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8

LovefamiliesBB
首页 > 职称论文 > 以贫困陷阱为主题的论文标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大米爸爸V

已采纳

《贫穷的本质》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对于几乎无钱可投的人来说,一旦收入或财富迅速增长的范围受限,那么他就会掉入“贫穷陷阱”;但对于有能力投入的人来说,这一范围就会极大地扩展。另一方面,如果穷人快速增收的潜能很大,而且这一潜能随着富裕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弱,那么“贫穷陷阱”也就不复存在了。在英国和美国,智商的高低完全可以由身高的效应来解释:但当我们对智商相同的两个人做比较时,身高与收入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为了解释这一发现,凯斯和帕克森表示,真正起作用的是童年时期充足的营养摄取。一般来说,童年摄取充足营养的人,都会长得更高大、更聪明。正是因为他们更聪明,所以他们才会赚到更多的钱。当然,很多不那么高大的人也很聪明(因为他们已长到应有的高度),但总体来说,个子高的人在生活中更出色,因为他们显然更可能发挥自身的遗传潜力(在身高及智力方面都是这样)。感恩!125天

143 评论

交换礼物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这是去年很火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一句经典台词。穷病究竟是什么?我们眼中的穷人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机遇的土地。贫穷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而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无止境的无知愚昧和无力挣扎的绝望感。         为什么贫穷?为什么穷人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穷人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为什么穷人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         15年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贫穷陷阱”的怪圈而无法逃离,本书的两位作者 阿比吉特·班纳吉 和 埃斯特·迪弗洛 深入全球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2019年, 为了表彰本书的两位作者在扶贫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他们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1. “贫穷陷阱”         穷人每天受限制、有压力的生活已经耗尽了有限的意志力, 更需要的是当下及时被安慰,而无法忍受延迟满足。 所以,解决饥饿问题的核心关键点并不是卡路里,而更可能是“安慰剂”。         2. “信任陷阱”         穷人会更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他们的行为会常常反映出这样一种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他们 只关注当前,追求及时行乐 ,尽可能把日子过得愉快,在必要的场合参加庆祝活动。         3. “健康陷阱”         穷人认为,免费的东西没有用,对政府也是极度的不信任。因为无知而导致营养和健康常识的不足,使穷人不相信公共医疗,不相信通过简单的方法可以预防大部分潜在疾患。他们 更愿意去寻找昂贵的药方,而不是廉价的预防 。当生病时,他们也只认可通过某种特定的形式让自己感到有希望。         4.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才可能真正的帮助穷人         作者的这段话引人深思。         1. 所有的穷人每天都生活在金融危机当中 ,只是波动性对他们的影响不大。波动性影响的是中产阶级,影响的是那些手里有钱的人。而对于穷人来讲,他每天都生活在高度的风险之中。         2. 穷人应对风险的能力很差。         面对风险,穷人通常的应对模式是增加工作量,做兼职以及不断迁徙,这导致他很难成为行业内的专家,更无法拥有稳定的、高质量的人脉圈。         3. 穷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风险很多         ✨长期的贫穷会带来极大的压力,而压力会导致皮质醇(压力激素)分泌增加,直接损害人的认知及决策能力。造成生活状况越糟糕,脾气越暴躁,越容易情绪失控惹祸,使风险逐渐地变大。         ✨穷人通常采用随份子的方式来进行互助,而面临重大疾病时,则心照不宣的无人救助。         ✨农产品价格的风险对于穷人而言是最大的,因为农民不掌握市场,无论丰收和欠收,穷人都不占优势。         1.发展教育体系,鼓励支教,建议一方面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一方面用教育回报推动入学率。         2.建立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比如大病统筹保险         3.发展科技,用物联网等方式消除信息不对等         4.健全监督机制,政府应当廉政务实。因为政府的腐败和玩忽职守,会导致贫穷的加剧。         真正从底层脱贫的人,其实就是开源节流,有超强的自控力和良好的认知,懂得想尽办法,帮助自己摆脱贫困陷阱。 抖音上有很多贫富思维的段子,讲的非常透彻, 而要切实践行,需要极高的自控力和意志,我想这才是穷人最缺乏的。古语云,自助者天亦助之。若要如何,全凭自己!希望人们都能伸出力所能及之手,希望贫困人口都能够有决心有毅力脱贫,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328 评论

木木兮123

这篇说的贫穷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贫穷,而是大部分问题,都有类似的状态。弱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 当年无法好好在教室学习,出来后一样不能踏踏实实上班,创业都是睡觉前的梦想。陷入一种怪圈,无法挣脱出来。是懒吗?不是,人性都是懒惰的,没谁比谁更勤奋。 就像伦敦地铁无人玩手机。不是他们上进,而是他们的地铁线通不了网络。底层的东西,不支持。招聘的需求,首先是有经验,而有经验的人有自己的工作。一个死循环在这。吃了上一顿,想着下一顿,怎么可能有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发展的问题。“贫贱夫妻百事哀”。千百年的轮回,要是可以跳出来,早就跳出来了。没有人真正愿意吃苦耐劳。“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这是个伪命题。996 是福报吗?大多数人每天下班,精疲力尽,只想躺着一动不动,怎么还有精力来学习和发展。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精力、心理素质、思维认知、先天条件,都困在环境中。这其实,也是一个困境。良好的心态,同样需要有精力来支撑,有钱有闲的人,有更充裕的时间来休养。一个人每天的有效时间,极其有限。 而成长,不会自然地发生,需要跟自己抢时间和精力,强制用到成长上。 读书,只是成本最低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一个开放的心态。因为世界很大,变化很快,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范围。或许下个星期,就会出现令人排斥的事物。往往我们不理解的东西,来源于新鲜事物,不要去抵触,否则可能失去机会。英国科幻作家说:“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 科技 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 科技 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 科技 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在高手眼里:万物都有存在的意义。不开放,不单单吸收不了新鲜的事物,包括其它不同的事物也会抵触的。 成长,总是伴随痛苦。按照一万小时定律,成就人的,往往不是天分,也不是运气,而是一万个小时的自律训练。虽然,慢慢也很多人提出反驳的观点。但是,有件事无法反驳,就是 一件普通的事情,持续做,做到极致,那也相当了不起。 贫穷的怪圈,不要总想着别人来帮助,只有自己愿意往上努力,自己想办法,才有机会。 突破圈层,不必一下子上升很多,也不必一次性完成突破。可以找一个节点,慢慢磨。熟能生巧。一个卖油翁,长年累月下来,能够游刃有余地倒油过铜钱孔。坚持难吗?难,很难,相当难,难到几乎无法完成。所以,不要坚持。不要考验意志力。 关键是找到真正对自己重要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去执行。 比如锻炼身体,如果对自己重要,那就每天锻炼身体;如果不重要,那所谓的坚持,消磨完意志力就会结束。待在谷底,往哪个方向都是向上。弱者的弱,是全方位的弱。 可是提升能力,不需要全方位的一次性提升。只需要在一个变量上发力。

154 评论

相关问答

  • 以脱贫圆梦为主题的论文

    写作思路:把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写下来,重点阐述帮扶力量,产业帮扶。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

    抢银行的小怪兽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以坐标为主题的论文

    人们常常把人生比作时间记忆的长河,它有平波如镜的安详;有潺潺流淌的舒缓; 还有川流不息的奔涌;更有波涛汹涌的澎湃。不同的解读方法得出人生不同的答案,哲人解读人生

    可可popp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以扶贫为主题的议论文

    那一次的扶贫“啊,这里是清远吗?怎么比我想象的还要差啊。”不知哪一位同学说了一句。哦,对不起我还没有跟你说呢,今天是我们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同学一起来到了清远莲安希

    江苏友道木业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以重庆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论文标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只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

    木鱼19921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贫困资助主题班会论文

    No pains ,no gains 俗话说得好,不劳无获,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每一次的获得,都应该有一定的付出,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帮助是我们这一代非常幸运和开心

    多儿的妈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