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心草心丶
现学术兼职为教育部地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滑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学哲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水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勘测专委会主任委员、西安市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地质学会理事、《工程地质学报》编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灾害学》副主编。自80年代晚期开始,先后主持完成了渭河盆地及西安市、黄河积石峡、黄河黑山峡、福建厦门等重大城市及重大工程场地的区域稳定工程地质的研究工作。通过10多年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逐步将区域稳定工程地质推进到区域稳定动力学研究的层面上,系统地提出了区域深层稳定动力学、区域浅层稳定动力学、区域表层稳定动力学、区域活动构造动力学、区域地震动力学的区域稳定动力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非稳定动力学环境下的地震工程效应、岩体失稳效应、建筑物断错效应的定量分析评价方法体系。自90年代以来,先后主持完成过黄河积石峡及黑山峡、四川宝兴河、陕西黑河、山西运城——三门峡高速公路、川藏公路等大型水电工程和交通工程的高陡岩体边坡的稳定性研究工作。研究中注重高陡边坡岩体变形破坏的动力学机制、动力学过程、稳定性评价与预测,以及防治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技术体系。其中,在积石峡库区发现并厘定了“高速飞行弹射型滑坡”及其动力学机制;在陕西黑河坝址发现并厘定了“侧翼锁固的旋转变形体”及其动力学机制;在四川宝兴河发现并厘定了“剪抽式滑坡”及其动力学机制。多年来,先后在陕西关中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陕南山区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开展过大量的地质灾害研究工作。以渭河盆地为案例,揭示并发现了活动断层对地质灾害的控制规律;在滑坡灾害研究方面,先后为黑河水库工程解决了库区、坝址的一系列滑坡稳定性计算及防治设计问题;在四川宝兴河大板桥滑坡研究中,探讨了利用滑体筑坝的可能性,为滑坡体的工程利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目前正在承担着交通部“探测湿陷性黄土暗穴技术研究”、中国地调局“西部地区地裂缝与地面沉降调查”及陕西省交通厅“陕南地区公路地质灾害预测评价信息系统”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
kokomi0827
秦四清,男,1964年2月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汉族。专业研究领域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灾害委员会滑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岩土工程界》编委;《地质科学》编委;《工程地质学报》编委。
瞳言無忌
于学馥先生,1919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黄县,1934至1937年就读于北京市一中(高中),1938年5月就读于由查良钊先生创办的陇南天水国立第五中学,并于1944年毕业。毕业后投身到建设新中华,解放全中国,报效祖国的实际工作中,曾任四川东林、湖南湘江、湖南中湘、辽宁阜新等煤矿助理工程师、厂主任等职;1948年以后走上教育岗位,曾任西北工学院、山东大学、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讲师,清华大学及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代系主任等职。北京市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盟北京市委常委、科技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成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地下与地下空间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主编;中国核学会铀矿冶学会理事;《铀矿冶》学报编辑;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首届名誉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锚固与注浆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顾问;北京市地下铁道公司顾问;焦作矿业学院名誉教授;包头钢铁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采矿奖学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4年7月毕业于东华理工学院普查勘探专业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1990年11月,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助教19
1. 岩石学报2.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3. 地质论评4.地学前缘5. 地质学报6. 地球化学7. 地球科学8.矿床地质9. 沉积学报10. 地质科学11.
《地质学报》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学报》以反映地质学
一个星期。拒稿是指不给机会修改而不予录用,包括未经同行评议的期刊编辑直接拒稿和经过同行评议的专家拒稿。《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一个星期拒稿,《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创刊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编辑部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 号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通讯地址: 北京2728 信箱 ● 邮编:100080