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4

堕落紅尘
首页 > 职称论文 > 曹摅研究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枫月絮影

已采纳

江南逢李龟年 【题解】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名乐师。杜甫年青时在洛阳曾听过他的演唱。晚年飘泊江南后,杜甫竟与乐师异地重逢。这时候距“安史之乱”以前的“盛唐时期”已经十多年了,诗人和李龟年都是晚年了,在这样的境地相逢,有回忆,有伤感。于是,诗人用非常含蓄的语言,说出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原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绝句四首(其一) 【题解】 杜甫的七言绝句不多,然而这一首却是中国最流行的小诗之一。它通俗易懂,平白如话,却又深含了诗人的审美理想,极受文人学者所推许,可说是以俗为雅,雅俗共赏。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 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 成虚度妒! 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鹊桥仙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鹊桥仙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渔父.灯下读玄真子渔歌,因怀山阴故隐,追拟 石帆山下雨空蒙,三扇香新翠箬篷。苹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浣溪沙.和无咎韵 懒向沙头醉二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 鹊桥仙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好事近.登梅仙山绝顶望海 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 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多谢半山松吹,解 殷勤留客.

280 评论

爱在身边111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也。祖肇,魏卫将军。摅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鞠,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实情,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民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入为尚书郎,转洛阳令,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1),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咸谓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及齐王冏辅政,摅与左思俱为记室督。冏常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窃预下问,敢不尽情。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脂车(2)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 。” 冏未纳,竟不归。

(《晋书¡列传六十》,有改动)

〔注〕(1)行马:官至贵品,其门前施政的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2)脂车:用油滑润车油,指即将驾车出行。

参考译文

曹摅(shū)字颜远,是谯国谯人。祖父名肇,(曾做)魏国的卫将军。曹摅年轻时有孝道,好学并且很会写文章,太尉王衍见到他就(很)器重他,调(他)填补了临淄县令这个缺。这个县里有一个寡妇,赡养婆婆非常用心。婆婆认为她还年轻,就劝她,让她改嫁,(可是)这个女人坚守节操不易其志。婆婆为了儿媳用心赡养她不肯改嫁这事深深地忧虑,(最后)背着儿媳自杀了。(于是)这家的亲属就告这个寡妇杀了婆婆,官府为(此)拷打审问,寡妇不能经受这般苦楚,就屈招自己有罪。案子将要判决,恰好遇上曹摅到了。曹摅了解这个女人有冤情后,再加以仔细分辨研究,将所有情况审查得清楚明白。当时人们都赞扬他英明。

监狱里有判死刑的囚犯,岁末除夕,曹摅视察监狱,(看到这些犯人)很同情他们,说道:“你们不幸落到这样一个地方,怎么样?新的一年就要到了,人情最看重的(就是这个时候),难道不想暂且回家看看吗?”众囚徒都痛哭着说道:“如果能暂且回家(看看),(便)死而无怨了。”曹摅将监狱所有的门打开让犯人出来,限定日期让(他们)回来。曹摅的属下坚决反对,都说不行。曹摅说:“这些人虽然是小人,但讲义气,不会违背我跟他们的约定,我自会替各位承担这个责任的。”(后来这些死囚)到约定的时日,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并没有违约的人,一县的人都叹服,称曹摅为圣君。以后曹摅入朝做了尚书郎,又转任洛阳县令,(因为他)仁爱宽厚明断是非,(所以)百姓都爱戴他。(有一次)当时天下大雪,宫门夜晚丢失了阻道的木行马,官员们四处查看,不知道行马到什么地方去了。曹摅派人将那些看门的士卒拘押起来,很多官员都说不应该这样。曹摅说:“宫廷警卫森严,不是外人敢偷盗的地方,一定是看门的士卒,因为天寒烤火去了才丢了行马(或:一定是看门的士卒用行马烧火御寒了。)”追问看门的士卒,(他们)果然服罪。

到齐王冏辅政的时候,曹摅与左思一起做记室督。冏曾经神色自若地问曹摅道:“天子被贼所逼,没有人能奋起救主的。是我率领天下的义兵兴复王室,今天进京辅佐朝廷,救助、振兴危难的时局,有人劝我回到齐地去,在你意下如何?”曹摅道:“扫平国贼,挽救复兴国统,从古到今作为人臣的功劳没有比大王更盛大的了。然而天下大道没有兴隆就没有衰退,世间万物没有强盛也就没有衰败,这不仅仅指人事,也是天理。(您)私下里先向我发问,我哪里敢不说心里话。希望大王处在高位时想着不安,在自满时想着谦虚,在百官中精挑细选,秉持公心摒弃私欲,推举贤才更进献善才,务必为朝廷找到能担负大业的栋梁之材,然后(您还是)用油脂涂好车轴用草料喂好马,向皇上深深地作个揖,(赶快)回到自己的齐国去吧,那样就会让朝廷与百姓同喜同庆,曹摅等也会感到很幸运。”齐王冏未能接受(曹摅的意见),最终没有回去。

白话释义: 曹摅(shū)字颜远,年轻时有孝道,好学并且很会写文章,太尉王衍见到他就(很)器重他,调(他)填补了临淄县令这个缺。

这个县里有一个寡妇,赡养婆婆非常用心。婆婆认为她还年轻,就劝她,让她改嫁,(可是)这个女人坚守节操不易其志。

婆婆为了儿媳用心赡养她不肯改嫁这事深深地忧虑,(最后)背着儿媳自杀了。(于是)这家的亲属就告这个寡妇杀了婆婆,官府为(此)拷打审问,寡妇不能经受这般苦楚,就屈招自己有罪。

案子将要判决,恰好遇上曹摅到了。 曹摅了解这个女人有冤情后,再加以仔细分辨研究,将所有情况审查得清楚明白。

当时人们都赞扬他英明。 监狱里有判死刑的囚犯,岁末除夕,曹摅视察监狱,(看到这些犯人)很同情他们,说道:“你们不幸落到这样一个地方,怎么样?新的一年就要到了,人情最看重的(就是这个时候),难道不想暂且回家看看吗?” 众囚徒都痛哭着说道:“如果能暂且回家(看看),(便)死而无怨了。”

曹摅将监狱所有的门打开让犯人出来,限定日期让(他们)回来。曹摅的属下坚决反对,都说不行。

曹摅说:“这些人虽然是小人,但讲义气,不会违背我跟他们的约定,我自会替各位承担这个责任的。” (后来这些死囚)到约定的时日,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并没有违约的人,一县的人都叹服,称曹摅为圣君。

以后曹摅入朝做了尚书郎,又转任洛阳县令,(因为他)仁爱宽厚明断是非,(所以)百姓都爱戴他。 (有一次)当时天下大雪,宫门夜晚丢失了阻道的木行马,官员们四处查看,不知道行马到什么地方去了。

曹摅派人将那些看门的士卒拘押起来,很多官员都说不应该这样。 曹摅说:“宫廷警卫森严,不是外人敢偷盗的地方,一定是看门的士卒,因为天寒烤火去了才丢了行马(或:一定是看门的士卒用行马烧火御寒了。)

”追问看门的士卒,(他们)果然服罪。等到齐王辅政的时候,曹摅与左思一起为记室督。

齐王曾经从容地问曹摅说:“天子被贼臣逼迫,不能有所奋发。我率四海义兵再次兴复王室,如今入辅朝廷,匡扶社稷振济时世,有人劝我还国,爱卿的意思如何?”曹摅说:“荡平国贼,匡复帝位,是古今人臣的功绩最大的一方面。

然而世道没有兴隆就没有萧杀,万物没有兴盛就没有衰败,并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也是天理。臣心中想,陛下能下问于我,哪里敢不尽道实情。

希望陛下居高虑危,在丰盈的时候想到挫折,精选百官,留存天下屏弃私欲,举荐贤能进谏良善,务必人尽其才,然后可以肥车秣马,籓慢归服高枕无忧,那么普天同庆,我等也会深感荣幸。”冏却并不接纳。

不久转任中书侍郎。 长沙王乂任用他为骠骑司马。

乂失败后,曹摅被免官。后因母亲去世(居家服丧)。

惠帝末年,起用他为襄城太守。 永嘉二年,高密王简镇守襄阳,以曹摅为征南司马。

那年流人王逌等聚众屯集乱军,侵掠城邑。 高密王简派遣参军崔旷讨伐,让曹摅督护崔旷。

崔旷,是很奸凶的人,诈曹摅前去迎战,约定随后跟上,然而却没有如约而至。曹摅独与逌战于郦县,军败而死。

曾经的部下及百姓都前往悼念,号哭满路,就像赶赴父母的丧事。 原文: 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远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

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始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

姑悯之,间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

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

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悯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

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

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为圣君。入为尚书郎,仁惠明断,百姓怀之。

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宫前用以阻止人马通行的木栅),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感喟不然。

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 诘之,果服。

及齐王辅政,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令人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

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 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

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诣车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后战死,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此文出自唐代房玄龄所著的《晋书》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晋书》由房玄龄等人负责监修,组织一批史家和学者,以南朝齐人臧荣绪所写的《晋书》为蓝本,同时参考其他诸家晋史和有关著作,“采正典与杂说数十部”,兼引十六国所撰史籍,从贞观二十年(646)开始撰写,至贞观二十二年(648)写成。 晋书的修撰,从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开始,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成书,历时不到三年。

参加编写的前后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其余十八人是令狐德。

原文: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也。祖肇,魏卫将军。摅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鞠,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实情,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民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入为尚书郎,转洛阳令,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咸谓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及齐王冏辅政,摅与左思俱为记室督。冏常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窃预下问,敢不尽情。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脂车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冏未纳,竟不归。

翻译:

曹摅(shū)字颜远,是谯国谯人。祖父名肇,(曾做)魏国的卫将军。曹摅年轻时有孝道,好学并且很会写文章,太尉王衍见到他就(很)器重他,调(他)填补了临淄县令这个缺。这个县里有一个寡妇,赡养婆婆非常用心。婆婆认为她还年轻,就劝她,让她改嫁,(可是)这个女人坚守节操不易其志。婆婆为了儿媳用心赡养她不肯改嫁这事深深地忧虑,(最后)背着儿媳自杀了。(于是)这家的亲属就告这个寡妇杀了婆婆,官府为(此)拷打审问,寡妇不能经受这般苦楚,就屈招自己有罪。案子将要判决,恰好遇上曹摅到了。曹摅了解这个女人有冤情后,再加以仔细分辨研究,将所有情况审查得清楚明白。当时人们都赞扬他英明。

监狱里有判死刑的囚犯,岁末除夕,曹摅视察监狱,(看到这些犯人)很同情他们,说道:“你们不幸落到这样一个地方,怎么样?新的一年就要到了,人情最看重的(就是这个时候),难道不想暂且回家看看吗?”众囚徒都痛哭着说道:“如果能暂且回家(看看),(便)死而无怨了。”曹摅将监狱所有的门打开让犯人出来,限定日期让(他们)回来。曹摅的属下坚决反对,都说不行。曹摅说:“这些人虽然是小人,但讲义气,不会违背我跟他们的约定,我自会替各位承担这个责任的。”(后来这些死囚)到约定的时日,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并没有违约的人,一县的人都叹服,称曹摅为圣君。以后曹摅入朝做了尚书郎,又转任洛阳县令,(因为他)仁爱宽厚明断是非,(所以)百姓都爱戴他。(有一次)当时天下大雪,宫门夜晚丢失了阻道的木行马,官员们四处查看,不知道行马到什么地方去了。曹摅派人将那些看门的士卒拘押起来,很多官员都说不应该这样。曹摅说:“宫廷警卫森严,不是外人敢偷盗的地方,一定是看门的士卒,因为天寒烤火去了才丢了行马(或:一定是看门的士卒用行马烧火御寒了。)”追问看门的士卒,(他们)果然服罪。

到齐王冏辅政的时候,曹摅与左思一起做记室督。冏曾经神色自若地问曹摅道:“天子被贼所逼,没有人能奋起救主的。是我率领天下的义兵兴复王室,今天进京辅佐朝廷,救助、振兴危难的时局,有人劝我回到齐地去,在你意下如何?”曹摅道:“扫平国贼,挽救复兴国统,从古到今作为人臣的功劳没有比大王更盛大的了。然而天下大道没有兴隆就没有衰退,世间万物没有强盛也就没有衰败,这不仅仅指人事,也是天理。(您)私下里先向我发问,我哪里敢不说心里话。希望大王处在高位时想着不安,在自满时想着谦虚,在百官中精挑细选,秉持公心摒弃私欲,推举贤才更进献善才,务必为朝廷找到能担负大业的栋梁之材,然后(您还是)用油脂涂好车轴用草料喂好马,向皇上深深地作个揖,(赶快)回到自己的齐国去吧,那样就会让朝廷与百姓同喜同庆,曹摅等也会感到很幸运。”齐王冏未能接受(曹摅的意见),最终没有回去。

曹摅(shū)(?-308年),字颜远,曹魏大司马曹休曾孙,卫将军曹肇之孙,谯国谯县 (今安徽亳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官至襄城太守、征南司马。曹摅善治地方,爱民如子,担任临淄令期间更被称为"圣君"。其生平见载于《晋书·良吏传》中,张隐《文士传》中亦简载其生平。

全文一句一译如下: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远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

*曹摅(shū)字颜远。年轻时有孝道,好学并且很会写文章,太尉王衍见到他就很器重他,调他填补了临淄县令这个缺。

*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始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

*这个县里有一个寡妇,赡养婆婆非常用心。婆婆认为她还年轻,就劝她,让她改嫁,但她坚守节操不易其志。

*姑悯之,间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

*婆婆怜悯儿媳,有次背着儿媳自杀了。于是这家的亲属就告这个寡妇杀了婆婆,官府为此拷打审问,寡妇不能经受这般苦楚,就屈招自己有罪。

*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

*案子将要判决,恰好遇上曹摅到了。曹摅了解这个女人有冤情后,再加以仔细分辨研究,将所有情况审查得清楚明白。

当时人们都赞扬他英明。 *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悯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监狱里有判死刑的囚犯,岁末除夕,曹摅视察监狱,很同情他们,说道:“你们不幸落到这样一个地方,怎么样?新的一年是人情最看重的,难道不想暂且回家看看吗?”*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

*众囚徒都痛哭着说道:“如果能暂且回家,死而无怨。”*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

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曹摅将监狱所有的门打开让犯人出来,限定日期让他们回来。

曹摅的属下坚决反对,都说不行。*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

*曹摅说:“这些人虽然是小人,但讲义气,不会违背我跟他们的约定,我自会替各位承担这个责任的。”*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为圣君。

*到约定的时日,死囚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并没有违约的人,一县的人都叹服,称曹摅为圣君。*入为尚书郎。

仁惠明断,百姓怀之。*以后曹摅入朝做了尚书郎,又转任洛阳县令,仁爱宽厚明断是非,百姓都爱戴他。

*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有一次天下大雪,宫门夜晚丢失了阻道的木行马,官员们四处查看,不知道行马到什么地方去了。

*摅使收门士,众官感喟不然。*曹摅派人将那些看门的士卒拘押起来,很多官员都说不应该这样。

*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曹摅说:“宫廷警卫森严,不是外人敢偷盗的地方,一定是看门的士卒,因为天寒烤火去了才丢了行马。”

*诘之,果服。及齐王辅政,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

*追问看门的士卒,他们果然服罪了。到齐王辅政的时候,曾经神色自若地问曹摅道:“天子被贼所逼,没有人能奋起救主的。

*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令人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是我率领天下的义兵兴复王室,今天进京辅佐朝廷,救助、振兴危难的时局,有人劝我回到齐地去,你意下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

*曹摅道:“扫平国贼,挽救复兴国统,从古到今作为人臣的功劳没有比大王更大的了。*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

*然而天下大道没有兴隆就没有衰退,世间万物没有强盛也就没有衰败,这不仅仅指人事,也是天理。*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诣车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

*望大王处在高位时居安思危,在自满时谦虚谨慎,精挑细选百官,秉持公心摒弃私欲,推举贤才进献善才,务必为朝廷找到能担负大业的栋梁之材,然后用油脂涂好车轴用草料喂好马,向皇上深深地作个揖,然后回到齐国去吧,那样就朝廷与百姓会同喜同庆,曹摅我们这些人也会感到庆幸。”*后战死,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后来,曹摅战死了,官员百姓全都为他奔丧赴葬礼,在路边大声号哭,如同赴父母的葬礼一般悲痛。*。

一、译文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县人。

祖父曹肇,曹魏时为掌管宫门警卫将军。曹摅年少时孝顺父母,爱学习善作文,太尉王衍见面后很器重他,调补为临淄县令。

县境有一寡妇,奉养婆母很恭敬。婆母因她年轻,劝促她改嫁,媳妇守节毫不动心。

婆母怜悯她,悄悄自杀了。 亲戚乡党控告她谋害婆母,司法官用严刑拷问,寡妇忍受不了苦楚,便自行捏造供词认罪。

按罪行临处决时,适逢曹摅接任到职。曹摅知道此案有冤情,重行辨析查究,完全得知了案情的真象,当时的人称颂他的英明。

狱中有判死罪的囚犯,年终,曹摅查狱,怜悯他们,问道:“你等不幸到这非人住所,感受怎样?新年向来为人情所重视,难道不想在此时会见家人吗?” 众囚犯齐哭诉:“如果能暂得归家,死无遗恨。”曹摅通知开狱放归,明令限时返狱。

下属官吏各持己见,都说不可放归。曹摅说:“他等虽是小人,却不会背义,我替大家负担责任。”

限期到了,都遵守时间回狱了,并没有违令的人,全县感叹佩服,传称“圣君”,后人称此事为“曹摅约囚”。 进入朝廷任尚书郎,转任洛阳县令,广施仁爱明断讼事,百姓都怀念他。

时遇天降大雨雪,宫门口在夜间失去了栏架,经众官检察,都未查出它的下落。 曹摅令收监门卫,众官都说不妥。

曹摅说:“宫门近旁禁令森严,决不会有外人敢作盗,必是宫门卫士把它烧掉驱寒罢了。”经责问卫士,果然服罪。

因病辞去官职。后又重任洛阳县令。

当齐王司马冏辅佐朝政时,曹摅和左思同为记室督。司马冏曾经从容问曹摅说:“天子被叛臣威逼,没有人能挺身拯救。

我率领四方义兵起来恢复王朝,如今入朝辅佐朝廷,挽救时局艰难,有人劝告我还归封地,而你的意见是怎样的呢?” 曹摅说:“扫平祸国叛贼,辅助恢复帝位,自古迄今人臣所建的功都不及大王盛大。但道没有兴隆后而不泯灭的,物没有茂盛后而不衰落的,这不仅是人事规律,而且也是天之常理。

我个人接受您的询问,岂敢不尽献真情。 希望大王身居高位考虑到危乱,在充裕时逆料到空虚,精心选拔百官,心存公道排除私欲,举荐贤能进献善人,致力求得良才,然后整顿车马,拱手告别返归封地,便可上下同庆,曹摅等亦当极为庆幸。”

司马冏没有采纳。 不久转任中书侍郎,长沙王司马乂任他为骠骑司马。

司马乂战败,免去了官职。继之而来的是母亲去世服丧。

公元306年(永兴三年),朝廷起用曹摅为襄城太守。当时襄城多次经历匪患,曹摅进行安抚整顿治理,一个月便得到恢复。

公元308年(永嘉二年),征南大将军、高密王司马略(字元简)坐镇襄阳,任用曹摅为征南司马。当年被流放的王逌等聚众屯驻冠军,攻入城镇掠夺。

司马略派参军崔旷讨伐,命令曹摅为崔旷的都护。 崔旷是个狡诈残暴之人,欺哄曹摅为前锋作战,自己约期作后援,曹摅接战后崔旷未能如期到达,曹摅孤军与王逌战于郦县,军队战败遇难。

旧吏属及百姓同往奔丧会合送葬,一路号啕,像奔父母之丧一样。 二、原文 曹摅字颜远,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远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

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始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

姑悯之,间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鞫,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

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辩究,具得情实,时称其明。

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悯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

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

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为圣君。入为尚书郎。

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宫前用以阻止人马通行的木栅),群官检察,莫知所在。

摅使收门士,众官感喟不然。 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

诘之,果服。及齐王辅政,尝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

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令人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 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

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诣车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

后战死,故吏及百姓并奔丧会葬,号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三、出处 《晋书·列传第六十·良吏》 四、作者简介 《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监修三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 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李淳风 拟订修史体例:敬播(注:没有流传下来。) 其他十六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另外唐太宗李世民也在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二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有题“御撰”。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晋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

320 评论

我与食俱进

有字词的注释就更好了。

342 评论

恶魔小郡主

曹摅字颜远,谯国谯人也。祖肇,魏卫将军。摅少有孝行,好学善属文,太尉王衍见而器之,调补临淄令。县有寡妇,养姑甚谨。姑以其年少,劝令改适,妇守节不移。姑愍之,密自杀。亲党告妇杀姑,官为考鞠,寡妇不胜苦楚,乃自诬。狱当决,适值摅到。摅知其有冤,更加辨究,具得实情,时称其明。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民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摅悉开狱出之,克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摅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入为尚书郎,转洛阳令,仁惠明断,百姓怀之。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1),群官检察,莫知所在。摅使收门士,众官咸谓不然。摅曰:“宫掖禁严,非外人所敢盗,必是门士以燎寒耳。”诘之,果服。及齐王冏辅政,摅与左思俱为记室督。冏常从容问摅曰:“天子为贼臣所逼,莫有能奋。吾率四海义兵兴复王室,今入辅朝廷,匡振时艰,或有劝吾还国,于卿意如何?”摅曰:“荡平国贼,匡复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杀,物无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窃预下问,敢不尽情。愿大王居高虑危,在盈思冲,精选百官,存公屏欲,举贤进善,务得其才,然后脂车(2)秣马,高揖归藩,则上下同庆,摅等幸甚 。” 冏未纳,竟不归。(《晋书¡列传六十》,有改动)〔注〕(1)行马:官至贵品,其门前施政的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2)脂车:用油滑润车油,指即将驾车出行。参考译文 曹摅(shū)字颜远,是谯国谯人。祖父名肇,(曾做)魏国的卫将军。曹摅年轻时有孝道,好学并且很会写文章,太尉王衍见到他就(很)器重他,调(他)填补了临淄县令这个缺。这个县里有一个寡妇,赡养婆婆非常用心。婆婆认为她还年轻,就劝她,让她改嫁,(可是)这个女人坚守节操不易其志。婆婆为了儿媳用心赡养她不肯改嫁这事深深地忧虑,(最后)背着儿媳自杀了。(于是)这家的亲属就告这个寡妇杀了婆婆,官府为(此)拷打审问,寡妇不能经受这般苦楚,就屈招自己有罪。案子将要判决,恰好遇上曹摅到了。曹摅了解这个女人有冤情后,再加以仔细分辨研究,将所有情况审查得清楚明白。当时人们都赞扬他英明。 监狱里有判死刑的囚犯,岁末除夕,曹摅视察监狱,(看到这些犯人)很同情他们,说道:“你们不幸落到这样一个地方,怎么样?新的一年就要到了,人情最看重的(就是这个时候),难道不想暂且回家看看吗?”众囚徒都痛哭着说道:“如果能暂且回家(看看),(便)死而无怨了。”曹摅将监狱所有的门打开让犯人出来,限定日期让(他们)回来。曹摅的属下坚决反对,都说不行。曹摅说:“这些人虽然是小人,但讲义气,不会违背我跟他们的约定,我自会替各位承担这个责任的。”(后来这些死囚)到约定的时日,一个接一个地回来了,并没有违约的人,一县的人都叹服,称曹摅为圣君。以后曹摅入朝做了尚书郎,又转任洛阳县令,(因为他)仁爱宽厚明断是非,(所以)百姓都爱戴他。(有一次)当时天下大雪,宫门夜晚丢失了阻道的木行马,官员们四处查看,不知道行马到什么地方去了。曹摅派人将那些看门的士卒拘押起来,很多官员都说不应该这样。曹摅说:“宫廷警卫森严,不是外人敢偷盗的地方,一定是看门的士卒,因为天寒烤火去了才丢了行马(或:一定是看门的士卒用行马烧火御寒了。)”追问看门的士卒,(他们)果然服罪。 到齐王冏辅政的时候,曹摅与左思一起做记室督。冏曾经神色自若地问曹摅道:“天子被贼所逼,没有人能奋起救主的。是我率领天下的义兵兴复王室,今天进京辅佐朝廷,救助、振兴危难的时局,有人劝我回到齐地去,在你意下如何?”曹摅道:“扫平国贼,挽救复兴国统,从古到今作为人臣的功劳没有比大王更盛大的了。然而天下大道没有兴隆就没有衰退,世间万物没有强盛也就没有衰败,这不仅仅指人事,也是天理。(您)私下里先向我发问,我哪里敢不说心里话。希望大王处在高位时想着不安,在自满时想着谦虚,在百官中精挑细选,秉持公心摒弃私欲,推举贤才更进献善才,务必为朝廷找到能担负大业的栋梁之材,然后(您还是)用油脂涂好车轴用草料喂好马,向皇上深深地作个揖,(赶快)回到自己的齐国去吧,那样就会让朝廷与百姓同喜同庆,曹摅等也会感到很幸运。”齐王冏未能接受(曹摅的意见),最终没有回去。

320 评论

旧在现在

第一,亳州属于安徽省。第二,亳州名人:庄 子:战国蒙城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著作《庄子》亦称《南华真经》,内篇集中代表庄周思想;外篇、杂篇则是以后庄子学派言论汇编。《史记》有传,蒙城有庄子祠。高太后(宣仁太后):北宋蒙城人。英宗皇后,神宗生母。实际执掌朝政9年.哲宗9岁继位,高以太皇太后名义听政,任用 司马光,文彦博为相。高琼:北宋蒙城人。爱国将领.高太后之父。“宋军失利,高琼全力掩护太宗南遁”真宗即位,“加彰信军节度,充太宗山陵部署”“因抵御契丹功勋显著,成为最受神宗皇帝倚重的武将之一”“在寇准与高琼的坚持下,真宗才决定亲征,从而扭转了战局。”赐第京师,汴之称盛族者,用(疑为“首”之误)推高氏”。马玉昆:清末蒙城人。清军名将。马玉昆的勇敢善战,却为日人所畏惧,如大平山之战,连日方的战史中也不得不承认:“此日之中国兵颇为顽强”,“忠勇力战”,“决无退却之色”。 任永清:蒙城人.淮军旧将。北洋陆军将领。过之纲:蒙城人。在西北军长期管理财金工作。耿全礼:蒙城人。少将。原四川省军区政委。花木兰:亳州张 良:西汉亳州人。为刘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时,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城、笼络韩信等策略,并主张追击项羽,彻底消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曾与韩信整理编次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军事著作。 汉朝建立,封留候。 华 陀:东汉亳州人。“神医”。“外科之祖”。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发明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创造“五禽之戏”。曹腾:东汉亳州人。东汉末年大宦官。宽厚仁爱。曹 操:三国魏国亳州人。魏武帝。 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其诗今存20余首乐府诗。昂扬之精神,宏伟气魄与慷慨不平之感情,形成其特有的风格,对五言诗发展贡献较大。散文有40余篇。诗文皆为后世传诵。曹 洪:三国魏国亳州人。魏国名将。骠骑将军。曹 仁:三国魏国亳州人。魏国名将。大将军、大司马。曹 真:东汉亳州人。魏国名将。大将军。太司马。曹 丕:三国魏国亳州人。魏文帝。为当时文坛领袖。其诗“燕歌行”为现存最以早一首七言诗。所 著《典论·论文》为我国较早之文艺理论批评专著。现存诗歌约40首。有《典论》5卷、《 列异传》3卷,文集23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文帝集》。谥文帝。曹 植:三国魏国亳州人。建安杰出诗人。其诗歌艺术性极高,对``五言诗发 展起极大推动作用。今传《曹子建集》10卷。 曹叡:三国魏国亳州人。文学家。魏明帝。许褚:三国魏国亳州人。魏国猛将。在曹操宛城战张绣时,因屡建战功,赐关内侯。后与马超大战于潼关,威名大振。因勇猛知名,军中外号“虎痴”。曹丕称帝时,封万岁亭侯,升为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曹睿即位后,又进封许褚为牟分侯。许褚病死后,被追赠为壮侯。夏候敦:三国魏国亳州人。魏国大将。从征孙权还,官拜前将军。曹丕封魏王。任为大将军。夏候渊:东汉末年亳州人。魏国名将,与张辽、曹仁、徐晃、张郃并称五大良将。 夏候玄:三国魏国亳州人。征西将军。早期玄学领袖。书法家。著有《夏候玄》集。今佚。曹休:三国魏国亳州人。大司马。曹摅:西晋亳州人。文学家。弈论家。尚书郎。著《围棋赋》。夏侯湛:西晋亳州人。西晋一代。夏侯湛以才华出众称誉一时。声名仅亚于潘岳.骈文与散文的斗争,从西晋开始,夏侯湛《昆弟诰》是这个开始的标志。曹毗:东晋亳州人。文学家。任著作郎、句章令、太学博士、尚书郎、下邳太守等职。累迁至光禄勋。“少好文籍,善属词赋”。为世所称。《晋书·曹毗传》载有集15卷,已佚。今存诗文收入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朱粲:隋亳州人。隋末农民起义首领。号“可达寒”,自称“迦楼罗王”。“引军渡淮”,转战湖北竟陵陵、沔阳,后转山南。在冠军(今河南邓县西北),称楚帝,年号为“昌达”。攻陷邓州,有众二十万人。因乏军粮,首领杨士林、田瓒率兵叛朱粲,朱粲大败于淮源,被王世充拜为龙骧大将军。李 绅:唐亳州人。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而且是写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曾作《新题乐府》20首,其“锄禾日当 午,汉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诗哙炙人口。陈 抟:后唐亳州人。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 。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及《先天图》。其学说后经周敦颐、邵雍加以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另著有《指玄篇》,言导养还丹之事。好读《易经》,善诗,《全唐诗》 录有多首。曹 霸:唐亳州人。唐画马最最著名。杜甫作有《丹青引》及《观曹针军画马图》二诗,对其画艺极加称赞。鲁宗道:唐亳州人。1017年诏两省置谏官,六员首推宗道为右正言,多所论 列,宋真宗意颇烦。宗道耻于尸禄,请得罢去。真宗觉悟,遂于殿壁书“鲁直”二字。后晋 升户部员外郎兼右谕德,迁左渝德直龙图阁。仁宗即位后,迁户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 判吏部。1022年升尚书礼部侍郎,以正直敢言,贵戚惮之,称“鲁头参政”。卒赠兵部尚书,谥肃简。龚得树:清亳州人。捻军起义首领。吴楚奇:清亳州人。清初画家。诗画名冠江南。著有《鸿皋琐说》、《汀南吟草》等。现存有《西江游览图咏》,内有山水画21幅。蒋 珊: 毫州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现任)刘金定:宋代蒙城人。巾帼英雄.孟汉卿:元代著名杂剧家。公案戏《张孔目智勘魔合罗》不仅在当时影响很大,而且流传至今。薛蕙:明亳州人。明代著名诗人。字君采,号西原,晚号大宁居士。著有诗文集《考功集》,另有《西原遗书》、《约言》等。 学识渊博,为当时学者敬重,称"西原先生"。薛凤翔:明亳州人。《牡丹史》作者。为牡丹作记、作谱,记述之详尽而言,则首推《牡丹史》。姜桂题:亳州人.淮军旧将。北洋陆军将领。老子:楚国涡阳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所著《道德经》。 张乐行:清涡阳人。捻军起义首领。张守禹:清涡阳人。后期捻军著名首领。张禹爵:清涡阳人。袭爵为太平天国幼沃王,捻军最年轻的将领。李奇茂:涡阳人。台湾著名水墨画大师淡江大学艺术中心主任. 张保军:涡阳人。研究员。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书记。段端武:少将。涡阳人.天津警备区司令员(现任)解小东:利辛人。 唱片:《让世界联网》 《相信》 《中国娃》电视剧:《长缨在手》 《天使不寂寞》 高继勋: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每战必胜,人称“神将”。追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康王,谥号“穆武”。高遵度: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高继勋之子。西京左藏库副使、庆州团练使。高遵范: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高继勋之子。右侍禁阁门祗候、宣徽北院使。高遵甫: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北作坊副使。高遵约: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供备库副使。高遵宪: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供备库副使。高继宣: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高琼第六子。反击西夏,数立战功,得到朝廷嘉奖。后终于眉州防御使。高继忠: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高琼之子。四方馆使。营州团练使。高继和: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高琼之子。崇仪副使。高继伦:北宋蒙城人。高琼之子。西头供奉官。高继密: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高琼之子。内殿承制、阁门祗候。高继隆: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高琼之子。引进使、凌州团练使;高继元: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高琼之子。东上阁门使、嘉州刺史;高继荀: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高琼之子。右侍禁。高继芳: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高琼之子。供备库使。高继融: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高琼之子。右侍禁。高继丰: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高琼之子。供备库使、昌州刺使。高继敏:北宋蒙城人。北宋大臣。高琼之子。内殿承旨。高继昌:北宋蒙城人。高琼之子。西头供奉官。高遵裕:北宋蒙城人。北宋将领。“力斥西夏的无礼作为,不辱使命,维护了大国尊严,归国后受到神宗的嘉许 任右屯卫将军。高世则:北宋蒙城人。北宋大臣。“因通晓经书典籍任内殿承制、康州防御使,掌西上阁门事。负责接待金国使节,表现出卓越的外交才干,从此成为北宋的重要外交官之一,深得徽宗倚重。�任化邦:蒙城人.捻军蓝旗将领。与赖文光合统东捻军。太平天国鲁王.被叛徒刺杀。

291 评论

逍遥七星

安徽省的 有李耳

134 评论

相关问答

  • 曹雪芹研究论文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1] (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回北京

    nanjingyiy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曹操的论文参考文献

    等后面的复制品吧

    唐小七7 8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曹操形象分析与研究论文题目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以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性格分析作为主题,可以从曹操的生性多疑、狠毒残忍性格作为第一点,接着描写该性格同时给曹操带来什么优点,优势的一面,正文

    蒙古无双皇帝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论文曹丕翻译

    《典论·论文》原文: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

    阿圆凸凸凸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曹七巧论文研究意义

    《金锁记》里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曹七巧是个悲剧人物,是一个受害者。她所嫁的丈夫是个“骨痨”病人,但七巧是个健康的人,她正常的情欲因难以满足而受到压抑,是个被锁在黄

    hehefatter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