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9

沙沙小小囡
首页 > 职称论文 > 西北大学世界史毕业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萤火虫BB

已采纳

从世界文化史看枢轴时代 如所周知,「枢轴时代」(Axial Age, 800-200 B. C.)是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Karl Jaspers)在40年代末期提出的观念。他指出在那个时代,古代旧大陆的几个主要文明地区,西从东地中海,东至中国的华北,南至印度的恒河流域,都曾同时产生了思想与文化的突破。在他原来的构想中,中亚古波斯祆教(Zoroastrianism)的出现也是包括在「枢轴时代」的文化突破,不过近年来学界对祆教是否开始於那个时代,已有怀疑与争议。但是即使把古波斯文明除外,我们仍然可以说,世界三个主要文明,西方、中国与印度,在它们早期发展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枢轴时代」的文化跃进。 这篇文章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对历来有关「枢轴时代」的认识与研究,作一些大略的检讨,更重要的是: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对这时代的历史意义提出一些个人初步的看法。 一西方学界对「枢轴时代」的看法 西方学界第一次注意到「枢轴时代」这个历史现象是十九世纪初叶。当时,法国的东方学家亚贝尔─雷慕沙(J. P. Abel-Remusar)已注意到公元前一千年间,在古代东西几个主要文明的区域,大约同时发生空前的思想跃进。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学者拉苏斯(Lasaulx)在他的论著已经把这个现象提升到历史哲学的层次去反思。但是一个半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这个文化历史现象,虽迭有讨论,到今天,西方学术界的主流仍未给予这现象应有的重视,推究起来,大约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西方史学与社会科学界的主流,承袭了理性主义的传统,一向是从西方中心的思想架构去看世界历史的发展,自然很难看到非西方地区(如中国与印度)的文化思想跃进有何举足轻重的世界性影响,韦伯(Max Weber)所代表的学术传承就是一个显著例子。如所周知,韦伯对非西方世界几个主要地区的文化发展,曾著有一系列比较文化研究,但是因为他的思想架构是建筑在西方文明特殊发展出来的理性观念上,他虽然对中国与印度传统文化都有专著,却并未重视这些文化在「枢轴时代」所产生的思想突破的影响。 韦伯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传人,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在50与60年代,也是以西方特有的理性化观念为出发点,把世界各种文化放在一个统一的演化架构内作比较研究。不错,他也曾提到公元前六世纪以後在世界几个主要文明圈内发生的「哲学突破」(philosophical breakthrough),但谈到古代文化发展的创新,他只认为古代西方的希腊与以色列是他所谓世界文明演化的「苗社会」(seedbed societies),而中国与印度的古文明完全不在其列。韦伯与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是二次大战後在西方盛行的现代化观念的思想根源,可以说是现代西方学界的一条主流思想。这条主流思想在近年来,透过贝拉(Robert N. Bellah)对宗教演化(religious evolution)的论著,特别是艾森斯塔特(Shmuel N. Eisenstadt)的比较文化研究,开始正视「枢轴时代」在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意义,但他们对「枢轴时代」的认识是否会对西方学术主流产生影响,尚在未定之天。 这值得顺便一提的是,在西方学术主流之外,对「枢轴时代」这观念也有一些反响,这最重要的当数西方现代思想家佛吉灵(Eric Voegelin)巨著,《秩序与历史》(Order and History)。佛氏完全不同意黑格尔─韦伯这一思想传承对「理性」这观念所作的狭隘理解,因此他在评¤世界文化的发展时,可以对「枢轴时代」作相当同情的了解,但问题是他跳出了黑格尔─韦伯这一思想传承的小框子,却跳不出西方文化的大框子。他的基本思想毕竟还是以古希腊与希伯来的精神思想为本源,从这本源的深处他吸收了一些对宇宙与生命的感受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认识,以此为根据他纵览世界文化的各主要发展,给予古印度与中国文化在「枢轴时代」所出现的思想跃进很高的评¤,但最後就生命与历史的悟深度而言,他仍不认为後者可以与古希腊与希伯来文化在同时所产生的思想突破相提并论。 上面说到在西方学界主流内外对「枢轴时代」这一论旨所产生的一些反响,但这些反响却经不起西方学界在近三十年所涌现的一股强大思潮的冲击,这股思潮就是一般泛称之为後现代主义。这股思潮在两方面对「枢轴时代」的讨论间接地产生负面影响。首先,後现代的一个基本观念是否认主体意识对了解文化现象的重要性。而主体性的重要性正是「枢轴时代」论旨的一个前提:这个时代的出现正由於当时的一些思想人物的主体意识产生了突破性变化,否认了这个前提自然使人无法看到「枢轴时代」的历史意义。其次,後现代思潮与「枢轴时代」论旨都重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但後者认为不同文化之间有高低发展之异,而前者则因为有文化相对主义的倾向而否认不同文化之间发展程度的高低差异性。二者在这方面观点的不同,自然使得「枢轴时代」这观念在後现代的思想圈没有引起兴趣。 上面的讨论不但使我们了解为何「枢轴时代」的论旨迄今不能在西方学术界与知识界受到广泛重视,同时也可反衬今天重提这论旨的学术与文化意义。一方面它可帮助我们走出西方文化中心的思想框架去认识人类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认识「枢轴时代」这个文化现象,我们也可避免文化相对主义的陷阱,进而看到人类的一些共有经验在古代不同文化社区形成内容不同的思想跃进,而这些跃进给此後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想前提,也因此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 二「枢轴时代」的起因 探讨「枢轴时代」这个历史文化现象,我们首先会问,为何这个现象发生在世界某些地区而不在其他地区出现?更重要的是:为何这个现象在古代几个主要文明地区同时出现?原因是甚堋?这发生缘起的探讨当然是重要而且极饶兴味的问题。西方学者从十九世纪初叶开始认识这现象时,就曾提出这个问题。当时有些学者曾以文化散播(cultural diffusion)的看法作为答案。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这个文化现象先在一个地区出现,然後散布到其他地区。鉴於「枢轴时代」的文化跃进,在不同的文明地区,以不同的文字形式与思想内容表现,这种文化散播的说法当然很难成立。 也有一些学者试图从各文明的历史环境变动所造成的刺激与回应去解释「枢轴时代」思想突破的出现。例如德国学者亚佛得.韦伯(Alfred Weber)就曾指出公元前2000-1000年间,印欧游牧民族从今日俄国南部向外移动,四处迁徙,在公元前1000年以後开始与当时几个主要文明地区接触而产生冲击。因此他认为这种人口大迁移所造成外在环境的刺激足以解释为何印欧民族迁徙所至之处,当地人民受到震荡,对生命产生新问题与新思想,由此而有「枢轴时代」的思想创新。 此外,欧洲学者魏尔(Eric Weil)也曾经从环境论的观点提出类似的解释。他指出「枢轴时代」的思想突破都是在各文明发生崩解的过程中产生。这不是偶然,因为 答案补充 太多了,你自己到去看看

183 评论

默默一个人旅行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的前身历史系创建于1937年,历史专业是西北大学传统优势专业之一,长期以来在全国高校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先后有黄文弼、侯外庐、陈直、马长寿、陈登原、张岂之、彭树智、林剑鸣及周天游等著名学者任教。历史学院设有周秦汉唐研究中心、佛教研究所、古籍研究所及西安事变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等专业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1997年以来,被列为西北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已成为历史学高级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西北大学文博学院(1988年设立)源自于1937年设立的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许寿裳任系主任。1939年,学校南迁汉中城固后改名国立西北大学,历史系为文学院三系之一。1946年,学校迁至现址,设四院十五系,马师儒以文学院院长兼任历史专业主任。自建系至新中国成立十二年间,历史学院调查张骞墓、整理地方文物史迹资料,在研究、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多有贡献。学院历史专业是西北大学传统优势专业之一,长期以来名师汇集,先后有侯外庐、陈直、马长寿、陈登原、张岂之、彭树智及林剑鸣等著名学者任教,在全国高校中有着较大影响。199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1997年,被列为西北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2008年,“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被列为陕西省教学团队建设。现已成为历史学高级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设有周秦汉唐研究中心、佛教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中国军事史研究中心、西安事变研究中心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现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等专业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12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专任教师的。在教学和科研上成果显著,承担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研究课题,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现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思想文化”),2门陕西省精品课程(“中国通史”、“周秦汉唐文化史”),1门西北大学精品课程(“中国历史地理”)。专著和教材还先后获得郭沫若史学荣誉奖、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民族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学术专著百余部。

286 评论

敏芳在上海

建议从西奥多罗斯福的 萝卜大棒政策入题 美国政府背后的财团利益 美国在战争中的 美洲的事物由美洲人来管理 以及美国对西班牙殖民地的攫取与分离以及后来美国对中美洲小国事物的干涉 巴拿马运河 尼加拉瓜~

193 评论

木易小青争

这个问题比较概括,不过我建议你去看下论文网站里面比较突出的一个:学术论文网()。里面关于历史方面的论文很多,相关栏目有:历史地理(一)历史学、历史学研究论文、历史学理论论文、历史学动态论文、历史学概论论文、历史学前沿论文、古代文明史研究(二)世界史、世界史学论文、世界历史论文、世界历史研究、全球史研究论文、世界史理论论文、世界史动态论文(三)先秦、秦汉史、中国古代史研究、先秦秦汉史研究、先秦秦汉史动态(四)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魏晋隋唐史研究、魏晋隋唐史动态(五)宋元明清史、宋辽金元史研究、明清史研究论文、明清史动态论文(六)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史论文、中国近代史理论、中国近代史人物、中国近代史动态(七)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研究、中国现代史纲要、中国现代史理论 、中国现代史专题、中国现代史丛刊、中国现代史动态(八)当代中国史、《当代中国史》

356 评论

水中央1985

历史学是西大最好的专业之一,排名全国第九,西北第一。主要是汉唐史这一块比较厉害,毕竟在西安嘛。近现代史因为出了个王岐山所以最近比较出名。博导大牛们比较多,但年龄相对要大一点,后继怎么样还不好说。

17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世界中世纪史论文选题

    中世纪史可写的内容十分之多.既然LZ只有一周的准备时间,我想有以下几个比较好写的内容:第一个是教皇国的兴起,繁荣的顶峰以及逐渐衰落的历史过程以及其原因.第二个就

    团子888888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世界史论文查重

    论文降重有效方法: 论文查重机理是以模糊算法,分段检测,相同或相似作为重复依据(检测阈值大约为5%,段落中重复内容低于5%,不会被标红),而表格则是采用相似相重

    晴风浪子 10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世界史毕业论文选题

    就写二战以后如何重新振兴,经济和科技如何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江苏友道木业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论文

    答: 一般来说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先会经过盲审,盲审过后再进行答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以上三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冬眠的羽毛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世界史学术专著论文

    历史上的科学名著 在人类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名著有着不可磨灭的光彩。 就自然科学的名著而言,毋庸置疑,许多名著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人

    武汉碧海蓝天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