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94

Lisa艳艳
首页 > 职称论文 > 低空飞行安全问题研究论文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让我爱你

已采纳

美国志在亡我 强国从我做起 3月1日的《参考消息》头版头条十分醒目:《美将中国列为潜在核打击对象》,是日本《每日新闻》从美国战略司令部搞到的最新情报。 我跟踪美国战略研究已经20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美国战略已作出重大调整。中国不与世界任何国家为敌,一心一意搞建设。但是,我发现,美国对华战略只做了战术调整,在1979年到1989年期间,由于苏联是双方共同敌人的缘由,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才表现得像一点正常国家关系,之后,就变得很不正常。只有在美国需要中国的时候,美国才给中国一点好脸。联想到美国对中国罄竹难书的刁难、杯葛、折腾,可以看出,美国始终是以改造、控制、威胁直至肢解的战略。不管中国人如何表达自己的善意,只要中国不愿意做美国的政治附庸和经济奴隶,美国对中国是不会改变看法和战略方针的。 这是中国学术界早晚都会明白的事,早一点明白,就会早一点唤醒国民。外患不可怕,怕的是看不到外患,更可怕的是认贼做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作为如笔者一样的老百姓,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多做一些对国家有用的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人一把火,红透半边天。振作起来,奋发向上。一个国家有没有志气,要看这个国家的人的精神面貌。哀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我们这么多人口,这么大的版图,我们为什么不能有尊严地自立于这个世界? 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国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没有别的地方可去。除了爱国,我们也没有别的选择。太阳强大了,乌云会散去;我们强大了,外敌会惧我! 要深入研究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研究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重大问题。 在新形势下,必须把研究重大战略问题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不仅要形成浓厚的战略研究的氛围,还要逐步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战略研究机制。我想要说的是,每一个研究人员,都要做胡主席号召的执行者,以实际行动,拿出自己的成果,而不是口是心非地喊几句动听的口号敷衍了事。稍有头脑和良知的人都知道,今天中国的内外形势,无论是国防安全、经济结构还是精神信仰,都已迫近了底线。胡主席讲话的真意就在于此。为国分忧,责无旁贷!

283 评论

抢银行的小怪兽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在这个高度飞行是比较安全的。低空飞行是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也会导致出现一些危险的情况。也会让飞行受到风速的影响。也会导致容易撞击异物。

136 评论

欧阳小七

你是啥目的哦,你有毛病吗?是不来我国的间谍哦?如是写论文你真是牛啊。吃进的是草,拿出的还是草,原来是头死牛,真想了解。请去军事学院。呵呵呵。。。。

313 评论

MindTheGapPlz

人为因素,天气因素,飞机本身的问题。人为的因素又分为好几类,第一是CRM。第二类是乘客的问题,例如乘客携带危险品,安检没有严格检查,这又涉及到机场方面。天气因素,比如说,起飞过程中遇到风切变,雷暴,之类的突发恶略气象条件,而造成机组的处理不当,或者说跑道道面有杂物之类的。飞机本身的问题,机务方面没有落实飞机每次航行前的安全等。哥们所学有限,大概能说上这么多。对于不对看你自己的取决了。

261 评论

静香陈陈

一、人为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的错误对安全的影响,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人的一切行为中都会出现差错和失误,所不同的仅仅是错误的严重程度和频率多少。在飞行安全的分析中,人为因素主要包括驾驶员和驾驶仪,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由驾驶员/自动驾驶仪引起飞机飞行安全的主要原因包括驾驶员过失/疏忽/策略和自动驾驶仪的故障等。对考虑驾驶员的飞行模拟中,驾驶员模型的建立应考虑驾驶员过失、疏忽、策略(目的、观测器、增益等)、驾驶员决断。其中,驾驶员决断模型主要依据在特定情形中,根据驾驶员决策过程的分立一连续决策情况为基础建立模型。同时驾驶员模型中还应对控制操纵形式进行模拟,并且模拟知觉启动(反应时间)和策略决定等级。其中,对驾驶员动态特性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依据MIL-HDBK-1797中关于PIO要求中推荐的驾驶员模型。二、飞机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飞机本身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飞机故障,如机械系统故障(发动机、控制、起落架等等)、机载软件逻辑误差,其次,是飞机设计中存在的缺陷,第三,是飞行中飞机状态的变化,如飞机结构、重量、重心和惯量的变化。在飞行安全的分析中,飞机故障和飞机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主要是导致飞机的操纵输出异常,从而影响飞机的全机气动力特性,飞行中飞机状态变化影响飞机的气动力特性和质量特性,二者均对飞机的平衡特性和动态反应特性产生影响。在正常飞行中,除了直接导致飞机飞行事故的故障问题外,大部分飞机的故障和飞机状态变化不会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成为影响飞行安全的关键因素,特别是由于某些飞机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导致的触发事故。对考虑飞机因素的飞行模拟中,主要是依据对飞机的全机气动力特性和飞机质量特性、动力系统特性以及飞行控制系统特性等的准确建模来建立飞机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应充分考虑飞机各环节的动态特性包括非线性反应、滞后反应、饱合效应以及操纵权限等。总之,对飞机的模拟应充分反应飞机在正常及故障情况下的真实操纵特性和反应特性,这是建立综合分析“人一飞机一飞行条件”对飞机飞行安全影响的关键环节。三、飞行环境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飞行环境因素对民机飞行安全的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结冰、风(包括大气紊流)、气象条件(温度、密度、气压等)、雨和雪、跑道条件(干燥、潮湿、结冰、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飞行环境主要是通过改变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或使驾驶员产生误判导致飞行事故的发生。在影响飞行安全的环境因素中,风(包括大气紊流)、雨、冰是影响空气动力的三个主要外界因素。风的主要表现为平均风、风切变与阵风的变化。连续随机紊流、离散紊流和风切变都是与飞机飞行品质密切有关的。对于飞机起降飞行,垂直突风对低空飞行安全影响最大,这是引起飞机颠簸的主要原因。下击暴流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低空风切变严重影响飞机起飞、进场着陆阶段飞行安全,大中型民用飞机遇到风切变,由于飞机本身重量大、惯性强,在低高度往往缺乏足够的空间、时间进行机动和改出。如果遇到风切变导致空速突然减小,而飞行员又没有能立即采取措施,飞机就要掉高度,以致发生飞行事故。连续随机紊流、离散紊流和风切变等模型主要是依据GJB 185-86中的相关要求来建立。结冰是飞机失事的最常见因素之一。由于各种型号的飞机的结冰特性各不相同,应根据该型号飞机在对应不同结冰构型的全机气动力数据模拟飞机结冰特性。在大雨的影响下,飞机的阻力系数会增加,失速迎角和最大升力系数会减小。

173 评论

肥肥肥肥啊

邮箱,请留下。

354 评论

秋水伊人ying

飞机为何要飞行在1万多米高空?专家告诉你:1万米以下有多危险!

飞机是现代社会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而且机舱里卫生整洁,乘客在乘坐的时候的舒适度也会很高。但是,飞机是在1万多米的高空中飞行的,所以很多人还是觉得乘飞机不踏实。那么飞机为什么一定要在1万多米的高空飞行,能不能飞矮一点呢?专家告诉你:1万米以下有多危险!

在1万米以下,处于气流层,飞机在这样的环境下飞行,很容易受到气流影响从而引发失事。现在很多飞机失事都是在起降的时候,也就是在气流层。在这个高度,飞机很容易受气候影响,如果发生恶劣天气,如雷电,飞机失事的可能性最大。还有飞机如果在低于1万米以下飞机,还会遇到鸟类的撞击,给飞机飞行造成影响。

据一些专家介绍,过去人类的飞机只能飞到3-5千米高,所以当遇到雷电的时候,飞机就会失事。而且一些鸟类的撞击也会造成飞机失事。后来人类发明了能飞1万米以上的客机,这样一来飞机就不会受气流所影响,飞起来就平稳了,而且大多数的鸟类都飞不到1万米以上,也避免了与鸟类撞击的麻烦。当然偶尔也会碰到有一些鸟类,因为飞行的高度达到1万米所以与飞机撞击的情况,但是这种几率非常小。

综上所述,可见飞机虽然飞行的高度达1万米以上,但是也只有在这样的高度,气流才平稳,飞机飞行的时候才安全。反而飞机在低空飞行,安全系数还会更大。小编以前坐过一趟训练飞机,那架飞机的高度可能就在几千米,因为当时从飞机上能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和城市,如果当时不幸遇到恶劣天气,或者是飞鸟的话,可能就小命不保了,想想真是有点后怕。

81 评论

兔宝宝装饰

1、气压、气温、大气密度。

这些因素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时的滑跑距离,影响飞机的升限和载重以及燃料的消耗。专家指出,飞机的准确落地和高空飞行离不开场压和标准大气压,而气温对飞机的载重和起飞、降落过程的滑跑距离影响较大。随气温的升高,空气密度变小,产生的升力变小,飞机载重减小,同时起飞滑跑距离变长。

2、风。

风影响着飞机起飞和着陆的滑跑距离和时间。专家介绍说,一般飞机都是逆风起降,侧风不能过大,否则无法起降。航线飞行,顺风减少油耗,缩短飞行时间,顶风则相反。但易造成飞行事故的是风切变,它占航空事故的20%左右,这是风的不连续性造成的,具有时间短、尺度小、强度大的特点。

3、云。

机场上空高度较低的云会使飞行员看不清跑道,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降。其中,危害最大的云是对流云,飞机一旦进入,易遭到电击,使仪表失灵,油箱爆炸,或者造成强烈颠簸、结冰,使操纵失灵,发生飞行事故。

航空安全主要包括:

1、飞行安全:在航空器运行期间不发生由于飞行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人员伤亡、航空器损坏等事故。

2、航空地面安全:围绕航空器运行而在停机坪和飞行区范围内开展生产活动的安全。防止发生航空器损坏、旅客和地面人员伤亡及各种地面设施损坏事件。同时还包括飞机维护、装卸货物及服务用品、航空器加油等活动的安全,以及军用航空器武器、弹药安全等。

3、安防安全:防止发生影响航空器正常运行和直接危及飞行安全的非法干扰活动,以及防止地面武器误射等。

109 评论

乘风秋夜

军事装备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新兴学科,是现代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军事装备学的地位和作用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战争以来,作为战争工具的武器装备就成为武装力量的物质基础、军队战斗务的基本要素。因此,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无不把发展武器装备作为一项重要的军事政策,对武器装备的发展、使用、管理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毛泽东曾经鲜明地指出:武器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军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性能发生了质的飞跃--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更大。在国际上多次发生的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中,交战双方都广泛地使用地高技术武器装备,特别是90年代初爆发的美伊海湾战争中,充分地显示了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威力和作用。它向人们表明,在高技术条件下,武器装备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强烈地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对战争的胜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武器装备的作用还表现在它对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它不仅促使军队不断调整编制、体制,改变各军兵种的比例,导致过时军兵种的淘汰和建立新的军兵种,而且也引起战略战术思想、作战方式方法和军事学术理论的变革,同时,还对指挥方式、军事训练、战场建设、干部结构、后勤保障、军事基本制度等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和变化。在和平时期,武器装备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武器装备建设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已成为世界各**队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因此,加强武器装备学理论研究,探索武器装备的发展和管理理论,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军队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推动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加速我军现代化建设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军事装备学的创立和发展 虽然武器装备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战争中就已开始出现,但是,作为军事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武器装备理论长期以来并没有发育成一门科学的完整的知识系统,在现有涉及武器装备的理论著作中,绝大部分是武器技术原理著作、操作教程和知识读物,较为系统地阐述武器装备发展、管理与影响的基本理论著述很少。 我国设立军事装备学的时间更换。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学位条例中根本没有把军事学列入国家的学科学门类。1983年12月,根据中人国民解放军学位领导小组的建议,国务际学位委员会决定增设军事学学科门类。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共分11个学科门类,72个一级学科。军事学学科列第11位,下设8个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279个研究方向(相当于三级学位)。8个一级学科是:军事思想及军事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制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和军事教育学、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是军制学3个二级学科之一。 1997年6月,为了“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重新颁发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对原二级学科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归并和调整。军事学门类的30个二级学科归并为19个,8个一级学科数量虽然未变,但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军事思想及军事史改为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军队政治工作不和军事教育学改为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学改为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这样,原属军制不一级学科的军事装备学二级学科,现成为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一级学科共设的3个二级学科之一。 三、军事装备学的内容和方向 由于军事装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所以目前理论体系还不十分完善,不仅某些理论观点尚难统一,而且其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也存在着不确定性,甚至在我国各种权威的工具书或著作中都找不到军事装备学的词条或定义。例如:1997年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和1997年版的《中**事大百科全书》都没有列出军事装备学或武器装备学的词条。但是,也确实有一些专家、学者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如:国防大学的王厚卿教授在其主编的《现代军事学学科手册》中指出:“武器装备学是研究武器装备的现状、发展趋势、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军事科学院的学者认为:“武器装备学是研究武器装备发展、使用、管理基本理论的学说,是从军事学术的新视野探索武器装备建设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但他们认为武器装备学与军事装备学不同,“武器装备学属于军事装备学的范畴,内容反映的是军事装备学的基本理论。”笔者认为:军事装备学是研究武器装备建设与发展、运用与影响、维护与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军事装备学与武器装备学是同一学科的不同称呼,只不过武器装备不的叫法不规范。 按照笔者对军事装备学的定义,军事装备学主要有四大内容和方向:一是武器装备基础理论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武器装备的准确概念、基本属性、地位和作用;武器装备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矛盾和主要特点;各种因素对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武器 装备发展的战略环境、重点、方针及基本依据;武器装备体制的合理构成等等。武器装备基础理论是武器装备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武器装备的应用理论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二是武器装备建设与发展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武器装备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政策;武器装备体制的合理构成与规划;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的道路与政策;各种因素对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武器装备体系的合理构成等等。三是武器装备应用与影响研究方向,主要从战略和战役层次出发,研究武器装备在各种战役或战争类型中的应用;武器装备的运用方法;武器装备的强点和弱点;武器装备的对抗方法;武器装备对战争形态、战场特点、军队机动、夜间作战、作战指挥、作战保障、军事教育训练、军队体制编制等方面的影响问题。四是武器装备维护与管理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武器装备的技术保障;武器装备管理的意义、功能与原则;武器装备管理的体制与制度等等。当然,不同的军事际校或军事科研单位,对武器装备学的研究重点不同,有些比较宏观、抽象,有些比较微观、具体,有些侧重于与军事战略的结合,有些侧重于与战役、战术的结合,有些则侧重于与军事经济的结合。 总之,军事装备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它与战略说、战役学、战术学、军事后勤学、军队管理学、军事组织编制学、军事系统工程、军事运筹学,以及军事技术,军事历史等学科关系十分密切,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发展。

220 评论

相关问答

  • 铁路车站行车安全问题研究论文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是改革发展的保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铁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下文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2017年铁路安全管理毕业论文

    芬达果味十足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铁路行车安全问题研究论文

    地铁安全论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地铁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关于地铁的安全问题应该如何写好论文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是特殊服务性行业,

    清水颐园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信息安全相关问题研究论文

    当前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保密形势越来越严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安全常见问题及防御 措施 摘要:计算机的应

    美利达达道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身边的安全问题研究课题论文

    幼儿园随机安全教育问题研究的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

    Lolita101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暑假假期安全问题研究论文

    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篇一】暑假安全教育心得体会200字 在这个季节,许多同学会选择去水边玩,而这里

    湘剑狠皖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