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2

王者堕落天使
首页 > 职称论文 > 大走访工作机制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诗涵百草兔

已采纳

在街道召开“大走访”动员大会后,为确保此项工作真正落在实处,社区成立“大走访”领导组,订立例会、学习和督查等相应的工作制度,组织学习各级文件,不断提高“两委”成员认识,并结合“创先争优”工作研究制定《来雁塔社区“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按辖区范围分成四组,开展大走访活动,在走访中一是注重政策法规的宣传,特别是涉及民生工程方面,要向居民宣传好党和政府有关政策;二是倾听民情民意,社区“两委”成员深入基层走访,结合自身工作和社区中心工作,广泛倾听群众心声,了解居民所思所想和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记好走访记录,在“大走访”中,坚持“为民办事,办事为民”;以问情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目的,不断探索创新民情民意诉求渠道和创新为民服务的载体。四是转变工作作风。我们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使社区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履行承诺,了解群众,调处矛盾,落实惠民政策,从而构建和谐顺畅的干群关系,使社区干部工作作风、务实态度、服务能力和群众观念都有较大提升。 几年来的“大走访”活动,许多同志做办公室少了,下基层多了,空谈阔论少了,帮居民办实事多了,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两委”成员的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增强,与群众的感情得到增进,党群关系得到密切;二是化解矛盾解决了问题,通过“走访”了解矛盾,社区就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特别困难按政策予以申报低保,该提标给予上报提标;三是落实政策,为民办事。通过调研走访,了解民情,社区对三无户、特困残疾、低收入家庭分别申报低保、廉租房补贴,救济下岗职工89户,退休人员2户;救助大重病7人,并为10名失业人员解决就业,找到工作,使家庭生活有了保障。通过大走访,了解的民情民意,为居民在家门口解决了二个项目,2011年将来雁塔社区荒废多年的篮球场进行了翻新;2012年为辖区内居民修整了家门口15米的路面,疏通了多年未通的下水道和化粪池,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认可,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群众的联系。 进一步开展以“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的“大走访”活动,对走访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能够解决的尽快解决,需上报的及时上报,不能解决的要做深入的思想工作,让居民切实感到“大走访”带来的实效;其次,要使“大走访”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并建立长效机制和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巩固大走访活动成果,从而推动社区各项工作。

281 评论

dp24044979

教师大走访活动总结

教师大走访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维护学校稳定,推动学校健康、快速发展。下面教师大走访活动总结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一、工作目标

坚持开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通过“千名教师进万家”大走访活动,深入查找和切实解决影响我校发展与稳定的突出问题,努力维护学校稳定,推动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内容

1、学校中层走访教职工及其家庭,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思想动态,帮助困难家庭教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深入排查全校师生内部以及校外的矛盾纠纷,做好本校教职工思想教育与帮扶工作,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

2、教师一学年内必须走访完本班全部学生家庭,每月走访人数不得少于本班人数的13%。走访期间,走访教师要做好家访记录,教导处每月需做定期检查,尤其要做好困难家庭学生、农民工子女以及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关注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其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及其家长思想状况,向他们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知道他们共同教育和培养学生。

三、活动形式和时间

以实地家访为主;对父母均在外地打工的学生,可采用“电话家访”的形式;对工作较忙的家长,可采用电话预约的形式,有家长确定恰当的时间、地点,进行家访。

四、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3月中旬)

通过多种有效形式,深入发动全体教师,努力营造“大走访”活动的良好氛围;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严肃工作纪律,做到任务分解到人。

2、集中走访阶段(3月中旬-10月下旬)

学校中层领导要深入基层,倾听基层意见,了解教职工需求,掌握教职工家庭的真实情况。排查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全体教师要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状况,以便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

3、总结提高阶段(11月上旬)

总结“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经验和成果,上报表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要激励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千名教师进万家”大走访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五、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一)组织机构

组长:z(校长)

副组长:z

成员:各班班主任

教导处具体负责统筹协调、督导检查、信息反馈等日常工作。

(二)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学校认真贯彻《临沭县教育体育局“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活动有序、有力、有效,并把此项活动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师德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2、真正深入基层。参加“千名教师进万家”大走访活动的教师要主动深入家庭、深入家长、深入学生,要做到每个学生的家庭不漏不错,不留死角。

3、务求活动实效。各位教师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认真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虚心听取家长和学生的建议和真心诚意为家长和学生办实事、解难题,对他们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需要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对一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向学校反映。

4、完善工作机制。学校要认真开展大走访活动,建立健全活动台帐,详细记录走访家庭的基本情况和经济状况及学生学习生活状况,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等,做到逐一摸清情况动态,逐一建立台账档案,学校按统一设计的表格上报并存档。逐一落实责任,并建立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年底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导处将定期与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工作敷衍了事、活动流于形式的,将予以通报批评。

一、领导重视,分工具体,责任明确。

7月10日下午,宁阳十二中主要领导参加了全乡教育系统“心连心—千名教师进万家”大走访活动启动会议,7月11日,我校根据乡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宁阳十二中“心连心—千名教师进万家”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其他领导任成员的大走访工作领导小组,分年级成立了大走访工作小组,确立了确立了大走访指导思想,即围绕“立德树人”,推动“为人师表”,完成“作风建设年即深入摸排,集中摆查”各项工作,全体教育工作者铺下身子走村串户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倾听群众诉求,摸排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提高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支持率。

7月12日,学校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对大走访活动进行动员,分发了大走访宣传提纲,宣布了分组走访安排,并就走访办法、走访要求进行了培训,做到了领导重视,分工具体,责任明确,确保大走访工作圆满完成。

本次大走访内容包括:(1)走访学生。以“知心朋友”的身份,用学生喜欢的口气与语气,对在校学生及在园幼儿进行走访,准确摸排留守儿童状况,充分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学校,老师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中存在哪些急需改进的问题,对学校、老师及家长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提高自身素质及学习成绩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等等。(2)走访学生家长。学校安排好逐个走访学生家长,采取发送短信、拨打电话的方式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走访,采取逐户进行交流的方式对在家照顾孩子的父母或祖父母等进行现场走访,宣传教育政策,征求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争取学生家长对教育各项工作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3)走访社会各界人士。对县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代表进行走访,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特别是对我乡社区成立教育促进会、村级设立助学奖学基金,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以促进全乡教育工作大发展、大提高。(4)走访教师。采取召开座谈会、下发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从学校管理、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职称评聘、评优树先、有偿补习及教育乱收费治理等影响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及正在开展的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教师教学技能达标过关验收、核编定岗等教育重点工作,了解广大教师的真实想法,倾听解决教师的合理诉求。

二、坚持原则,强化措施,做好督查。

1、我校在大走访中坚持三大原则。

(1)坚持大走访全覆盖。大走访的每位领导、老师必须确保村村到、户户访、校校到、全覆盖,在走访中了解实情、解决问题、增进感情,将入户进校走访过程变成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树立形象的过程。

(2)坚持大走访有真心用真情。进行大走访,既要了解情况,排查问题,又要搞好服务、解决难题。重点做好“五到户”,即:政策宣传到户,把宣传教育政策、解疑释惑贯穿走访全过程,边了解社情民意,边疏导群众情绪,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好、情绪理顺好、心态调整好。意见征集到户,要听真心话、实在话,把每家每户每人对教育工作的评价、意见、要求甚至怨言真实地摸上来;走访联系到户,必须做到每个学生家庭都到;困难帮扶到户,对困难学生家庭,要跟上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救助活动,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民意调查到户,把每月最后一周确定为“民意访问周”,重点对照省市县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牵扯教育的问题,开展一次民意调查。对满意度低的学生家庭,负责包保的同志要重点走访,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说明,切实用真情和行动化解学生家长心里的“结”。

(3)坚持做到边走访边整改。要建立大走访排查问题台账,对走访排查出来的问题,区别情况,分类解决。能自行解决的抓紧解决;需要长时间解决的,做好跟踪督促,直至问题解决;超出本单位职责、需要配合解决的,上报教办汇总,研究解决。因各种原因造成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与学生家长面对面解释,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要坚持把查找和解决问题作为取得活动实效的关键,既要制定方案,集中整改,又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

2、强化措施,保证质量。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行政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大走访活动小组。本次大走访共确立25个小组(其中初一年级12个小组,初二年级13个小组),由学校领导中层领导任组长,班主任、骨干教师任联络人,每小组有3名老师组成,在组长的带领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活动。学校为每个小组配发了大走访安排表,组长根据学生信息包括姓名、住址、家长、联系电话等进行走访活动。

(2)建立大走访联动机制。我校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联动机制,即以村为单位,分年级组成工作小组,组织中层以上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深入到学生家庭,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心贴心交流,面对面沟通,实打实解决困难。同时每日汇报走访进度,每周汇总走访信息,积极撰写稿件,扩大影响,引导活动深入开展。

走访中,不少小组发现,学生提供的电话号码是以前的,无法正常联系,但走访教师并没有退却,而是通过班主任、本村其他学生进行横向联动,进行联系。走访中,发现好多家庭大门紧闭,孩子已经到父母打工地,这时老师们便用电话和在外地的学生及家长进行联系,就学生学习、生活、安全和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同时聆听他们对老师、对班级、对学校的意见。

(3)建立健全走访活动台账。学校为每个走访小组建立了走访台账,每一人一表,详细记录走访对象、走访内容、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走访对象详细住址、联系电话、监护人姓名等。做到“不漏访一人,不丢失一份信息”,形成覆盖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帮扶救助网络。

3、建立电话回访监督机制。

根据各小组走访时间安排,由校长办负责通过电话次日对走访家庭进行回访,征求对走访教师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纳入走访总结。

三、大走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

1、节假日(暑假)期间,学生生活状态存在问题:

(1)家长无暇顾及对学生的关心、教育,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差,长时间玩耍、看电视、上网,丧失较多的学习时光。

(2)学生自主活动较少,不能参加或没有组织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文体活动。

(3)各村缺少青年学生的活动场所,不能有效组织一些文体活动。

(4)学生在家的安全监管力度不大,出现一些学生下河戏水现象。

(5)学生大多不会整理家务或打扫卫生,个别学生自主生活感到困难。

走访人员建议和对策:

学校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的假期安全教育,以年级、村为单位组成假期学习小组,安排小组长并由学校进行培训,进行集体学习与锻炼,加强安全管理力度。由村委会或社区、家长进行统一组织,建立学生活动场所,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组织,开展有意义的学生、文体活动,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假期监管力度,巩固在校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建议各级政府需要做好的事情:

在各村成立“农村少年宫组织”,无偿为学生提供假期学习、生活、锻炼空间,做好“社会—社区—学校”共建,积极培训社区干部、培训家长,提高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关注程度,让青少年在安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2、暑假期间,学生安全监管存在“死角”。

发现的问题:

家长安全意识普遍缺失,对学生在家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监管力度不大,甚至没有监管。部分家长由于忙于事务,无法顾及学生的活动,甚至不知学生去向。由于家长缺乏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无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监管,有的家长还不如学生掌握的安全技能多。

走访人员建议和对策:

学校要大力协助做好家委会组织工作,发挥家委会功能,教育引导家长掌握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掌握教育孩子应备的安全知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效果较好。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把有关孩子安全的信息及时沟通,及时消除有关安全隐患等。班主任利用家长会议、家访等做好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传递安全信息。呼吁全社会都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关注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3、学校应加强安全管理,抓好师德教育。

发现问题:

(1)部分教师上课拖堂;个别教师不能平等对待学生;个别教师有侮辱学生现象;少部分学生睡眠时间不足;个别老师有体罚学生行为;个别学生参加假期有偿教育;个别班级管理不善;图书馆未开放;课外活动内容不丰富;有的老师的课堂效率低下;

(2)主席台、大窗户、体育器械(陈旧)等存有安全隐患;操场太破旧;部分宿舍的住宿纪律差;学校门前行车存在安全问题,要求加强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同时设立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学校配备的保安不过专职的;食堂操作间有非配餐人员随意进出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的问题;学生骑摩托车进入校园频繁(包括私家车);校大门口,教师、学生、闲杂外来人员进出校园混杂,有的混入学校,门岗没有及时制止;学校领导对基层教师的了解不深入,有些领导不敢管,管的方法要以人为本;学校中层干部到位情况要改进,要深入一线,工作要主动积极等等。

走访人员建议和对策:

(1)做好教师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广大教师学习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教师从事或变相从事有偿家教,严禁教师接受学生家长吃请或收受红包、礼物等不良行为,以净化校园风气、社会风气;强化教师的爱心教育,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加强教师师德教育与考核,把师德考核不及格的老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并作为能否评优树先的依据。继续做好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实践,提高教师的新课程教学水平;

(2)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要对校园的安全设施要定期检查,德育处与总务处对部分安全标识和设施要根据需要添置和更新。要加强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渗透在各项工作中。学校今后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和检查安全工作。对监控报警系统不够完善的,出现监控盲区的,要及时设置。可以考虑学校配齐专职保安的问题,学校向社会公开招聘保安,进行培训,同时要加大对保安人员的管理,试行保安人员绩效考核,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关于食堂操作间有非配餐人员随意进出的问题。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强调了纪律,同时总务处召开了食堂人员会议,强调一律由食堂配餐人员进入食堂操作间。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对从业人员的卫生健康检查证要及时敦促办理。车辆进入校园频繁(包括私家车)的问题。要充分认识交通安全隐患;学校召开班主任会布置工作,要求班主任与每一位家长沟通,做好思想工作,支持学校的决定,学校门岗要把好关,对骑摩托车的学生的登记,及时反映。校大门口,教师、学生、闲杂外来人员进出校园混杂的问题。学校定期调看监控录像,公布迟到、早退,以及进出频繁人员名单。中午以及晚自习后,严禁家长进入校园,如家长送物品,门卫及联防队值班人员及时与班主任联系,要求到门口家长接待室领取。学校的财产管理要规范,要及时查巡财物的实用情况,严格执行财物登记制度,对损坏的情况要清查到底,追究责任,该赔偿的要赔偿,同时要加大爱护财物的宣传力度,试行与班主任、学生签订财物保护责任书。

4、关注“留守儿童”,激励“留守成长”。

发现的问题:

据统计,鹤山乡初中生中共有“留守学生”350名。在暑假大走访中,学校和走访教师“用阳光谱写爱心,借关怀传播温暖”,关心“留守学生”,激励“留守成长”。通过调查问卷统计,了解基本生存状态。“留守学生”中的60%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的。“留守学生”中70%左右的认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在监护人中,有近90%的监护人没有辅导留守孩子的学习能力,只能给留守孩子洗衣煮饭。以上这些数据表明:“留守学生”们普遍缺乏家庭的亲情和教育,监护人只能管饱、不能管好的情况十分严重。这些青少年不能在人生的起步阶段获得健康而又正确的成长。

走访人员建议和对策:

(1)形成定期走访制度。有学校领导带领走访小组,走村入户,逐一看望在家的“留守学生”。走访中,我们极力称赞爷爷奶奶们管好了留守学生的生活,亲情切切,但也不得不告诉他们一定要教育好留守学生,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让他们安全、健康而又正确的成长。走访中,发现好多的孩子已经不在家了,而是外出和自己的父母一块生活了,这时,走访老师总是拿起电话和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告诫父母们关注好学生的安全、生活、学习和教育,及时听取父母对学校的期望和意见。

(2)“留守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让留守学生从中体会到家的温馨。老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了解情况定期家访,帮助解决思想方面、心理方面和学习方面的困难。各村成立“爱心小组”,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班干部和优秀学生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让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

(3)学校将对留守孩子中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表彰,特别是进步显著的学生要大力表扬,以激励留守孩子奋发向上的精神。

建议各级政府需要做好的事情: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热潮的兴起,农村留守学生的数字越来越大。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引起我们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做好留守儿童管理,多多关注我们民族未来的希望。积极呼吁社区、家庭关注“留守学生”的生存状态,提供有利于于“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环境,不让暑假中的“留守学生”呈“真空状态”。

四、今后工作打算

大走访虽然结束了,但老师们深感肩头的责任更加沉甸甸的,大家一致认为:大走访拉近了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的距离,听到、看到了许多关于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故事与情怀,对学校发展、对自己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与学生父母联系,多与监护人沟通,对学生要多关爱,正面肯定、关心鼓励,蹲下身子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才能把大走访的意义发扬光大。

为此,经学校研究决定建立走访(家访)工作机制,即建立每学期至少一次联系学生家长、每月一次联系留守儿童家长的长效工作机制,定期走访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了解家长所思所想、了解群众意见、了解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满意度和支持度,不断改进学校管理办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形成学校家访工作制度,拉近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心灵”距离。

总之,此次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培养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塑造了教师和学校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力的和谐发展。

得知教师家访的消息,早派孩子迎候在村外。看到家访老师陌生的身影,急忙停下手中的家务。人未到,一切准备就绪:香烟、瓜子、水果??应有应有,如同招待高贵的客人。顿时,内心感到无限的快慰,同时,一种深深的自责油然而生,使本应该因为沟通成为常客而姗姗来迟的我们感到无地自容。

提及孩子,家长便滔滔不绝。从转学的原因、经过,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及对孩子的要求、未来的希望,无拘无束,无所不谈。看到家长的真诚,也坦诚地向家长汇报了一切。从家长自然的表情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感激,从家长关注的目光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期盼,从家长热情的谈吐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嘱托。

此时此刻。我不断地回想着这样的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此时此刻,我不断地责备自己:曾几何时,是否为所有孩子的母亲这样设身处地地思虑过?

此时此刻,我坚定了一种信念:在教育岗位上,要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在返程的路上,家长那期盼的目光还在我眼前闪现,那感激、叮咛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我的脑海里震荡着这样一句话:

家长——心灵在呼唤;

教师——任重而道远!

256 评论

落叶无声2015

乡镇下乡进村入户走访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县委关于“万名干部下乡进村入户大走访”活动的要求和部署,我局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扎实准备,切实把大走访工作作为进一步推进我局各项工作的一件大事、实事来抓。通过努力,大走访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赏,现就我局大走访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县委3月6日召开大走访活动会后,局长张佑元立即邀请县烟草局唐局长、四明山乡党委书记曾爱军等召开会议,对大走访活动进行周密部署。为扎实有效开展好这次走访活动,我局成立了以局长张佑元为组长、书记为指导员、副局长等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的任务落实,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方案中重点安排了走访慰问、为民办实事等事项,对下乡时间、工作内容、走访要求、注意事项等都作了明确的部署。要求每一名进村入户的工作人员都要记好民情日记,建好民情台帐,撰写好一篇调研文章。同时,要求工作队员要以解决突出矛盾、突出问题为目标,沉下心去了解民情,宣讲政策,扎扎实实为村办好1-3件实事。

二、深入走访,了解民情

3月7日上午,由书记带队、副局长等干部参加的工作队伍进驻四明山乡四明村和李家村,拉开了大走访活动的序幕。一个多月来,全体工作队员共走访慰问了两个村的40户困难群众,送出慰问金8000元。走访方式多样,取得了实际效果。一是首先召开村干部座谈会。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该村的民情以及困难和问题。二是重点走访困难户和老党员。了解群众疾苦和呼声,送去慰问金和温暖。三是不拘形式召开群众座谈会。雨天或中午晚上休息时,到农民家里就近召集几个群众一起拉家常聊天,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四是到田边地头,访问种养大户。了解群众生产需求、科技需求,现场指导和解决一些困难。五是参加生产劳动。体验生产的辛苦,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进一步融洽感情。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认真写好民情日记,做到了三个清楚,即清楚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清楚困难家庭的致困原因,清楚困难家庭的意愿和要求。通过走访,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余条,真正倾听了群众的心声、感受了弱势的困苦,摸清了两村的现状、知晓了百姓的期盼。

三、兴办实事,解决难题

一是协助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出动了包括铲车、拉土车等重型机械,重点对村主要道路两侧的柴草、枯枝落叶、垃圾等杂物进行了清理。在清扫的过程中,许多村民自发拿起各种工具,积极参与到卫生清扫的队伍中。经过工作队员和村民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二是局党组专门召开党组会议,对在走访中群众反映最迫切最实际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当地的'通村组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医疗卫生等当地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乡政府交换了意见,承诺支助资金2万元用于两村的村级公路建设。三是对加强村两委建设和村长远规划提出建议。活动中,工作队对驻村的长远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科技致富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走访”活动为局机关搭建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谐了干群关系,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特殊时期和特定环境下的审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我们一定要在认真总结阶段性“大走访”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常态工作机制,真正为联系村解决好1—3个实际性的惠及民生的问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242 评论

相关问答

  • 秘书工作访谈论文4000字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秘书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结构探析摘要:从“秘书素质的系统性”角度出发,探讨秘书能力素质新结构应该具备的四个意识:应变意识、创新意识、独立意识和现代意

    feiyeping00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企业安全工作机制研究论文

    由于你说的企业安全有点歧义不知道你说的是企业日常安全方面还是指整个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所以给你两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建立企业安全机制 实行财务预警管理在企业管理的

    秀之美adahe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机器手的制作毕业论文

    论文先给你粘一部分看看,再加二十分,发给你一份,或者50元卖给你目录摘要 1第一章 机械手设计任务书 11.1毕业设计目的 11.2本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2第二章

    小公主的小公猪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走访企业实践论文题目

    企业管理有规律可循——企业运行轨道的探索及其对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 张康宁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05-15 期刊 0 24 2 转型经济中

    失踪的第九个梦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网页制作毕业论文工作思路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网页设计与应用方面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基于全景摄影的网页设计研究2、浅谈WAP时代的网页前端设计3、创新网页设计与制作课

    zhenghan11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