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3

应该勇敢
首页 > 职称论文 > 浙江会展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anning2008

已采纳

〔一〕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具有服务业的共性,它作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和交流中介,但同时它又不同于其它服务性行业,具有自身的个性,企业通过参加会展进行新技术、产品推广,可起到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同时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树立品牌形象,具有其他服务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二〕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事实上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会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这些社会效益有的是立竿见影的,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逐步发挥作用的。会展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如财富论坛和apec会议在上海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以及推广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位,带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每一次会议或展览的举办将吸引大量的商务客和游客,即必然会带动交通、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会展业的继续发展,将使展览、会议场馆的数量增加,从而加快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入,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据测算,会展业的最大带动系数为1:9,如果会展场馆的收入是1,那么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社会收入则是9。〔四〕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的作用。由于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充沛、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会展业的发展将带动交通、旅游、餐饮、基础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而这些行业的发展对增加大量的社会就业岗位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北京申奥成功,就将造就几百万个就业机会。在中国,会展业虽然是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但是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创造就业机会的作用却是巨大的。二、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目前每年中国举办的各类会展超过1200个,是改革开放前二十几年内国内会展数量总和的10倍。据不全统计,1998年为1262个,1999年为1326个,2001年已超过1500个。从类型上看,会展已由综合性发展成为专业性,如汽车展、工业展、留学教育展等,并有一些专业会展得到了业界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国内目前展览场馆有147个,部分展馆已具备举办国际展会的相应配套设施。会展主办单位除专业会展公司外,各专业协会、中介机构、广告公司、媒体、群众机构、院校等也纷纷加盟。与此同时会展业为主办者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和经济的空前繁荣,中国的会展业正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中国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已达3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也达到 120多亿人民币。(资料来源:作者调研所得)但是,从我国目前会展业发展现状来看,与国外同行业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一)管理体制上的差异。国外会展业的管理主要依靠行业自律机制和自律规范,政府的介入一般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国际大型展会的协助招揽上。但是国内尚没有统一的会展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根据现行的展览管理办法,国务院各部委及其所属的工贸公司、外贸公司、协会、商会、中国贸促会以及其行业分会和地方分会、地方政府或省市级外贸主管部门、展览场馆、境外展览机构等都能举办展览会。这种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局面造成会展过多过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会展“泡沫”现象, 使得会展管理混乱。而且我国会展业目前依然维持计划经济形成的展会审批制、展览公司资格认定制,尚未与市场接轨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以至有的展会虽然质量很差,组织和服务严重欠缺,但由于有政府作后盾而得以存在。(二)展览场馆和设施上的差异。国内现有会展基础设施相对国外较落后,从展馆面积来说,全国展览馆总面积在100万平米左右,展场面积超过10万平米的大型展馆仅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览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几家,与国际知名展览中心如米兰国际展览中心65万平米的展馆相比,国内场馆举办特大型展览、会议难度较大;虽然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展馆,但大多面积小、功能单一、设施较落后、服务水平不高,不具有竞争力,更不具有接办国际名展的能力,多数展馆只能承办一些档次不高的展览。国外展馆不仅面积大,交通也十分方便,火车、地铁、直升飞机等交通工具可以直接抵达场馆。展览场馆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会议室、办公场所、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仓库、停车场等,整体服务体系使展馆成为一座城中之城。我国展馆设施如餐饮、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相对于国外也有很大差距,尤其网络信息技术在国内展馆的应用还不普遍,制约了国内展览水平的提高。(三)展会定位上的差异。多数展会缺乏明确定位,组织管理模式落后。同国际知名展览相比,我国展览缺乏明确定位。让参展厂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有的展会则什么档次与质量的产品都一拥而上。有些名为国际名牌精品展,但实际上却是类似集贸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些展会甚至成为处理积压商品的场所。有些参展商也缺乏定位,参展的目的不明确,而大多数厂商只是“坐以待客”。(四)服务水平的差异。目前,在国内30多个展览会中,只有极少数展览会设立了相关的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专业观众检录系统,大多数情况下,参观商和观众在参加展览会时遇到的一些问题难以解决,展会后的情况也无从了解。同时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仍有欠缺,如没有设立邮局、必备的商务服务部门和专线交通等,而这些方面,国外展览会可以说一应俱全。因此中国展会的服务水平有待改进。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一学德国的汉诺威市。每年在这里举办的cebit展览会和国际工业展等大型专业展会,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的参观者的口袋里掏走数十亿美元。它的奥妙就在于一切围着展会转,围着参观者服务,展场布置把舒适放在第一位,空气流动,光线明亮,温度适宜,布局宽松,在众多展场之间,到处设有咖啡座,供人们休息、聊天、交流、业务洽谈,在市区乘车凭展馆出入证“一证通”,十分便捷。会展业是服务行业,不同于制造业,如果不在服务水平上花狠功夫,那中国的会展业势必无前景可言。(五)会展人才的差异。目前我国会展业专业人员奇缺,大多数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与会展业发达国家之间差距较大。这是影响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大制掣。展览专业人员奇缺除了历史原因外,相当重要的是,目前为止我国没有专门培养展览专业人才的场所。跟汉诺威和法兰克福一样,许多国外会展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中国人都是从国内的展览公司挖过去地的。国外会展业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和流程以及先进的人才机制。因此中国会展业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建立先进的人才机制,防止人才外流。三、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发展对策的分析去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成员,那么入世后对中国会展业有何影响呢!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规定和中国政府公布的资料显示,11类142个服务贸易行业中,会展业不在其中。从入世谈判情况来看,我国政府并未对入世后的会展业开放作出承诺,世贸成员国也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另外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规定,入世后,外商仍不能在中国注册成立独资的会展公司,但可以与中方成立合资公司。根据我国目前会展市场的实际情况,还不能取消审批制度,因此我国实行会展审批管理制度仍然有效,对这项规定也是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即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和新生产业进行保护。虽然有上述有利因素,但毕竟是“狼”来了,一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海外跨国展览机构已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设立机构或成立合资公司,如德国的汉诺威、科隆、依格多,意大利米兰国际展览中心等早已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分公司,中国展览业将面临外国同行更为直接和激烈的冲击。尚显稚弱的中国展览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会展经济将会以更快的速度与国际接轨。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但更多的是严峻的挑战。对此,笔者对我国会展业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顺应规则,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进入wto后,政府痛下决心顺应规则,转变职能,退出对市场经济运作的直接干预管理。政企不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企业可盼的关系协调、信息传递、市场规范等服务与管理的职能将由行业协会来实施。因此应发挥协会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尽早成立全国性的会展行业管理组织,并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理顺与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取消价格多轨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展览环境和竞争秩序,在操作上力争尽快实现规范化,并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另外,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市场的完全自由化,相反政府的宏观调控会对展会的质量和会展公司的资质进行市场化、动态化和评估和认证,逐步从审批制过渡到标准制和登记制。使会展业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据悉,目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展览业管理方面的相关法规,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着手会展业的立法工作。如国内展览业的第一个地方法规--上海展览法规,已进入起草阶段,主要内容是理顺行政主管部门和海关、商检、工商、税务等部门之间的法律关系,克服多头管理的弊病,也将考虑展览公司办展的资质要求和法律程序。(二)改进服务水平,加快人才培养。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它不同与第一、二产业,是一个营销的过程,关键是人才、客户和服务,对资金的需求并不突出。服务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提高软件服务,如设立相关的服务商、法律咨询机构、专业观众检录系统,还要改善硬件设施建设,如设立邮局、必备的商务服务部门和专线交通等。加入wto后将有更多的外资和展览管理人员进入中国,将会带来国际会展业的先进经验、理念。有了好的理念,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会展人才,制定规则和制度,提高软硬件服务。会展专业人才奇缺是制约会展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举办展览专业人员的培训班、讲座。这种培训班、讲座非常重要,因为大专院校学习的学生从现在起少则3年,多则4到5年才能掌握专业理论,日子久远,远水解不了近渴。现从事展览工作的人员大多具有实践经验而缺乏理论知识和先进、现代的展览管理手段,若能通过短期培训,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三)会展应走向产业化和品牌化。加入wto后,随着我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外国会展公司的大举进入加剧了我国会展市场的竞争,促使了我国会展业面向市场,在竞争中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组建展览集团、实现资本扩张,提高企业组织规模,走上产业化之路。会展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找准展会的龙头,发挥城市会展业的整体效应,才能加速会展经济发展。现在,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会展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从长远看,发展本地会展经济,必须面向国际,形成品牌。世界著名的展览城市,无一不是如此:提到德国的汉诺威,我们就知道这座城市里有电信技术、机械和设备工程等行业的著名展览会;提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我们会很快联想到comdex展;被称为“展览之都”的法国巴黎,时装、化妆品等展览在世界有名,且始终领导世界潮流;而香港是以珠宝、皮草、玩具等展览著称。不难看出,一个城市展览业的品牌与其本身的经济及产业发展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要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必须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方向,树立会展业的城市品牌。树立品牌展会需有明确的定位。如果是具有成功办展经验并一直运作国内知名展会的公司,就须随时关注国际市场的行业走势,并主动与国外的相关机构强强联合,努力扩大展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如果公司运作的展会尚处在国内区域优势或开发新题材的会展公司,那你首要的经营思维应放在努力扩大自己的展会在国内的影响力,就像我国的海尔一样,成在中国,强在世界。(四)可利用互联网,实现实物展览和网上展览交易之间的相互补充。对于互联网,人们普遍是喜悦多于忧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展览业带来了新的契机,网上展览成为展览业的新风景和新亮点。众所周知,场馆建设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而在互联网上建立虚拟展馆、举办虚拟展览却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大大提高展会的效益。 我国展馆建设缺口较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展览中心、城市扩建、新建展馆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在展馆建设上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却非明智之举。我国展览业可以借助互联网赢得后发优势,一些规模小但信誉较好、富有管理经验的展览馆或展馆公司,可以凭借网上展览开拓发展空间、聚集新的竞争力。因为互联网具有无可比拟的渗透性和广泛性,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但是,即使在相当完善的互联网时期,网上展览和交易也不会完全取代传统的展览和交易,二者只是更好相互补充和优化配置,更加完美而已,因为二者各自有着互相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作用。(五)以展“促”会,以会“兴”展。会议是报告会、研讨会、交流会、说明会和讲座的统称。会议是展出者在展出地方市场为其产品和服务扩大影响的一种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会议可以吸引相应行业的许多行家,决策人物和有影响的人物;会议可以是介绍产品性能,用途,使用方法;可以探讨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也可以在展览不能表达的特殊情况下,为展览作补充。由于展览会的形式比较单一,所以以丰富补充展出内容为直接目的的会议显得必不可少。展览和会议,两者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活动,唯有如此,展会的多元化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六)积极引进外资,提高会展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中国加入wto后,外资进入中国展览业将不可避免。在看到外资抢占我国会展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应看到外资的引入能够提供我国展览业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所需的资金,能够带来会展业经营和运作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展览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在为我所用的原则下积极地引进外资,尽快实现会展业的规范化发展。(七)利用本土优势。目前,世界各国的会展都是由本国的行业组织来主办的,不仅要得到外国的参展商认可,更主要的是还要得到本国企业的积极参与。在这方面,国内会展公司较国外同行有明显的优势。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参展不够重视。因此国内会展公司应利用本土优势,比国外公司更早的使国内企业认识到会展作为企业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具有其它营销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企业通过参加会展进行产品推广、树立品牌形象将成为企业的重要营销活动。提高国内企业对会展功能的认识、加强企业的展示能力对我国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有着重大意义。(八)以合求寸,多元发展。因我国的会展业已将步入白热化竞争时代,一些刚起步或在会展界举步维艰求存的会展公司,要开发新项目已实属不易,为求得生存,不妨考虑一下与国内外知名的展会合作,专做展会代理商赚取佣金,同时也可从大公司学到一些良好的展会运作经验。代理展会也需注意一些常识,如与国外的名展合作时要考虑一下,我国的参展产品在国际市场是不是具备竞争力,国内企业赴外参展后能否起到促销效果;反之,为国内名展寻找国外参展商时,又要考虑该行业在我国的竞争现状,国外厂商是否有急于抢滩中国市场或扩大在华市场份额的意愿,这些都是决定代理招展成败的关键。会展经济,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你只细想一下:世界各国为争办奥运会、足球锦标赛及其它体育赛事时的努力;其次有文艺汇演或大型音乐会的热烈场面;还有各种经济、学术论坛的媒体造势或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再有全国各地的各种什么节或其它的一些大型公关活动及会务接待等。以上种种,其实都属于会展经济的范畴,因此,建议一些会展公司不要老是把眼光盯在商业展览上,只要你在申领营业执照时多考虑一下它的经营范围,会展业的空间还是很大的。综观国际会展业的整体情况,欧美发达国家无疑在国际会展业的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这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在资本、技术、信息方面的绝对优势分不开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会展经济的理念已经为大多数国家所重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虽然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在会展业中的市场占有率的绝对数值,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吸引了会展这一前瞻性行业,使它们成为国际会展业今后几年继续保持增长的关键因素。中国是当今世界上gdp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中国在国际会展业中地位远不能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相匹配。因此,笔者坚信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只待人们去开拓,但笔者希望国内会展公司在国外会展巨头冲击下,“与狼共舞”,在竞争中求发展,在挫折中学习。 wto不可怕,竞争更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等待、观望的心态和短浅、狭隘的眼光。调整好心态,摆下姿势,大处着眼,小处着手,wto对中国会展公司才可真正称得上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中国会展公司也因此与时俱进、与日同步,在国际新舞台上演绎新篇章创造新辉煌。

192 评论

bingdaoyu16

黄彬.基于CDIO模式的会展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9) 黄彬.义乌会展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J]现代城市2014.(6)黄彬,CDIO教学法在展览策划课程中的应用[M].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专家视点(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黄彬,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状况调查分析与展望[M].中国城市交通问题论丛,杭州出版社黄彬,缓解杭城交通拥堵的再思考[J].现代城市2013(3)黄彬,城市品牌与市场建设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2013(2)黄彬,“工学结合”情景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机制优化研究[J].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3(1)黄彬,杭州市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现代城市2012(3)黄彬,竞争情报从展会开始[J].中国会展2012(3)黄彬; 张梦新,“以赛促教”的会展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M].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专家视点(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黄彬; 方玲玲,现代信息技术视角下的会展教育[J].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2(2)黄彬,缓解杭城交通拥堵的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2012(1)黄彬,浅议案例教学在会展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2(1)黄彬,会展教育如何对接市场需求?—浅析项目驱动、以赛促教的应用前景[J].中国会展2011(9)黄彬,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应用状况调查[M].思考杭州--为品质之城资政建言,浙江大学出版社黄彬,杭州交通拥堵现状调研分析[J].现代城市2011(3)黄彬,会展经济与城市品牌联动效应研究[J].现代城市2011(1)黄彬,“项目驱动,以赛促教”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1(1)黄彬,漫谈会展教育师资建设策略[M].2010会展经济文集,香港讯通出版有限公司黄彬,我国会展教育需创新模式[M].2010会展经济文集,香港讯通出版有限公司黄彬,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状况调查分析与展望[J].城市规划学刊2010(6)黄彬,中国会展教育师资建设策略探讨[M].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专家视点(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黄彬,会展教育创新模式探讨[M].世博会·会展教育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黄彬,科学构建会展企业营销流程[J].中国会展2010(4)黄彬,展后观众信息的评估与维护(下)[J].中国会展2010(2/3)黄彬,展后观众信息的评估与维护(上)[J].中国会展2010(1)黄彬,直邮在会展营销中的应用(下)[J].中国会展2009(11)黄彬,直邮在会展营销中的应用(上)[J].中国会展2009(10)黄彬,如何分期管理观众信息[J].中国会展2009(9)黄彬,双师型”会展师资建设策略思考[J].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09(9)黄彬,网络展览在营销中的多重功能[J].中国会展2009(5)黄彬,金融风暴环境下发展“网络展览”[J].中国会展2009(4)黄彬,义博会推动当地商务旅游发展研究[M].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典型案例研究(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黄彬,中国会展英语教学问题研究[M].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专题研究(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黄彬,展览网站建设与展览营销[J].中国会展2009(3)张健康; 黄彬,厘清“广播视觉化”的相关概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3)黄彬,企业如何参展实现营销目标[J].中国会展2009(1/2)黄彬,试卷分析与教学效果提升研究[J].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09(2)黄彬; 方玲玲,论会展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J].现代城市2009(1)黄彬; 王琳琳,提升会展英语教学水平的研究[J].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08(12)黄彬,会展教育创新模式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2)黄彬,金融海啸与展览营销(下)[J].中国会展2008(12)黄彬,金融海啸与展览营销(上)[J].中国会展2008(11)黄彬,会展教育要进一步与市场需求相衔接[J].中国会展2008(4)黄彬,论贸易展览观众注册管理[M].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专家视点(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黄彬,加强招展管理,提升展览营销品质[J].中国会展2008(3)黄彬,试论竞争情报对我国会展业的作用[M].中国会展经济前沿理论与政策思考.中国商务出版社黄彬,试论竞争情报在我国会展业的应用前景[J].竞争情报2008(2)黄彬,观众数据分析与评估[J].中国展览2007(3)黄彬,我国展览营销发展方向[J].中国展览2007(2)黄彬,打开巴基斯坦广阔市场空间(下)[J].中国展览2006(10)黄彬,打开巴基斯坦广阔市场空间(上)[J].中国展览2006(9)黄彬,展览不同发展阶段的营销策略[J].中国展览2006(6)黄彬,展览营销实用技巧之四”直邮营销”[J].中国展览2006(5)黄彬,展览营销实用技巧之三”电子邮件营销”[J].中国展览2006(4)黄彬,展览营销实用技巧之二”传真营销”[J].中国展览2006(3)黄彬,展览营销实用技巧之一”电话营销”[J].中国展览2006(2)黄彬,展览营销工作评估探讨[J].中国展览2005(11)黄彬,义博会推动义乌会展商务旅游的发展[J].中国展览2005(9)黄彬,会展网站的建立与维护[J].中国展览2005(7)黄彬,浅谈会展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与激励[J].中国展览2005(6)黄彬,丁萍萍,义乌会展城市的特色定位与发展战略[J].中国展览2005(5)黄彬,“网络展览”应对突发危机的再思考[J].中国展览2005(4)黄彬,信息化打造义博会推广强势[J].中国会展2004(11)黄彬,会展业的“温州模式”--访温州市会展业协会[J].中国会展2003(9)黄彬,香港会展魅力不减[J].中国会展2003(8)黄彬,网络展览--抵御SARS的轻骑兵[J].中国会展2003(6)黄彬,CRM科学截流客户资源[J].中国展览2003(5)黄彬,把数据提炼成客户[J].中国会展2003(5)黄彬,80%收益来自忠诚客户--谈会展业实施CRM的意义[J].中国会展2003(4)黄彬,会展业CRM实施的研发方向[J].中国展会2002(8)黄彬,会展业CRM实施的主要障碍与误区[J].中国展会2002(7)黄彬,会展业CRM的研究与开发现状[J].中国展会2002(6)黄彬,会展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意义[J].中国展会2002(5)黄彬,技术进步推动我国会展业发展[J].中国展会.2002(1/2)黄彬,会展业的聚会与展望[J].国信展览商情2001(10) Huang Bin. MICE Industry Website Construction for China’s Enterprises [CA].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CSSE 2014)Huang Bin. MICE Educ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CSSE 2014)Huang Bin, R&D of CRM in China’s Trade Fair Industry [CA].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 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BMEI2013) Hangzhou,, Indexed by CPCI-S. Compendex 2014HuangBin,Online Trade Fair Developme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Crisis [CA].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 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BMEI2013)Hangzhou,, Indexed by CPCI-S. Compendex 2014Huang Bin; XuLisha, Approaches to Urban Traffic Jam in China with a Comprehensive Way- A Case Study on Hangzhou [J]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 (AISS) Vol5,,2013Li Shiping;Huang Bin, Research on the Post-Practice of the Conference & Exhibition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J].Lecture NotesinManagementScience. Vol31,Issue5, Indexed by CPCI-SSH. Compendex 2013Li Shiping; HuangBin,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ethod of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Based on Work-Study Combination [J]. Lecture Notes in Management Science Vol31,Issue5, Indexed by CPCI-SSH Compendex 2013Xu Lisha; HuangBin; Zhang, Mengxin, A New Exploration of MICE Education: Idea and Practice of Talent Training with Competition Mode [J]. Advancesin Education Research. Vol10, by CPCI-SSH Compendex2013Huang Bin,MICE Educ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MEI2012 Guangzhou, Bin; Xu Lisha, Professional Website Construction for China’s MICE Enterprises [CA].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BMEI2012) Guangzhou, Lisha;Huang Bin, A Strategic CRM Plan for Exhibition Enterprises in China [CA].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BMEI2012) Guangzhou, Bin; Xu Lisha,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 for “Online Exhibition” [CA].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 (WISET2012) Xiamen,China 2012Shen Mingxia; Huang Bin, Enhance Interactivity in the Teaching of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Blackboard Teaching Platform[CA].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 (WISET2012) Xiamen, China 2012Huang Bin; Li Shiping, Discussion on the Mode of Case-studying in the Teaching of Project Management for Exhibition [J].Lecture Notes in Management Science. Vol8, Issue2. Singapore, Indexed by CPCI-SSH Compendex 2012Huang Bin;Li Shiping, Application of CDIO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the Planning Exhibition [J]. Lecture Notes in Management Science. Vol8, Issue2, Singapore, Indexed by CPCI-SSH Compendex. 2012Huang Bin; Shen Mingxia,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angzhou Transportation Status [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178-181, Yantai, China. Indexed by EI and CPCI-S Bin; Shen Mingxia, A Case Study on Hangzhou's Public Bicycle System in Relieving Pressureon Road Transport [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178-181, Indexed by EI and CPCI-S Compendex. 2012Huang Bin; Shen Mingxia,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 Trade Fair Industry [CA].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ICEE2012). Shanghai, Mingxia; Huang Bin,Study on Teaching of E-commerce Englishin China [CA].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ICEE2012).Shanghai, Mingxia; Huang Bin, Trade Fair Visitor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Based on their Data Analysis and Appraisal [CA].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exed by Bin; Daniel Based Visitor Data Managementv for China's Trade Fairs [CA].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 (ICEE2011). Indexed by Bin; Shen Mingxia, Utilization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in China's Trade Fair Companies [CA]. 2011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exed by Bin, Research on Coupling Effectsof MICE Economy and City Brand [CA]. Forum for Contemporary Service Industry in Asia Pacific , Bin; Daniel , Influence of the Yiwu Fair on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Travel and the Localeconomy [J]. Global Business and Organizational Excellence. Vol28, Issue6, 2009 (9/10) Indexed by ABI/INFORM , Bin; Xu Linqiang, The Influence of the Yiwu Fair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Business Travel [CA]. Global Events Congress III & China Event Education Conference III,

286 评论

相关问答

  • 发展模式研究的论文

    房地产健康发展方案资金、土地和消费者是房地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逐步显现和房地产业的逐步成熟,房地产营销面临新的形势。自2004年3月

    langlang0802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基础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论文

    创新发展调研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创新发展调研报告,仅供参考

    春天的薄荷叶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创新发展论文1000

    成功需要勇于创新,古代很多伟人都在为我们做着榜样,所以说,探索创新,敢于打破常规才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啊!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1000字 高二 作文

    随风思恋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相互投资发展创新研究论文

    随着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服务业对外投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中国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的进

    猴子kam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浙江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论文 1关于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利用的进一步思考 绿色建筑技能技术的应用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高新技术为主导,针对

    佑玲天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