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8

爱步loveayu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中国历史文献学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ISSYZHANG74

已采纳

中国史论文.html 对伊斯兰教和佛教、道教的比较研究 英雄末路的悲叹 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当代中国的都市经验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 人性解放“三部曲”——论新时期启蒙文学思潮 近现代文学话语转型与日本白桦派的关系 走向学术语境——祖国大陆台湾文学研究二十年 不该被遗忘的作家——施济美及其创作 魏紫姚黄——微型作家论 谈“英雄崇拜情结”及其悲剧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帝国组织的兴亡条件及其演变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答容若先生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浅谈清末法律修订的政治经济原因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三区革命的影响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评价 百年史学历程回顾二题 论汉儒知识分子的权力穿孔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法律透视 关羽崇拜的塑成与民间文化传统 高句丽与中国 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读北朝碑志札记之二 汉代的女权 明代流刑考 唐五代占卜略论 北魏的内河航运 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 汉代的诸赋与军费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 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林则徐禁烟运动新评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原子弹原因的论争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张居正改革的成败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艺术品网上商城建设解决方案 鲁迅文艺评论的高度思想要求 论《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特色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论鲁迅近体诗的社会意义 孙中山陈友仁关系初探 论陈独秀前期民众观的二重性 李大钊早期宪政思想探析 蒋介石的西北战略观 中共党史学理论的创新 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 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和发展 建国初期中共党内关于农业发展道路的争论 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地方“特委”与农村武装革命 国民政府从盛世才手中谋取新疆的两次策划及失败的原因探析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与国共关系变化之分析 再论赶超思想与大跃进运动的关系 郑观应研究综述 严复仕途刍议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近代中韩关系史的一段内幕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 晚清华北村镇人口 中国当代学者对世界学术的贡献 太平军战事与江南社会变迁 辛亥革命时期学术文化的变迁 有关太平天国的谶谣现象解析 太平军中的婚姻状况与两性关系探析 抗战时期汉奸形成原因探析 从孙中山的“国粹”观看其晚年的文化取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研究新进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读中共历史的新视角 知识分子转型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 鲁迅的死与须藤医生无关吗 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之一) 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之二) 胡适:新文化园地里的孤独守望 闻一多:从国家主义到民主主义 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 在历史研究中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 从历史构筑意识形态: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剧的意义 张舜徽先生历史文献学成就述要 尚钺先生与“魏晋封建说”——为纪念尚钺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 现代中国史学和民俗学的奠基者顾颉刚——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10周年 吕思勉与《白话本国史》 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

148 评论

小超人0606

文献学综论 〔摘要〕文献学是我国一门传统学科,曾受到国内外人们重视。本文略论文献学的产生发展、基本理论及学科体 结构等问题。 〔关键词〕文献;文献学; 在20世纪初,文献学曾盛行一时,并一直延续至今。但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信息理论的发展,似乎已淹没或 替代了“文献”和“文献学”。但是,目前在我国各类型图书 馆的工作中,主要从事的仍是文献信息类型,而且,我国高 等教育专业目录,仍保留了文献学这门学科。可见,它并没 有在“信息”、“网络”浪潮中消失,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 传承性。然而,研究现代文献学的专著和论文,却寥若星辰。 本文仅作一试述,以引发“知音”者共鸣。 1 文献学的产生与发展 文献工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可追溯到春秋战国 的孔子,而后汉代刘向、刘歆整理宫廷典籍,就是文献工作。 但文献学这个名词和学科的产生,却是上世纪初的事。正如 张舜徽先生所说:“我国古代,无所谓文献学,而有从事于研 究,整理历史文献的学者,在过去称之为校仇学家。所以校 仇学无异成了文献学的别名。”(见《中国文献学》)这就把我 国传统文献学的涵义、内容、范围和任务作了一个比较简明 的概述。张先生所编的《中国文献学》,主要指文献学是研究 我国古文献的分类,目录,版本,校勘,辩伪,注释,编纂 与印刷源流的一门学科。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我国已有郑鹤声,郑鹤春编著了《中国文献学概要》,其内容 与《中国文献学》基本相同。近年来,我国又陆续出版了吴 枫先生《中国古典文献学》,王欣夫先生《文献学讲义》、洪 湛侯先生《中国文献学新探》、张玉勤先生《实用文献学》、 杜泽逊先生《文献学概论》等,但从内容上说,都没有脱离 古文献学的范围。如王欣夫所说:“广度的文献学是无法在课 堂上讲授的,然而,既称为文献学,就必须名副其实,至少 要掌握怎样来认识、运用、处理、接受文献的方法。”他的目 录、版本、校仇三个部分作为文献学的主要内容。“编目录是 为了介绍文化遗产,讲版本是为了选择可靠的材料,佼仇是 整理材料的方法。”应该说,这是我国古文献学的基本内容。 因此,我国这几部有关文献学的专著,有的书名称为 “古典文献学”,无可非议,而称“文献学”的,实际也只是 古典文献学,没有涉及近现代文献以及国外文献的基本情况 和研究问题。 现代文献学是古代文献学的继承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 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新学科与新型文献载体的出现,那 些不适应时代发展内容的文献已逐步减少。因此,文献的类 型扩大了,文献整理的技术进步了,文献研究的方法更新了。 现代文献学是适应国际与国家发展的要求,古典文献学主要 是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 用的一门学科。现代文献学就要与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 传播学、信息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紧密结合,更注重研究文 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开发、利用等规律的探索。因此, 文献学应与时俱进,扩展其研究空间,这样才能传承、发展 这门学科。 2 文献学的基本理论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独特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 质特征或一个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研究对 象,是指人们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事物和认识的客体; 研究内容,是指研究对象的内部实质和外部联系。这些都是 每门学科基础研究的重大课题。同时,上述原理往往又不是 一门学科刚建立时就明确了的,只有随着学科的发展成熟和 不断研究探讨才能趋于一致。 “文献学”这个词汇,是1905年由比利时的保尔·欧莱特 律师(Paul Otlet, 1868—1944)提出来的,也是从法文docu- mentation一词演变而来的,当时他主要是将文献工作作为一 种人类实践活动来认识,以至出现了文献工作和文献学的混 淆与纷争,甚至有人只承认文献工作而不承认文献学这种现 象,反映了现代文献学还不很成熟。 近年来,国外出现了多位著名的文献学家,他们对文献 学的定义,也持有不同说法。如英国文献学家S·C·布拉德福 认为:“文献学是搜集、分类和迅速提供所有形式的精神活动 的技艺”;德国学者R·S·泰勒认为:“文献学指一系列的技术 而言,其目的是为了有条不紊地提供组织传递记录的专业知 识,使所包含的情报达到最高的取得率和利用率”;美国文献 学家J·H希拉认为文献学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新的分 析、组织和检查的方法,使它能够充分的利用各种记录得来

217 评论

嘉定美食客

1)首先,学习古典文献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整理古籍,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是一项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最起码的一点是,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因此,整理古籍,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仅作标点,注释,校勘,训诂还不够,要有今译,争取更多的人能看懂。

(2)其次,学习古典文献学是专业学习的需要。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古代历史和哲学的人来说,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是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的一门基础课。由于在学习中要涉及大量的文献典籍,因此,有必要学习和掌握古典文献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以便使自己在学习中能顺利地找到材料,正确地运用材料,进而分析批判材料,得出科学的结论。

总之,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古典文献学的基本知识,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科学研究中有所成就。

历史文献学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它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实践性。

所谓综合性,是指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对象、领域以及所运用的理论,方法既涉及到历史学,也涉及到古典文献学,同时又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年代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古代文学、中国哲学史、科技史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综合性虽然不是历史文献学的学科性质,但的确是它的一大特点。

所谓基础性,是就历史文献学在历史学的结构体系中所处的基础地位而言的。研究历史必须依据史料,史料的范围虽然很宽广,但传世的和出土的历史文献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实践性,是说历史文献学是一门强调实践讲求致用的学问。无论整理还是研究历史文献,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版本、目录、校勘、辨伪、辑佚等都需要长时期的动手实践和经验积累,方能得其门径而取得成就,而整个历史文献学学科也正是在长期的历史文献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众所周知,“伪书”系指一书的公认著者及时代并非这书的真正著者及时代的书,或简言之“著者不真实的书”①。

伪书的产生历史悠久,纵观其踪,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为无意误成。如《逸民传》旧题“少元山人皇甫?咦¡保凇睹魇贰ひ瘴闹尽芳啊督贤ㄖ尽妨绞橹腥匆颉?摺庇搿板ァ本A枚筇馕ء盎矢﹀プ¡保猿晌笔椤A硪恢衷蚴怯邢⑽敝?见下文详述)。

然而,不论是否有息,“伪书”都不同于“伪事”。或许“伪书”在末被辨伪之前曾给科学研究以极大的棍乱,可经证伪,还原其历史真实,“伪书”终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因此,本文试图探讨有息制伪者的六类编撰动机,思考“伪书”蕴涵价值的挖掘意义。 1“托古传道”意图及其价值挖掘 以“托古传道”为意图编撰的伪书,大抵都是著者“心血之所寄,甚或累世相传之经验,若谓作者不欲自举其名,殆无人信,其所以依托他人,则在借币他人之名,以传其书。

”②可见,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思想继秦汉之后,业己演化成“尊古卑今、贵远贱近”之学风,世人普遍认可了古代的东西可信,古代的东西价值大的观点。于是,著书立说中以“托古传道”、“借名传学”为意图之古籍伪书日渐丰益。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早在先秦时期,。

发你邮箱了,不知道收到没不过只有几篇范文,不要直接用哦跟你是一个专业的,之 前我也在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开题报告、中期报告什么的都没有,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老师说太简单。

还好后来找到 闻闻论文网,直接让老师辅导我写作,非常专业,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 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闻闻论文网吧 ..看的多不一定有好处,找人指点下,或许能帮上忙。

..。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科目参考书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1.《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2001年。

2.《中国历史文献学》,杨燕起,高国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考试大纲

中国历史文献学考试大纲

1.“文献”的概念及其内涵变化。

2.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以及学科构成,学习历史文献学的意义。

3.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4.文献载体的演变过程。

5.古籍的主要编纂体裁类型及编纂特点。

6. 古代重要类书及其文献价值。

7. 丛书的概念及其作用。

8. 《四库全书》编修的历史背景、体例特点、流传情况及其功过。

9.目录学的概念和目录学对于读书治学的指导作用。

10.古代书目的主要类型及其各自的特点和功用。

11.图书的四部分类法及其产生、确立、影响。

12.版本、版本学的概念,版本学对读书治学的功用。

13.我国古籍版式与装帧制度,官刻、私刻、坊刻古籍的特点。

14.古籍版本类型及其特点。

15.校勘、校勘学的定义, 校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6.陈垣“校勘四法”的具体内容。

17.历代古籍散佚的几大原因及其给图书造成的损失。

18.班固《汉书•艺文志》的体例、成就与影响。

19.郑玄注的特点及其在文献学上的贡献。

20. 《隋书•经籍志》的体例、著录特点及其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21. 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及其对历史文献学的贡献。

22.清代校勘名家及其主要校勘成果。

目录:指著录一批相关文献,并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它是联系文献与用户的桥梁和纽带。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历史文献学论文

    中国史论文.html 对伊斯兰教和佛教、道教的比较研究 英雄末路的悲叹 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当代中国的都市经验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 人性解

    爱步loveayu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漫画杂志历史

    美学者的历史研究显示,数百(甚至数千)年前,在南亚洞穴中发现古老的漫画;在佛教寺庙中,一份十二世纪遗留的日文故事图画滚动条、中国古代仰韶文化时期人民的陪葬用品与

    vivianygefes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小论文

    这个你可以上百度直接搜百度上都有模板的,然后你可以拿来借鉴借鉴。

    、人生海海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中国历史论文格式

    近年来,微型历史论文作业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中的研究 热点 之一。高中微型历史论文作业的沿革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价从重视知识向重视能力及历史思维的培养转变

    一个人淋着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国家地理历史杂志

    祖国大好河山。

    allen阿蕾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