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ying850
获奖概况 1956-2014年大连化物所取得科研成果800多项,曾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4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90项,中科院、省部级一等奖79项。2013年,张存浩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截至2014年底,大连化物所累计申请专利5564件,其中发明专利5251件,累计专利授权219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925件,累计申请中国国外专利350多件,其中PCT申请210多件,获得中国国外专利授权80多件。 获奖(部): 获奖年度获奖名称主要完成人获奖类别获奖等级2013态-态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张东辉,杨学明等 辽宁省自然科学奖 一等 2013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应用基础研究 孙公权等 辽宁省自然科学奖 一等 201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化学界面及过程研究 邵志刚等 辽宁省自然科学奖 二等 2013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技术及应用 张华民等 辽宁省技术发明奖 二等 2013甘油催化转化制备1 ,2-丙二醇技术 徐杰等 辽宁省技术发明奖 三等 2013多级孔共结晶分子筛催化剂研发及在清洁油品生产技术中的应用 徐龙伢等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一等 2013张存浩 张存浩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最高奖 2013现代催化研究方法 辛勤 大连市科学著作奖 一等 2013膜技术术语词典 王从厚 大连市科学著作奖 三等 2013高效液相色谱实用手册 张维冰 大连市科学著作奖 三等 2013一种低碳烯烃直接水合生产低碳醇的方法 朱书魁 专利优秀奖 优秀奖 2013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项目成套工业化技术开发及应用 刘中民 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特等 2012复杂生物样品的高效分离与表征 邹汉法等 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 2012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用高性能,低成本非氟离子交换膜材料 张华民等 辽宁省技术发明奖 二等 2012轻质铝合金催化制氢 孙立贤等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 2012海洋多糖基微/纳米药物控释载体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 马小军等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一等 2012包信和 包信和 何梁何利奖 2011由甲醇或/和二甲醚生产低碳烯烃的方法 齐越,刘中民,吕志辉 专利金奖 金奖 2011用于甲醛乙醛氨合成吡啶碱的钛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徐龙伢,刘盛林,杨寿海 专利优秀奖 优秀奖 2011一种临氢异构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田志坚,胡胜,王磊 专利优秀奖 优秀奖 专利(部): 专利名称专利类别申请日期授权日期发明人高危化学品监测离子迁移谱智能软件发明鞠帮玉高危化学品监测差分迁移谱智能软件发明鞠帮玉N-糖基化位点及结构鉴定软件发明程凯蛋白质组修饰谱定量数据处理平台发明程凯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数据处理程序软件发明韩克利一种用于正、负离子检测的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器发明李海洋一种光源与小孔光阑的同轴对准装置发明关亚风一种转板式单重态氧发生器发明邓列征一种高真空仪器腔体加热装置发明唐紫超一种自动开关实验仪器真空系统的装置发明唐紫超一种信号线检测装置发明唐紫超一种实验室冷却水循环系统发明唐紫超一种用于采集呼出气的加热保温密封装置发明王新基于三维空间静电势重构的新型蛋白质粗粒化计算方法软件发明李国辉化学氧碘激光器多物理场耦合模拟仿真软件发明怀英乙酸气相加氢制乙醇的提纯装置发明夏吴一种采样热解析渗透膜的复合装置发明渠团帅一种用于热解析进样的步进电机进样器发明王祯鑫一种固定光纤的镀膜夹具发明龚选一种便携式快速检测压电微天平发明孙立 科研方向 从2012年至2014年底,大连化物所确定和完善了研究所“一三五”规划,即,一个定位:“以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为平台,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在化石资源优化利用、化学能高效转化、可再生能源等洁净能源领域,持续提供重大创新性理论和技术成果,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所。”;四个重大突破:“煤代油新技术、WQZB用化学能高效转化关键技术、洁净能源相关的基元及催化反应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液流储能关键材料与新技术”;七个重点培育方向:“烃类清洁转化及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化工过程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及氢能关键材料及技术、生物质能高效转化利用技术、太阳能光-化学转化科学与技术、生物分析与生物转化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及设备”。 论文发表 1950-2014年发表论文总数1490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2859篇;据2015年10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发表SCI论文8304篇,20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Angew、Chem 、JACS等学术刊物以及相关学科顶级刊物上,出版科技专著59部。 《催化学报》:月刊,于1980年3月创刊,是由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刊物。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会刊。主要报道能源、环境、有机化工、新材料、多相催化、均相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电催化、表面化学、催化动力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色谱》是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承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于1984年创刊。主要报道中国国内外色谱学科的基础研究和色谱及其交叉学科的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色谱仪器与部件的研制和开发。该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精品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IC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英国《分析文摘》(AA)等20余种中国国内外重要检索刊物和数据库收录。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公布,《色谱》的最新影响因子为1 .750(他引率为0 .87),名列中国国内化学类核心期刊的第一位。《能源化学(英文)》主要报道化石能源、电化学能、氢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转化等与化学相关的创造性科研成果,以促进能源化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加速能源科学的探索研究和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原刊名为《天然气化学(英文)》,1992年创刊,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02年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2006年JNGC与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所有文章在其Sciencedirect平台上发布。2011年SCI影响因子为1 .348,位居SCI收录的中国化学类期刊的第一位。
吥唥靜尐姐
1. 唐学渊,郭和夫,彭少逸. 色谱法从页岩油分离非烃. 燃料学报, 1956,1(2):1312. 郭和夫,朱亚杰,芮尊宏. 页岩油和煤焦油.石油的化学和工艺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903. 贝浼智,王世华,王捷宇,吴益民,曹淑芬,郭和夫. 过渡金属氢基络合物的合成及其氢转移反应的研究. 科学通报,1981,(14):8694. 王国祯,胡皆汉,郭和夫. 某些卤代吡啶振动光谱的计算(II).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3,3(3):315. 邵昌平,李娟,杨秀之,潘力,贝浼智,郭和夫. VCl2 , VCl3 络合物溶液光还原氮和放氢反应. 催化学报,1983,4(1):376. 徐筠,廖世键,刘荣枝,郭和夫. 齐格勒型催化剂钛的价态对乙烯高聚或低聚的作用. 催化学报,1983,4(3):2257. 烯烃岐化催化剂Bu4N[Mo(CO)5Cl]–RAlCl2 活性衰减原因的探讨. 廖世键,郭一平,余淑文,李欣,郭和夫. 有机化学,1986,(3):1958. 奚祖威,刘维祯,曹国英,杜文,黄家璧,蔡坤芝,郭和夫. 金属卟啉催化氧化萘酚. 催化学报,1986, 7(4):3579. 石有茂,陆世维,郭和夫. 同花瓣相似(Isolobal Analogy) 关系应用于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设计. 化学通报,1988,(11):2010. 李争宁,陈惠麟,郭和夫. 铜化合物催化重氮乙酸乙酯环丙烷化反应. 分子催化,1992,6(5):35211. 王志强,陆世维,原晓华,郭和夫. 新型含有μ3 - O的三核茂锆羧酸衍生物的水相合成和结构. 科学通报,1992,38:5612. Wang Zhiqiang , Lu Shiwei , Guo Hefu et al. Aqueous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a Seven – Coordinate Complex (η – CH3C5H4) Zr (S2CNBz2)3 . Polyhedron, 1992,11(1): 3913. Wang Mei , Lu Shiwei , Bei Meizhi , Guo Hefu et al. Studeis on Reac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Hydrides with Heterocumulenes VII . J Organomet Chem , 1993, 447: 27714. Shi Youmao , Cheng Guobao , Lu Shiwei , Guo Hefu. The Cleavage Reaction of the Mo – Mo Triple Bond. J Organomet Chem , 1993, 455: 11515.刘学良,张遂之,郭和夫. 几种手性二胺磷的合成及其应用. 化学试剂,1994,16(3):132
1.化学与生物工程 是美国《化学文摘》、《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收录期刊。 《化学与
中英文都可以刊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缩写:CHINESE J CATAL中文名称:催化学报发行国家:中国出版社:El
《化工学报》是中文版的,它和《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是同一个出版社
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全的了,包括了所有最新收录的。如外面传的中文期刊只有95种,实际上是147种,这里全收录了查询时,甚至可以用中文查询、简称,全称均可以查询,
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全的了,包括了所有最新收录的。如外面传的中文期刊只有95种,实际上是147种,这里全收录了查询时,甚至可以用中文查询、简称,全称均可以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