的作賰跍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 年第1 期者———丹尼尔·耶金,就形象地把从石油·金钱·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论证美国的“石油社会”与人类的“石油世纪” 之间的利益关系。再如,在20 世纪80 年代就以振聋发聩的书名《熵:是一种新的世界观》的作者———杰瑞米·里夫金,又在21 世纪伊始(2002)发表了《氢经济———一场即将到来的经济革命》一书,告诫全世界———美国在20 世纪已经演化成一个巨大的“能源转换器”:一个美国人每年要消耗8000 磅石油、4700磅天然气、5150 磅煤炭和 磅铀;不到世界人口5%的美国人口需要耗掉25%的世界总能量;因此, 美国必须和正在进行新能源的革命。现在的问题是, 应该如何理解与决定西方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观呢?简单地说,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以“资本”为资源配置主体、以“市场”为资源配置方式和运行机制、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经济发展目的、以在全世界享有经济霸权和获取超高额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强调的是, 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把以科学技术为技术基础的工业化,当做它的发展手段和开疆拓土的机器。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的发展观或指导思想, 则是“经济人”的“自由主义”(斯密),“市场自行创造价值”的“市场至上理论”(萨伊),“生产、生产、拼命地生产”(李嘉图)的资本主义,以及“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极端自私的享乐主义(路易十五)。显然, 在这种经济模式和发展观中, 最为重要的是资本增值的利益、市场与增值的空间、刺激消费与拉动需求的手段, 而不是人类福祉和大众民生、环境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地球系统自我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五正像地球是全人类的家园而不只是资本的乐园一样, 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各国人民生存发展的空间而不只是资本赚钱的战场。事实上, 尽管以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观在西方占统治地位, 但是在西方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和价值观的批判一直在进行。例如,18 世纪的傅里叶、圣西门,19 世纪的欧文、西斯蒙蒂, 还有最著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到了20 世纪,这种批判不仅在50 年代以前采取了“民族要独立、国家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形式,而且在50 年代后还采取了更为多样、更为广泛的形式。60年代,美国女学者卡尔逊《寂静的春天》(1962) 发起反对重化工业污染环境的“绿色革命”;经济学家博尔丁以《地球像一艘宇宙飞船》(1965)的比喻,提醒人类要出用循环利用资源的思路解决发生地球资源短缺的问题。70 年代,罗马俱乐部的众多自然科学家面对西方工业化创造的“经济增长神话”,发布了至今还振聋发聩的《梅朵斯报告》即《增长的极限》(1972), 第一次从科学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追求增长带来的恶果;美国女经济学家芭芭拉和生物学家勒内向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供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1972),警示性地评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不同影响,呼吁各国人民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80 年代,除了上述谈到的《熵: 一种新的世界观》告诫人类———如果无节制地使用能源资源, 地球就会变成一个“ 熵” 的世界,即无效能量充斥的被污染的世界之外,法国经济学家佩鲁还写出《新发展观》(1983) 庄严提出经济发展目的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经济活动本身。需要强调的是,英国,作为全世界或者说人类工业革命的最早的开拓者,也是最早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家。1989 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在其《绿色经济蓝图》一书中提出发展“绿色经济”的概念。而“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概念,则是在2003 年英国颁布《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中明确提出的目标; 即在201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 年水平上减少20% , 到2050 年减少60%, 到2050 年建立低碳经济社会。2007 年英国公布了全球首部《气候变化法案》草案:明确承诺到2020 年,削减26%-32%的温室气体排放; 到2050 年前将英国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1990 年削减60%; 为确保企业和个人向低碳科技领域投资,法案还提供一个明确的《英国气候变化战略框架》。2009 年英国政府賰跐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 年第1期又公布了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英国低碳转换计划》,这是迄今为止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最为系统的政府白皮书。显然,英国是通过一系列法规和计划力图巩固其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地位。最值得强调的是在过去10 年间,英国实现了其200 年来最长的经济增长期, 经济增长了28%, 但温室气体排放却减少了8%,为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环境与发展双赢的最好案例。谈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绿色”向“灰色”、“高碳”向“低碳”的转化,我们不能不提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贡献。在2007年底联合国巴厘岛气候会议上,正当气候谈判发生“卡壳” 的时候,潘基文及时发表了一场“措辞强硬”的讲话。他说:“人类正面临着一次绿色经济时代的巨大变革, 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是未来的道路”;“绿色经济正在为发展和创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的规模之大可能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最为罕见的”;同样,为了强力推行应对气候变暖的战略, 潘基文还指示把联合国环境日2008年的口号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六什么是低碳经济? 如何理解低碳经济? 如今已经成为一门学问了。在笔者看来,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特点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的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 其实质是通过不断增加对遏制气候变暖的科技研发的投入,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重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作为一种与以往高碳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将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每一个企业、单位、家庭、个人的生产、工作、消费和生活方式,而且要改变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从微观层面上看, 企业将改变那种单纯以“利润” 作为经济增长点的增长观, 企业将更多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主动把环境保护内部化;家庭将改变那种以“奢侈”为前卫的生活观,将以“绿色”和“低碳”为时尚的消费观。从中观的层面上看, 产业将更多地从供应链和客户链的角度,考虑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区域则更多地从上下左右的关系上设计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网络。从宏观层面上,应该变革与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建立推动“绿色”和“低碳”发展的指标衡量体系。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革命, 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就不是一件容易实行的事。因为它既涉及一个国家的自然禀赋、生产力的整体水平、经济运行方式与机制, 又涉及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民科技文化综合素质, 以及国际化和全球化参与程度;总之,它要涉及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以及由此决定的整体竞争力。这种情况决定了在全世界共同面对气候变暖危机和发展低碳经济机遇的时候,最可操作的方法是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那种企图以某国标准作为全世界普适标准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它在现实中根本无法操作。不过,笔者非常重视欧洲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在欧洲,例如在奥地利和德国,“低碳” 是作为提高竞争力的“创新” 元素, 因此, 它与利润、就业、健康、时尚相联系。笔者认为,这种经验很适合在市场经济框架中推广。在我国相当一段时间,“节能减排”是应对气候变暖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同义语。这是由我国具体国情决定的。从自然禀赋和技术上,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27%,至今我国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煤炭比重仍高达69%,而在各种化石燃料中,煤炭燃烧对温室气体的增长率最高,比石油高29%、比天然气高69%;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还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低碳技术和低碳装备。从社会条件、制度规则的角度看,节能减排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相反,它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经济文化系统。它的实现既取决于一定的技术装备水平、一定的产业组织结构、一定的生产动机和生产目标, 也取决于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一定的行政规范、政策导引、法賱跀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 年第1 期2009 年12 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因为全球约 万人参加、包括119 个国家领导人及11069 个媒体到会报道, 使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一、气候变化及其成因气候变化问题源于气候,但又与自然气候又有着根本的不同。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及以上)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况, 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来表示。现在所讨论的气候变化,则是指在自然气候基础上,叠加的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而导致的气候平均值的变化。这也不同于气候本身的自然波动。通常,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影响吕学都律规制, 以及由此决定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实事求是地说,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东西部二元经济结构差异较大,中小企业日益涌现、经济发展处在工业化中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 开展具有如此多复杂规定的节能减排工作, 实在是一件异常艰巨的任务。最后,本文强调:(1)必须在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上理解科学发展观, 即从自然与社会交错运动的角度, 研究气候变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2)必须在科学历史观的基础上理解科学发展观,即从过去、现在、未来相联系的角度, 研究传统工业化和新工业化之间的关系;(3)必须在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理解科学发展观,即把应对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同坚持走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路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主要参考文献:[1] [美]弗雷德·辛格,丹尼斯·T·艾沃利著, 林文鹏等译:《全球变暖—毫无由来的恐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2] [英]史蒂芬·霍金等著,吴忠超译: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英]约翰·D·巴罗著,卞毓麟译:宇宙的起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 “我们向地球环境中排放了过多的碳氧化物, 以至于改变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参见(美)阿尔·戈尔《难以忽视的真相》,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年版,第10 页。[4] [苏联]维尔纳茨基《活物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5] 八大公害事件指1930 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8 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 年伦敦烟雾事件、1953-1956 年日本水俣病事件、1955-1972 年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1961 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68 年日本米糠油事件。[6] [日]岩佐茂著,韩立新等译: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版。(责任编辑张岩)作者简介:杨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负责人,国际学院副院长。通讯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 号邮政编码:100872賱跁

180 评论

yyh心随我动

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110 评论

御龙装饰公司

经济上,中国的国民负担进一步的加重了,因为中国每年都要援助一些小国搞建设 ;因为如果大陆不这样做的话,它们就会和台湾建交。政治上,在国际上中国可以拉拢一大批自己的支持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93 评论

人在驴途

受到西方侵略者殖民统治,万隆会议,加强合作,更加适应全球发展

302 评论

相关问答

  • 以中非合作为主题论文

    答案:解析:(1) ①中国与非盟各国经济间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互利互惠、取长补短,可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②有利于促进地区和

    晴天夹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非遗论文的参考文献

    题目:从传统走向现代民族激情中华魂让传统节日文化“长入”今日生活态度:“非遗”保护关键在于提高文化自觉现在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多数都要求是“活态”的,既需

    君君仅仅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合作博弈论文有关参考文献

    1.Nash equilibria in all-optical networksDiscrete Mathematics, Volume 309, Issue

    沈阳硅藻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中国关系的论文参考文献

    ①王日庠:《中美关系向何处去》,第119页、16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⑤宫力:《中美关系热点透视》,第286页~287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臭臭花1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俄金融合作论文参考文献

    申明一下。。。摘抄的。。。。非原创。。。按需要修改。中俄合作只因国防需要 中俄关系并不牢靠据俄新社2011年4月14日报道,自冷战结束后,中俄改善的政治经济关系

    哈西哈西哈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