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6

lindadoncry
首页 > 职称论文 > 哪种树种的研究现状好写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可爱mmd22

已采纳

这类小论文更多考察的是你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要写好这篇论文从以下几点入手:1、观察——发现问题:观察身边的行道树破坏原因,分有意和无意,前者包括人为,后者包括夜间机动车摩擦等,最好附上图片。2、分析:破坏的因素、不同原因破坏的程度和级别3、提出问题——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如何保护?针对上述观察发现和分析总结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别,提出保护措施(如设置栅栏、张贴荧光条等),这部分没有固定的答案,自己需要多思考4、小结——对已经造成破坏的行道树如何恢复通过这类小论文的写作,需要学会的是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

123 评论

两小酒窝

不写动态树的时候为什么不用treap?比Splay好写好调常数小

275 评论

吃买吃买吃买

关于松树的论文 我挑选了两个 希望你看了对你有所帮助!!1.云南松的比较形态学研究本研究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分布在滇东南、滇中以及滇西北地区的10个云南松种群就树皮、木材、针叶、球果等10多个形态性状进行了系统地观察统计分析。并对针叶、韧皮部、胚进行了微观构造的观察。结合环境条件分析了云南松种群的形态结构多样性及其生态适应性。 云南松种群的形态特征表现为多态性,随着纬度或海拔(样带取样)的增加,从滇东南——滇中——滇西北,形态变异的总趋势为:针叶长度逐渐减少、芽、3针1束的比例、短枝上的针叶数目、球果和鳞盾、生长轮宽度和针叶断面积(海拔除外)表现出“小型化”的趋势。叶鞘的长度、鳞脐、木材生长轮宽度、树脂道的数量、芽鳞排列的紧密程度等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 经过大量观察,发现以3针1束为主的树木中,其长度比2针1束的长;以2针1束为主的地盘松和高山松,其2针1束的长度比3针1束的长。针叶的伸长生长通常表现出“优势针束优势生长”的原则。 针叶的内部构造表明,其基本的结构特征较为稳定,但组成分子的数量特征值变化较大,即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针叶的结构也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其横断面的形状主要为半圆形、扇形、纺锤形和梯形等。4针1束和5针1束针叶的横断面的形态,出现了多样性和不规则性,单维管束和介于单、双维管束之间的过渡类型的比例增加。 滇东南地区云南松针叶的内皮层细胞出现外切向壁和径向壁加厚的凯氏带,生长在该地区湿热条件下的细叶云南松和思茅松针叶内皮层的凯氏带则更为明显。而滇中和滇西北地区云南松针叶的内皮层没有出现凯氏带。同时,滇东南的细叶云南松和滇中地区的地盘松针叶的转输组织中出现大型树脂道,在细叶云南松的幼嫩针叶中表现更为明显。 云南松针叶的维管束以双维管束为主,同时亦有单维管束以及介于单、双维管束之间的过渡类型;皮下层为典型的二型皮下层;表皮层的角质层明显;树脂道多为典型的外生型。 滇中地区的云南松,其针叶维管束内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数量和组成分子的大小比滇东南地区的少且相对较小。而滇中地区的地盘松针叶的维管束内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列数明显多于滇中地区的云南松,但是细胞体积相对较小。针叶内木质部细胞数量的增加是对旱生环境的一种适应。 针叶基部的短枝连续横向切片表明,其针叶和基部的结构均表现为连续的过渡结构。首先针叶中的维管束全部转变为单维管束,进而针叶基部逐渐愈合,中央部位逐渐出现类似髓部的薄壁组织,不同针叶的维管束逐渐愈合,最终形成完全具备枝条的典型结构。在短枝的最顶端,仍然存在顶端的薄壁组织,但由于受到针叶发育的限制,而不再继续分化。 短枝的发育来源于长枝上芽鳞间的侧芽,在发育的初期,侧芽进行伸长生长,在伸长生长的过程中首先分化出一大一小“不对称”的两个针叶原基,大的叶原基进一步分化,形成三个针叶原基。在针叶原基的不对称分化过程中,进而发育成幼嫩的针叶。依据针叶原基的不对称发育和分化,如果温湿条件较好,或受到机械创伤,不对称的两个或三个针叶原基可以进一步分化成4个或5个针叶原基而形成4、5针1束。 幼嫩种子的解剖构造表明,直干云南松的胚为直的细长型,胚芽、胚轴、胚根、根冠基本在一直线上。弯曲云南松的胚比直干云南松的胚短,略有弯曲。地盘松的胚则比弯曲云南松的胚更短,弯曲度更大。这说明胚已表现出母体的一些形态特征。 云南松的树皮类型和韧皮部颜色的不同是由韧皮部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内含物的不同而形成的。粗皮类型的韧皮部组织排列倾斜、不整齐或呈斜切线状;细皮类型的韧皮部,组织结构排列较为整齐。红色的韧皮部,组织细胞内的内含物多;白色类型的韧皮部,内含物较少。韧皮部细胞的大小及排列方式与生长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水热条件较好,较为背风的条件下,云南松的韧皮部通常为细皮类型,而生长在迎风面的云南松韧皮部多为粗皮类型。但是韧皮部的颜色则与细胞内含物的多少和成分有关,尤其是韧皮薄壁细胞内的丹宁和树脂的含量以及它们在空气中的氧化作用有关。 云南松形态结构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与种群分布区的气候特点相适应。云南松形态结构特征在滇东南、滇中、滇西北大的分布区之间表现出“趋异”的生态适应趋势,在各自的分布区范围内又表现出“趋同”的生态适应趋势。整体趋势表明,滇东南和滇西北云南松形态结构特征相对的稳定,滇中地区分化最为激烈,可能与滇中地区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火烧等有关。 云南松形态结构的多样性,是进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与生态因子组合的多样性是云南松种群分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云南松的进化是其遗传变异与生态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形态结构的多样性是生态适应和进化的基础,长期的进化和适应又塑造了形态结构的相对稳定。2.兴安落叶松种内红材型与变异类型-白材型的比较研究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Rupr.是我国大兴安岭林区的主要树种,也是我国东北地区速生造林和更新树种。由于其生态幅度较大,在各种不同生境下产生了许多变异类型,其中最有意义的是红材型和白材型,前者木材颜色呈褐色至黄褐色,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类型,后者木材淡黄色,是少见的类型。通过对两种类型兴安落叶松在天然林中分布情况的调查,表明了白材型兴安落叶松主要生于草类落叶松林内,在天然生长的落叶松林中占10%的比例。 兴安落叶松过去曾有不少中外学者研究过,但多偏重于分类学研究,未见有红材类型与白材类型研究的报道。本文对大兴安岭林区天然生长的两种材色的兴安落叶松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采用了实地调查与现代实验手段相结合、生物学研究与木材学研究相结合、科学技术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科学系统的揭示了两种类型的兴安落叶松在形态学、木材物理力学、木材解剖学、生态学、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区别,从而确认白材型兴安落叶松是一个速生、优质类型。 本文采取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兴安落叶松种内变异与进化机理,得出了该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

321 评论

倒数第一丑

sbt 最好写 效率最高这篇论文将展现一个独特巧妙的策略,动态地维护二叉搜索树(Binay Search Trees,缩写为BST),并且它在最坏的情况下也有着良好的期望运行速度。Size Balanced Tree,顾名思义,这是一棵通过大小(Size)域来维持平衡的二叉搜索树。这是一种简单、高效并且在各方面都通用的数据结构。这也是一种很容易被语言工具表述的数据结构,它有着简单明了的定义,和令人惊叹的运行速度,而且你会惊讶于它简单的证明。这是目前为止速度最快的高级二叉搜索树[1]。此外,它比其它一些知名的高级二叉搜索树要快得多,并且在实践中趋于完美。它不仅支持典型的二叉搜索树操作,而且也支持Select和Rank。摘自Size Balanced Tree陈启峰 (Farmer John)中国广东纪念中学

304 评论

相关问答

  • 果树种植研究论文

    桃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不仅外观艳丽,肉质细腻,而且营养丰富。下面是我整理的桃树的栽培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桃树的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摘

    赵鹏飞197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哪种论文格式最好写

    论文格式具体要求题目: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论文的文章内容。字体:黑体小一号,加粗并居中摘要:字数大概在300字左右就行了,需要用第三人称来简短明确的交代论文的背

    休普若斯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我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论文

    枝条是指桑树在伐条(春伐或夏伐)后,由休眠芽或潜伏芽抽长的新梢。新梢上着生桑叶和桑芽,桑叶脱落后留下的疤痕为叶痕,叶痕中的点状突起为叶迹。新梢开始呈绿色,随着新

    天使之懿72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论文研究报告哪种好

    我个人觉得综述类的好写,调查类的制作问卷、收集数据,数据分析太麻烦了。综述类的多看点书、查点资料、列个提纲很好写。我毕业论文就选的综述类的,可能我擅长综述,嘿嘿

    就在水的一方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特种车辆传动研究现状论文

    焊接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种必要的工艺方法,在汽车制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车桥、车架、车身、车厢六大总成都离不开焊接技术的应用。在汽车零部件的

    小米一箩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