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4

照相机1984
首页 > 职称论文 > 中日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快手337

已采纳

Sino-Japanese Economic Relations: Issues Involved and its DifficultiesAuthor(s): Ding DouJournal: PACIFIC JOURNAL, Year 2005, Iussue 7, Page 47-53Keyword: 中日关系; 经济贸易; 相互依存; 敏感性; 影响; Abstract: 本文试图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相互依存论出发,探讨中日经济关系的相互依存及其相关问题.第一部分从贸易、直接投资和人员往来等数据,描述了中日之间十分紧密的经贸联系、以及这种紧密的经贸联系对于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分析了中日经济关系的相互依存性自2000年以来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呈现出相对平等的特征.第三部分指出中日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并分析了这种敏感性和脆弱性对中日经济关系的深刻影响.中日贸易额今年可望达到千亿美元(英文)

156 评论

我是五叶神

August 22 Daily News: Japanese officials on the 20th that, in view of trade disputes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have become worse, some Japanese companies have begun to shift the search for the Government to provide trade insurance to reduce the losses of enterprises. Japan, an official of the provincial economic and trade, said: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to provide trade insurance will be able to compensate because of the high tariffs caused by business losses, which means that high tariffs, Japanese companies have been almost a trade embargo." In late April this year, the Japanese side on the import of onions, mushrooms and rush emergency commodities such as high tariffs, since China is a major exporter of commodities, so the move makes China become the biggest victims. In May, the Chinese side to be a retaliatory response to the production of Japanese cars, mobile phones and air-conditioning and other imported products increased 100 percent special tariff. Japan's export investment, insurance companies are under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 subsidiary enterprise, the company spokesman, said that since the increase in China's tariffs on these products, the company has received a lot of Japanese exporters suffered heavy losses because of a request to apply for compensation. The spokesman sai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June there is Japan's export enterprises to apply for insurance compensation, we are still exam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But in the end the spokesman refused to disclose how many companies have put forward compensation claims. Above the provincial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ials in Japan as well as the insurance company spokesman said that has not yet been calculated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in China's tariffs on Japanese export enterprises seek compensation for damage to the total amount of insurance. However, a Japanese newspaper quoted an official of the provincial economic and trade as saying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at least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en" �0�6 100,000,000 All about 830,000 . dollars. The statistics show that Japan's annual exports to the Chinese automotive, mobile phones and air-conditioning products such as the total price of approximately more than 60 billion yen, but this time as a result of the increase in China's tariffs on these products have been exported to about two months without China. At present, the Asian market as the two largest economic entities, Japan and China are locked in fierce trade disputes,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called on Beijing to withdraw retaliatory tariffs, but the Chinese side has made it clear that Japan must first withdraw its tariffs against China. At the same time, some Japanese companies face the challenge frankly, even if they are able to receive government compensation,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to its losses suffered by a drop in the bucket compared to only just. Japan's largest commercial air-conditioning manufacturer Daikin Japan (Daikin) spokesman said that China and Japan in order to avoi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a trade war, the company has decided to produce large-scale air-conditioning projects in Shanghai, China plans to mo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any is currentl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joint venture in Shanghai, only the production of small air-conditioning products, from the beginning of October this year, the joint venture will begin production of large-scale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The company spokesman said: "Even in the Sino-Japanese trade war before the outbreak, we have begun to consider the production of large-scale air-conditioning in Shanghai, China raised tariffs on Japanese imports of air-conditioning, we believe that this is a production base for the transfer of a good time." Japan Daikin (Daikin) current annual exports to China of goods valued at approximately �0�6 5,000,000,000, while the value of �0�6 15,000,000,000 goods can be produced in China 答案补充 《理论导刊》2001年12期 李延长

301 评论

蝎子豆丁

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及未来走向中国网 | 时间: 2001-06-22 | 文章来源: 网上独家中国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中日恢复外交关系后,尤其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日双边贸易快速发展。根据中国的统计资料来看,中日双边贸易额从1978年的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亿美元,增长倍,其中对日本出口和自日本进口分别增长倍和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日本的贸易关系更加密切。(一)日本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自1993年以来,日本连续8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日双边贸易增长速度基本高于中国全国水平。统计显示,除了1990年、1997年、1998年等少数年度外,中日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中国自日本进口增长均高于全国的增长速度。在1990年、1997年、1998年等少数年度,日本国内出现经济衰退,尤其是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日本经济出现复苏的迹象,中日双边贸易就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2000年增长速度均高于20%。第二,中日双边贸易占中国全国的比重高。1990—2000年期间,中日双边贸易占中国全国的比重在11%以上,最高为1996年的,平均占中国全国的;中国对日本出口占中国全国的比重在13%以上,最高为1996年的,平均为;中国自日本进口占中国全国的比重在7%以上,最高为1994年的,平均为。(二)中国也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根据日方的资料,一方面,日中双边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日本全国对外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日中双边贸易在日本全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据日本大藏省最新发表的《贸易统计》,2000年日中双边贸易增长幅度更大,突破800亿美元大关,中国继续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00年日中贸易额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亿美元,自中国进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和,三项均创日本历史记录。中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1—4月,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额达到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自日本进口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尽管如此,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日本之间发生了贸易摩擦。2001年4月10日,日本政府部门宣布,依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和日本国内的关税率法,从2001年4月23日至11月8日对来自中国的大葱、鲜香菇和灯心草等农产品实施一般紧急进口限制措施。主要内容是,从4月23日起的200天内,如果从中国进口的这三种产品的数量分别不超过过去200天的平均进口量,即大葱5383吨、鲜香菇8003吨和蔺草席7949吨,则按现行的3%至6%征税,超过部分最高将课以266%的高关税。中国就此问题多次与日方磋商,反对日方的不公平和歧视性的做法,日方拒不接受中方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仍然坚持其错误决定。中国外经贸部于6月18日宣布,决定近期对于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气调节器三种产品加征特别关税;6月22日,中国政府决定对以上三种商品加征100%的特别关税。近年来,中国日本之间发生贸易摩擦,有深刻的原因。第一,双方对双边贸易差额分歧很大。从中国的统计资料来看,在1978—2000年期间,中国对日贸易仅在1982年、1990—1991年、1996—1998年和2000年等7个年度出现贸易顺差,其他16年均为贸易逆差。因此,中国认为,长期对日本贸易逆差是一个重要、长期的问题。但是,日方并不持这种看法,相反认为日本对华贸易长期逆差。例如,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中国对日本出现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改变上年对日本逆差亿美元的状况;根据日本的统计,2000年日本对中国出现贸易逆差,达到亿美元,比上年增加,惊呼日本对中国贸易逆差增大。实际上,这是统计方法上的差异。采用到岸价格、离岸价格计算导致有差异,采用产地统计也导致有差异,尤其是中国香港等地的转口贸易统计在进口商品中。这与中美贸易差额问题一样。第二,日本部分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中日本复苏最为缓慢。到目前为止,日本国内经济仍然不景气,失业状况没有好转;国内成本上升,尤其是劳动力成本;部分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尤其是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国实行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调整了产业结构,大大降低部分产品(例如,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另外,在流通渠道、流通环节上,中国的部分产品也占据相对优势。因此,日本政府为保护国内产品和国内有关部门的利益,采取紧急进口限制措施。第三,日本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是伴随中日关系而发展的。近几年来,中日关系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国会议员甚至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严重影响中日双边关系以及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日本政府借口对中国实行紧急进口限制措施。第四,中国日本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早在1995年初,日本根据WTO中的《农业协议》第5条特殊保障条款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蒜和生姜提出限制进口措施,最终以中国实施出口配额管理和日方实施进口商申报管理而结束。2001年伊始,2月16日由日本457家毛巾工厂组成的日本毛巾工业联合会于在大阪召开临时总会,正式决定向经济产业省申请对中国毛巾实施紧急进口限制,以阻止中国毛巾向日本出口。另据报道,日本纺织业界正在商讨对针织等10种纺织品提出设限申请,木筷行业、自行车行业和皮鞋行业协会等都在考虑要求政府的保护。由于担心香港、澳门发生的禽流感延及中国内地,日本农林水产省6月7日还决定暂停从中国进口鸡肉和鸭肉。在反倾销领域,1991年和1995年日本分别对中国的硅锰、棉府绸进行反倾销;1999年6月、10月,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对日本企业生产的不锈钢冷扎薄板、丙烯酸酯等产品进行反倾销。这些也有可能引发和加剧中国日本之间的贸易摩擦。因此,日本对中国实行紧急进口限制措施的最根本原因是保护国内产业和相关利益,但是日本政府采用了不公平和歧视性的贸易保护手段。中日贸易摩擦的未来走向贸易摩擦有多种形式,主要有:设立关税壁垒,如高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如配额、许可证、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滥用世贸组织规则,如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反倾销措施等。贸易伙伴之间发生贸易摩擦,实践中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发生贸易摩擦的贸易伙伴相互之间采取不公正、报复性的措施,愈演愈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双方遭受损失。第一,贸易摩擦升级,只会导致双方的损失更大。日本对中国的大葱、鲜香菇、灯心草限制进口涉及到的贸易额约为亿美元,但日方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和一再交涉,坚持对中国部分出口商品采取一系列不公正的贸易限制措施和歧视性做法。这损害了中国国内相关行业、企业和生产者的利益,影响了双边贸易的正常开展。贸易摩擦促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部分农产品将会转移而进入新的市场,而日本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该类农产品仍然对日本国内农产品造成冲击。虽然被征收特别关税的3种商品在日本整个对华出口额的万亿日元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中日两国间围绕“紧急限制进口”引发的贸易战可能因此继续升级,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只会给日本的产业界带来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其他相关产业,进一步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2000年日本向中国出口汽车万辆,仅占日本向全世界出口的1%,但是同比增长高达36%;日本向中国出口的移动电话的数量达到145万部,接近出口总量(830万部)的20%。这将遏止其增长势头,大大影响日本汽车进入中国市场,而与此同时,韩国、欧美等可能替代日本,增加对中国出口汽车等。合同金额上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连续4年负增长,实际使用金额连续两年负增长,2000年才实现正增长。贸易摩擦的继续可能影响日本在华企业,影响日本与中国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应当指出的是,造成的损失对日方更大,不仅难以保护日本国内相关产业,而且可能丢失中国市场。第二,双方应以事实为根据,客观公正妥善解决贸易磨察。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中国与日本不仅是贸易大国,而且彼此是很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多个领域的合作对象。如果贸易摩擦不能及时制止,相互报复加剧,则双方的产业冲击、损失更大,负面影响更广泛、深远。双方只要坐下来,以事实为根据,经过磋商和谈判,会解决问题的。例如,2000年韩国对我大蒜实施保障措施,引发中韩贸易战,中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自6月7日起暂停进口原产于韩国的手持无线电话机和聚乙烯,结果双方经过双方磋商,最终妥善解决问题。(胡江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博士;赵书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网 2001年06月22日

332 评论

相关问答

  • 贸易术语论文中参考文献

    服务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服务贸易论文有哪些参考文献可以参考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服务贸易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 钟毓卓. 中外合作办学研

    唐小七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

    无忧快乐起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化工贸易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

    萌萌小妹纸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韩贸易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下载、查找、参考文献,点我,点我,点我

    让我爱你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苹果出口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文献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

    送哦夏季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